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极简主义与景观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61 MB
- 文档页数:73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60年代繁荣于美国。
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
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
波普艺术家倾向运用艳丽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直接应用,给人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作品成为哗众取宠的流行艺术。
有时通过把日常习见物品如汉堡包、汤匙、剥了皮的香蕉夸大比例、改变材质等手法制作成精致的公共雕塑,安放、耸立在城市广场中,从而改变了这些物品原有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具有了纪念碑性质,让人以愉悦。
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实例: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laza D’ Italia)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地处新奥尔良市的边缘的意大利裔居民集中地区,位于一些色彩丰富的老商店,以及普通的玻璃盒子大楼之间。
它的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带有拱券的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单面采用不同罗马柱式的“柱廊”,祭台下部是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
在设计中还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黑白线条,将之变化为一圈由大而小的同心圆,它们范围到达了周围的马路上,增强广场的领域感。
广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但设计师却加入了象征美国通俗文化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还对罗马柱式做了逗人发笑的改动,如用闪亮的不锈钢的,水泥的,氖灯管组成的,瓷片的,镜面的材料来代替石头柱身;在拱的上方本来是放置神兽头像的地方,结果却安上了两张设计师本人的头像;这些改变了古典柱式的庄重的艺术性。
与波普艺术一样,也有人讽刺这个五颜六色又加上霓虹灯照明的环境是“滑稽的老一套”。
但是她是如此的热情欢快,亲切可爱,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涌来。
与波普艺术类似,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设计扎根于平民大众,平易近人,作品不艰涩,不让人费解。
风景园林计划设计流派1、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化思潮。
设计特点: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及功效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形式主义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标准,强调人在技术中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应用,重视设计人性化、自由化。
表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主导作用,突出设计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典雅和现代新奇相融合,发明出集传统和现代,融古典和时尚于一体大众设计。
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简练性、单一性。
采取非传统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担心感替换陈直不误清楚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杂乱替换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统一。
2、解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筑设计界解构分析关键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和女性、同性恋和异性恋),而且展现出这两个对立面向实际上是流动和不可能完全分离,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类别。
解构主义最大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
3、高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设计倾向。
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美感,它关键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倡采取最新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多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和灵活装配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Planning);主张采取和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认为功效可变,结构不变。
表现技术合理性和空间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效需要又能达成机器美学效果。
彼得·沃克随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社会变得日益动荡不安,这种急剧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从各方面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艺术家们当然也无法置身其外。
