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集成设计指南(制动系统布置)
- 格式:pptx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6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35第 3 章制动系统布置3.1 综述制动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件之一,制动系统分为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行车制动分为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器、ABS 系统。
行车制动的功能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让车轮减速或停车。
驻车制动分为驻车操纵机构和拉线。
功能是使停止的汽车保持不动。
3.2 布置过程3.2.1 布置原则该布置的功能要求:产生足够的制动力3.2.2 制动器的布置形式以旋转元件来分类的盘式制动器优点:散热条件好;制动力矩输出平稳,其大小与管压成线性关系,制动感觉良好;摩擦块的磨损较均匀,更换方便;摩擦表面受潮,沾水后对制动效能影响小,并能很快恢复。
缺点:制动器效能因数低;摩擦块使用寿命短。
密封性差,易受尘粒磨蚀和水分侵蚀;价格高。
制动盘的分类:通风盘图 3.1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36 实心盘图 3.2鼓式制动器,见图 3.3、图 3.4效能因数较高,可减小控制力,但效能稳定性差,高速制动时易发生衰退.旋转部件—制动鼓图 3.3制动鼓,见图 3.5: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图 3.4图 3.537轮缸缸径制 动 衬 片宽度两蹄的制动 衬片包角制 动 鼓 内径两蹄的制动 衬片起始角圆点到轮缸 中心的距离圆点到支承 中心的距离轮缸缸径 摩擦块的有效半径 摩擦系数 效能因数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38盘中鼓式制动器如 T11,见图 3.6旋转部件---制动 盘同时内圆为制 动鼓的外表面图 3.63.3 设计输入:3.3.1 制动器的参数:盘式制动器的参数见表 3.1:表 3.1鼓式制动器的参数见表 3.2:表 3.23.3.2 轮胎、轮辋的数模和规格,轮辋的偏置距。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393.4. 布置过程制动器的布置是与其他件如制动盘、转向节、轴承、轮胎、轮辋、传动轴、轮毂等一起在整车上布置的,我们可以简单的称其为“轮边布置”。
见图 3.7。
以下分别对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的布置过程说明。
图 3.7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403.4.1 盘式制动器的布置1)将轮胎和轮辋装配在一起,做出轮胎的中心线和轴线,定义出轮距。
目录1、汽车制动系统概述及设计要求 (4)1.1 概述 (4)1.1.1制动系统的组成 (4)1.1.2 制动系统的类型 (4)1.2 设计制动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 (5)2、整车性能参数: (6)3、制动器形式的选择 (6)4、鼓式与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8)4.1制动鼓内径D (8)4.2摩擦衬片宽度b和包角β (8)4.3摩擦衬片起始角 0 (9)4.4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0F作用线的距离e (10)4.5制动蹄支撑点位置坐标a和c (10)4.6摩擦片摩擦系数 (10)4.7制动盘直径D (10)4.8制动盘的厚度h (11)4.9摩擦衬块内外半径的确定 (11)4.10制动衬块工作面积A (11)5、鼓式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2)5.1制动蹄 (12)5.2制动鼓 (12)5.3摩擦衬片 (13)5.4摩擦材料 (14)5.5蹄与鼓之间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14)5.6制动支承装置 (16)5.7制动轮缸 (16)5.8张开机构 (16)6、盘式制动器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 (17)6.1 滑动钳体 (17)6.2 固定支架 (17)6.3 制动盘 (17)6.4 制动块 (17)6.5同步附着系数的确定 (19)6.6地面对前、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19)6.7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确定β[]4 (20)6.8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4 (20)6.9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所需的制动力矩[]1 (21)6.9.1应急制动 (21)6.9.2驻车制动 (22)6.9.3衬片磨损特性的计算 (23)7、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25)7.1 制动驱动机构的形式 (25)7.2 分路系统 (26)7.3 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8)7.3.1 制动轮缸直径的确定 (28)7.3.2 制动主缸直径的确定 (29)7.3.3制动踏板力p F和制动踏板工作行程p S (30)7.3.4真空助力器的设计计算 (31)8、制动性能分析 (31)8.1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31)8.2 制动效能 (31)8.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2)8.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32)8.5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分析 (32)8.6制动减速度j和制动距离S (34)参考文献 (35)1、汽车制动系统概述及设计要求1.1 概述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经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制动。
