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国盆景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16.69 MB
- 文档页数:55
中国盆景的七大类别早在宋代我国就已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类别。
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中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
现在可分为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花草盆景、微型盆景、挂壁盆景、异型盆景七大类。
树木盆景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
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山水盆景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水旱盆景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花草盆景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微型盆景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左下角的微型盆景挂壁盆景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
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异型盆景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中国盆景的派别及其代表作品一、苏派盆景苏派盆景是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富有艺术情趣。
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苏州盆景艺术具有自然纯朴的风貌,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幻莫测的手法,韵味隽永的情调。
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往往表现了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意欲呼唤人类热爱自然且增强人类保护、尊重自然的意识。
1、苏派树桩盆景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仰,配以古盆和苏式几架,则古趣盎然。
同时,它在吸引了我国传统古典园林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某些技法,独具匠心地创造,体现了“无声的诗歌、立体的画图、生命的雕塑”。
代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传统技法:粗扎细剪,以剪为主、扎为辅。
对树桩枝干用棕丝蟠扎成平整而略为倾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以后用剪刀修成椭圆形,中间略为隆起,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状若云朵。
传统造型:顺风、垂枝、劈干、一顶、六台、三托。
艺术风格:老干蟠枝、清秀古雅。
艺术特点:造型构图简洁,意境深远;制作精细,灵巧入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典雅、绮丽、明快、流畅的感觉,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代表人物:周瘦鹃、朱子安。
代表作品:周瘦鹃有“紫竹林”、“竹林七贤”、“枯木竹石”、“田家小景”、“孤山放鹤图”、“枫林雅集图”、“敬牧图”等作品。
朱子安有圆柏盆景《秦汉遗韵》,大坂松《云蒸霞蔚》、锦松《苍干嶙峋》、榆树《沐猴而冠》和《龙湫》等作品。
朱子安--《秦汉遗韵》朱子安—《云蒸霞蔚》2、苏派山水盆景常用石材: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
艺术特点:苏派的山水盆景颇多古诗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布局简练,章法严谨,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光。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中国盆景是一种独特的造景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根据盆景的植物分类、造型方式和表现主题,可以将中国盆景分为传统盆景、吴山盆景、石山盆景、山水盆景和花卉盆景五大类。
每一类盆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首先,传统盆景是中国盆景的基础和核心,代表着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
传统盆景以山石为主要造型材料,通过巧妙地安排植物、山石和配件的摆放,形成一幅富有意境和表达主题的小型景观。
传统盆景注重自然、凝练、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常常以山水、江河、云雾、雨雪等自然景致为题材,具有追求自然之美、富有意境和深沉内涵的特点。
其次,吴山盆景是以吴派造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盆景。
吴山盆景注重山水画法的表现手法,追求立体效果和逼真的造景效果。
吴山盆景在山石的选材和组合上更加注重比例和平衡,追求巧妙、奇妙和完美的造型效果。
吴山盆景常常以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为主题,如水村、小桥、流水、人物等。
吴山盆景以其唯美、逼真、自然的表现方式而著名。
第三,石山盆景是以山石为主要材料,通过工艺手法雕刻而成的盆景。
石山的选择和布局是石山盆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石山盆景注重山石的质感、形态和色彩,追求山石与植物之间的和谐和统一、石山盆景常常以奇特、险峻的山峰和峭壁为主题,通过让观者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权威来达到艺术审美的目的。
另外,山水盆景是以仿生的方式再现大自然山水的景观,是盆景中的重要一类。
山水盆景注重对大自然山水景观的模拟和再现,通过精心布置植物、山石和配饰,再现山川、峰峦、水流、云雾等景观元素。
山水盆景以其浓缩、夸张、富有韵律感和想象空间的表现方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最后,花卉盆景是以盆栽花卉为主要元素的盆景形式。
花卉盆景注重花卉的种植和盆景的造型,通过精心搭配不同花卉的颜色、形态和开花时节,达到美化环境、增加生活气息的效果。
花卉盆景以其色彩丰富、美丽动人的视觉效果,受到许多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综上所述,中国盆景具有传统盆景、吴山盆景、石山盆景、山水盆景和花卉盆景五大类。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中国盆景分类的方法较多,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标准。
盆景研究者一般根据取材和造型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以树木材料为主,称为树木盆景(或称树桩盆景)以山石材料为主,称为山水盆景 (或称山石盆景)。
水旱盆景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
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整的景观。
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
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
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
