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全解精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60
新人教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及重难点教学建议新人教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及重难点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
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2.本单元重点:(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
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北京的春节本文主要讲述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课文要采用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2 1.利用音频将学生带入春节热闹非凡的境界。
2.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关于他们城市的文化。
2.腊八粥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
2 1.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美,分析作者运用语言的手法。
2.引导学生学习用读对话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3.古诗三首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不同地方的风俗。
重点是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三首诗词的大意,读懂诗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读通、背诵这三首诗词。
第一单元教学解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第二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文章。
2.本单元重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说课稿及教案设计目录第一组21 山中访友22* 山雨(无)73 草虫的村落74* 索溪峪的“野”(无)11 第二组115 詹天佑116 怀念母亲167* 彩色的翅膀(无)228* 中华少年(无)22 第三组229 穷人2210 别饿坏了那匹马2411 唯一的听众28 12* 用心灵去倾听(无)32 第四组3213、只有一个地球32 14* 大瀑布的葬礼(无)33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3316* 青山不老(无)35 第五组3517 少年闰土35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4019* 一面(无)4320* 有的人(无)43 第六组43诗海拾贝43诗经?采薇(节选)(无)43 春夜喜雨(无)4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无)44 天净沙?秋44 天上的街市(无)45 白桦(无)45与诗同行(无)45 我们去看海(无)45 致老鼠(无)45爸爸的鼾声45给诗加“腰”(无)45诗中的“秋”(无)45第七组4521 老人与海鸥45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无)4923 最后一头战象4924* 金色的脚印词语盘点(无)52第八组5225 伯牙绝弦5226 月光曲5727* 蒙娜丽莎之约()6028* 我的舞台无(无)60六年级上册第一组1 山中访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是一篇构思新奇、想象力丰富、充满童心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着小曲儿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并且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热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相对于前面两个单元的哲理性文章和后面的诗歌、科学说明文、记叙文来说,本文是比较简单、浅显的,所以设计时目标就放在让学生品味和运用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
在自我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
2021-2022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共有学生人数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绝大多数上进心强,有极强的求知欲。
上学期成绩有所以高。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能主动借助字典独立识字; 同时,孩子们在阅读、书写、表达等方面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多数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和大阅读活,,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但学生书写习惯不够正确,有待改进。
也有极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能及惯时完成,掌握知识不扎实,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语文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简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19年秋季正式试行。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
这八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2-4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2课《丁香结》、4课《花之歌》、8课《灯光》、25课《好的故事》; 安排“资料袋”3次,分别在5课《七律.长征》、13课《穷人》、21课《文言文二则》。
“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 “习作”是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 除了这8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13课《穷人》和24课《少年闰土》的后面。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单元分析(全册)第一单元:人与自然主题说明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草原》2. 课文《秋天的雨》3.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4. 写作练习:以自然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第二单元:成长的故事主题说明本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成长的快乐和烦恼,懂得珍惜和感恩。
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2. 课文《灯光》3. 课文《壶口瀑布》4. 写作练习:以成长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长的喜悦和烦恼。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3. 培养学生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在成长过程中关爱他人。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说明本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题,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牛郎织女》2. 课文《孟姜女哭长城》3. 课文《白蛇传》4. 写作练习:以民间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民间故事的传承和特点。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3. 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四单元:科幻世界主题说明本单元以“科幻世界”为主题,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感受科幻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宇宙生命之谜》2. 课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3. 课文《太阳》4. 写作练习:以科幻世界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幻作品的魅力。
一年级5以内分与合数学题
一、知识点讲解。
1. 分与合的概念。
在数学中,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基本概念。
对于5以内的数,分就是把一个数分成几个部分,合就是把几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数。
例如,3可以分成1和2,1和2又可以合成3。
2. 意义。
理解数的分与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的概念,为后续的加减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题目类型及解析。
1. 填空类型。
例:2和()可以合成3。
解析:因为3可以分成2和1,所以这里应该填1。
例:4可以分成()和2。
解析:根据4的分与合,4可以分成2和2,所以这里填2。
2. 画图类型(适合一年级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例:画一画,3的分与合。
解析:可以画3个圆圈,然后用不同的方式分开来表示3的分法。
比如分成1个和2个,就把3个圆圈中的1个圈起来,剩下2个;3的合就是把分开的1个圆圈和2个圆圈再合到一起表示3。
3. 连线类型。
例:左边是数的分法,右边是合成后的数,进行连线。
1和3 4。
2和2 4。
1和2 3。
解析:先看左边的分法,1 + 3 = 4,2+2 = 4,1+2 = 3,然后将分法与对应的合成后的数连线。
三、练习题。
1. 1和()可以合成5。
2. 3可以分成()和1。
3. 画一画4的分与合(至少两种分法)。
4. 连线题。
1和1 2。
2和1 3。
0和3 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剖析教材内容概述该教材为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课文《小石头和小溪流》、《草船借箭》和《鹬蚌相争》三篇文章。
通过这些文章,学生们将了解到小石头勇敢地面对困境,小溪流以及众多的草船共同完成任务,以及鹬蚌相争的故事。
教材目标- 帮助学生培养勇敢面对困境的能力,学会从困境中寻找解决办法。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主要故事情节。
- 研究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形象描写。
- 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冲突和转折点。
教学方法- 阅读课文: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课后阅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分享对故事的理解。
-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者人物形象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学评价- 阅读理解:通过给学生们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测试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们在讨论和展示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 作文评价:让学生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写一篇小作文,评价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
以上是对《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剖析》的简要描述,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勇敢面对困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
通过适当的评价方式,可以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团队合作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小学教材全解》的
意思.