5、制动部分设计指南 5.1简要说明5.1.1 内容概括● 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行车制动: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的一套装置 ; 驻车制动:使已停使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一套装置;应急制动:在行车制动系统部分失效或完全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 ● 制动系统的开发流程:5.1.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奇瑞公司所开发的车型.5.1.3 设计目的合理设计汽车的制动系统,其目的在于:在满足国家法规要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满足用户的要求.5.1.4 零件结构图制动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1行车制动系统:包括基础制动器,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踏板,2.驻车制动系统,包括驻车操纵机构总成,制动拉索,驻车制动器3.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包括ABS控制器总成或比例阀,ABS传感器等,5.2设计构想5.2.1 设计原则5.2.1.1 制动系统的功能要求●行车制动必须保证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控制机动车安全、有效地减速和停车。
行车制动必须是可控制的,且必须保证驾驶员在其座位上双手无须离开方向盘(或方向把)就能实现制动; 驻车制动应能使机动车即使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能停在上、下坡道上。
驾驶员必须在座位上就可以实现驻车制动。
●制动效能要满足法规要求●有良好的制动稳定性●驾驶感好(包括踏板力,踏板行程)●有良好的热衰退性能(通过AMS试验来验证,详见试验部分)5.2.1.2 制动系统的顾客要求在满足制动性能的前提下,还应该满足舒适性要求,如:操作方便,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效能时的踏板力,对于乘用车不应大于230N ;手握力不应大于 250 N,除了这些力的要求,尽量避免有制动点头,制动时摩擦片尖叫等不良现象,同时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还应具有应急制动的功能.5.2.1.3 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制动系统性能要满足法规GB/T12676要求,GB/T12676等同于欧洲法规ECER13-09,ECER13H-00及美国法规FMVSS 1355.2.2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5.2.2.1 ●决定制动系统关键参数的因素:详见下表●计算过程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的切线力称为地面制动力Fxb,它是使汽车制动而减速行驶的外力。
汽车底盘部分制动系统的设计开发指南1. 引言
1.1 制动系统的重要性
1.2 本指南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 制动系统概述
2.1 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2 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3. 制动系统设计要求
3.1 法规和标准要求
3.2 性能要求
3.3 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
3.4 制造和维修要求
4. 制动系统设计过程
4.1 概念设计阶段
4.2 详细设计阶段
4.3 原型制造和测试
4.4 设计验证和优化
5. 制动系统关键技术
5.1 制动力分配技术
5.2 制动辅助系统技术
5.3 制动材料和制动盘技术
5.4 制动液压系统技术
6. 制动系统集成和优化
6.1 制动系统与底盘其他系统的集成 6.2 制动系统性能优化
6.3 制动系统噪声和振动优化
7. 制动系统测试和验证
7.1 台架测试
7.2 道路测试
7.3 测试数据分析和评估
8. 制动系统维护和故障诊断
8.1 制动系统维护要求
8.2 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9. 制动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9.1 电子制动系统
9.2 智能制动系统
9.3 新型制动材料和技术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汽车制动系统布置指南英文回答:Automotive Brake System Layout Guidelines.Introduction.An automotive brake system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vehicle safety, responsible for decelerating and stopping the vehicle in a controlled manner. Proper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brake system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optimal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General Guidelines.Symmetry: The brake system should b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on both sides of the vehicle to ensure balanced braking forces.Accessibility: All components of the brake systemshould be easily accessible for inspection, maintenance, and repairs.Protection: Components should be protected from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dirt, water, and corrosion.Heat Dissipation: Sufficient cooling should be provided to dissipate heat generated during braking.Master Cylinder.The master cylinder should be located in a high and central position to reduce the length of brake lines and minimize pedal effort.It should be protected from heat sources and vibrations.Brake Lines.Brake lines should be routed in a way that minimizes bending and potential leaks.Flexible hoses should be used where necessary to allow for movement of suspension components.Connections should be tight and secure.Brake Calipers/Drums.Calipers or drums should be mounted securely to the wheel hubs with appropriate bolts or brackets.The pads or shoes should have sufficient clearance and be properly aligned.Brake Booster (if applicable)。
