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行为:政治统治与政治参与
- 格式:ppt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37
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内容提要】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为政治参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政治稳定具有促进作用。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文明/建设/作用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政治保持良性运转的基本条件,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
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尺度。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政治参与的研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政治参与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有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1]()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管理国家事务,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实现当家作主。
政治参与是国家出现以后产生的一种政治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政治参与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而不包含专门从事政府工作的职业政治人;二是政治参与客体是政府活动,政治参与不包括所有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只是指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活动,其活动目标是影响政府决策。
三是政治参与是一种政治行为,是客观的政治活动,而不包括主观的政治态度。
四是政治参与在本质上也体现了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现代国家普遍确认公民的主人地位,因而政治参与是体现公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尺度。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
从静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政治文明按社会历史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
政治学基础资料本书框架1、政治与政治学: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利益的社会关系(政治、政治学)2、政治关系:基于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利益、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3、政治行为:政治关系的动态表现(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4、政治体系: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国家、政党与政治社团)5.政治文化: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反应(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与政治社会化)6、政治发展: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政治革命、政治改革与政治民主)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1、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中:儒家思想,家国天下西:亚里士多德,政治是“最高而最广泛的善”评:从道德和价值出发结实政治,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
从哲学思辨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社会现实出发分析政治,没有揭示社会价值背后的社会本质内容。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中:法家韩非子,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西: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斯·韦伯,“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影响权力的分配评:把政治归结为权力或以权力为中心的活动,涉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但忽略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的特定价值和道德因素。
(3)政治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中:孙中山,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西:布隆代尔,政治是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作出决策和将之付诸实施的活动评:把握了政治的公共性和管理性特征,但并未说明政治公共性的本质含义,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戴维·伊斯顿提出,哈罗德·D.拉斯韦尔明确政治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怎样获得”尊重、收入、安全等社会价值评: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整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五的决策活动,但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具有片面性(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的、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中:君权神授,董仲舒,天之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西:宗教政治评: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在以宗教为精神支柱的政教合一国家中仍具有不可触犯的地位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二)政治学1、定义: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发展方向:○1政治理论方向(应然):思辨角度,唯心主义色彩浓厚○2行为主义政治学(实然):政治行为,量化分析,经验分析,价值中立,拓宽政治学研究领域第二篇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内含三个层面的关系:(1)利益关系(2)政治权力关系(3)政治权利关系(一)利益与政治1、利益定义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的构成因素(1)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的需要(2)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3)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2、利益的内在矛盾(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2)利益形成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3、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定义: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共同利益定义: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性、多重价值复合性等基本特性4、利益矛盾利益矛盾是利益关系的另一侧面,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一面(1)横向利益矛盾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别,是利益矛盾得以产生的客观基础,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差异和社会差异(2)纵向利益矛盾发生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解决途径在于重新合理分割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5、利益在政治中的作用(1)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原始动机,而政治关系不过是人们用来满足自身利益要求的特定途径)○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和条件○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2)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政治行为)○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政治体系)○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政治文化)○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发展)(二)政治权力1、政治权力定义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际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2、政治权利的构成要素(1)客观构成要素:○1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2社会财富○3暴力(2)主观构成要素:○1能力素质○2身份资格○3理论与策略○4政治组织3、政治权力的特性(1)主体利益性(2)强制约束性(3)专属排他性(4)扩张延展性(5)多重职能性4、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指令、压力、规约、说服、奖酬、处罚、暴力5、政治权力的作用(1)从政治关系来看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籍,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