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方位词“东、西、南、北”的文化内涵及语义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4.96 KB
- 文档页数:3
方位词“东南西北”词序的认知语义研究作者:徐丹吴莉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9期摘要:“东南西北”是常见的汉语词组,然而四个方位词之间的顺序不是随意排列的,例如“北东西南”或者“北南西东”这种词序不可行。
对于“东南西北”的排列问题,以往学者主要从文化、习俗等角度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语言学观点,从转喻、象似性和构式语法角度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的顺序问题进行综合对比研究,以期发现汉语表达四个方位顺序的理据,意在指出汉语方位词“东”、“南”、“西”、“北”的顺序具有理据性。
关键词:东南西北;方位词;转喻;象似性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156-02引言学者对于“东南西北”的顺序排列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试图从语言、文化、地理、哲学等多个视角进行解读。
然而,从认知角度进行分析并不多见。
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表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身体体验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家通过转喻、隐喻、象似性、图形/背景关系等多个理论,试图解释概念结构如何反映到语言结构中。
本文通过对“东南西北”顺序的认知研究,旨在证明“东南西北”的词序是有理据的,而不是随意排列的。
一、文化视角下“东南西北”的词序分析对于“东南西北”的词序问题,一些学者试图从中国文化角度分析文化和词序的关系。
对于这种文化解读,主要有以下三个视角:1等级观孔子思想在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中。
在孔子的观点中包含社会等级思想。
这种思想认为人是根据他们相应的地位进行分类的,即人有等级高低之分。
一些汉语词组都反映了这一规律:君臣、男女、长幼、官兵、主仆、师生、上下、左右、父子、夫妇、贵贱、夫唱妇随。
从以上词组中可以看出,等级高的人在前,等级低的人在后,因此词组中词语的先后顺序反映了等级的高低。
2地理中国东南地区环海,海洋把温暖的东风带到陆地。
而中国西北部是寒冷的西北风。
在中国,春天的盛行风是东风。
汉英方位词的文化蕴涵文学院对外汉语0711班 07102094 孔令勤内容摘要:汉英方位词既有地理方位之意,又有很深的文化蕴涵。
在汉语中,方位词的文化涵义更为丰富多彩,不同民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都与方位词有关系。
因此方位词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关键词:汉语;英语;方位词;文化蕴涵目录一、思想观念与东西南北的文化涵义 (3)(一)方位词“东”的文化内涵 (3)(二)方位词“西”的文化内涵 (3)(三)方位词“南”的文化内涵 (4)(四)方位词“北”的文化内涵 (4)二、宗教信仰与东南西北的文化涵义 (5)三、汉英其它方位词的文化涵义 (5)参考文献 (7)方位词不仅表达空间概念,而且有很深的文化蕴涵。
不同民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都与方位词有关系。
因而,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其方位词均具有文化蕴涵,且与思想观念与宗教信仰相关的涵义较多见。
一、思想观念与东西南北的文化涵义(一)方位词“东”的文化内涵方位词“东”,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方与太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庄子·外物》曰“东方作矣,事之若何?”以“东方”代日,由此可以得到证明。
《辞海》将“东”释义为太阳出来的方向。
东还有主人的意思,如:“做东”“宾东”。
古代神话中的“东君”就是日神。
古人对睡觉的姿势也很讲究头朝东,因为东方有生气。
东西还含有男女排序之意:男为东,女为西。
牛郎织女的神话认为,牵牛星在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
“西子”即西施,其中包含了男阳女阴的观念。
若东西相对时,往往以东为佳,以西为劣,以东为尊而西为卑。
还有古代宫室的东厢称“东序”,古代传说中称太阳为“东君”。
再如,“东宫”为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
富贵人家的住宅为“东第”。
12世纪32年代“东风”的语义为比喻革命力量和气势,如:一首歌词中写道“东风吹,战鼓擂”。
《红楼梦》中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里的“东风”正是指新生的革命力量,而“西风”则指衰落的反动势力。
东、南、西、北这四个汉字的本义是什么,和方位有什么关联?解读汉字,尽量用简单的方式,许多专家喜欢用学术性的解读,只会让普通人看不懂,特别是不能把简单的东西变复杂。
东南西北,现在基本上是用引申义,汉字的产生是从自然中来,我们看看它们的本义是什么?【东】,繁体:【東】太阳位置:日形升至树木中,太阳升起的方向。
太阳光明:东升日光照射在树木中。
【东】,東,象形,象日在木中形。
旭日升在木林中。
【日】旭日东升,旦日升在地面上,早日升在屮丛中,东日升在木林中。
【东】=【東】=【日】+【木】【日】日形,日光,日升动。
【东】旭日升动,东日升在木中。
东日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
【东】,由【東】草书简化而来,日升在木中- 東。
东,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东方。
作为方位字,引申为东方曾经有人留言,太阳落山时,也有日在木中,不是西边吗?说得似乎有道理,按这种说法,很多字都解不通了,如旦,日出地平线,也可以说成日落地平线。
实际上,自然现象有先后,古人观察自然时,先有日出,再有日落,日出时的字会先产生,因此太阳从曙光开始,到响午,上升阶段造出的汉字(旦朝草杲旭等),要比下落时的汉字多许多。
【南】【南】是象形字,象有丝绳悬挂的钟镈类乐器。
《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
南本义就是指乐器。
商周时,称长江及汉水一带诸国为南国,而青铜冶炼技术在南方比较发达,用模具铸造钟镈类“南”乐器,所以称“南”为南方之国。
由此,南引申为方位字,南指南方。
【西】【西】,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早期房子的烟囱与窗形,既通气又透光。
西窗(囱),是本义。
小篆字形,鸟落西窗而栖,也没有问题。
【西】会意象形独体文,西囱与西窗形,因日落方向,夜夕初生方向。
西(xī)与夕(xī)同声,夜夕初生从西边起。