《小学教材全解》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古诗词背诵参考书。
本书由经
验丰富的专家编著,他们梳理出六年级下册的诗词背诵内容,全面考
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水平,力图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情操,达到让
学生在诗词旅程中不断进步的目的。
本书内容详实,从唐宋到浪漫主义,从民间诗歌到近现代,都有梳理,让读者能够轻松跟着历史脉络走,深入了解古典文学,打开学生的视野。
此外,本书还根据古诗词的难度,为学生分了四等级:优秀一级、优秀二级、一般一级和一般二级,让学生有规划性的学习,让每个学
生都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达到最好的背诵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教材全解》是综合性的诗词背诵参考书,是小学生
背诵古典诗词的必备参考工具,让他们在背诵诗词的过程中,从入门
到深入,从了解到造诣,都逐步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古典
文学,感受古诗词的情趣与韵律,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让学
生在背诵诗词的旅程中乐此不疲,掌握古诗词的最佳之道。
语文教材全解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说要写作文,题目是“难忘的旅行”。
我摸了摸下巴,脑海里闪动出五彩斑斓的画面:金色的沙滩,碧蓝的海水,另外那威武雄壮的万里长城……
不过,这个画面都太普通地了,我要想写点不一样的。
对了!我记不记得去年夏天,我和爸爸去乡下外婆家玩,那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一次旅行。
外婆家在一片鲜绿的田野里,空气清新,天空湛蓝。
外婆家的小院里种满了众多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真是美如画卷。
我摘了一朵玫瑰花,闻着它淡淡的清香,心情更为宁静。
外婆家的邻居也最重要的热情地,他们经常会一份请柬我去他们家玩。
我学会什么了捉泥鳅,还学会了了用树枝编织小动物。
晚上,我们地坐院子里,仰望着满天繁星。
外婆给我讲童话,讲牛郎织女,讲嫦娥奔月……我静静的听着,不知不觉就睡觉了。
在乡下的日子,蕴满了快乐与幸福。
我忘掉了城市的喧嚣,感受到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刚才旅行让我很清楚了,开心其实很简单,如果用心去感受,就能在平凡的的生活中才发现美好和幸福。
我会永远永远记住了接下来美妙的旅行。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包括《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三篇精读课文和《花之歌》一篇略读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不同,景色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作者在描绘景色时均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草原》描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引发的联想。
《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
《花之歌》则从花的口吻讲述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与三四年级的“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要求相比,对能力要求进行了提升。
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教学的着落点应放在作者是如何借助事物展开联想,以“景语”表现“情语”的。
《草原》一课是“即景生情”,要求调动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借以理解作者的深厚情感。
《丁香结》一课是“融情于景”,即由看到的花的“结”想到心的“结”,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引发人生的思考,理解作者的感悟。
《古诗词三首》则要求能从创作的背景、描绘的画面等想开去,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本文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这要求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感受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与三年级的尝试编童话或续编故事、四年级侧重于“故事新编”、五年级根据情境编故事相比,此次习作训练要求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体现“变形”后的生活世界和经历,需要运用“想开去”的策略,把奇妙的经历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第二单元本单元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包括《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一篇略读课文。
六年级沪教版必备语文全解讲义第一章:词语解释1. 教版:指教育部审定的正式出版的教材版本。
2. 必备:指在该教材版本中,所推荐的必须具备的学习工具或学习资料。
3. 语文全解讲义:指对六年级沪教版语文教材进行全面解析与讲解的学习辅助材料。
第二章:全解讲义的重要性作为学习语文的学生来说,掌握教材的全解讲义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全解讲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解析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每个知识点,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章:全解讲义的结构与特点1. 结构:1.1 单元介绍:对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学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1.2 课文分析:对每篇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结构分析等。
