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7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五》教案【内容简析】本次百花园有五个栏目。
“语海畅游”中有两项内容:一项是“词语真有趣”,介绍词语中两个字前后位置变了,词语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另一项是“读一读,想一想”,是“说”字后面标点符号的使用。
“积少成多”是背诵一首古诗《别董大》。
“阅读平台”是阅读短文《尝试》。
“能说会道”是学习劝说别人。
“笔下生辉”要求写你遇到困难时别人怎样帮助你,或别人遇到困难时你怎样帮助别人的一件事。
【设计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主线,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学习语文,积累语言,发展和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词语中字的前后位置变了,意思也会发生变化;了解对话中“说”字的位置不同,它后面的标点符号也不同。
2.背诵古诗《别董大》。
3.通过阅读短文,明白布鲁斯为什么尝试了第七次战斗,树立永不言败的信心。
4.学会写一件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并能把自己最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明白布鲁斯最终能取得胜利的原因,并树立永不言败的信心。
2.把自己最感动的内容写具体、清楚。
【教具准备】《别董大》的朗诵录音带。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
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去畅游语文百花园五。
二、学习第一题(一)到语海中畅游。
1.出示“词语真有趣”栏目中的词语。
(1)自由读这些词语,看看每组词语有什么特点,想想每组里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①你发现每组里的两个词有什么特点?(词语的两个字前后位置变了;两个词的意思不同。
)②指名说说每组里两个词语的意思。
(4)这些词语真有趣!你还能说出具有这样特点的词语吗?(到来——来到、水池——池水、文盲——盲文、晴天——天晴……)2.出示“读一读,想一想”栏目中的句子。
(1)读一读这三句话,看看句子中“说”字的位置,再看看“说”字后面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回答。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教案设计(S版)1.词语真有趣。
读一读练习中的词语,你会发现词语中的两个字位置变了,词语的意思也变了。
你还能说出几组吗?事故—故事银白—白银画笔—笔画蜜蜂—蜂蜜云彩—彩云生产—产生带领—领带色彩—彩色2.读一读,想一想。
在这道练习题中,我们要更进一步了解冒号的使用规则。
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分为四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没有提示语。
这道题向我们展示了前三种。
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也就不一样。
提示语在前要使用冒号,而提示语在后、在中间,都不用冒号。
《尝试》讲述了布鲁斯战斗失败,从蜘蛛结网中受到启示,勇敢地面对失败,再一次站起来,终于打败敌人的故事。
希望这个小故事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交际内容:劝说别人。
当你看见有人要摘公园里的花玩儿,当你看见有人随地丢垃圾,当你看见有人不遵守公共秩序……你应该怎样劝说他们呢?劝说别人要讲究方法。
说话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要通过讲道理来说服人,使他们听从你的劝告。
可以和小组同学分角色表演。
习作内容: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
习作要求:1.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
2.把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
3.习作完成之后,同学之间要交换阅读,互相修改。
习作指导: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
最感人的地方,应该重点描写。
可以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作细致的描写。
例文:帮助窗外的蒙蒙细雨,像牛毛,像花针,伴着微风飞洒下来。
那雨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思似的,不停地下着,让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暑假的那一天。
那天中午,天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雨。
下午,我在少年宫学习绘画。
正画着,我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接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霎时,天地间像挂起了无比宽大的珠帘。
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但雨并没有因为我们要回家而停止。
我走出教室,撑着伞走到了车站。
在车站等车的人还真不少,有几个没带伞的人在站台的候车亭子里站着。
在人群中,我看见了一个穿粉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儿,看上去比我小一两岁,小脸蛋儿红红的,头上还扎着两个小辫子,很可爱。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习作 5》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习作 5》的内容和要求。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4.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习作 5》的主题和情节。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写作要点。
3.让学生通过写作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四年级上语文》。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介绍《习作 5》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第二步:分析篇章结构(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合作分析《习作5》的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第三步:讲解写作要点(15分钟)教师讲解《习作 5》的写作要点,包括主题、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
第四步:实践写作(2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写作要点开始动笔,展开《习作 5》的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
第五步:总结分享(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五、作业布置留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完善《习作 5》,对作文内容进行润色和修改,以提高表达准确性和流畅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习作5》的理解更加深入,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存在词不达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导。