于是,各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肩负着反映社会各阶层现实状况的使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其中就包括有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
最初,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
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
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
彼德·沃克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
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
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
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毕业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
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sas-aki)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
1976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
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
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及元素代表一、国外风格1、东南亚风格:A、泰式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且体量较大,具有显著特征,适用于营造精品、中等以下面积项目。
一般元素:多层屋顶、高耸的塔尖,用木雕、金箔、瓷器、彩色玻璃、珍珠等镶嵌装饰。
宗教题材雕塑、植物题材的花器、泰式凉亭、茂盛的热带植物。
雕刻:泰国的刻集中在佛教人物的表现上,在泰国,佛教人物非常,这些人物是用木材、金属、象牙或稀有石器和灰泥制成。
B、巴厘岛风情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具有显著热带滨海风情度假特征,相对泰式来说,巴厘岛风格更显自然、朴素及轻松随意,适用于南方沿海区域营造精品、中等以下面积项目。
一般元素:花园水景、游泳池、瀑布、喷泉,还有大大小小的百合花池、莲花池、气势宏大的无边水池。
雕塑花园,种有莲花或百合的水院,或以种植花卉为主的花园、巴厘亭阁,莲花池畔的亭阁、茅草屋顶、木材、大量热带植物以椰子树为主。
2、欧式风格A、北欧(欧洲北部国家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及冰岛)风格特征:具有北部欧洲凝炼庄重的厚实感,色调深沉,气势宏大,植被浓密丰富,适用于长江以北地区以打造欧陆风情为主的大面积项目。
一般元素:木屋、明镜的湖水、木栈道,原石散布的广场、宽阔的草坪、茂密的森林以及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等等。
园林中的四大要素山石、水、植物、建筑,在北欧的园林甲以最自然、最纯粹的方式展现于人们的视野中,所以现代北欧园林设计中,多是在保持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再做人工雕琢。
B、美式风格风格特征:建立在欧洲大陆景观风格基础上,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与繁复冗长的传统欧洲风格相比,美式更倾向于实用主义特征,在保持一定程度欧洲古典神韵同时,形式上趋于简炼随意、现代自然,适用于温带、亚热带区域力图打造欧陆风格的大中型项目(实用乡村风格)。
浅析极简艺术与现代景观的相互融合【摘要】极简一词当前被广泛应用于室内以及景观设计等领域,它不仅代表着一种文化,更是现代简约主义的象征。
笔者以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当代中国景观设计者的视角概括了极简设计思维的生成背景以及极简风格的塑造,并重点论述了极简艺术与现代景观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景观设计极简艺术融合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极简与简约之间看似有着相同的概念,然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却又有清晰的分界,这体现在西方极简主义与现代简约主义的具体差别。
极简专注于平凡中塑造景观的整体境界,简约则更倾向于抽象而又唯美的细节,相对而言,极简风格更能彰显设计者的巧妙思路以及景观的艺术效果。
当代艺术史学家们分析,西方的传统艺术终结于印象主义,现代艺术则结束于极简主义,后现代艺术方兴未艾,且至今仍然众说纷坛,缺乏清晰的概念认识。
而在中国,新的极简主义却正在悄然的兴起。
极简在东方不仅代表了一种文化,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与价值取向。
虽然极简主义的本源出自于西方,但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对极简与意境交融的美感追求,而这,即是我们的极简艺术。
极简艺术的生成背景在国内,极简艺术的生成背景至少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经济因素,二是崇尚回归自然的概念因素。
经济因素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了运用简单的自然设施来点缀生活环境,且又让自然设施具有实用价值。
如残余的树桩、略加修饰的石桌、石凳等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自然设施逐渐被制作工艺更为复杂的专用设施所替代,其观赏价值便显露出来,而这即是极简艺术的雏形。
极简艺术是受唯物史观理论所制约的,即由自然设施到专用设施,由实用价值到艺术价值,是生产力造就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因素促成了极简艺术的形成。
崇尚自然的概念因素当代的中国可以用“新形势”、“新时期”来进行概括。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人们渴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拥有舒适的环境,能够充分释放精神的压力,这造就了极简艺术在中国的当代成型与发展,当艺术的形式逐渐趋向于大众平民化,由概念的形成而使周遭环境的艺术效果日趋成熟,至此,极简艺术亦应运而生。
