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肌缺血药物作用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27
中药及其成分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克进展*孙晓昕',杨 楠',康 琳',谢心悦',黑穆荣',张 泰-董人铭-刘潇聪I 尚 东2,董佩佩心(1.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大连116044;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大连116011)摘 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应用历 史悠久,疗效显著,但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药理活性的特点,作用机制较复杂。
本文对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的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归纳,并从促血管新生、扩张冠状动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 凋亡、调节血液流变学、抑制Ca"超载、自噬、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对中药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治疗心肌缺血中药的开发提供新策略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药 活性成分 心肌缺血 作用机制doi : 10.11842/wst.2019.02.007 中图分类号:R282.6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危害人 类健康。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指心脏血 液灌注减少、供氧降低,导致能量代谢异常,无法支持 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叭血压降低、冠状动脉阻塞、主动脉供血减少均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黏度变化、心肌病变也会减少心脏供血% 通过系统整理该研究领域文献,本文总结了对心肌缺 血有确切保护作用的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活性成分,重 点概述了这些成分发挥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并对中医药抗心肌缺血的治疗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
I 中药复方抗心肌缺血作用许多中药复方及制剂被证明具有保护心血管,抗 心肌缺血作用。
如通心方冋由蝦蚣、广地龙、黄罠、全收稿 EJ 期:2018-12-10修回 EJ 期:2019-01-13*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20180550103):天王补心丹洛疗心肌缺血伴失眠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负责人:董佩佩.;大连市科技局天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2017RQ046):成分-靶点网络构建关键技术及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负责人:董佩佩;国家教育部国家级天学生创靳创业训练计刘项目(201710161049):计算与实验结合研究天王补心丹改善糖尿病相关心脏病的药效物质基础,负 责人:张泰* * 通讯作者:董佩佩,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蝎等配比而成,具有抗凝、抗血栓、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等作用。
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中医病机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人参皂苷是从人参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富含有效成分的药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特别是在心肌缺血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人参皂苷在抗心肌缺血中的中医病机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在中医病机方面,人参皂苷在抗心肌缺血中的作用主要与中医的气血之说有关。
中医认为,心肌缺血是由于气血供应不足或不平衡造成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人参皂苷可以促进心脏的气血运行,增加氧血供应,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达到抗心肌缺血的效果。
人参皂苷还具有调节血压、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等作用,也可以通过改善心脑血管的功能而起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在作用机制方面,人参皂苷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
人参皂苷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情况。
二是抗氧化作用。
人参皂苷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对心肌的影响。
三是抗炎作用。
人参皂苷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缺血引起的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伤。
四是抑制血小板凝聚。
人参皂苷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防止心肌缺血引起的血栓形成。
人参皂苷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钙离子平衡等机制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人参皂苷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心肌缺血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受损。
人参皂苷还可以调节细胞内钙离子的平衡,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代谢,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引起的损伤。
从炎症通路探讨心宁片抗心肌缺血的疗效与作用机理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引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因素。
在心肌缺血时,细胞内缺氧、能量耗尽,导致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产生。
目前,针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打通堵塞的冠状动脉,但对于某些不可通过介入治疗的患者,尤其是慢性冠心病患者,需要寻找其他疗效更好的药物治疗方法。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心宁片在抗心肌缺血和改善心肌炎症反应方面存在一定的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心宁片在抗心肌缺血方面的疗效以及其作用机理。
通过研究心宁片对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和对炎症通路的影响,来探讨其治疗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1.实验对象:选择心肌缺血病人100例,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2.实验药物:实验组患者使用心宁片,每次口服1.5g,3次/天;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
3.实验设计: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实验前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 IL-6、TNF-α、CRP、MCP-1等炎症指标、血脂水平的差异,观察心肌缺血程度的改善情况。
4.实验结果分析:使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四、预期结果:1.心宁片可以显著减轻心肌缺血患者的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2.心宁片可降低患者血清中IL-6、TNF-α、CRP、MCP-1等炎症指标水平,改善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
3.心宁片可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降低LDL-C、TG水平,增加HDL-C水平,发挥调脂作用。
