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单位阶跃响应..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41
第3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基本要求】1. 掌握时域响应的基本概念,正确理解系统时域响应的五种主要性能指标;2. 掌握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时域响应的特点,并能熟练计算其性能指标和结构参数;3. 掌握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时域响应的特点,并能熟练计算其欠阻尼情况下的性能指标和结构参数;4. 掌握稳定性的定义以及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熟练应用劳斯判据判定系统稳定性;5. 正确理解稳态误差的定义,并掌握系统稳态误差、扰动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是控制系统的常用数学模型,在确定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后,就可以对已知的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从而得出改进系统性能的方法。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
本章研究时域分析方法,包括简单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分析、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高阶系统运动特性的近似分析等。
根轨迹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将分别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进行学习。
这里先引入时域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所谓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方法,就是给控制系统施加一个特定的输入信号,通过分析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
由于系统的输出变量一般是时间t 的函数,故称这种响应为时域响应,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时域分析法。
当然,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比较而言,时域分析法是一种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并且可以提供系统时间响应的全部信息。
3.1 系统的时域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为了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需要首先研究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时域响应过程及其性能指标。
下面先介绍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
3.1.1 典型输入信号由于系统的动态响应既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又与其输入信号的形式和大小有关,而控制系统的实际输入信号往往是未知的。
为了便于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同时也为了便于对各种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和比较,需要假定一些基本的输入函数形式,称之为典型输入信号。
1=3-1 设随动系统的微分方程为:T &x&0+ x&0 = K 2 uu = K 1 [r (t ) x f ]T f x& f + x f = x 0其中 T,T f, K 2 为正常数。
如果在外作用 r(t)=1+t 的情况下,使 x 0 对 r(t)的稳态误差不大于正 常数∑ 0 ,试问 k1 应满足什么条件? 见习题 3-20 解答3-2 设系统的微分方程式如下:(1) 0.2c&(t ) = 2r (t )(2) 0.04c& (t ) + 0.24c &(t ) + c (t ) = r (t )试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k(t)和单位阶跃响应 h(t)。
已知全部初始条件为零。
解:(1) 因为 0.2sC (s ) = 2R (s )单位脉冲响应: C (s ) = 10 / s k (t ) = 10t ε 0单位阶跃响应 h(t) C (s ) = 10 / s 2(2) (0.04s 2+ 0.24s + 1)C (s ) = R (s )h (t ) = 10tC (s ) =t ε 0R (s )0.04s 2 + 0.24s + 1单位脉冲响应: C (s ) = 0.04s 2 1 + 0.24s + 1 k (t ) = 25 e 33tsin 4t单位阶跃响应 h(t)C (s ) =25 1 2s + 62s [( s + 3)h (t ) = 1 e 3tcos 4t 3 e 3t sin 4t4+ 16] s (s + 3) + 163-3 已知系统脉冲响应如下,试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Φ(s)。
(1) k (t ) = 0.0125e1.25t(2) k (t ) = 5t + 10 sin(4t + 450)(3) k (t ) = 0.1(1 et / 3)解:(1) √(s ) =0.0125s + 1.2523n2 n = (2) k (t ) = 5t + 10 sin 4t cos 450 + 10 cos 4t sin 450√(s ) = 5 + 5 s 2 2 4+ 5 s 2 + 162s= 5 + 5s 2 + 16 s 22 s + 4s 2+ 16 (3) √(s ) = 0.1 s 0.1s + 1 / 33-4 已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h (t ) = 10 12.5e 1.2tsin(1.6t + 53.1o )试求系统的超调量σ%、峰值时间tp 和调节时间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