七、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比赛,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语文写作。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习作 5》内容,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语文大课堂寻觅名人足迹语文实践活动目的:一、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熟悉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名人,激发学生酷爱祖国,酷爱民族的情感。
二、培育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汇总、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预备: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的资料。
实践活动进程:一、交流搜集内容。
一、同窗们,在中华民族的进展史上,涌现了多少名人啊!他们像璀璨的星辰,装点着民族历史的天空。
通过这一段时刻的搜集、整理,你能告知大伙儿你今天想为大伙儿介绍的这位名人是谁?并用几句简练的话语来为大伙儿描述他。
二、同窗发言以后,大伙儿评议,谁介绍的语言最精炼,最能让大伙儿了解这位名人的特点。
(此举目的在于培育学生搜集资料后学会抓重点,提炼精华,而不是面面俱到。
)二、交流搜集通过。
一、以四人一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寻这位名人的事迹资料采取了哪些途径。
(图书馆、书店、互联网、询问长辈、直接采访等。
)(此举通过交流帮忙学生拓宽搜集平台和途径。
)二、在你搜集资料进程顶用没有碰到什么困难,或有无发生什么成心思的事?和大伙儿一路分享。
教师总结:进程是艰巨的,也是欢乐的,转头看,咱们要好好珍爱,更要吸取体会,以避免下次显现一样的问题,在积存和反思中成长。
3、请同窗介绍自己是用以什么方式来整理搜集来的资料的。
(一般文本,剪贴报,小报,电子版ppt等)三、交流搜集内容一、先在组内交流,每一个人将自己整理的资料向大伙儿介绍。
二、各组选出最有特色的在全班汇报。
3、大伙儿评议,内容是不是翔实;选择事迹是不是突出鲜明;是不是能展现那个名人的特色;是不是有自己对那个名人的客观评判。
三、师生交流如何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介绍这位名人的文章。
一、以21---25课为例,想一想,这些传记类的文章,有什么一起的特点?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主人公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内容:教学目标要求:一、指导学生学习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二、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这一事物,感受它每天的生活,体会它的喜怒哀乐。
三、让学生明白,写作文时,要写出这一事物的特点。
四、指导学生要写得具体、生动,使读者感到很有趣。
五、评议习作,发现问题,指出存在原因,明了习作方法。
六、指导学生学习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这一事物,感受它每天的生活,体会它的喜怒哀乐.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一、激趣导入:这堂课,老师先给你们画一幅画。
(闹钟)1、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小闹钟张着嘴巴在说话)猜猜看,小闹钟说的是什么?2、揭题:自述(自己述说自己的事情)二、听读范文1、听一听,朗读范文。
2、议一议。
听了范文,讨论:闹钟的自述与我们平时介绍闹钟的作文有什么不一样?3、小组组合,交流讨论。
4、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提示: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这一事物,用第一人称来介绍它的特点,使读者感到很有趣。
5、评一评。
你觉得《小闹钟》这篇作文好在哪儿?6、品坊《小溪的自述》,用笔画出写得好的词句,说说好在哪儿。
三、练写自述: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事物。
它们每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它们也有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它们可能有很多的话要对我们说。
我们写自述类作文,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你可以写家用电器,文具、长江、黄河,甚至地球母亲,都行。
每个人兴趣爱好不同,知识积累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素材应该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2、独立选材,分组互议。
出示题目《**的自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然后引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选择这个材料写的理由。
3、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图片和词语,书写简单的描述性文字;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场景;3.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照片或图画所表达的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书写简单的描述性文字;2.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场景。
难点1.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照片或图画所表达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1.讲解写作的基本要素:题意、主题、内容和结尾;2.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词语,书写简单的描述性文字;3.告诉学生如何描述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场景;4.教给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照片或图画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张照片或图画,让学生根据照片或图画所表达的内容,简单陈述照片或图画所表达的内容,同时讲解题目和主题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写作的基本要素1.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优先让学生明确习作五的写作要素:题意、主题、内容和结尾。
步骤三: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词语,书写简单的描述性文字1.老师出示具有清晰描述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所表达的意思,完成一道题目或问题的描述;2.学生根据自己完成的描述性文字,交换成对,让同伴根据描述画出所描述的内容。
