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叶种植技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22
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培训课件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培训课件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茶叶的种植和管理对于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培训课件成为茶农们必备的工具。
一、茶叶的生长环境茶叶的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茶叶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茶叶适宜生长的气温范围是15℃-30℃,夏季最好不要超过35℃。
此外,茶叶对阳光的需求也比较高,充足的阳光能够促进茶叶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另外,茶叶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一般来说,茶叶适宜生长的土壤酸碱度在5.5-6.5之间,土壤肥沃、排水性好。
二、茶叶的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茶叶的种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酸碱度的调整。
其次,需要进行土壤的翻耕和松土,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最后,需要进行有机肥的施用,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2. 茶树的选种和繁殖茶树的选种和繁殖是茶叶种植的重要环节。
选种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并注意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
繁殖方式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繁殖方式。
3. 茶树的栽植和管理茶树的栽植和管理是茶叶种植的核心环节。
栽植时需要注意株距和行距的合理安排,以利于茶树的生长和管理。
茶树的管理包括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修剪是茶树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修剪可以促进茶树的分枝和繁茂,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是茶树管理的重要手段,适量的施肥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茶树的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防治是茶树管理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
三、茶叶的采摘和加工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
茶叶的采摘一般在春季进行,采摘时应选择嫩叶,以保证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采摘后,茶叶需要进行加工。
加工方式有炒青、揉捻、发酵等。
炒青是将采摘的茶叶进行高温处理,以杀青。
有机茶及其栽培技术发布于08-01-15 11:24:56有机茶与普通茶的区别有机茶感官上与普通茶的区别:1.形:颗粒较小2.味:清香爽口,味道浓厚,耐冲泡,汤色翠绿透亮,茶不沾杯,品尝之后有回归原始大自然的感觉,有机茶的嫩度比普通茶叶要嫩得多,它的保鲜程度也比一般茶叶要好,有机茶让您一年四季都有喝新茶的感觉。
有机茶与普通茶本质的三个显著差异:1.强调了有机茶产自最佳的生态环境。
对生产园地及周边的土壤、水体、大气等都必须严格检测,保障产品源头不受任何污染。
2.对有机茶生产加工等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对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均要实行清洁生产措施,不准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食品添加剂,不采用离子辐射处理和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等,确保有机茶产品的安全质量。
3.对有机茶实行标志管理。
有机茶标志(或有机食品标志),必须在颁证机构认可下方可在包装或宣传广告中使用。
因此,有机茶是真正安全的茶。
种植有机茶允许使用哪些农药农用抗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岗霉素浏阳霉素,华光霉素活体微生物农药:绿僵菌,蜡蚧轮枝菌,苏云金杆菌,乳状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动物源农药:性信息素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敌动物,如赤眼峰、瓢虫捕食螨、各类天敌蜘蛛及昆虫病原线虫植物源农药:除虫菊素、鱼藤酮、植物油乳剂,印楝素、苦楝、川楝素矿物源农药:硫悬浮剂,可湿性硫,石硫合剂,硫酸铜,王铜,氢氧化铜,波尔多液有机茶禁止使用的农药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滴、六六六、林丹、甲氧DDT、硫丹有机氯杀螨剂:三氯杀螨醇有机磷杀虫剂: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氨磷、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氧化乐果、磷胺、地虫硫磷、灭克磷(益收宝)、水胺硫磷、氯唑磷、硫线磷、杀扑磷、特丁硫磷、克线丹、苯线磷、甲基硫环磷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所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二甲甲脒类杀虫杀螨剂:杀虫脒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二溴乙烷、环氧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二、四-D类化合物: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二苯醚类除草剂:除草醚、草枯醚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各类除草剂有机茶园秋季管理技术要点搞好秋季有机茶园管理足保证幼园及早成园和成年茶园丰产的基础,各基地应抓住有利时机认真搞好以下工作:一、幼园管理:l、锄草。
有机茶种植技术有机茶是一种在没有任何污染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等的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有机茶属于真正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代表了今后茶叶生产的发展趋势,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有机茶环境选择产区应远离城市和工业区。
空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灌溉用水的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土壤中的铜、铅、镉、砷、汞、铬等重金属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有机茶加工技术规定标准。
生产、加工、贮藏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禁止使用化学药品。
有机茶园地选择种子种苗必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不使用由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种苗木。
茶园园地生态环境优良,周围布置好绿化带,有机茶与非有机农业生产用地应有一定的隔离带。
园地土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1.5%,pH值4.5至6.5,有效土层疏松,生物活性强。
茶园周围100米以内不得设厕所、粪坑、牲a圈等。
有机茶土壤管理1.1至3年生幼龄茶园,应在行间合理间作绿肥,以培肥改良土壤。
2.在雨季来临前和秋冬季施基肥后用无污染的秸秆、山青等覆盖土壤,减少水、土、肥流失,夏天保水防旱,冬天保温防冻。
3.对土壤肥沃、无杂草、覆盖度高的茶园,应少、免耕。
提倡利用生物如蚯蚓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4.严禁使用化学类除草剂、增效剂和土壤改良剂。
有机茶施肥技术1.生产有机茶的茶园允许施用没有受重金属、农药及其它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某些天然矿物如矿产硝石等、天然腐殖酸盐类如泥炭等、采用纯生物技术生产的有机液肥、菌肥、有机茶专用肥等。
2.禁止在有机茶园施用人工化学合成的各种化肥、复合肥、复混肥、稀土元素肥料、生长素、人工合成的各种多功能叶面营养液及城乡垃圾、工厂废渣等。
3.每年修剪下的茶树枝叶都要设法归还土壤,可直接作肥料翻埋入土,也可作土壤覆盖物铺于行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5199—2002 《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对有机茶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有明确的规定,指出有机茶产地应水土保持良好,生物多 样性指数高,远离污染源和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有机茶与常规农业生产 区之间应具有明显边界和隔离带,以保证有机茶园不受到污染。
对有机茶园上空 的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和用水质量也都有量化指标。
(一)有机茶园空气质量要求有机茶园上空和周边的空气要清晰、新鲜、含氧量高,没有异味,总的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氟化物气体含量应低于表 1 要求。
表 1 有机茶园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平均 0.12 0.05 0.08 (二)有机茶园的土壤要求有机茶园土壤潜在肥力要高,土层深厚,质地砂壤,通气良好,有机质直富,营养元素含量最高度平衡,不积水等。
如乌砂土、高山香灰土、油泥沙土、黄泥 沙土等最适有机茶。
土壤没有受到污染,一些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应低于表 2 要求。
表 2 有机茶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限量标准序号 项目 浓度限值1 PH 值 4.0-6.52 镉/( mg/kg ) ≤ 0.203 汞/( mg/kg ) ≤ 0.154 砷/( mg/kg ) ≤ 405 铅/( mg/kg) ≤ 506 铬/( mg/kg ) ≤ 907 铜/( mg/kg ) ≤ 50(三)有机茶园灌溉水的要求茶树是喜温润作物,需水量很高,年耗水量达 1300mm 摆布,其中生长季节占年总耗水量的 70%以下, 但山区和半山区有机茶园无灌溉条件, 只依天然降水维持 茶树生长,因此,对茶树产质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干旱时期和耗水多的季节更是 项目 总悬浮颗粒物(TSP)(mg/m 3 ) (标准状态) 二氧化硫(SQ )(mg/m 3 ) (标准状态) 2二氧化氮 (NO )(mg/m 3 ) (标准状态) 序号123 0.15 0.121h 平均 — 2如此,随着今后有机茶效益的提高和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采用不同形式的灌溉是有机茶生产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