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源热泵的案例分析(实际运行)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39
深圳利用地源热泵供冷供热的案例背景深圳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发达城市,由于气候炎热,空调需求量大,而且在冬季供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需求。
然而,传统的空调和供暖系统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能源消耗高,排放物排放量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深圳开始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来供冷供热,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环境污染。
案例1:深圳某商业办公楼的利用地源热泵供冷供热案例背景该商业办公楼位于深圳市中心,是一栋多层建筑,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由于深圳的气候炎热,办公楼需要全年提供空调服务,并在冬季提供供暖服务。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该商业办公楼决定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来供冷供热。
过程1.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在商业办公楼的地下安装了一套地源热泵系统。
该系统由地源热泵主机、地源换热器、地源井和地下管道组成。
地源热泵主机通过地源换热器将地下的热能吸收并传给热泵系统,然后再将热能通过地下管道分配到各个办公室。
2.供冷过程:在夏季,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的地源换热器将地下的低温热能吸收到热泵系统中,然后通过制冷循环将热能释放到室内,达到供冷的效果。
同时,热泵系统还将室内的热能通过地下管道排出到地下,以保持室内的温度。
3.供热过程:在冬季,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的地源换热器将地下的高温热能吸收到热泵系统中,然后通过加热循环将热能释放到室内,达到供热的效果。
同时,热泵系统还将室内的冷能通过地下管道排出到地下,以保持室内的温度。
4.能耗监测和优化:商业办公楼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能耗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系统的优化。
通过优化系统的运行参数和调整工作模式,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供冷供热效率。
结果通过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该商业办公楼取得了以下成果:1.能源消耗减少:与传统空调和供暖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源消耗减少了约30%。
这不仅减少了商业办公楼的运营成本,还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环境污染减少:地源热泵系统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地源热泵案例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空调供暖的系统,它可以高效地利用地下的恒定温度进行换热,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地源热泵的实际案例,来看看它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
该案例发生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供暖改造项目中。
由于原有的供暖系统老化严重,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因此业主决定引进地源热泵系统进行改造。
经过专业工程师的勘察和设计,最终确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方案。
首先,工程师们对商业综合体的地下进行了详细的勘察,确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地埋管布置方案。
考虑到商业综合体的用能特点,他们设计了合理的地埋管布局,确保了地源热泵系统的高效运行。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了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地源热泵系统的主体设备安装也是关键的一环。
工程师们根据商业综合体的供暖需求,选用了合适的地源热泵主机和配套设备。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他们严格按照安装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他们还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严格的调试和检测,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运行。
最后,地源热泵系统的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商业综合体的供暖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系统运行稳定,能耗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地源热泵系统的环保效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商业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地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它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供暖问题,降低能耗成本,还能为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因此,地源热泵系统在今后的建筑节能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它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地源热泵失败案例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的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失败案例。
以下是十个地源热泵失败案例:1. 设计不合理: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热负荷、地热能的获取和利用效率等因素。
如果设计不合理,系统可能无法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导致系统失效。
2. 地热能获取困难:地源热泵系统需要通过地下的热能来供暖和制冷。
然而,有些地区地下热能获取困难,地源热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3. 地下管道损坏:地下管道是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输送热能。
如果地下管道损坏,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