西,从夜晚角度,西是夜夕初升方向;从日落角度,西是日莫黄昏、夕阳西下。
本义:日落西窗方向,夜夕初生方向。
早期人居建筑,囱也是窗,既通气又透光,后发展分化成烟囱通气和窗户透光。
现代汉语的方位名词解释方位名词是指用来描述事物方向、位置或相对关系的名词。
在现代汉语中,方位名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描述事物位置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汉语民族文化中对方向与空间的重视以及对环境的敏感。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方位名词,并深入探讨其丰富的含义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一、东西南北东、西、南、北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方位名词,也是许多其他方位名词的基础。
它们分别代表着东方、西方、南方和北方这四个主要的方向。
在古代中国,这四个方向被视为世界的四个主要方位,与天地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相对应。
东方象征着日出、新生和希望,而西方则象征着日落、终结和成熟。
南方则被赋予了温暖和繁荣的寓意,而北方则被视为寒冷和贫瘠之地。
二、上下左右上、下、左、右是另外一组非常常见的方位名词,用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用于垂直的方向,左右则用于水平的方向。
这四个方位名词在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仅用于描述物体位置,也用于表示时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上午"表示在中午之前的时间段,而"下午"则表示在中午之后的时间段。
三、前后前后用于描述物体或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先后关系。
在汉语中,"前"通常表示时间或位置上的早于某一点或某一地,而"后"则表示时间或位置上的晚于某一点或某一地。
利用前后的概念,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事件的发展顺序,以及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的位置。
四、内外内外用于描述物体或事物在空间上的相对位置。
"内"指的是物体所在的内部空间,而"外"则指的是物体所在的外部空间。
这个概念常用于描述建筑物、容器或者其他有边界的物体。
"内外"也可以用于比喻,例如形容一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等。
五、上方、下方、左边、右边上方、下方、左边、右边可以视为上下左右的增强版,用于更具体和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浅析方位词“东\西\南\北”的文化内涵作者:王煜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1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方位词“东、西、南、北”与四季、情感、生死阴阳、尊卑座次等关系,进一步分挖掘出其中一系列地理、政治经济等原因,说明汉字与文化同生共存、休戚相关的交织相融关系。
关键词:东;西;南;北;文化;尊卑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03-01人类是通过自身与空间的关系来认识世界的,通过认知体验,从生活经验、社会经验中逐步形成对“东、西、南、北”方位的认识,并通过地理环境等产生联想,加之传统思维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的影响,使其在头脑中形成了对方位的固定认识,即从具体的生活体验中抽象出了方位词的抽象概念。
反映在语言中就折射出尊卑好恶等情感色彩。
对于汉民族而言,方位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是保留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一、方位词与四季、情感班固《汉书·律历志》:“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南,任也,于时为夏;西,迁也,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北,伏也,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
”东:东代表春季,新生。
“东,动也。
从日在木中。
”“木”,指搏木。
《说文》释为:“ 搏,搏桑(扶桑) ,神土,日所出也。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被想象成了一只凌空飞行的乌鸟,住在叫“扶桑”的大树上。
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称“东祀”,太阳神又称“东君”,日还被称为“东乌”。
“东”代表新生,同时,春季在中国古人眼中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年的开始,东风拂面之时便是春季到来之时,故常以“东”代春,司春之神称为“东君”。
西:西代表秋季,悲凉。
“西,鸟在巢上。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
”《说文》中解释“西”为日落的方向。
《论衡·四讳》:“俗有大讳四,一曰讳西益宅。
西益宅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相惧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宅。
”由于人们赋予了西方这个地理位置“凶杀、不祥”的含义,所以古人认为,西方是死亡之所。
浅谈自然方位词的文化内涵本文认为“东、西、南、北”及组合类型应该定义为“自然方位词”,这些词是以自然界的事物为参照物的。
方位观念与民族文化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体现在自然方位词上,汉民族的方位词有着尊卑的象征,最后本文对自然方位词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标签:自然方位词东、西、南、北文化内涵一、自然方位词的定义人作为一种个体生存于时空之中,最先感受到的是自身和外界空间的关系,进而具备了空间认知能力。
方位是思维的对象,对方位的认知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方位词及方位短语。
方位的确定必须依赖于某个参照物体,而这个参照物要具备一定的特征,它是已知的、具体的、显著的、相对较稳定的事物。
方位词的意义是在与参照物的相互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没有前面的具体事物为基准,自然就不会有所谓的“上、下、前、后”了。
