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实例
- 格式:pdf
- 大小:18.26 MB
- 文档页数:41
赏析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摘要: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是典型的由方盒子组成的现代建筑,其造型庄重大气,很好地体现了图书馆朴实肃穆的气质。
此外,该图书馆也是绿色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源热泵的应用,既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又实现了节能环保。
但是,该图书馆在功能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中庭的浪费。
关键词:图书馆、造型、功能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无疑是广大师生自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场所。
因而,图书馆在高校中往往成为标志性建筑,其标志性一般都体现在位置、造型和功能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位于整个学校的中心地带,它既是学校礼仪性入口和功能性入口轴线的交点,又连接着学校各大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这样的交通规划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因为在大学里,学生主要都是通过自学和交流而获得知识,而图书馆不仅能为他们提供资料,还为他们创造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所以图书馆是学校里最有凝聚力的场所,其交通位置必须便于到达且易于疏散。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在环境景观方面也是独占鳌头,它东邻波光粼粼的天印湖,南望郁郁葱葱的方山,山水之色尽融其中,加上建筑周围的草地、树木、鲜花和行人,形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画面,读者在畅游书海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这样怡人的读书环境怎能不吸引人呢,此外,该图书馆位于圆形基地之上,四周都是坡地顺势而下,这虽然让读者行走多费了一些力,但似乎隐约暗示了欲踏上学习之路必先克服诸多困难的含义。
这也不失为对图书馆的建筑内涵的独特诠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的场地设计是较为合理的,其造型也多受称赞。
该图书馆整体呈方形,由多个方盒子变换组合而成。
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是一堆随意堆放的书籍,寓意其为知识的海洋。
但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因此,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理念不一定能够被所有人理解,但是尽管如此,该图使馆的造型无疑是给了很多人以美的体验。
首先,从其形态来看,其组成元素(方盒子)较为简单,但方盒子的组合方式却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看该图书馆都会感觉到其较为强烈的体块变化和虚实对比,而且,其回字形平面和圆形基地的组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方圆之说,方形体态即端正又朴实,让人从造型上就能感觉到其价值取向;其次,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外立面通体为加上部分暗红色装饰和部件,还有石材的运用,与其方正的接近黑色的深灰色,造型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非常庄重肃穆的氛围,衬托出严谨治学的文化内涵;再次,该图书馆在主入口的处理上也是比较恰当的,设置在二层的主入口由一个大阶梯与地面连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气势,更加突出图书馆的大气和它在学校的地位。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XXXXX论文(国家职业资格X级)论文题目: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姓名:沈云清身份证号: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准考证号: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所在省市:江苏省南京市所在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沈云清南京工程学院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限的能源储存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之间,矛盾日益严重,因此,节能显得日益重要。
在建筑领域,国家对节能也是日益重视,近年来新出台不少关于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
而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节能在建筑领域既不再是高不可攀,也不再是贴钱换亮点,而是具体实在的工作。
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者的角度,以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为工程实例,着重论述了如何在常规条件下采取电气节能措施,使得新建图书馆达到节能建筑的要求。
0.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限的能源储存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之间,矛盾日益严重,因此,节能显得日益重要。
在建筑领域,目前的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逐步增加到以1/3以上。
国家对节能日益重视,近年来新出台不少关于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规范》(GB50054-95)等等;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如《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标准》(DGJ32/J96-2010)等。
建筑节能审查已成为建筑工程审查的强制措施及重要组成内容。
目前不少建筑在节能设计中,为了达到节能指标,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如楼宇设备管理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冰蓄冷设备、地源热泵空调等等,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一次资金投入均比较大。