制动系统的设计1.前言1.1适用范围1.2引用标准1.3轿车制动规范对制动系统制动性的总体要求1.4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法1.5整车参数1.6设计期望值2 行车制动系统的设计2.1制动器总成的设计2.2人力制动系和伺服制动系2.3踏板总成的设计2.4传感器设计2.5 的设计3 应急制动及驻车制动的设计五、制动系统的设计1.前言1.1适用范围:本设计指南适用于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的制动系统1.2引用标准7258—1997 ******1.3轿车制动规范对制动系统制动性的总体要求汽车应设置足以使其减速、停车和驻车的制动系统。
设置对前、后轮分别操纵的行车制动装置。
应具有行车制动系。
汽车应具有应急制动功能和应具有驻车制动功能。
汽车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的各系统以某种方式相联,它们应保证当其中一个或两个系统的操纵机构的任何部件失效时(行车制动的操纵踏板、操纵连接杆件或制动阀的失效除外)仍具有应急制动功能。
制动系应经久耐用,不能因振动或冲击而损坏。
1.4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法1.4.1制动系统开发流程1.4.2制动系统方案的确定1.4.3制动系统方案确定的顺序1.5整车参数1.5.1整车制动系统布置方案1.6设计期望值1.6.1制动能力汽车制动时,地面作用于车轮的切线力称为地面制动力,它是使汽车制动而减速行驶的外力。
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
地面制动力是滑动摩擦约束反力,其最大值受附着力的限制。
附着力FΦ与的关系为=FΦ=·Φ。
为地面垂直反作用力,Φ为轮胎—道路附着系数,其值受各种因素影响。
若不考虑制动过程中Φ值的变化,即设为一常值,则当制动踏板力或制动系压力上升到某一值,而地面制动力达最大值即等于附着力时,车轮将抱死不动而拖滑。
踏板力或制动系压力再增加,制动器制动力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仍按直线关系继续上升,但是地面制动力达到附着力的值后就不再增加了。
制动过程中,这三种力的关系,如图1所示。
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总体设计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是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能。
汽车制动系统布置指南
1. 制动系统总体布置
- 制动蹄总成应安装在车轮附近,以确保最佳制动效果。
- 制动液储液罐应布置在易于检查和加注的位置。
- 真空助力器和制动力传感器应靠近制动踏板,以缩短传动距离。
2. 制动管路布置
- 制动管路应尽可能采用直线布置,减少不必要的弯曲和扭转。
- 制动管路应远离高温部件,避免受热影响制动液性能。
- 制动管路应固定牢靠,防止振动和磨损。
3. 制动总泵和真空助力器布置
- 制动总泵应安装在发动机舱内,靠近真空助力器。
- 真空助力器应靠近制动踏板,减小连接管路长度。
- 真空管路应远离热源,防止真空度下降。
4. 驻车制动系统布置
- 驻车制动拉索或钢丝绳应布置在车身下方,避免与其他部件干涉。
- 驻车制动操作手柄应布置在驾驶员易于操作的位置。
5. 安全和维护考虑
- 制动系统的各个部件应便于检查和维护。
- 制动液储液罐应有足够的容量,并设有液位指示。
- 制动管路应采用耐腐蚀和耐高温的材料。
以上是汽车制动系统布置的一般指南,具体布置还需结合车型和空间限制进行优化设计。
汽车制动系设计方案2023-10-27CATALOGUE 目录•引言•制动系统设计基础•制动系统设计方案•制动系统优化设计•制动系统设计方案实施•结论与展望01引言汽车制动系统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系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此背景下,研究和设计更加先进、更加可靠的汽车制动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制动器向着盘式、鼓式、电磁式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方向发展;制动管路向着轻量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制动液向着环保、高性能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外对于汽车制动系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涉及制动器、制动液、制动管路等多个方面。
02制动系统设计基础定义制动系统是汽车中用于减速或停车的系统,由驾驶员操作或自动控制。
功能制动系统的功能是减缓或停止车辆的行驶,确保安全。
制动系统概述基础原理制动系统利用摩擦力来减缓或停止车辆的行驶。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会通过摩擦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减速或停车。
部件与流程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制动踏板、制动液、制动管路、制动器等。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会推动制动液,通过制动管路将压力传递到制动器,从而产生摩擦力。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制动器是制动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利用摩擦力来减缓或停止车辆的行驶。
制动器制动液制动管路制动踏板制动液是一种高粘度、高沸点的液体,用于将压力从制动踏板传递到制动器。
制动管路是连接制动踏板和制动器的管道,用于传递压力。
制动踏板是驾驶员操作制动系统的部件,它可以通过杠杆或电子信号将驾驶员的意图传递到制动器。
03制动系统设计方案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确保在各种工况下的制动性能稳定、可靠,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安全性制动系统的性能不仅要求安全,还需要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制动时要保证减速度平稳,避免制动点头现象,提高乘坐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