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符时的纠正方法
简介
病理报告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在临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有时候这两者之间的诊断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当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诊断结果不符时,可以采取的纠正方法。
原因分析
病理报告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技术限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可能存在诊断错误或遗漏的情况,而病理报告是基于完整的组织切片进行诊断的。
2.标本选择问题:可能由于术中标本采集不准确或者切片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不一致的诊断结果。
3.人为因素:病理医师的主观判断、解读差异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诊断结果不一致。
纠正方法
当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诊断结果不符时,可以
考虑以下纠正方法:
1.重新检查标本: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术中
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2.多方会诊:可以邀请多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进行会诊,共
同讨论并确定最终的诊断结果。
3.综合分析:结合病理报告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结果,
医生可以综合分析并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其他相关资料,最终确定最可靠的诊断结果。
4.进一步检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如免疫组化等,以了解更多有助于诊断的信息。
结论
病理报告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不一致可能会给患者的治
疗带来一定的困扰和风险。
因此,在遇到不一致的诊断结果时,及
时采取纠正方法,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资料,确保最终的诊断结果
准确可靠,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月关于普通病理与术中快速冰冻检查诊断不一致的有关规定1. 由于冰冻切片是将组织速冷后制成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其优点是检查快速,然而组织受冰冻后,可能造成组织和细胞变形,发生人为假象,加上检材有限、切片较厚、染色不良,其质量远较常规石蜡切片为差,大大增加了诊断难度。
可能出现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不一致。
2. 如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不能确诊时,主刀应向家属或委托人交待病情,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或暂不行扩大切除。
待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报告后再行二次手术。
3. 术后常规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报告良恶性不一致,按《危急值报告制度规定》文件执行。
4. 如果出现快速冰冻病理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或与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1)病理科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送检标本手术医师取材是否准确;②申请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是否符合进行冰冻切片诊断的要求;③病理取材是否规范,有无遗漏病变;④病理技术员制片是否优良,有无影响切片诊断的因素;⑤诊断中是否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⑥有无请高级职称病理医师复诊;⑦术中病理医师与临床手术医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等。
(2)明确存在的问题后,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针对相同科室、送检相同部位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进行复查、追踪,落实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病理科应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讨论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4)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医务科,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
1月1。
医技科室质量控制检查部门:门诊部科室签名: 检查时间:1、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每月自查 质量, 有自查结果、 改进措施、 改进效果、 检查资料保管完好,各种登记齐全,工作 人员佩带胸牌上岗。
2、病人的治疗有详细登记3、有高压氧舱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4、有相关制度、职责、流程、质量安全 指标及法律法规等培训学习计划, 每月有 学习内容的讲稿和学习记录, 不断提高业 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5、每月抽查科室人员对相关制度、职责、 流程及法律法规的知晓落实情况。
6、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有记录,有高压氧 操作规程, 高压氧舱设备及附属设备不能 带病工作。
7、有舱内“紧急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定期演练(周期<6个月)并有监管记录。
8、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90% 9、高压氧舱内的氧浓度控制在 23%以下。
10、进舱前,有对进舱人员进行“进舱须 知”的知识宣传和签署高压氧治疗允许 书。
无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扣 5 分;科内无自查资料扣 5 分;无改进措施及改进效果扣 2 分,科内自 查资料保管不全扣 3 分;发现工作 人员未佩戴胸卡扣 5 分。
无高压氧治疗记录扣 10 分,记录不 完善扣 5 分无操作规程扣 5 分,无按全操作规 程操作扣 3 分查个人业务学习笔记,无讲稿扣 3分,无个人学习笔记扣 2 分,个人 笔记不认真扣 1 分。
随机抽查、考核工作人员,一项不 知晓扣 5 分;考核不及格扣 3 分。
无操作规程扣 5 分;无日常维护保 养记录扣 5 分;浮现高压氧舱及附 属设备带病工作扣 5 分。
无舱内 “紧急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扣 5 分;无演练扣 3 分,有演练无 记录扣 2 分。
满意度每降低 5%扣 5 分 高压氧舱内的氧浓度未控制在 23% 以下,扣 5 分。
无进舱前的“进舱须知”等知识宣 传,扣 5 分;对高压氧治疗患者未 签署高压氧治疗允许书扣 5 分。
2015868151055检查部门:门诊部1、建立质控持续改进记录本,每月自查质量,有自查结果、改进措施、改进效果、检查资料保管完好,各种登记齐全,工作人员持证及佩带胸牌上岗。
病理报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在病理报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1、病理科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
(1)病理取材是否规范,有无遗漏病变;
(2)病理技术员制片是否优良,有无影响切片诊断的因素;
(3)诊断中是否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
(4)有无请高级职称病理医师复诊;
(5)术中病理医师与临床手术医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等。
2、明确存在的问题后,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针性的改进措施,同时针对相同科室、送检相同部位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进行复查、追踪,落实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病理科应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讨论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4、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到院质控科,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
在《细则》流程、规范、规定基础上的补充(供参考) P30—3.5.1.1 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 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的相关规定P30—3.5.1.2 有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 存方法的规定 P31—3.P31—3. P34—3. 5. 6. 9. 2. 1.2. 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 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工作流程、 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P36—4. P39—4. P40—4. P41—4. P43—4. P43—4. 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的审批程序 P43—4.3.5.2 有资格许可授权诊疗项目的考评与复评标准。