采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之后,有的工程达到了节能效果,但是节能不省钱;还有的工程即使花了钱,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地源热泵案例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空调供暖的系统,它可以高效地利用地下的恒定温度进行换热,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地源热泵的实际案例,来看看它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
该案例发生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供暖改造项目中。
由于原有的供暖系统老化严重,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因此业主决定引进地源热泵系统进行改造。
经过专业工程师的勘察和设计,最终确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方案。
首先,工程师们对商业综合体的地下进行了详细的勘察,确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地埋管布置方案。
考虑到商业综合体的用能特点,他们设计了合理的地埋管布局,确保了地源热泵系统的高效运行。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了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地源热泵系统的主体设备安装也是关键的一环。
工程师们根据商业综合体的供暖需求,选用了合适的地源热泵主机和配套设备。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他们严格按照安装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他们还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严格的调试和检测,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运行。
最后,地源热泵系统的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商业综合体的供暖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系统运行稳定,能耗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地源热泵系统的环保效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商业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地源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它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供暖问题,降低能耗成本,还能为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因此,地源热泵系统在今后的建筑节能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它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地源热泵案例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岩石或地下水等地热能源进行供热和供冷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回收和利用地下的热能,以高效的方式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下面是一个地源热泵的应用案例。
某高校图书馆地源热泵改造项目是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对图书馆供热系统进行改造,以提高供热效率和节能效果。
该图书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原热源为自备锅炉房,燃煤锅炉供暖。
由于燃煤锅炉的燃烧效率低下、热量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煤炭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地源热泵改造项目的设计是将地下水作为热源进行供暖。
首先,在图书馆建筑的下方进行钻孔,安装地源换热器,将地下水引入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换热器可以执行传热操作,通过热交换将地下水的热能转移到地源热泵系统中进行供热。
然后,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水的热能转移到供热系统中的流体中,再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
最后,通过风扇将温暖的空气输送到室内,提供舒适的供暖效果。
该项目的改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进行了地下水管道的铺设和地源换热器的安装。
然后进行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进行了供热系统的改造,包括燃烧设备的升级和管道的改造。
整个改造项目历时2个月完成,并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地源热泵改造后,图书馆的供热效果显著改善。
首先,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效率高,热能利用率达到90%以上,比原锅炉系统提高了30%左右。
其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低,每年节约能源消耗约30%,减少碳排放量约40%。
最后,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减少了燃煤锅炉的故障和维修成本。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在某高校图书馆改造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利用地下的热能,提高了供热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这个案例为其他建筑物的能源改造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南工院图书馆供热系统设计方案目录1、建筑物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参数 (1)2、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 (1)2.1、采暖设计热负荷 (1)2.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2)2.3、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3)2.4、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 (3)2.5、地面传热系数 (5)2.6、热负荷的计算说明 (5)3、散热器选型与计算 (8)3.1、散热器选择原则 (8)3.2、散热器的选择 (8)3.3、散热器的计算 (9)3.4、散热器的布置 (11)4、供热系统设计 (11)4.1、供热系统介绍 (11)4.2、供热系统布置 (12)4.3、供热系统说明 (12)4.4、供热系统施工注意事项 (14)5、系统的水力计算 (15)5.1、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原理 (15)5.1.1管段的局部损失 (16)5.1.2管段的局部损失 (16)5.1.3当量局部阻力法(动压头法) (16)5.2、供热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与方法 (17)5.3、供热系统水力计算的过程 (18)6、制热设备和水泵的选型 (18)6.1、锅炉选型 (18)6.2、水泵选型 (18)6.2.1 水泵选择的目的与原则 (18)a目的 (18)b选择的原则 (19)6.2.2 水泵的选择 (19)a选择方法 (19)b产品选取 (19)参考文献 (22)1、建筑物概述1.1、工程概况本系统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