景观设计风格综述景观设计中风格有很多。
按国家地域来分:有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讲究的是意境、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景观、意大利罗马的雕塑喷泉园林景观、法国的豪华皇家园林景观、英国的自然田园园林景观、美国的新材料新技术强调构成要素的现代园林景观。
以艺术流派来分:有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设计、极简主义园林景观设计、解构主义园林景观设计、生态主义园林景观设计、高科技园林景观设计、大地艺术园林景观设计。
一、国外风格1、泛东南亚: A泰式风格特征:充分运用当地材料,植物、桌椅、石材等都取材地,强调简朴、舒适的度假风情。
清凉的藤椅、泰丝抱枕、精致的木雕、造型逼真的佛手、妩媚的纱幔等。
营造东南亚重要手法就是要让人无负担地随性坐卧,舒缓紧张情绪,抛开纷扰的俗世,遗忘身边的繁杂。
泰式三角靠垫,放置在低矮的藤椅中,不经意地让人放下身段,随性坐卧。
东南亚庭院是最自然的风情,注重对遮阳、通风、采光等问题的解决,且注重对日光和雨水的再利用,从而到达节省能源的效果。
所以,外观一般比拟通透和清爽,例如百叶式的白色外墙,绿色的墙面。
此外,遮阳的处理也是东南亚庭院的特色。
特点:由于泰国是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接轨碰撞的地区,因此泰式风格既有南方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的雄浑、简朴。
既有北方民居喜欢私密的格局,又有江南宅第活泼的艺术风格,豪华的皇家园林风格,瑞象金壁与水榭曲廊相谐成趣,古木奇石同亭台楼阁常入皆景。
色彩:偏爱自然的原木色,大多为褐色等深色系,有泥土的质朴,加上布艺的点缀搭配,使气氛相当活泼,布艺多为深色系,且在光线下会变色,沉稳中透着贵气。
适用藤、麻等原始纹理材料,用色为暖黄色和深咖啡色。
植被选取:在东南亚庭院中,绿色植物也是突显热带风情关键的一笔,尤其以热带大型的棕榈树及攀藤植物效果最正确,最常见的热带乔木还有椰子树、绿萝、铁树、橡皮树、鱼尾葵、菠萝蜜等,其形态极富热带风情,是营造东南亚庭院的必备品,而在亭台旁最好有上下错落的植物陪衬,才能味道更足。
极简主义与枯山水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1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称作极少主义、ABC 艺术,但都没有精确的定义,是20 世纪50-60 年代以美国为代表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Minimalism Art)。
1959年,弗兰克·斯特拉展出他的黑色系列(Black Paintings),意味着20 世纪中期极简主义的诞生[1]。
1.1 极简主义艺术运动的兴起关于极简主义艺术创作和理论探讨兴盛于20 世纪60 年代,彼时极简主义理论的运用多体现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其表现形式倾向于单一或重复的几何规则形状,材料大多选用机械化生产的大批量工业制造品或是艺术家指导工人制作的现成品[2]。
其间诞生了许多极简艺术家,以卡尔·安德鲁、丹·弗莱文、唐纳德·贾德等为代表。
极简艺术将作品元素削减到最基本的抽象成分,作品在意象空间的概念不由艺术家定义,而是通过真实存在激发观者对作品的思考,以自主形成对作品的建构,最终观者的身份也在无意中转换成为创作者[3],这与追求艺术家自我情感表达为主的抽象表现主义不同。
极简主义艺术注重物理世界的存在,固守表面意义,材料就是材料,色彩即使是上色了亦无特殊含义,并且其展出方式是放弃基座与画布,正如“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see”。
这样的艺术与古典主义、印象派传统绘画艺术本身所传递的意图相违背,于是当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当时的艺术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在《艺术与物性》(Art and Objecthood)就对极简艺术进行了强烈的批评,认为极简主义是不自然的戏剧化风[4]。
1968 年,批评家罗伯特·平卡斯-维滕新造了术语“后极简主义”,其设计理念是对极简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极简主义已成为20 世纪后期艺术的基本词汇,几十年来,极简主义在艺术家与艺术批评家不断创新、辩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可否认实践、批评在某种意义上都促进了极简主义的发展。
庭院景观设计案例赏析资料讲解第一个案例:亲水庭院1.植物布置:庭院主要选择了水生植物,如莲花、水仙等,使庭院充满了水的生机和活力。
2.石景: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岩石来营造出小瀑布、溪流等水景,增加了庭院的景观层次感。
3.木质桥梁:在庭院的中央设置一座木质小桥,连接两侧的景观,增加庭院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休闲区:庭院的一角设置了一个休闲区,配备休闲椅和藤蔓遮阳伞,供人们在其中休息、阅读等。
第二个案例:极简主义庭院该庭院以简洁、现代为设计理念,通过减少装饰元素,营造出一个干净、宁静的庭院空间。
1.植物布置:庭院中主要以常青植物和灌木为主,如竹子、常春藤等,突出了庭院的绿色基调。
2.块状石材:在庭院的铺地上选择了块状的混凝土或天然石材,简约而实用,使庭院更加干净整洁。
3.水池:庭院的一角设置了一个小型水池,水面上漂浮着几块简约的花岗岩,增加了庭院的运动感和灵动性。
4.自然光线:设计师设计了庭院的天花板和墙壁都以透明材质为主,使室内充满自然光线,增加庭院的明亮度。
第三个案例:中式庭院该庭院以中国传统园林为设计理念,通过丰富的文化元素和优美的布局,营造出一个古典、典雅的庭院空间。
1.假山:庭院中巧妙地用一块巨石构筑了一个假山,加上福寿松和红梅等传统元素,突显出江南园林的特色。
2.回廊:庭院的一侧设置了一条回廊,以红木和瓦片为材料,使庭院更具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3.水池:庭院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型水池,水面上浮着菱角、荷花等植物,水池边还设置了一座石桥,使庭院充满水乡的韵味。
4.庭院内部:庭院内部设置了石桌、石凳和藤蔓遮阳伞等配套设施,供人们在其中品茗、吟诗等。
以上三个案例展示了不同风格的庭院景观设计,既有亲水庭院的清新自然,又有极简主义庭院的简洁现代,还有中式庭院的古典典雅。