4.心宁片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对炎症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心宁片的作用机理以及其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同时,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心肌缺血发病机理,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保护价值摘要目的: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的抗心肌缺血的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肌的直接保护作用,同时并没有血流动力学效应。
但目前其对于严重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方法:19例(68±9岁)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3mg/dl)的患者不入选。
19例患者中男15例,女4例,平均年龄68±9岁。
4例患者NYHA心功能Ⅳ级,13例患者NYHA 心功能Ⅲ级,2例患者NYHA心功能Ⅱ级。
其中7例患者有心绞痛发作。
所有患者在开始本试验之前病情均平稳,无需药物调整或住院治疗。
患者可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硝酸酯、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和调脂药物治疗,无需接受静脉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
各种药物的剂量在试验期间保持不变(除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根据病情调整)。
所有患者每月随诊1次,直至3个月后试验结束。
患者在试验前以及试验结束后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每位患者记录每周心绞痛发作情况和硝酸酯的使用情况。
试验终点:①试验主要终点:患者心功能(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容量(LVESV、LVEDV)改善;②次要终点:患者每周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以及每周硝酸甘油消耗量的变化。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胸片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试验结束后再重复以上检查。
使用仪器与评分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惠普5500,所有超聲心动图资料录像并进行回放分析。
心尖四腔心和两腔心切面分别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并根据改良Simpson’s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
本研究采用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的16段分段法进行室壁运动评分,室壁运动正常=1,运动减低=2,无运动=3,矛盾运动=4,室壁瘤形成=5,并计算整体室壁运动指数(GWMI=各节段的室壁运动评分之和/16)。
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中医病机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人参皂苷是一种有效的药物成分,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近年来,人参皂苷的作用机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医的病机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就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的中医病机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中医认为,心肌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肝郁气滞、痰湿内阻、血瘀、气滞血瘀等。
其中,气滞血瘀是最常见的发病机制,也是中医治疗心肌缺血的关键。
人参皂苷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活血、温补心阳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循环,缓解血管痉挛,增加心肌供血和耐受性,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具体来说,人参皂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首先,人参皂苷可以增加心肌的氧供,防止心肌缺血发生。
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同时也可以增加心肌细胞的氧耗,从而增加心肌的氧供。
此外,人参皂苷还可以通过扩张心血管,增加心肌的血流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心肌的氧供。
此外,人参皂苷还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促进心肌细胞的存活,从而减缓心肌缺血的发生。
另外,人参皂苷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缓解心脏的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可以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的工作量,促进心肌细胞的代谢,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此外,人参皂苷还可以抑制心脏的自由基生成,减少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减缓心脏的老化进程。
总之,人参皂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成分,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改善心肌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增加心肌的氧供和耐受性,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在中医的病机理论指导下,人参皂苷的作用机制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复方赖氨酸制剂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病与死亡原因之一,冠心病作为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之一,研究如何保护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免受缺血的损害,对于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复方赖氨酸制剂作为一种可能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药物,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赖氨酸是一种人体内非必需氨基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参与糖代谢、氮代谢和酸碱平衡等方面。
赖氨酸的补充被认为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益,而复方赖氨酸制剂则是一种将赖氨酸与其他药物或化合物结合起来的制剂。
现有的研究表明,复方赖氨酸制剂在保护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复方赖氨酸制剂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导致的血管收缩和心肌供血不足。
研究显示,复方赖氨酸制剂可以通过增加血管内皮一氧化氮的生成,改善血管功能,促进心肌血流的稳定。
其次,复方赖氨酸制剂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效应,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
研究发现,复方赖氨酸制剂可以抑制心肌细胞内氧化应激的产生,降低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
同时,它还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激活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心肌的损害。
此外,复方赖氨酸制剂还可以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
研究显示,复方赖氨酸制剂可以促进心肌细胞内氨基酸的摄取和利用,增加三酰甘油的合成和糖酵解的产物,提供更多的能量给心肌细胞使用,从而增强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
综上所述,复方赖氨酸制剂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样本容量较小、研究设计不严谨等。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相关的研究,并且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复方赖氨酸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复方赖氨酸制剂可能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扩血管、抗氧化、抗炎和调节能量代谢等多种机制可能是其作用的主要途径。