建筑物位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仙林校区,具有纸质文献藏、借、阅功能、数字资源网上服务功能参考咨询功能、读者学术交流功能等。
馆内空调分区域供应按中心图书馆的功能设计,空调供应分为三个区域:办公区、阅览区和公共还书区。
应按需供应空调,尽量减少能源浪费。
地理位置:东经118。
46ˊ,北纬32。
03。
图书馆共三层,建筑面积7728.9m2,一层为图书阅览室阅览、档案、还书大厅;二层为图书阅览室;三层为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
地源热泵一、概念1.什么是热泵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经过电力做功,输出可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设备,可以把消耗的高品位电能转换为3倍甚至3倍以上的热能,是一种高效供能技术。
热泵技术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以及地源热泵三类。
由于热泵是提取自然界中能量,效率高,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是当今最清洁、经济的能源方式。
在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作为人类利用低温热能的最先进方式,热泵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2.什么是地源热泵地源热泵(也称地热泵)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和地下水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或地下水,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与建筑物完成热交换的一种技术。
地能热泵系统的介绍1.1地能概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蕴藏着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同时它还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能量资源库。
以浅层地表为例,据调查地表以下5~10米的地层温度就不随室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年维持在15~17℃。
这样的温度相对于北京等的北方城市,冬季它比大气温度(5~-15℃)高,是可利用的低品位热源;夏季它比大气温度(25~40℃)低,是可利用的冷源。
地能热泵系统就是利用地层的冬暖夏凉的特性,通过提取和释放地层中的热量,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冬季通过输入1kW的电能,热泵机组可吸收2.5~3kW的地能,为建筑物提供3.5~4kW的热能;夏季通过输入1kW的电能,能为建筑物提供3.5~4kW的冷能。
而该项目技术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从地层中提取和释放热能。
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都属于地能热泵的范畴,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提取和释放地能的方式不同。
1.2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1.2.1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是通过抽取与地层同温度的地下水,机组与地下水换热后,地下水通过回灌井回灌到地层中。
根据系统负荷量及需水量的大小,地层的出水能力和回灌能力来设计抽水井和回灌井的数量。
某高校图书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作者:付腾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4期【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发展,对建筑节能又提出了新要求。
而地源热泵技术的运用可以将节能与环保有效结合,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近年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逐渐被人们认可,并广泛应用于各大高校图书馆建设中。
本文将通过探讨四川省宜宾市某大学图书馆空调系统的选用,分析复合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复合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由于空调冷热源设备种类繁多,且极易受到环境、资金、能源与工程要求等多方面的影响,一直以来,如何正确选择空调冷热源设备都是设计人员与业主会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因此,本文将依据工程实例,研究四川省宜宾市某院校图书馆空调系统的选用,综合分析复合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性能、能耗与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以期为广大业主和设计人员合理选择空调系统提供参考。
一、复合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所谓复合是指地埋管地源热泵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相结合的空调系统,它的构成原理是: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
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
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5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与锅炉(电、燃料)供热系统相比,锅炉供热只能将90%以上的电能或70~90%的燃料内能为热量,供用户使用,因此地源热泵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地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10~25℃,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4.8~5.5,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
二、复合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程设计(一)选择热泵机组该院校图书馆为地上五层建筑,以阅览室、图书库为主,第五层仅有6间办公室。