有复评和取消、 降低操作权利的相关规定 P44—4.4.1.1 有临床路径工作协调机制P45— 4.4.4.1 有对执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例进行监测的相关 规定与程序P48—4.5.2.6 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处置预案 P48—4.5.2.8 有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多学科综合诊疗的程序 P53— 4.6.1.2 医院有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程序 P55— 4.6.4.2 有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保障措施和协调机制 P56— 4.6.6.2 对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有追 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P60— 4.7.4.3 有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 P61—有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规范 P66— 4.8.4.1 有明确界定的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与药房等科室职责 与配合的流程。
P70— 4.9.3. 1 有医护人员资格、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 P79—4.12.4.1 P79—4.13.3.1 P79—4.13.4.1 P85— 4. 1 5. 1 .3 P87— 4. 1 5.2.6 P88—4.15.3.1 P90— 4. 1 5.3.3 P93— 4. 1 5.5.4 购程序的程序。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即从患者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患者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1.术前管理1.1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实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以及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需检查血型及传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1.2手术前主刀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
手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进行,向患者及家长或患者法定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手术同意书》应包括:手术方案、手术风险与利弊、手术指征、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可能的并发症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法等内容。
知情同意书应由手术医师先签署,然后由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签署。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患者不能签字,患者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正常上班时间报告医务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总值班,在病历详细记录。
1.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治疗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患者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本中,并上报医务部存案。
1.4肿瘤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决定手术方式的依据。
根据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在手术前要向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充分说明,征得患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手术前应向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其他可选择办法等。
1.6麻醉医师须于手术前日到病房查看患者了解病情:病史、身体状况、手术部位,了解术前准备等,最后选择麻醉方式。
将麻醉评估填写在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单中。
必须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为每一位手术患者制订麻醉计划,麻醉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拟施行的麻醉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规范及程序1.冰冻切片的制备1.1打开照明开关,打开冰冻切片机的玻璃箱盖。
1.2选择冻头,在冻头滴上冰冻切片机包埋剂适当。
1.3 待组织完全冷冻后,将冻头移到切片刀口的冻口内,扭紧冻头,进行切片,切片时有节奏的来回推动摇手柄,切得完整且较薄的切片(厚度8-9um),即可贴在玻璃片上。
1.4 将切好的片子用95%的乙醇固定,然后进行染色、封片、镜检(同石蜡切片H-E染色步骤)。
1.5工作完毕后将冻头上组织取出,放回送检的标本袋内,用10%的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
1.6清扫切冰冻切片机箱,将冻头擦干后放回冰冻切片机内。
1.7关好冰冻切片机的玻璃箱盖,关闭照明电源。
2.冰冻切片机须24h开机,长假或节假日前检查切片机箱内的结冻情况,必要时关机,化霜,清洁冰冻切片机。
3.注意事项3.1 制作冷冻切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等应处于随时可供使用状态。
3.2 切取的组织块大小适宜(厚度<2mm),并尽快置于冷冻组织切片机上制备切片。
3.3 调节冷冻程度,试切合合适时便迅速切片。
冷冻不足无法切片,冷冻过度切片易碎。
3.4 冷冻切片固定液95%乙醇50ml4.单体标本的冰冻制片应在15min内完成。
术中快速冰冻诊断的规范及程序1.临床医师在术前向患者或近亲属告知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局限性,签署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
2.从标本接收到发出报告的时间,应在病理申请单上注明。
3.有条件的由两位中/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快速活检的病理诊断意见。
对于病变疑难、手术切除范围广泛和会严重致残的手术中快速活检,应由两位高级称职的病理医师共同签署会诊意见。
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4.快速活检诊断意见一般在收到送检标本后30min内发出;同一时间段内相继收到的多例患者标本或是同一例患者的多次标本,其发出报告的时间依次类推。
对于疑难病变,可酌情延时报告。
5.对于难以即时快速诊断的病变(例如病变不典型、交界性肿瘤病变或送检组织不足以明确诊断等),主检病理医师应向手术医师说明情况,恰如其分地签发病理诊断意见或告知需要等待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
·临床论著·行乳腺微创旋切术乳腺疾病患者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张明侠*(鲁山县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鲁山467300)摘要目的:探讨行乳腺微创旋切术乳腺疾病患者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5例乳腺疾病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切除的组织进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以及术后石蜡切片进行病理诊断,对比分析二种病理诊断结果判定病灶性质的差异。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肿块切除,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经术后石蜡切片检验结果诊断发现,恶性肿瘤患者58例,良性肿瘤患者32例,非肿瘤病变患者15例;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显示,恶性肿瘤患者59例,良性肿瘤患者31例,非肿瘤病变患者15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X2=0.019,P=0.890),误诊0例,漏诊1例,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8.28%、95.74%、97.14%。
结论:对于行乳腺微创旋切术乳腺疾病患者进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能够准确、迅速地判定病变性质,为手术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持。
关键词:乳腺微创旋切术;乳腺疾病;快速冰冻切片;诊断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diagnosis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disease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mastectomyZhang Ming-xia*(Department of Pathology, Lushan People's Hospital, Lushan 467300, Henan,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rapid frozen s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diseases by minimally invasive mastotomy.