1.3 阅读理解:提供相关的问题和答案,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1.4 写作指导: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提供写作技巧和范文示例。
2. 特点:2.1 全面细致:对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字词解释、句子分析和篇章理解等。
2.2 知识串联:将每个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2.3 实例丰富:提供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训练能力。
第四章:如何使用全解讲义1. 预习阶段:在开始学习新课前,先浏览全解讲义中的课文分析部分,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重点词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2. 学习阶段:通过阅读全解讲义的课文分析和阅读理解部分,结合教材原文进行学习,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用法。
3. 复习阶段:在复习阶段,可以重点关注全解讲义中的知识串联和实例丰富部分,通过练习和反复操练,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全解讲义的实际效果根据使用全解讲义的学生反馈和教师观察,可以发现全解讲义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生在理解课文、运用语言、写作表达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更加自信和乐观地面对语文学习。
结语:六年级沪教版必备语文全解讲义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辅助教材,通过全面解析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解第三单元作文《我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探索宇宙的奥秘;有的人想当医生,救死扶伤;有的人想当老师,培育祖国的花朵。
而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
我为什么想当警察呢?这还得从一件小事说起。
有一次,我和妈妈在逛街,突然看到一个小偷在偷一位阿姨的钱包。
阿姨丝毫没有察觉,还在专心地挑选商品。
就在小偷快要得逞的时候,一位警察叔叔出现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小偷的手,夺回了阿姨的钱包。
阿姨感激涕零,连连向警察叔叔道谢。
那一刻,我觉得警察叔叔太帅了,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保护着我们的安全。
从那以后,我就立志要当一名警察。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要努力学习,锻炼好身体,还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将来,我穿上帅气的警服,在街头巡逻,维护社会的治安。
我要让那些坏人无处可逃,让人们都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这就是我的理想,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理想。
《那次玩得真高兴》在我的记忆中,有很多次快乐的玩耍经历,但有一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去游乐场玩的那一天。
那天阳光明媚,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游乐场。
一进游乐场,我就被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吸引住了,有旋转木马、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等等。
我冲向了旋转木马,骑上了一匹白色的小马,随着音乐的响起,木马缓缓地转动起来,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里。
接着,我又去玩了碰碰车,我和爸爸一组,妈妈自己一组。
我们在场地里你碰我,我碰你,玩得不亦乐乎。
最刺激的要数过山车了。
当我坐上过山车的时候,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过山车缓缓地启动,然后越来越快,风在我耳边呼呼地吹着,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当过山车到达最高点的时候,突然俯冲下去,我忍不住大声尖叫起来。
下车的时候,我的腿都软了,但那种刺激的感觉让我回味无穷。
那一天,我在游乐场里玩了很多项目,吃了美味的棉花糖和冰淇淋,还拍了很多照片。
直到太阳落山,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解电子版广西通用1、1《清塘荷韵》中,作者季羡林想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抵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敕造chì袅娜nuó(正确答案)B、惫懒bèi 两靥miànC、谬赞miù迤逦lìD、尴尬gān 暧昧nuǎn3、1《我的母亲》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气喘quǎn 包裹guóB、脱缰jiāng 监视jiān(正确答案)C、抵挡dāng 怨恨yuānD、凫水fù跳跃yào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6、《红楼梦》中涉及的外国地名中哪一个是虚拟的?( ) [单选题] *A.暹罗B.茜香(正确答案)C.海西福朗思牙D.波斯7、24.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朗润(rùn)应和(yìng)着落(zháo)精神抖擞(sǒu)B.贮蓄(zhù)莅临(1ì)粗犷(kuǎng)咄咄逼人(duō)C.侍弄(shì)分歧(qí)一霎(shà)混为一谈(hùn)(正确答案) D.攲斜(qī)侮辱(wū)难堪(kān)人声鼎沸(dǐng)8、1《项链》的作者是莫泊桑,他和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