不同风格的庭院景观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求,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灵享受。
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述题(共6题,每题15分,共90分)1、结合你所熟悉的中国古典园林实例简要论述“理水”这一造园要素在园林中的作用及其具体的设计手法。
2、简要论述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设计特点并分析其与中古典园林设计特点的区别。
3、简要论述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特点。
4、简要论述麦克哈格“设计综合自然”的生态主义思想及其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影响。
5、简要论述风景园林三种结构类型:自然式、规整式、混合式的结构特征。
6、简要论述园林铺地的类型(按铺地材料)与设计要求。
二、论述题(共2题,每空30分,共60分)1、从上一世纪20到60年代,现代景观经历了从生产、发展到壮大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虽然它们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普遍具有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思想,结合实例对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浙西“现代主义”思想进行论述。
2、试从生态作用、用地空间功能、精神功能、经济作用等方面论述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及其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意义。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344风景园林学适用专业:风景园林硕士一、简述题1、简要论述钱伯斯设计的丘园的特征。
2、结合流水别墅简述赖特的有机建筑论。
3、结合实例简述杰里科景观设计的特点。
4、结合实例简述布雷.马克斯景观设计的特点。
5、结合实例简述大地艺术的特点。
6、简要分析林璎设计的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
二、论述题1、结合你熟悉的某个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其特征。
2、景观设计对低碳城市环境的营建会发挥何种作用。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简答题1、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2、简要论述我国明清时期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间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3、简要论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产生的背景及设计特点。
4、园林景观设计中园路的功能有哪些?说明主园路、次园路和游布道的宽度及特点。
景观设计风格特点表现方法和方案一、景观设计风格特点。
1.1 现代简约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在景观设计中强调简洁、大方。
它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简单,没有过多繁琐的装饰。
就像一个穿着简洁白衬衫和牛仔裤的年轻人,清爽而利落。
这种风格通常运用大量的直线条,几何形状的组合非常常见。
例如在广场的设计中,可能就是简单的方形地砖铺地,搭配着几个圆形的花坛,花坛里种着整齐的低矮绿植。
材料的选择上也偏向于简洁质感的,如不锈钢、玻璃、混凝土等。
现代简约风格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通透感,给人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就好像心也跟着开阔起来。
1.2 欧式古典风格。
欧式古典风格那可真是尽显华丽与尊贵。
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像一位优雅的贵族。
这种风格的景观设计常常会有大量精美的雕塑,那些雕塑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欧式古典风格中喷泉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水从精美的喷头中喷出,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宛如珍珠洒落。
它的植物配置也很有讲究,修剪得十分整齐的灌木,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高大的乔木则像威严的卫士。
建筑周围的回廊、拱门等元素也是欧式古典风格的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欧洲宫廷之中,满满的都是浪漫与典雅。
二、表现方法。
2.1 植物配置。
植物在景观设计风格表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现代简约风格来说,植物选择比较单一且规整,多是一些形态简洁的植物,如小叶黄杨等,它们整齐地排列,以一种低调的方式衬托整体的简洁感。
而欧式古典风格则会选用丰富多样的植物,不同花期、不同形态的植物相互搭配。
像玫瑰、郁金香等花卉与高大的松柏搭配,做到四季有景,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花卉盛宴。
2.2 材料运用。
材料的运用直接影响风格的呈现。
现代简约风格会采用新型材料来体现现代感,像刚才提到的不锈钢材质的栏杆,光滑且具有现代工业的美感。
而欧式古典风格更多地会用到天然石材,如大理石,那些有着天然纹理的大理石被用来铺设地面或者建造雕塑底座,就像给整个景观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