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ve cases of breast diseases trea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ional mast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frozen sections in operation and paraffin sections after operation we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the resected tissu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lesions determined by the two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urgery, tumor resection,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reatment purpos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araffin section examination, 58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32 patients with benign tumor and 15 patients with non tumor disease were diagnosed. There were 59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31 cases of benign tumor and 15 cases of non tumor diseas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X2=0.019, P=0.890), 0 case of misdiagnosis and 1 case of missed diagnosi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ere 98.28%, 95.74% and 97.1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breast disease undergoing minimally invasive breast surgery,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frozen section can accurately and quickly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disease, and provide effective evidence support for the formulation of*作者简介:张明侠,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病理诊断,Email:***********************。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在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病例中当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1、病理科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
(1)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送检标本手术医师取材是否准确;
(2(3(4(5(6(7234。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调查研究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是一种相对常见但很重要的问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治疗和管理的不便。
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下面将介绍一项调查研究。
该研究的目标是分析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首先,该研究将选取一批医院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这些病例均为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患者,时间跨度应包括足够长的期间以覆盖各类病例并尽量消除时间偏差的影响。
这些病例将包括不同部位和病理类型的患者,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广泛适用性。
然后,研究人员将收集并比较病理报告、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结果和术后诊断结果。
他们将注意比较三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并详细分析背后的原因。
如可能,研究人员将对影响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因素进行分类,例如病理切片制备质量、切片判断技术、临床信息不完善等等。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对医生、病理医师和外科医生的意见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此问题的看法。
这些调查可以通过定性的面对面访谈或定量的问卷调查来进行。
其中,一项关键问题是询问医生对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可信度和使用频率的看法。
这将有助于了解医生对这种技术的态度以及他们在术中决策中的使用情况。
最后,根据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将提出一系列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包括提高病理切片制备质量和判断技术的培训、加强临床信息的交流、优化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操作规范等。
这些改进措施的目标是减少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的可能性,并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术中诊断结果。
总结起来,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通过一项系统的调查研究,可以深入分析这一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这将有助于改善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管理。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的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1.规定(1)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的一致性是病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2)如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存在不一致,应及时跟进追踪与讨论,以确定最终诊断。
2.程序(1)发现不一致的情况:术中医生/病理医生/手术团队可能会发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不一致的情况,或者病理医生在编写完病理报告后发现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不一致。
(2)提醒与沟通:一旦不一致情况发现,术中医生应立即与病理医生进行沟通,确保彼此了解情况,并初步讨论可能导致不一致的原因。
(3)追踪与记录:相关医务人员应当追踪记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的不一致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过程和操作细节、病理报告的具体内容等。
追踪记录有助于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4)召开讨论会:为了解决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不一致的情况,应召开相关医务人员参加的讨论会,包括术中医生、病理医生和其他可能涉及的专家。
会议应重点讨论不一致情况的原因、可能的误诊原因、改进措施等。
(5)修订病理报告:根据讨论会的结论,病理医生有权对病理报告进行修订,并重新提交给术中医生、手术团队和患者。
(6)改进措施与监控:为了减少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与病理报告不一致的情况,医疗机构应根据讨论会的结论,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监控,定期评估改进效果。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规定与程序的描述,实际实施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并确保所有相关医务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此外,为了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应定期进行病理质控评估和继续教育培训。
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
诊断不一致时的
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
在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病例中,当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时,相关科室应开展追踪、讨论的程序。
一、病理科主任组织科内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病例的讨论(2周内),分析两者诊断报告不一致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并准确记录:
(一)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送检标本手术医师取材是否准确;
(二)申请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是否符合进行冰冻切片诊断的要求;
(三)病理取材是否规范,有无遗漏病变;
(四)病理技术员制片是否优良,有无影响切片诊断的因素;
(五)诊断中是否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
(六)有无请高级职称病理医师复诊;
(七)术中病理医师与临床手术医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等。
二、明确存在的问题后,对发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针性的改进措施,同时针对相同科室、送检相同部位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病例进行复查、追踪,落实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三、病理科应与临床科室进行交流,讨论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出现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与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不一致的病例,必须每月及时上报到院质管部,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追踪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