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第四章 DSP程序流程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45
第四章数字音频工作站学习要点:1、掌握数字音频工作站工作流程;2、了解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各个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电影、影像制品的节目制作正逐步的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方面过渡,那么,数字音频节目的制作目前应该用哪种数字音频设备呢?——数字音频工作站第一节什么是数字音频工作站数字音频工作站的英文缩写为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是一种很好的声音处理工具。
它是以计算机控制的硬磁盘为主要载体的非线性数字音频系统,由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数字音频处理器、软件功能模块、音源外设、存储器等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工作系统。
它对音频信号加工处理成数字方式,来实现对信号的获取、记录、储存、重放。
它包含录放音、多轨合成、调音、均衡、不变调时间压扩、混响、延时、降噪等简单到复杂的声音剪辑的所有系统功能。
数字音频工作站使众多操作繁琐的音频制作过程集成在多媒体电脑上完成,与传统的数字音频制作相比,省去了大量周边辅助数字音频设备,省去了大量设备的连接、安装与调试,而且性能价格比高,操作也比较简单。
第二节数字音频工作站的主要功能数字音频工作话提供了录音棚制作所需的全部功能。
它实际上就是一台非线性数字编辑多声轨录音机,官集录音、放音、混合录音、多轨合成、波形显示、编辑对位对形等功能于一身,还可利用MIDI软件创作、修改音乐。
一、录音、放音与合成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录音、放音、合成与普通制作多声轨节目一样,但不同的是录放音时既听到声音,同时还可看到DAW屏幕上描绘出的彩色信号波形,更直观、更有效,包括所有操作界面均可同屏显示,操作状态一目了然。
从屏幕上可见到精确到帧的声音波形,需要补录时,可根据显示器波形精确地选择人、出点。
如果需要对某一段声音进行多种形式的录音,可以在同一时河、同一轨上进行无损伤的、多层次的录音,所有被记录下的音频段被自动编号、存储保留,为后期制作挑选最佳的声音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余地。
第四章常规实验指导实验一常用指令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DSP开发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熟悉DSP开发系统的连接;3、熟悉CCS的开发界面;4、熟悉C54X系列的寻址系统;5、熟悉常用C54X系列指令的用法。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CCS 2.0版软件,DSP仿真器,实验箱。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系统连接进行DSP实验之前,先必须连接好仿真器、实验箱及计算机,连接方法如下所示:2、上电复位在硬件安装完成后,确认安装正确、各实验部件及电源连接正常后,接通仿真器电源,启动计算机,此时,仿真器上的“红色小灯”应点亮,否则DSP开发系统有问题。
3、运行CCS程序待计算机启动成功后,实验箱后面220V输入电源开关置“ON”,实验箱上电,启动CCS,此时仿真器上的“绿色小灯”应点亮,并且CCS正常启动,表明系统连接正常;否则仿真器的连接、JTAG接口或CCS相关设置存在问题,掉电,检查仿真器的连接、JTAG 接口连接,或检查CCS相关设置是否正确。
注:如在此出现问题,可能是系统没有正常复位或连接错误,应重新检查系统硬件并复位;也可能是软件安装或设置有问题,应尝试调整软件系统设置,具体仿真器和仿真软件CCS的应用方法参见第三章。
●成功运行程序后,首先应熟悉CCS的用户界面●学会CCS环境下程序编写、调试、编译、装载,学习如何使用观察窗口等。
4、修改样例程序,尝试DSP其他的指令。
注:实验系统连接及CCS相关设置是以后所有实验的基础,在以下实验中这部分内容将不再复述。
5、填写实验报告。
6、样例程序实验操作说明仿真口选择开关K9拨到右侧,即仿真器选择连接右边的CPU:CPU2;启动CCS 2.0,在Project Open菜单打开exp01_cpu2目录下面的工程文件“exp01.pjt”注意:实验程序所在的目录不能包含中文,目录不能过深,如果想重新编译程序,去掉所有文件的只读属性。
用下拉菜单中Project/Open,打开“exp01.pjt”,双击“Source”,可查看源程序在File Load Program菜单下加载exp01_cpu2\debug目录下的exp01.out文件:加载完毕,单击“Run”运行程序;实验结果:可见指示灯D1定频率闪烁;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则指示灯停止闪烁,如再单击“Run”,则指示灯D1又开始闪烁;注:指示灯D1在CPLD单元的右上方关闭所有窗口,本实验完毕。
DSP控制流程
一、准备阶段
1.确定需求
2.收集输入信号
3.确定处理算法
二、采样与量化
1.采样输入信号
2.量化采样数据
3.分析采样频率要求
三、数字滤波器设计
1.确定滤波器类型
2.设计滤波器参数
3.实现滤波器算法
四、信号处理
1.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2.优化处理算法效率
3.验证处理结果
五、控制算法设计
1.选择控制算法类型
2.设计控制算法参数
3.仿真验证控制效果
六、实时性考虑
1.确定系统实时性要求
2.优化系统响应时间
3.测试系统实时性
七、数据输出
1.生成输出信号
2.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
3.输出结果分析
八、系统集成与调试
1.硬件与软件集成
2.调试系统功能