4. 运行成本高: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电力消耗和地热能获取成本。
如果电力价格高或地热能获取成本高,系统的运行成本将会很高。
5. 维护困难:地源热泵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如果维护困难或不及时维护,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
6. 噪音问题: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和风机等设备可能会产生噪音。
如果噪音超过了建筑物的容忍范围,系统可能会被废弃或关闭。
7. 水质问题: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地下水可能存在水质问题,如硬度过高、含有铁锈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8. 环境影响:地源热泵系统需要进行地下开挖和管道敷设等工作,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环境影响过大,系统可能会面临抵制和关闭的风险。
9. 天然资源限制:地源热泵系统需要利用地下热能作为热源或冷源。
然而,地下热能是一种天然资源,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竞争。
如果地下热能资源有限,系统的运行可能会受到限制。
10. 用户不满意:地源热泵系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温度不稳定、运行故障等。
如果用户对系统不满意,可能会放弃使用地源热泵,导致系统失败。
以上是地源热泵失败案例的一些例子。
地源热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地下热能。
建筑节能施工中的地源热泵应用案例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质热能进行建筑节能的先进技术。
它通过地下水或地表土壤中的热能,将低温热能提升到适宜供暖或供冷的温度,实现建筑物的能源高效利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地源热泵在建筑节能施工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住宅小区的地源热泵供暖系统某住宅小区为了实现环保节能目标,在建设初期就采用了地源热泵供暖系统。
该系统通过埋设在地下的塑料管道,将地下水中的热量吸收到地源热泵中,再利用热泵技术提高温度,供给小区内的每栋建筑物供暖。
该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无污染的特点,能够满足小区居民冬季供暖的需求,并且实现了较高的节能效果。
案例二:商业办公楼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一座商业办公楼在进行环保节能改造时,采用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该系统通过地下埋设的管道,将地下土壤中的热能吸收到地源热泵中,通过冷却和压缩等技术,将热能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实现空调供冷。
相比传统的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案例三:学校教学楼的地源热泵供暖与供冷系统某所学校的教学楼在进行新建时,考虑到能源利用问题,决定采用地源热泵供暖与供冷系统。
该系统通过地下埋设的地源热泵井,利用地下水中的热能进行供暖与供冷。
系统运行过程中,地下水中的热能被吸收到地源热泵中,经过增压和处理后,分别用于供暖和供冷。
这种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学校教学楼内部的温度需求,还能够为学校节省大量能源。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在建筑节能施工中的应用案例是多样化的。
通过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建筑物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地下热能,实现供暖与供冷的需求,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未来的建筑节能工程中,地源热泵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源热泵案例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岩石或地下水等地热能源进行供热和供冷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回收和利用地下的热能,以高效的方式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下面是一个地源热泵的应用案例。
某高校图书馆地源热泵改造项目是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对图书馆供热系统进行改造,以提高供热效率和节能效果。
该图书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原热源为自备锅炉房,燃煤锅炉供暖。
由于燃煤锅炉的燃烧效率低下、热量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煤炭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地源热泵改造项目的设计是将地下水作为热源进行供暖。
首先,在图书馆建筑的下方进行钻孔,安装地源换热器,将地下水引入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换热器可以执行传热操作,通过热交换将地下水的热能转移到地源热泵系统中进行供热。
然后,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水的热能转移到供热系统中的流体中,再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
最后,通过风扇将温暖的空气输送到室内,提供舒适的供暖效果。
该项目的改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进行了地下水管道的铺设和地源换热器的安装。
然后进行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进行了供热系统的改造,包括燃烧设备的升级和管道的改造。
整个改造项目历时2个月完成,并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地源热泵改造后,图书馆的供热效果显著改善。
首先,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效率高,热能利用率达到90%以上,比原锅炉系统提高了30%左右。
其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低,每年节约能源消耗约30%,减少碳排放量约40%。
最后,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减少了燃煤锅炉的故障和维修成本。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在某高校图书馆改造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利用地下的热能,提高了供热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这个案例为其他建筑物的能源改造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供热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随着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供热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探讨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供热中的应用情况。
