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指导课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44.50 KB
- 文档页数:13
《西游记》阅读指导执教者: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永善小学冼柳燕【设计理念】《西游记》是中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名著导读课关键就在老师的“导”,所以我们应该在“导”上下功夫,在“导”上做文章,课堂上应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充分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名著,并终生受益。
【学情分析】《西游记》这部经典巨著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每个人都可以说出其中的几个故事,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已从其他媒体或各种渠道了解了相关的故事内容,也正是这样,往往忽略了对名著文本的阅读。
我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家中有《西游记》,但很多是卡通漫画书。
就全体学生而言,真正能够认真阅读下来的很少,大致浏览的虽说不少,但也只知道不太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主题的了解还很不透彻。
因此,为了消除学生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我设计了《西游记》阅读指导课,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欣赏,提高其文学修养。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感情。
2、通过引导学生质疑,指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
3、通过欣赏电视剧片段,引导学生学会想象,体会原著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指导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带《西游记》、书签、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中国有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几部吗?欣赏《西游记》电视剧第一集片段。
出示以下文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教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情节。
3.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4. 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分析故事情节,体会作品主题思想。
2. 难点: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西游记》原著3. 阅读策略指导手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西游记》的插图、电视剧片段等,引发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西游记》有哪些了解?作者是谁?主要人物有哪些?二、介绍《西游记》(10分钟)1. 简介作者:吴承恩,明朝文学家。
2. 简介背景:明清时期,民间信仰和道教文化盛行。
3. 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三、分析故事情节(10分钟)1. 举例分析:选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等经典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等。
四、探讨主题思想(10分钟)1. 提问:作品传达了哪些主题思想?2.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阅读策略指导(5分钟)1. 介绍阅读策略:略读、精读、猜读、批注等。
2.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并运用阅读策略。
板书设计:《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1. 作者:吴承恩2. 背景:明清时期3.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4. 故事情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等5. 主题思想: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坚定信仰等作业设计:1. 阅读《西游记》原著,完成阅读笔记。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教学目标:1. 深化对《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提高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深入挖掘作品主题。
教学内容:1. 《西游记》故事情节回顾与分析。
2. 人物形象特点的探讨。
3. 阅读策略的指导与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西游记》的主题。
难点: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
2. 《西游记》原著。
3. 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西游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回忆主要角色和事件。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
二、故事情节分析(10分钟)1. 分析《西游记》中的重要故事情节,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闹天宫”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探讨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人物形象探讨(10分钟)1. 分析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的性格特点。
2.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找出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例,进行论证。
四、阅读策略指导(1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2. 教会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如猜读、跳读、精读等,提高阅读效果。
五、实践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2. 各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并进行深入思考。
板书设计:《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1. 故事情节分析2. 人物形象探讨3. 阅读策略指导4. 实践与展示作业设计:1. 阅读《西游记》原著,完成阅读笔记。
2. 选择一个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写一篇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初步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表达出来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自带《西游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
2、关于作者、著作的介绍吴承恩(1501—1582)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二、读书汇报。
(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5、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6、沙和尚的法号是——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7、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播放精彩片断视频。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结合《西游记》介绍整本通读的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能够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能够请教别人。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
霸州市实验中学张继影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
2、激发学生细读《西游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读书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指导以后的阅读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爱阅读吗?我来考考你:我国的四大名著有哪些?这四部名著里你对哪部最熟悉?为什么?
二、知识问答
1、看图片辨人物。
下面这些人物你认识吗?
2、看问题回答。
A、孙悟空被众猴推举为水帘洞洞主后,从谁那借得定海神针——如
意金箍棒。
B、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是谁?
C、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梨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
招四人为婿,结果是谁未能经得考验?
D、三次变化戏弄唐僧的妖怪是谁?
E、是谁给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
F、师徒四人西行途中在火焰山受阻,是谁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
空?
三、分享交流
你平时用什么方法读书?
四、阅读方法指导
1、整本阅读的方法:
①、观看前言(序言)或简介,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2、其他阅读方法:略读,寻读,精读,写读,……
五、选择合适的方法读《西游记》第六回,完成PPT上的问题。
六、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著作,对于作品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写一段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