步骤四:告诉学生如何描述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场景1.老师先出示一份范文,让学生理解范文所采用的描述方式;2.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或场景,完成一个自我介绍或自我描述;3.学生交换,让同伴根据描述画出所描述的物品或场景。
步骤五:教给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照片或图画所表达的内容1.老师再出示几张不同的照片或图画,让学生根据照片或图画所表达的内容,完成一道题目或问题的描述;2.学生根据自己完成的描述性文字,交换成对,让同伴根据描述画出所描述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随堂测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检测;2.对完成得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3.对完成得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补救措施,切勿批评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教案范文新授环节是教学的主体,撰写通过怎样的层层教学设计,使学生逐渐获得新知识。
巩固环节以设计练习题为主。
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教案202X范文,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教案202X范文1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谨慎翼翼、操纵、明亮、沮丧、诱惑、警告、实践”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特别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进程。
3、知道“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正确领会“从小遭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气力”的道理,联系实际,遭到“自觉遵照规章制度、诚实取信”的道德教育。
4、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在叙事进程中穿插运用细节描写及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手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文中深入的做人道理,从而遭到“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情感熏陶。
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部分有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入,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重点,但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建议:知道课文中含义深入的词句,从中遭到启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重点,教学中需从学生的实际动身,第一应立足于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再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的平凡行动为生活这本书增加新的篇章。
切忌“标签式”的空洞说教。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鼓励学生寻觅、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育生长的意义。
2、引导学生读有关诚信的文章。
收集自己爱好的名言警句。
3、回想或收集生活中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4、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你们有自己爱好的吗?(学生交换)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条名言——(多媒体显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语海畅游1 词语真有趣。
目的:积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了解相同的单字经过不同的组合,在表达的意思上可能会有所变化。
学习步骤:①初读练习中词语,初步感受汉语言的的丰富性。
②自己尝试说出几组这样的词语。
如:著名——名著;队列——列队;来往——往来……[可以发给学生纸条,让学生把自己想好的写下来]③让学生比较读练习中的两组词语,发现不同。
(字的位置变化,意思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④让学生给自己准备的词语归类。
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调整,第二步调整后于第四步结合,课堂效果会有所不同。
2 读一读,想一想。
目的: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对话的四种表现形式,能够正确的加点标点。
学习步骤:①讲解“对话”的组成——“文中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②让学生用不同符号(直线和曲线)标示出练习中所给例句的“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③读一读标示后的例句,结合“学习小伙伴”的提示,发现规律。
小结:提示语在前——“说”后点冒号;提示语在中——“说”后点逗号;提示语在后——“说”后点句号;没有提示语。
④到课本中找寻有关对话描写,印证规律。
⑤完成一组加标点练习。
⑥针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当段落中出现两个人的对话时,学生不容易区分人物语言的归属,也就不容易判断对话表现方式)积少成多读读背背——《爱的奉献》目的: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行必要的积累。
学习步骤:①诵读本单元学过的或课外收集到的诗歌,简单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
②自由练读《爱的奉献》,班内展示。
③听歌曲《爱的奉献》,进一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班内交流学习感受,试背诵《爱的奉献》。
阅读平台——《尝试》目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实际,深入理解短文,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信心,勇于面对困难,不懈努力,终会获得成功学习步骤:①解释“尝试”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曾做过怎样的尝试,结果如何。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5》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
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1 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2 互相交流
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
3 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在齐读例文,并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
读后同座、小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