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中医病机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人参皂苷在抗心肌缺血中的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了背景及研究目的,随后探讨了人参皂苷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
进一步阐述了人参皂苷在中医病机中的角色,并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
最后展望了人参皂苷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强调了其在抗心肌缺血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人参皂苷的更多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更多证据支持,推动其在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参皂苷、心肌缺血、中医、病机、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临床应用、潜在应用、未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症,其主要特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不仅会引起胸痛、心绞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中的病机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基础。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参皂苷在抗心肌缺血中的潜在应用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和探讨,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带来新的希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人参皂苷在抗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中医病机中的角色,为进一步揭示人参皂苷的抗心肌缺血机制、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总结人参皂苷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缺血过程中相关病理生理变化的调控作用;2. 探究人参皂苷的作用机制,包括通过哪些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3. 分析人参皂苷在中医病机中的角色,探讨其在中医病理机制中的位置和作用;4. 综述相关研究进展,包括近年来人参皂苷在抗心肌缺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5. 展望人参皂苷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探讨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及可能的临床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为人参皂苷在抗心肌缺血中的潜在应用提供更深入的认识和科学依据。
2. 正文2.1 人参皂苷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中医病机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首先介绍了人参皂苷的来源及药理作用,然后重点阐述了人参皂苷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
本文还展望了人参皂苷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结论部分指出,人参皂苷在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取得了初步进展,未来的研究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本文的研究为人参皂苷在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该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人参皂苷、心肌缺血、中医病机、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药理作用、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不足、展望、作用机制解析、研究证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传统中医药中,人参被认为是滋补强壮的药物,被广泛用于调节心脏功能。
人参皂苷作为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据称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凝血等多种药理作用。
人参皂苷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调节血管张力、改善微循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等方面,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研究人参皂苷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揭示其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为人参皂苷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还有助于开发新的心肌缺血治疗策略。
有必要对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的病机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相关研究现状当前针对人参皂苷抗心肌缺血中医病机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关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参皂苷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是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性损伤。
2. 人参皂苷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可以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等方式发挥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相关。
3. 人参皂苷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显示,人参皂苷在治疗心肌缺血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心肌功能。
抗心肌缺血缺氧损伤药实验通过对培养的心肌细胞停止/复原糖及氧供,建立模拟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观看药物对细胞形态、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评价药物对缺血及再灌注损难过肌的庇护作用并可深化举行相关机制讨论。
【材料】 1.新生SD大鼠。
2.试剂培养基(MEM,DMEM),新生牛血清,0.08%胰酶,0.1%苯扎溴铵(或75%),95% N2/5% C02混合气体,MTT, CK-MB,LDH测定试剂盒等。
3.仪器及器械净化工作台、C02孵箱、细胞培养用器皿,倒置显微镜、离心机、磁力搅拌器、手术器械、200目金属筛、恒温水浴等。
【办法】 1.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分别、培养无菌条件下取出新生1~3天乳鼠心脏,留取心室,充分剪碎,重复0.08%胰酶消化彻低后,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用含15%新生牛血清、100U/ml和l00 ug/ml的DMEM培养液将心肌细胞悬浮,细胞密度1x106/ml接种于培养板(同时加入0.1mmol/L 5-BrdU 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37℃,5% C02孵箱中培养,48~72小时达到单层同步搏动后即可举行试验。
2.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制备将上同步化细胞换用经95% N2-5% C02饱和(充气20分钟)的无糖MEM培养液,置于95% N2 -5% C02孵箱中培养(缺氧),2小时后,再以含15%新生牛血清DMEM替换无糖MEM并置入常氧5% C02培养箱继续培养(复氧)4小时。
3.试验设计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比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培养6小时);损伤模型组;损伤模型+受试药物干预组(缺氧2小时,复氧同时分离加入不同浓度药物共培养4小时);损伤模型+阳性对比药物干预组(缺氧2小时,复氧同时分离加入不同浓度药物共培养4小时);按照需要设损伤模型+药物溶媒组(处理同药物干预组)。
用于细胞缺氧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指标众多,可按照讨论需要及试验室设备条件适当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