案例一:地源热泵在北京某小区的应用某小区是北京市一处示范性绿色住宅区,为了实现集中供热的同时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该小区采用了地源热泵供热系统。
地源热泵利用地下土壤的稳定温度,通过回收废热进行供暖。
由于地温较为稳定,该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通过该系统的运行,小区的供热成本被大幅降低,并且还大大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也减少了。
案例二: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上海某学校的应用上海某学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供热方面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
该系统利用太阳能热集热器将太阳光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热水系统将热能利用到供热中。
该学校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供暖季节可以满足学校上百栋教学楼的热水需求,大大减少了传统能源的使用。
与传统燃气供暖相比,太阳能热水系统具有更低的运行成本和更高的环保性能。
案例三:生物质锅炉在广州某小区的应用广州某小区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降低供热成本,采用了生物质锅炉进行供热。
生物质锅炉以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为燃料,通过高温燃烧产生热能。
该小区利用周边农田废弃的秸秆资源,通过生物质锅炉供热,既解决了农田秸秆的处理问题,又大大降低了供热成本。
同时,该系统还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极其有限。
综上所述,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供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生物质锅炉等新能源技术,不仅可提供高效、节能的供热方式,还能大幅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相信新能源技术在城市供热中的应用还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源热泵经济案例分析系统介绍能够节电50%的环保中央空调阳光假日别墅位于延庆,该别墅建筑结构为地面三层,地下一层,每户都有一个40平方花园,这就给安装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提供了必要条件。
依据我司对已经施工完成的户型作比较,其结果如下:一、采用传统的风冷热泵中央空调,其造价:52500元。
二、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其造价:72500元。
三、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每年可节省的电费和燃气费用:5550元。
四、除去燃气炉的成本约11500元,两年内节省的费用就超过增加的投资。
随着空调工业的发展,先进的中央空调系统不断的出现,空调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们对空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节能、环保、灵活成为今后共同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深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进入了我国,并通过在工程中的成功运用得到了空调界人士的认可和推崇,成为了我国中央空调发展的趋势,体现了节能、环保、灵活、舒适的新概念。
美国环境保护局已经宣布,地源热泵系统是目前可使用的对环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供热、供冷系统。
组成地源热泵空调机组是一种水冷式的供冷/供热机组。
机组由封闭式压缩机、同轴套管式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热力膨胀阀(或毛细膨胀管)、四通换向阀、空气侧盘管、风机、空气过虑器、安全控制等所组成。
机组本身带有一套可逆的制冷/制热装置,是一种可直接用于供冷/供热的热泵空调机组。
原理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由双管路水系统连接起建筑物中的所有地源热泵机组而构成的封闭环路的中央空调系统。
在冬季,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埋在地下的封闭管道(称为环路)从大地收集自然界的热量,而后由环路中的循环水把热量带到室内。
再由装在室内的地源热泵系统驱动的压缩机和热交换器把大地的能量集中,并以较高的温度释放到室内。
在夏季,此运行程序则相反,地源热泵系统将从室内抽出的多余热量排入环路而为大地所吸收,使房屋得到供冷。
尤如电冰箱那样,从冰箱内部抽出热量并将它排出箱外使箱内保持低温。
供暖工程案例供暖工程是指为了满足住宅、商业建筑等场所的采暖需求而进行的工程项目。
下面将列举10个供暖工程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供暖工程的实际应用。
1. 北京某小区供暖改造工程该小区供暖系统老化严重,导致供暖效果不佳,居民投诉不断。
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小区物业公司决定进行供暖改造工程。
他们拆除了原有的锅炉设备,改为采用地源热泵供暖系统,有效提高了供暖效果,节约了能源消耗。
2. 上海某高层办公楼供暖工程该高层办公楼位于上海市中心,面积庞大,需要大量的供暖设备。
为了满足办公楼内部多个区域的不同供暖需求,施工队伍采用了分区供暖系统。
通过合理布置供暖设备和管道,使每个区域的温度可以独立调节,提高了供暖效果。
3. 广州某学校供暖工程该学校供暖设备老化,供暖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学校决定进行供暖设备的更换工程,引进了先进的燃气锅炉系统。
新系统不仅提高了供暖效果,还能够实现智能控制,根据室内外温度自动调节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节约能源消耗。
4. 成都某写字楼地暖工程供舒适的供暖效果。
施工队伍采用了水地暖系统,将供暖管道埋入地板下,通过热水循环来实现供暖。
这种供暖方式不仅提供了均匀的供暖效果,还避免了传统暖气片带来的噪音和空气流动不均匀的问题。
5. 武汉某医院供暖改造工程该医院供暖系统老化,居民投诉居高不下。
医院决定进行供暖改造工程,引进了新型的地源热泵供暖系统。
该系统通过地下的地热能源来进行供暖,不仅提高了供暖效果,还能够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6. 天津某体育馆夏季供冷工程该体育馆在夏季需要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给运动员和观众。
为了满足需求,体育馆进行了供冷工程,采用了中央空调系统。
该系统通过冷却剂循环来降低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运动环境。
7. 上海某商场冬季供暖工程该商场面积较大,需要进行冬季供暖工程以保证顾客的购物体验。
商场决定采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通过室外的空气热能来进行供暖。
该系统不仅提供了舒适的室内温度,还能够实现节能减排,降低了商场的运营成本。