4 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芊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
5 自己确定写作素材教科书小书包课桌电视机电冰
箱等等
6 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7 互相交流,修改习作完
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
班级中交流。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作文教学设计习作5教案
语海畅游
1 词语真有趣。
目的:积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了解相
同的单字经过不同的组合,在表达的意思上可能会有所变化。
学习步骤:
①初读练习中词语,初步感受汉语言的
的丰富性。
②自己尝试说出几组这样的词语。
如:
著名——名著;队列——列队;来往——往来……
[可以发给学生纸条,让学生把自己
想好的写下来]
③让学生比较读练习中的两组词语,发
现不同。
(字的位置变化,意思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
④让学生给自己准备的词语归类。
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调整,第二步调整后
于第四步结合,课堂效果会有所不同。
2 读一读,想一想。
目的: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对
话的四种表现形式,能够正确的加点标点。
学习步骤:
①讲解“对话”的组成——“文中人物语
言”和“提示语”。
②让学生用不同符号(直线和曲线)标示
出练习中所给例句的“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③读一读标示后的例句,结合“学习小伙
伴”的提示,发现规律。
小结:提示语在前——“说”后点冒号;
提示语在中——“说”后点逗号;
提示语在后——“说”后点句号;
没有提示语。
④到课本中找寻有关对话描写,印证规
律。
⑤完成一组加标点练习。
⑥针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当
段落中出现两个人的对话时,学生不容易区分人物语言的归属,也就不容易判断对话表现方式)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爱的奉献》
目的: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行必要
的积累。
学习步骤:
①诵读本单元学过的或课外收集到的诗
歌,简单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
②自由练读《爱的奉献》,班内展示。
③听歌曲《爱的奉献》,进一步感受诗歌
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班内交流学习感受,试背诵《爱的奉
献》。
阅读平台——《尝试》
目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充分联系自
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实际,深入理解短文,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信心,勇于面对困难,不懈努力,终会获得成功
学习步骤:
①解释“尝试”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经
历,说说曾做过怎样的尝试,结果如何。
②结合课后思考题,自由读短文,了解短
文主要内容。
③通过不同形式交流初读成果。
(读出相
关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结合相关语句谈理解等均可)
④围绕“短文为什么以‘尝试’为题”进
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理解短文。
⑤自由交流阅读后的心得。
能说会道——劝说别人
目的:以“劝说别人”为话题,继续学习与
别人进行对话交流时的方式方法,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步骤:
①回忆:你和家人在家中有时会做出别人
不希望看到或不希望发生的事,周围的人是怎样做的?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有批评、有指
责、有劝说、有讲道理等等。
②结合自身经历,说说面对别人的批评、
指责、劝说、讲道理,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形式?说明理由。
③组织读题析题,把握练习要求。
[重点分析第二部分文字中的前两句,
明确“劝说别人”需要注意的。
]
④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练习前准备:先说说你们打算针对什么
事进行劝说;两个人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进行模拟表演,并根据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⑤班内展示,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参与评价,侧重劝说方法的指导,
侧重点明“劝说”与批评、讲道理等形式的不同,侧重评价劝说效果]
笔下生辉
习作内容: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是怎样
帮助你的?当别人遇到了困难,你又是怎样伸出援助之手的?每个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写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
习作要求:
要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
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目的:继续练习写叙事文,并学习、巩固通过
主要内容的描写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学习步骤:
①连接本习作内容,做好选材准备。
先进行同学间自由交流,相互启发。
再认真回忆个人经历,填写选材表格。
自己帮助别人别人帮助自己
学校
家里
社会上
最终选材及理由
②明确习作要求,确定习作材料。
比较分析所选事例,看看哪一件是印象最
深的,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印象。
(填写“最终选材及理由”)
注:以上两个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
生“回忆典型事例,唤起真情实感。
”
③树立事件发展过程,确定习作重点。
先引导学生体会“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
容写清楚。
”。
再让学生回忆清楚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可以用坐标轴的形式来表现,见后)
进一步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在事件发展过
程中情感的变化,并对应事件发展过程,填入坐标轴。
例如:天黑了,不知名的叔叔送我回家
紧张——焦急恐惧——怀疑…安
心——激动(感受)
发生——发展——高潮——尾声
(过程)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应比较,确
定自己习作重点内容。
④学生完成习作。
动笔前,可以组织学生把主要部分说一
说,在说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指导重点放在“怎样叙述事件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⑤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⑥个人根据评议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