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矢量运动方程轨迹方程位移-新乡学院精品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517.00 KB
- 文档页数:39
第一次课: 2学时1 题目: §1.1 位置矢量 运动方程§1.2 速度 §1.3 加速度2 目的: 1)掌握运动学描述的主要参量。
2)由运动方程求解。
一、引入课题:力学: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极应用。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而不考虑发生这种不变化的原因。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静力学:研究物体相互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二、讲授新课:第一章 运动和力§1.1 位置矢量 运动方程1.人类的“时空观念”即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1、时间:表征物质存在的持续性、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物理量。
计量:选择物质运动的某个周期性变化过程作为标准来进行。
例:定义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周期的9192632770倍为1秒的时间间隔。
时间本身具有单方向性,是一维的。
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 。
2、空间:表征物质及其运动的广延性及物质彼此间的排列顺序的物理量。
一、时间和空间 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 新宇宙学的宇宙时空观计量:选择某个物体的尺度或周期性运动的距离作为标准来测量。
例:定义光在空中1S时间间隔内行进的路程的1/299 792 485为1米。
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长度。
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
二、质点定义: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时,就可把物体当作是一个有一定质量的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
质点:具有一定质量的几何点。
质点系:许多相互联系的质点组成的系统。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公斤),符号为kg。
1.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平动物体可以作为质点;3.一个物体是否可以作为质点要视具体问题而定。
例:地球的自传与公转问题:有人说:“地球很大不可以作为质点,原子很小可以作为质点。
”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三、参考系与坐标系1、参考系: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
宇宙中物体永恒运动。
轨迹方程求解方法例题讲解王先生一、【高考地位】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
这类题目把基本知识、方法技巧、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融为一体。
因而也是历年高考所要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方法一直接法万能模板内容使用场景可以直接列出等量关系式解题模板第一步根据已知条件及一些基本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斜率公式等。
)第二步根据公式直接列出动点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从而得到轨迹方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动点P x ,y 与两点A -1,0 ,B 1,0 的连线PA ,PB 的斜率之积为1y,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A.x 2-y 3=1y ≠0B.x 2+y 3=1x 2≠1C.x 2-y 3=1D.x 2+y 3=12.设过点P (x ,y )的直线分别与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点Q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O 为坐标原点.若BP =2PA ,且OQ ·AB =1,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A.32x 2+3y 2=1(x >0,y >0)B.32x 2-3y 2=1(x >0,y >0)C.3x 2-32y 2=1(x >0,y >0) D.3x 2+32y 2=1(x >0,y >0)方法二定义法万能模板内容使用场景轨迹符合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解题模板第一步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哪个基本轨迹(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第二步直接根据定义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已知两圆C1:x-42+y2=169,C2:x+42+y2=9,动圆在圆C1内部且和圆C1相内切,和圆C2相外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A.x264-y248=1 B.x248+y264=1 C.x264+y248=1 D.x248-y264=1方法三相关点法(代入法)万能模板内容使用场景动点依赖于已知曲线上的另一个动点运动解题模板第一步判断动点P x,y随着已知曲线上的一个动点Q x ,y的运动而运动第二步求出关系式x =f x,y,y =g x,y第三步将Q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4.已知AB =3,A ,B 分别在y 轴和x 轴上运动,O 为原点,OP =13OA +23OB ,点P 的轨迹方程为().A.x 24+y 2=1B.x 2+y 24=1C.x 29+y 2=1D.x 2+y 29=15.如图,梯形ABCD 的底边AB 在y 轴上,原点O 为AB 的中点,|AB |=423,|CD |=2-423,AC ⊥BD ,M 为CD 的中点.(Ⅰ)求点M 的轨迹方程;(Ⅱ)过M 作AB 的垂线,垂足为N ,若存在正常数λ0,使MP =λ0PN ,且P 点到A 、B 的距离和为定值,求点P 的轨迹E 的方程;方法四参数法万能模板内容使用场景动点的运动受另一个变量的制约时解题模板第一步引入参数,用此参数分别表示动点的横纵坐标x,y;第二步消去参数,得到关于x,y的方程,即为所求轨迹方程。
关于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求动点轨迹方程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基础知识。
轨迹可以指遵循一定运动规律的物体的路径,它在平面几何中所得出的方程成为轨迹方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向量法向量法是一种基于向量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向量法基于向量的基本原则:方向和大小。
对于一个动点,我们可以将它的位置表示为(x,y),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将动点的初始位置设为(0,0),并且我们可以将它的速度表示为一个向量:v = (u,v)其中u表示在x轴方向的速度,v表示在y轴方向的速度。
那么,动点在t秒后的位置可以表示为:(x,y) = tv将v代入公式中得到:x = ut,y = vt因此,动点的轨迹方程为:y = (v/u)x这就是动点的轨迹方程,其中u和v分别代表在x轴和y轴上的速度。
方法二:参数式方程法参数式方程法基于参数方程的原理,它可以将动点的位置表示为变量的函数。
为了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常量t作为时间变量,并且确定一个运动规律。
我们可以将动点的位置表示为:(x,y) = (f(t),g(t))其中f(t)和g(t)是在t时刻动点在x轴和y轴上的位置函数。
通过选择适当的函数,我们可以确定动点的运动规律并得到它的轨迹方程。
例如,如果我们选择f(t) = sin(t),g(t) = cos(t),可以得到一个美丽的圆形轨迹。
在参数式方程法中,我们可以使用任何函数来表示动点的位置,因此,这种方法非常灵活。
方法三:微积分法微积分法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用来求取动点的轨迹方程。
微积分法基于对动点位置的导数以及运动规律的理解。
我们可以将动点在直角坐标系上的位置表示为(x,y),由于动点在运动,它的位置会随着时间变化,因此x和y都是关于时间变量t的函数。
我们可以将它们分别表示为:x = f(t), y = g(t)现在我们可以计算位置的导数,得到:dx/dt = f'(t), dy/dt = g'(t)由于动点的速度v可以表示为:v = (dx/dt,dy/dt)因此,我们可以用这个速度来计算动点在任意时刻的运动规律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