地源热泵案例1. 前言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水或土壤中的热能来提供建筑物供暖、制冷和热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个地源热泵项目的案例,并分析其效果和应用。
2. 案例介绍2.1 项目背景该案例是一栋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办公大楼。
由于该地区供暖成本高昂且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业主决定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来替代传统的锅炉供暖系统。
2.2 设计与实施在该项目中,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2.1 初步调研在初步调研阶段,工程师团队对该地区的地下水和土壤市容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通过测量温度、地下水位、土壤类型等参数,确定了适合安装地源热泵系统的位置和方法。
2.2.2 系统设计与安装根据调研结果,工程师团队设计了一个包括地源热泵机组、地下水井、水泵系统和供暖设备的系统。
地源热泵机组通过地下水井将地下水引入,利用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然后将热能传递给供暖设备。
在设计完成后,工程师团队开始着手系统的安装。
他们协调施工队伍,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安装过程中,工程师团队还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2.3 使用与监测完成安装后,地源热泵系统开始投入使用。
工程师团队定期对系统进行监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效果。
3. 效果与应用3.1 节能效果地源热泵系统在该案例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与传统的锅炉供暖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能够轻松实现更高的热效率,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3.2 环境效益地源热泵系统还具有出色的环境效益。
它不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因此没有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由于地源热泵系统利用的是可再生地热能源,因此也不会给地下水或土壤带来污染。
3.3 经济可行性尽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次投资相对较高,但它具有较短的回收期。
在长期运行中,地源热泵系统能够显著降低供暖成本,为业主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4. 结论该案例为我们展示了地源热泵系统在商业办公大楼中的应用。
通过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地源热泵系统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能为业主带来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为了响应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减少建筑空调对能源的依赖,位于河北的温馨小区引入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地源热泵。
运行之后受到了业主的好评。
现将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与其它类型的空调系统对比,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运行后所起到的节能效果相当明显。
通过实践,温馨小区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的运行参数为:用电费用为0.6元/KWh,天然气费用为1.43 元/m3,每户按100m2计算,共10KW,每天运行10小时,夏季制冷时间为90 天,冬季供暖时间为60天。
地板采暖启动时间约3小时,所以冬季使用地板采暖时应提前3小时启动,考虑中间有间歇期,而地板采暖必须连续运行,所以其实际运行时间约为15小时。
经过计算,开发商把0.15元/m2•天的空调使用费定为用户交费的上限,低于0.15元按实收取费用,如果高于0.15元,则高出的部分由开发商补贴。
考虑前三年由于入住率低,相对运行成本较高,多余的部分由开发商补贴,所以用户不必担心空调使用费会太高。
通过计算,地源热泵运行费用比家用空调节约40%以上。
地源热泵系统不受环境的影响,不管室外温度有多高,耗电量基本保持不变。
而家用空调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明显,在室外温度超过35℃时,其制冷量会降低,而其耗电量会大幅增加,所以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地源热泵比家用空调节约能源甚至能达到70%。
总体来看,温馨小区的地源热泵系统比家用空调全年节约费用约为2424元,但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的一次性投资比家用空调高出8000元,约3年半可收回成本。
我们北京艾富莱水源热泵选件精良,采用最先进的双螺杆压缩机,旋转不平衡力极小,引起的振动及噪音极低。
采用目前最先进的DEC/DAC高效传热管,使换热系数和换热能力大幅度提高。
机组所用制冷系统配件全部采用知名厂家产品,如可拆卸式干燥过滤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供液电磁阀等,确保机组具有极佳的性能水平!。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简称GSHP)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体的地热资源进行热能交换的热泵系统。
它通过地下热交换器吸收或释放热量,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来探讨其应用。
一、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原理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包括地热资源评估、热泵机组选型、热源井设计、热交换器布置和管路设计等环节。
以下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1. 地热资源评估在选择地源热泵系统时,需要先评估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体的温度、含水量等参数,以确定热源的可利用性。
通常来说,地下温度较稳定,适合作为地热资源。
2. 热泵机组选型根据建筑的供暖、制冷和热水需求,选择合适的热泵机组。
不同的机组类型、规格和能力会直接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3. 热源井设计热源井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垂直或水平的方式与地下热源进行热交换。
井深、井径以及井间距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4. 热交换器布置根据建筑的供热或供冷需求,将热泵机组与热源井之间的热交换器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以确保热量的高效传递和利用。
5. 管路设计地源热泵系统中的管路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包括管径、管材、管道布局等因素。
好的管路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热能输送效率。