3.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DSP和FPGA处理器的上电控制电路及方法与流程1. 什么是DSP和FPGA处理器?在嵌入式系统中,DSP和FPGA处理器被广泛应用。
DSP处理器是数字信号处理器,其专用硬件实现了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常用于通信、音频、视频等领域。
FPGA处理器是可编程逻辑单元,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常用于实现数字逻辑电路、通用计算和图像处理等。
2. DSP和FPGA处理器的上电控制电路的作用在系统上电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操作,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DSP和FPGA处理器上电控制电路是对其供电进行精确、高效、可靠的控制和管理。
DSP和FPGA处理器上电控制电路的主要作用如下:1.提供适当的电源管理,以确保处理器供电电压、电流、稳定性等参数在规定范围内,并能满足处理器性能和可靠性等要求。
2.预加载处理器的配置文件,初始化处理器的内部状态和寄存器等,从而确保其正常运转。
3.控制处理器的上电顺序,以确保各个模块相互协调,避免因上电时间不同而导致的系统不稳定、闪退等问题。
4.防止处理器恶意、错误的操作和访问,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DSP和FPGA处理器的上电控制电路的方法和流程3.1 DSP处理器的上电控制电路方法和流程1.提供合适的供电电源:对于DSP处理器,由于其高性能、高功耗的特点,其供电需要的电流较大,要求提供稳定、高效的电源。
对于普通的DSP处理器,可采用线性稳压电源或开关稳压电源进行供电。
对于高性能、高精度的DSP处理器,可采用开关稳压电源加升压、降压器等辅助电路,以提高稳定性、降低噪声。
2.加载配置文件:DSP处理器有其专用的编程工具,可将处理器所需的配置文件下载到处理器内部的FLASH中,其中包括各种设备驱动程序、引导程序、配置参数等。
在系统上电时,通过预设的上电控制电路,将其内部的FLASH内容加载到内部SRAM中,并通过处理器内部的自我检测程序进行初始化和自检。
3.控制上电顺序:对于DSP处理器,通常需要保证其各个模块的上电顺序,以确保其正常协同工作。
摘要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这些信号由数字序列表示。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在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以后进行高速实时处理的专用处理器。
DSP 芯片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快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突出优点,发展十分迅速。
本文中提出的基于DSP技术设计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仪器仪表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的信号处理系统中。
在本文中简要的概括了一种基于TMS320C5402实现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原理与方法,介绍了所设计的正弦信号发生器硬件电路结构和软件程序流程图。
结合DSP硬件特性,通过使用泰勒级数展开法得到设定参数的正弦波形输出,达到设计目的。
该信号发生器弥补了通常信号发生器模式固定,波形不可编程的缺点,其具有实时性强,波形精度高,可方便调节频率和幅度、稳定性好等优点。
关键字:DSP;TMS320C5402;信号发生器;正弦信号;目录1 设计目的及要求 (1)1.1 设计目的 (1)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2设计方案及原理 (2)2.1总体方案 (2)2.2设计原理 (2)3系统硬件设计 (3)3.1系统硬件框图 (3)3.2 TMS320C5402简介 (4)3.3 D/A转换部分设计 (5)4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6)4.1变频调幅的方法 (6)4.2程序设计 (6)4.3程序编写 (8)4.4 CCS简介 (14)4.5运行步骤及结果 (15)5 设计心得 (19)参考文献 (20)附录设计程序 (21)1 设计目的及要求1.1 设计目的DSP课程设计是对《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较全面练习和训练,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DSP程序设计步骤
第一篇:DSP程序的基本框架
对DSP进行开发时,需要对其底层的硬件及外设进行相应的配置,当配置完成后才可以将其相应模块激活,才可以在其内部进行程序编写及调试处理。
下面对程序配置及操作进行简单的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步:初始化系统控制,PLL,看门狗,使能外设时钟等,一般调用函数InitSysCtrl();第二步:初始化GPIO,对于不同的硬件系统,进行不同的功能配置;
第三步:清除所有的中断并初始化PIE中断向量表
禁用CPU中断
DINT;
初始化PIE控制寄存器为默认状态
InitPieVectTable();
禁用CPU中断并清除所有的CPU中断标志
IER=0x0000;
IFR=0x0000;
初始化PIE中断向量表
InitPieVectTable();
EALLOW;
XXX-------此处填写程序中需要的中断,将其映射到中断向量表中(如
Pie VectTable.SCIRXINTA=&sciaRxFifoIsr;)
EDIS;
第四步:初始化所有外设(如果没有外设结构,此部分可省略);
第五步:用户程序段,使能中断。
以上为初步设计DSP程序的基本框架,具体要实现的功能还需在其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