“上、下、前、后”的参照物是人自身,人们运用语言时,经常是以人自身为参照物的,本文称这样的方位词为“人体方位词”;而“东、西、南、北”是以自然界的事物为参照物的,罗常培先生在《语言和文化》中谈及方位观念时说“他们往往拿日头的出没作标准”,并引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事实为证。
“东、西”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
本文称以自然事物为参照物而产生的方位为“自然方位”,表达“自然方位”的方位词叫“自然方位词”。
二、方位词与民族文化方位词的形成受制于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的差异,使方位词蕴涵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先民由于生产生活需要,首先获得平面方位概念,进而扩大到立体空间方位的认知。
人们活动的视线起初关注自身,所以人们最初的空间知觉表现为以自身为参照点的简单方位的认识。
而日月出没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与人们的活动密切相关,且较直观,容易引起先民的观察与思考。
几乎任何一个民族都可以认识到“上、下、前、后”,但不一定都能认识到“东、南、西、北”。
如土家语没有“东、南、西、北”;哈尼语、普米语只有“东、西”,没有“南、北”。
东南西北的一些知识点总结首先,东南西北的定义。
东南西北是相对方位词,用来表示某一方向,是与其他方向相对的。
东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是中国传统上所说的“左侧”,南是太阳正午的方向,西是太阳下山的方向,北是太阳未升起的方向。
因此,东南西北是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现象,和地球自身的形状和地理环境有关。
其次,东南西北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表述。
在汉语中,东南西北是表示方位的最基本的词汇,也是最常用的词汇,因为人们生活中经常需要表达方位。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也存在着表示方位的词汇,不过可能是用不同的方式和方式来表示。
再次,东南西北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用到东南西北来表达方位。
比如,问路时需要知道东南西北的位置,指挥交通时需要熟悉东南西北的方向。
另外,东南西北还与地理位置、气候、风俗习惯、交通运输等方面有关,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东南西北在文化和艺术中的表现。
在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东南西北经常被用到来表达方位、气候和环境。
比如,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风吹东南”,“山水西北”等词句,来形容自然环境和人们的情感。
在绘画和雕塑中,东南西北的方位也被用来布局和构图。
总之,东南西北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也是文化和艺术中的常用元素。
总结一下,东南西北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位概念,也是地理、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元素。
人们需要了解东南西北的含义和应用,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生活。
同时,东南西北也是连接人们和世界的纽带,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和研究东南西北的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东南西北基础知识讲解东南西北是指地理方位中的四个基本方向,也是人类在日常生活和导航中常常使用的方向词。
本文将对东南西北的含义、起源以及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一、东南西北的含义和起源东南西北是以南北为参照物的方向词,其中东指向地球的东侧,西指向地球的西侧,南指向地球的南侧,北指向地球的北侧。
这四个方向词相对于北极星的位置进行确定,由此得出了东南西北的概念。
东南西北这四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方位观念。
根据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念,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因此东方有朝阳、兴旺等含义;西方是太阳落下的方向,被认为是凶险的象征,因此西方有夕阳、辞旧迎新等含义;南方是温暖的地区,大多数植物和动物都在南方繁衍生息,因此南方有春天、繁荣等含义;北方是寒冷的地区,大多数植物和动物都无法在北方生存,因此北方有严寒、荒凉等含义。
二、东南西北的相关知识1. 地理方位:东南西北在地理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进行地理定位、导航以及地图阅读时都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方向词。
2. 风向:东南西北的方向词在气象领域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东风指的是从东方吹来的风,西风指的是从西方吹来的风。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气象现象。
3. 行政区划: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东南西北也常用来表示行政区划的方位。
例如,中国的广东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4. 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东南西北也经常被用来指示建筑、道路和公共设施的方向。
例如,城市规划者可以说某个公园位于市中心的东南角,或者一条主要道路从市中心向西北方延伸。
5. 政治和文化区域: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东南西北也被用来表示政治和文化的区域划分。
例如,中国的东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别,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分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三、总结东南西北作为地理方位词,是人类在日常生活和导航中常常使用的方向词。
这四个方向词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和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