二、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实例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实例,以某高层办公楼为例:1. 项目背景该办公楼位于城市中心,是一座多层高层建筑。
由于市区供暖系统的限制,传统的锅炉供暖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选择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供暖和制冷。
2. 地热资源评估通过勘测和分析,确定地下水体的平均温度为15℃,且含水量丰富,具备较好的地热资源。
3. 热泵机组选型根据建筑的需求和设计条件,选择了一台功率为100KW的地源热泵机组,具备供暖和制冷双重功能。
4. 热源井设计根据地下水体的水位和季节变化情况,设计了一口深度为60米的垂直热源井,井径为0.5米。
新疆地区水(地)源热泵案例分析关于新疆地区两例水源热泵机组的维修案例分析,希望大家指导和建议!A、新疆库尔勒某项目,调试两台670KW水源热泵机组。
现象:一台机体上的阀门打开后压力表显示为零,检查几次阀门都已打开,后打开冷凝器上的充(放)冷媒截止阀后没冷媒放出,打开压力表连接压缩机的截止阀接口也没冷媒;用洗衣粉水检测焊接和法兰处也没有外漏,外观管路也无破损;后打开冷媒角阀前端的小阀口后有冷冻油流出但无冷媒,确定无冷媒。
A-1、充氮气保压到6公斤时检测到安全阀与冷凝器的丝扣连接处有泄漏;现场已对此进行了紧固。
有的漏点在压力小时检测不到。
A-2、机组吸(排)气压力表显示为零;一般性,干式螺杆机组在出厂前都要收氟(收冷媒至冷凝器),所以在调试前都要检查冷凝角阀开启状况,如没打开就先开角阀再观察压力表。
A-3、机组电控箱内的电器原件设定参数(如电子膨胀阀)或者按钮(如施耐德控制模块)都在出厂前已设定好,在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改。
解决:对机组进行了保压试验,压力上升到6公斤的时候发现安全阀与冷凝器的连接处有泄漏,进行拍照及处理。
后来保压到8公斤10小时压力无变化,确定没有别的泄露点;充冷媒到到60公斤(标配120公斤)时开机补充,充冷媒在低压端充注,充完后机组运转正常。
就是排气温度较低(35度),怀疑有液压;但冷媒量是按标准量加的,这个问题解决的两个方案:1、冷却水进水阀关小;2、热力膨胀阀顺时针关小(缓慢调节)。
同时发现PLC(施耐德)的模块程序设置错误,已咨询研发部门(电控)对其进行了调整。
在机组到货验收时,检查机组是否有冷媒;观察压力表的显示。
如果缺冷媒或者无冷媒及时和工厂联系以便补发。
另外就是检查机组是否有泄漏。
B、新疆且末县某项目,一台1740KW(双机头)水源热泵机组。
现象:机组在启动的过程中,干燥过滤器法兰处出现严重泄露,现场可以看见白色密封垫挤出,而且泄露处法兰的油漆也被冲掉;现场检查有冷冻油随冷媒喷出。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地源热泵案例篇一:地源热泵节能案例设计分析地源热泵节能案例设计分析摘要:建筑能耗在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超过三成,建筑节能理念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势必得到深入贯彻,本文将论述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原理,并通过实例解读地源热泵项目的具体设计方法,对建筑节能产生深远意义。
关键词:地源热泵;建筑节能;案例设计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的节能电力电气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等电力电气设备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中国目前处于建设鼎盛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m2,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
以此推算,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20亿m2。
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建筑节能服务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按照中国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X年全国建筑节能目标为实现节约标准煤1.01亿t,减少CO2气体排放4亿多t;建设节能建筑的总面积累计要超过21.46亿m2,其中,新建建筑达到15.92亿m2,既有建筑改造达到5.54亿m2。
每年城乡新建建筑竣工面积约为15亿~20亿m2,据调查,一般公共建筑的单位能耗为20~60kW•h电,是城镇住宅的2倍;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能耗为70~300kW•h,是城镇住宅的10~20倍。
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逐步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节约4200亿度电和2.6亿t标煤,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8.46亿t。
利用地源热泵供冷供热的案例【实用版】目录一、地源热泵的定义与原理二、地源热泵的季节性蓄热供热系统三、地源热泵的优点与应用范围四、地源热泵的案例分析五、地源热泵的发展前景正文一、地源热泵的定义与原理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土壤或水体温度进行供热和供冷的中央空调系统。
它通过水地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和建筑物内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低温热源(如土壤或水体)中的热量在冬季传递至建筑物内部,而在夏季则将室内热量转移至土壤或水体中,以实现空调、供暖和热水供应。
二、地源热泵的季节性蓄热供热系统地源热泵季节性蓄热供热系统是一种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在冬季进行蓄热,以实现供暖和节能的目的。
该系统通过将低温热源(如土壤或水体)中的热量转移至建筑物内部,从而提高室内温度。
在夏季,该系统则通过将室内热量转移至土壤或水体中,实现空调制冷。
地源热泵季节性蓄热供热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节约运行费用。
三、地源热泵的优点与应用范围地源热泵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节能:地源热泵的能效比传统空调系统高出 30-40%,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2.环保:地源热泵采用低温热源,无需燃烧化石燃料,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3.适应性强:地源热泵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地源热泵技术在住宅、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地源热泵的案例分析太阳能地源热泵季节性蓄热供热系统是一种将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技术结合应用的案例。
该系统利用太阳能为地源热泵提供部分热量,以降低地源热泵的能耗。
在冬季,系统通过地源热泵将土壤或水体中的热量传递至建筑物内部,实现供暖;而在夏季,系统则通过地将室内热量转移至土壤或水体中,实现空调制冷。
五、地源热泵的发展前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地源热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