总高度22.2m,总面积12323㎡。
地源热泵工程案例以前啊,这学校的冬天那叫一个冷,教室里的小同学们都得裹着厚厚的棉袄,写字的时候手都不利索。
夏天呢,又热得像蒸笼,感觉人都要被蒸熟了,那学习环境真的是不太理想。
后来啊,学校决定搞个大动作,引入地源热泵系统。
刚开始的时候,好多人都不太懂这是个啥玩意儿,还以为是什么超级复杂又不靠谱的新科技呢。
这地源热泵工程一开工,就像一场神奇的魔术表演。
施工队先在学校的操场和一些空地上开始打孔,那一个个小孔就像大地张开的小嘴巴,准备迎接新的使命。
这些孔打得可讲究了,深度啊、间距啊,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就像给大地做了一场精心的针灸。
等把那些特制的管道都安装到这些孔里后,就像是给大地植入了一条条“冷暖血管”。
这管道连接到学校的各个建筑里,就构成了一个超级隐秘又强大的“冷暖网络”。
冬天的时候,这地源热泵就开始发挥它的神奇功效了。
它从地下把热量抽上来,就像从大地这个超级大暖炉里取火一样。
然后把这些热量送到教室里、办公室里。
您猜怎么着?教室里一下子就变得暖烘烘的,同学们都能开开心心地脱掉厚棉袄,舒舒服服地学习了。
而且啊,这热量很稳定,不会像以前的老式取暖设备那样,一会儿热一会儿冷,搞得人很不舒服。
夏天就更有趣了。
地源热泵反过来工作,把室内的热量吸收,然后送到地下。
这就好比把学校里的热气都赶到大地这个大冰箱里冷藏起来。
教室里变得凉爽宜人,再也没有那种闷热得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了。
老师们都说,自从有了这个地源热泵,同学们上课都更精神了。
再说说这成本,您可能觉得这么高大上的东西肯定很费钱吧?其实啊,还真不是。
虽然前期的安装投入是有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地源热泵可比以前的传统冷暖设备省钱多了。
它用的电很少,大部分的能量都是从地下免费获取的,就像从大地这个免费的能源宝库中取宝一样。
而且啊,这东西还很环保,没有那些讨厌的污染物排放,对咱们的环境那是相当友好。
这地源热泵工程在学校里就像一个默默工作的“绿色冷暖管家”,让整个学校的师生都过上了冬暖夏凉的幸福生活。
南京工程学院低能耗图书信息中心空调设计胡建东1陈瑾2张建忠 21.南京工程学院2.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文章介绍南京工程学院低能耗图书信息中心空调通风工程设计概况,包括设计标准、空调冷热负荷、空调冷热源、空调系统、节能与自控等内容,文章还讨论了空调冷热源的选择。
关键字:空调通风、设计、冷热源、低能耗1.工程概况南京工程学院图书信息中心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大学城南京工程学院新校区内。
新校区占地面积约2550亩,规划建筑面积58万平米。
新校区建设充分体现“节能、环保、人文”的理念。
新校区图书信息中心的建设,努力为全校师生提供完整、和谐、温馨、高雅的学习与学术交流空间,同时使之成为建筑节能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与展示场所。
1.1、建筑概况图书信息中心建筑功能包含图书馆和计算中心两个主要功能,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工程总用地面积:56000 M2,建筑基底面积: 10158M2,总建筑面积: 38370M2,建筑高度: 23.45米。
阅读座位: 3662位,藏书量:150万册。
其建筑功能及分布如下:首层:基本书库及业务办公、学生阅览(自修中心)、餐饮服务、物业管理、安防中心及设备房。
西部的计算中心设多媒体教室、计算中心办公等,并分设用户入口及内部办公入口。
二层:理工文献中心、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央出纳台、检索厅、书店。
西部的计算中心设机房。
三层:期刊阅览室、基础学科文献中心、视听室。
西部的计算中心设机房、服务器室、网络中心及演播中心。
四层:外文文献中心、计算机与自动化文献中心、多媒体阅览室。
西部的计算中心设机房。
五层:特藏书库、教学参考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
西部设学术研究室及邵逸夫陈列室。
1.2、可再生能源资源环境条件离图书信息中心约200米处,为已被列入湖鸟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天印湖。
天印湖主湖区湖面面积约300亩,湖水最深处为10至12米,夏季平均蓄水深度约4米,冬季平均蓄水深度约3米,蓄水量约5万立方米。
水源热泵及其在图书馆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一、水源热泵技术的概念众所周知,水往低处流动,热向低温位传递。
人类可以用水泵将水从低处泵送到高处利用,同样,热泵可将低温位热能“泵送”(交换传递)到高温位提供利用。
水源热泵技术就是以水为载体,在封闭自我循环的情况下,将地表水中的地位能量带出,通过热泵配套装置对建筑物供暖制冷的一项节能技术。
该技术开创了当代无环境污染、无能源危机的新理念。
二、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水源热泵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由水源系统、水源热泵机房系统和末端散热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中,水源系统包括水源、取水构筑物、输水管网和水处理设备等。
地表的河流和湖泊、海洋中,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相当的辐射能量,并且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
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水源中,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而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能量,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
水源热泵根据对水源的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两种。
闭式系统是指在水侧为一组闭式循环的换热套管,该组套管一般水平或垂直埋于地下或湖水海水中,通过与土壤或海水换热来实现能量转移。
开式系统是指从地下抽水或地表抽水后经过换热器直接排放的系统。
三、水源热泵的特点由于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地表水作为空调机组的制冷制热的来源,所以其具有以下优点:1)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水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
地表的水体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的相对均衡。
2)高效节能。
通常水源热泵消耗1 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 kW 左右的热量或冷量。
与锅炉的供热系统相比,水源热泵具有明显的优势。
水源热泵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2/3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1/2以上的能量,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4.4,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