三、设计方案。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考研笔记一,西方的园林传统二,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1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2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2.1 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设计风格2.2 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师与园林作品2.3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的影响三,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1.19世纪下半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艺术的发展及对景观设计的影响2 现代建筑运动先驱与景观设计2.1 门德尔松2.2 荷兰风格派2.3 包豪斯2.4 勒·柯布西耶2.5 赖特2.6 纽特拉2.7 阿尔托3 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和法国现代景观设计四, 英国的景观设计1 唐纳德2 杰里科五,美国的景观设计1 斯蒂里2 “哈佛革命3 第一代现代景观设计师3.1 托马斯·丘奇和“加州花园”3.2 盖瑞特·埃克博3.3 丹·克雷3.4 詹姆斯·罗斯4 第二代现代景观设计师4.1 二战后的景观设计的行业形势4.2 劳伦斯·哈普林4.3 佐佐木英夫4.4 泽恩5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变化六, 拉丁美洲的景观设计1 布雷·马克斯与巴西的景观设计2 墨西哥的景观设计2.1 巴拉甘2.2 里卡多·莱戈雷塔·比利切斯七,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景观设计1 瑞典的景观设计2 丹麦的景观设计2.1 布兰德特2.2 索伦森2.3 安德松八, 德国的景观设计1 联邦园林展与德国现代城市公园2 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2.1 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2.2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2.3 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2.4 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2.5 科特布斯露天矿区生态恢复3 景观设计师3.1 格茨梅克3.2 马汀松3.3 卢茨3.4 拉茨3.5 鲍尔九, 现代雕塑对景观设计的影响1 雕塑结合景观的设计1.1 野口勇1.2 穆拉色1.3 其他2 大地艺术2.1 大地艺术的产生2.2 为艺术的大地艺术作品2.3 景观中的大地艺术2.4 大地艺术与废弃地的更新十, 生态主义与景观设计1《设计结合自然》与麦克哈格的景观规划思想2 生态主义原则指导下的景观设计十一,70年代以来景观设计的新思潮1 “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2 “解构主义”与景观设计3 极简主义与景观设计3.1 极简主义3.2 彼得·沃克4 艺术的综合——玛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5 艺与科学的结合·哈格里夫斯的景观设计6 人类与自然共生的舞台——高伊策的景观设计结语一,西方的园林传统“自然:第一自然,原始状况的大自然;第二自然,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
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来景观设计的新思潮(1)“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20世纪60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进入全盛时期,而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动荡和转机。
一方面,50年代出现的代表着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波普艺术到60年代漫延到设计领域。
另一方面,进入60、7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现代化的景仰也逐渐被严峻的现实所打破,环境污染、人口爆炸、高犯罪率,人们对现代文明感到失望、失去信心。
现代主义的建筑形象在流行了三、四十年后,以渐渐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
人们对现代主义感到厌倦,希望有新的变化出现,同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历史的价值,基本伦理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得到强调。
其特征:历史主义、直接复古主义、新地方风格、因地制宜、建筑与城市背景相和谐、隐喻与玄学及后现代空间。
(2)“结构主义”与景观设计结构主义大胆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提出置疑,认为应当将一切既定的设计规律加以颠倒。
如反对建筑设计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
认为建筑设计可以不考虑周围环境或文脉等,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 结构主义的裂解、悬浮、消失、分裂、拆散、位移、斜轴、拼接等手法,确实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
(3)极简主义与景观设计极简主义通过把造型艺术剥离到只剩下最基本元素而达到“纯粹抽象”。
极简主义艺术家认为,形式的简单纯净和简单重复,就是现实生活的内在韵律。
极简主义的特征:①、非人格化、客观化,表现的只是一个存在的物体,而非精神,摒弃任何具体的内容、反映、联想;②、使用工业材料,如不锈钢、电镀铝、玻璃等,在审美趣味上具有工业文明的时代感;③、采用现代机器生产中的技术和加工过程来制造作品,崇尚工业化的结构;④、形式简约、明晰,多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具有纪念碑式的风格;⑤、颜色尽量简化,作品中一般只用黑白灰色,色彩均匀平整;⑥、在构成中推崇非关联构图,只强调整体,重复、系列化地摆放物体单元,没有变化或对立统一,排列方式或依等距或按代数、几何倍数关系递进;⑦、雕塑不使用基座和框架,将物体放在地上或靠在墙上,直接与环境发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