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
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山水为主景,但必须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申,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
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乃,这种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是山石盆景的特色。
山水盆景有水盆式和旱盆式的区别,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
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为挂壁式盆景。
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体材料,种盆造型取景者,统称为树木盆景。
过去习惯称为树桩盆景(简称"桩景")。
树木是有生命的植物体,在其生长过程中,随着树龄的增长,季节的更替,而产生不断的形态变化。
不同的树木种类,其取景的内容则千变万化,有的以露根、虬干取胜;有的以叶形、叶色见长;有的以花果取景。
第一章绪论1、盆景定义所谓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
2、盆景的几层含义①盆景起源于中国;②其反映了盆栽、石玩与盆景的内在联系③盆景的基本材料是树、石;④盆内的自然景观,既包括了树桩盆景,又包括了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⑤阐明了盆景是一种艺术品。
3、盆景艺术的特点①盆景艺术的世界性②盆景艺术的边缘性③盆景构图的复杂性④表现技巧的概括性⑤盆景创作的连续性⑥美感的可变性⑦艺术风格的多样性⑧浓厚的趣味性4、盆景的效益是指盆景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5、盆景艺术的学习方法①学习传统,提高技能②向外国盆栽学习,汲取精华③研究大师的作品,学习创新的方法④师法自然,胸罗万象⑤谈谈景外功夫⑥甘淡泊,远功利第二章中国盆景史1、园林与盆景之间的关系园林在盆栽之后。
“因为园林的营造需要相当富裕的资力,即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相当的土木工事,即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汪菊渊《园林史》)而盆景艺术比园林简单易行,用不着花费多大财力、人力,从事实来看也是如此,盆栽的出现比园林的出现早的多。
2、盆景形成的主要思想基础和技术因素自然审美观、陶瓷技术、园艺栽培技术与山石爱好风习▪1)盆景艺术起源的思想基础——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2)盆景盆钵制作的条件——陶瓷技术的发展▪3)植物盆景形成的基础——园艺栽培技术的发展▪4)山石盆景形成的基础——爱石风习的形成与发展3、汉代盆景的艺术风格和特点①形式上出现了在盆内(缶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即真正的盆景形式。
②内容上丰富多彩,既有树木,又有亭台楼阁、人物鸟兽,内容反映了自然美与生活美。
③汉代盆景以缶为容器④技法上应用了“缩龙成寸”(缩地之方)、“咫尺山林”的艺术手法,已经开始把画意注入到盆景中。
盆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汉代4、唐、宋盆景的特点唐代盆景的特点:▲诗情与盆栽的联系,又受魏晋南北朝写意山水画的影响,使盆栽产生了画意;▲盆景被赋予了诗情画意。
盆景的分类中国盆景是一个庞大的艺术体系。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植物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盆景,称为树桩盆景;另一类是以山石或山石代用物为主要材料的盆景,称为山水盆景。
其他类:树桩盆景树桩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蟠扎、修剪、整形等方法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钵中表现旷野巨木葱茂的大树景象,统称为树桩盆景。
中国树桩盆景造型,多式多样。
根据所用树木材料种类不同,可分为:松柏类、杂木类、花果类、稀有盆景植物类、藤蔓类。
根据树木的根、干、枝、冠、形、盆的大小高矮,又可分成五种规格:高度或冠幅超过150厘米为特大型、80~150厘米为大型/40~80厘米为中型、10~40厘米为小型、不足10厘米的为微型。
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以古老树桩为多,小型、微型一般都由幼苗培养,及老技扦插等方法获得。
树桩盆景的造型千变万化,各具异趣,有的树形挺拔雄伟,苍劲健茂;有的古朴自然,清幽淡雅;有的悬根露爪、枝干虬曲;有的枝叶扶疏,风韵潇洒;有的硕果累累,奇丽多彩。
虽姿态各异,神韵万千,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主要类型:自然类树桩盆景自然类树桩是根据大自然树木自然生长的千姿百态为蓝本,并结合了作者审美情思进行剪裁提炼而制作成型的盆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类型的盆景最适宜体现树桩盆景的诗情画意和造型技巧。
而岭南派树桩盆景的创作大都以自然类树桩盆景为主。
自然类树桩一般分为以下几种造型式样:直干式盆景桩头树干直立或基本直立,枝条分生横出,雄伟挺拔,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大有古木参天之势。
直干式树桩盆景可分为单干式、双干式和多干式等形式。
通常采用松、柏、罗汉松、榆、杉、五针松、金钱松,六月雪等树木来造型作景。
斜干式盆景树干向一侧倾斜,一般略带弯曲,枝条平展于盆外,整个造型显得险而稳固,生动传神,体现树势动、静变化平衡的统一艺术效果。
多用一株单栽,也有一、二株合栽。
大多数盆景树种都有适用于此种形式。
最常见的有罗汉松、刺柏、贴梗海棠、梅花、六月雪、银杏等。
中国盆景主要流派
1.川派盆景:又称为剑南盆景,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著称,“三弯九倒拐”。
2.海派盆景:上海盆景也有400多年历史,集众家之所长,在学习和研究我国传统盆景艺术的基础之上,师法自然,刻意求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成了海派盆景艺术,形式自由,不拘格律,无任何程式,讲究自然入画,精巧雄健,明快流畅。
3.徽派盆景:徽派盆景是以古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
它以歙县的卖花渔村为代表,以古朴、奇特、遒劲、凝重、浑厚为其特色。
4.岭南派盆景:创作手法独特,师法自然,着重景与盆的造型和选择,力求盆与景和谐协调,善用修剪又不露刀剪痕迹。
5.苏派盆景: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绝少斧凿之痕,富有艺术情趣。
6.通派盆景:一般选用"满、残、清、奇、古"之树,树冠要成"馒头顶",树片要成"鲫鱼背",背面要比正面更加丰满。
7.扬派盆景: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和中华文化韵味,饮誉海内外。
8.浙派盆景:以松、柏为主,尤其是五针松,继承宋、明以来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的写意传统,薄片结扎,层次分明。
中国盆景五大流派徽派盆景3
寓意于形
植物种类。
造型手法
盆景概述
简介
00
形式。
盆景历史
00
艺术派别。
重要地位
艺术境界。
第一境界
第二境界
最高境界盆景造型
梅花龙桩
三台式盆景
扭旋式盆景
疙瘩式盆景
杂桩(野款)盆景
水石盆景
微派传统水石盆景主要素材有砂积石、太湖石和石灰石等盆大都用黟
县青石凿成,多为深盆,有长方形、圆形等。
山石大都挑选形状奇特的自然石入盆,有的虽经人为加工,但不留痕迹。
有单峰、双峰;有峰、峦、丘、麓、谷之状。
有的也凿有洞穴、山石上种
植虎耳草、菖蒲、藓、蕨之类。
石置石盆中,盆面大部为山石所占,水面很小。
有的山石下部凿有洞穴,水漫洞中,有极小游鱼出没。
景物虽小,但是山青水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盆景现状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