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伤害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5
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情况比较分析引言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
然而,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问题的严重性、根源和解决途径。
一、各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情况概述1.城市地区城市地区的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普遍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包括车辆交通事故、校园意外、家庭事故等。
在城市中,孩子们生活的压力大,家长工作忙碌,监护不到位是造成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2.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不足,一些潜在危险隐患依然存在。
农村地区孩子们缺乏科学的安全教育,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3.山区地区山区地区的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居中,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山区地区的孩子们更容易在户外活动中受伤。
因此,山区地区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二、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原因分析1.城市地区(1)家庭因素:城市家庭普遍家长双职工,孩子缺乏家庭关爱和照看,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2)学校因素:城市学校教育质量高,但部分学校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学生负担过重、防护设施不完善等。
(3)社会因素:城市社会竞争激烈,孩子们压力大,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导致意外伤害。
2.农村地区(1)基础设施不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导致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易受伤害。
(2)教育水平低:农村地区的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孩子们对危险的认识不足,易发生意外伤害。
(3)家庭教育不到位:农村家庭对孩子的监护意识不强,容易导致孩子在家庭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
3.山区地区(1)地理环境复杂:山区地形复杂,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易受伤害。
(2)生活条件艰苦:山区生活条件差,孩子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3)教育资源匮乏:山区教育资源不足,安全教育滞后,孩子们缺乏安全知识,易发生意外伤害。
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然而,大批农民的子女还留在农村,成了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受众。
尽管农村幼儿教育得到了国家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但是农村幼儿意外伤害问题却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给农村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着重探讨当前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研究,以期在保障农村幼儿安全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一)近年来农村幼儿意外伤害频繁发生农村幼儿意外伤害比较常见的有:摔倒伤、划伤、烫伤、跌伤、铁门卡伤、交通事故等。
据有关机构的调查,农村幼儿的意外伤害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环境不卫生、危险品较多、生产生活条件较为简陋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农村幼儿意外伤害造成的后果严重农村幼儿的身体骨骼较为娇嫩,一旦受到意外伤害,很容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头部创伤可能导致头痛、恶心等症状,身体创伤容易引起淤血、疼痛等,同时,意外伤害还可能给农村幼儿的心理和学习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如何预防和降低农村幼儿的意外伤害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二、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一)农村的生活环境由于农村的条件限制、缺乏卫生环境等原因,给农村幼儿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农村的环境卫生比较差,街道狭窄、洼地多、道路颠簸。
相比之下,城市的交通换乘也更加发达,能够更好地解决地面交通拥堵问题。
但这依然不能让孩子完全排除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二)农村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农村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往往比较差,他们无法正确地判断危险和安全,更不会采取行动迅速躲避。
他们的身体骨骼过于娇嫩,所以更容易在意外事故中遭受伤害。
(三)农村教育的不足农村教育的缺乏也是导致农村幼儿意外伤害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常常缺乏对幼儿意外伤害的教育,因此幼儿不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甚至无法识别危险。
三、相关对策与建议(一)加强儿童营养和身体健康教育农村教育水平偏低,加强儿童营养和身体健康教育显得更加必要。
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情况比较分析未成年人意外伤害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差异,本文将对全球范围内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其中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一、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现状未成年人意外伤害是威胁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问题,不同地区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的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远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等。
二、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安全规范、家庭教育方式等。
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三、未成年人意外伤害预防策略比较针对不同地区的未成年人意外伤害情况,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预防策略。
本文将比较不同地区的预防策略,分析其效果和可行性,探讨如何有效降低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
四、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借助实际案例,本文将对不同地区的未成年人意外伤害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理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管理的建议最后,本文将提出一些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管理的建议,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改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监管力度等,旨在促进全球范围内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的降低。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对不同地区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其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相关预防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意外伤害问题的重视,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改进。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救助一、儿童意外伤害现状(一)1 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2000多个家庭因意外伤害失去孩子,每年因此死亡的18岁以下儿童达83万。
2 意外伤害是9岁以上儿童的首位致死因素。
3 交通事故及溺水约占全部儿童意外伤害人数近半数。
4 每年有数千万儿童因非致死性伤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
5 交通事故及摔落是导致儿童受伤残疾的首要原因。
6 95%的儿童伤害发生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7 儿童伤害仍然是高收入国家的一个问题,约占全部儿童死亡人数的40%。
(二)五大死因就在身边导致18岁以下儿童受伤死亡的五大原因:1.车祸:每年有大约1千万儿童车祸受伤,有26万儿童死于车祸。
车祸是10-19岁孩子主要死亡残疾原因2.溺水:每年有300万儿童溺水,有17.5万名儿童溺死。
3.烧伤灼伤:每年有9.6万儿童因被烧伤或灼伤而死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儿童的这一死亡率是高收入国家的11倍。
4.摔落:每年有数十万计儿童摔伤,有4.7万儿童摔死。
5.中毒:每年有4.5万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中毒。
摘自2008年“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三)一半生命可以挽回•《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报告认为:如果在世界各地采用已证明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每天至少可以挽救1000名儿童的生命。
也就说,一半死于非故意或意外伤害的生命是可以挽回的。
二、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紧急处理(一.)跌伤和碰伤案例:2名女童不慎从13楼家中坠落身亡。
救护人员赶到据目击者称,事发时听到很大的响声,然后发现2个身影躺在2楼平台上一动不动,两名孩子的腿部、头部都有骨折痕迹。
约5分钟后,110和120先后赶到现场,经[1]确认女童已死亡,但未发现家属踪影。
民警随后展开逐层走访调查,寻找小孩家属•跌落是0—14岁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五大死因之一,是非致死性伤害的首要原因,36%的意外伤害是由意外跌落引起的。
全世界每年有近4.7万儿童摔死,数十万计儿童摔伤。
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孩子跌落时正在从事娱乐活动(52%),其次为体育活动(20%)。
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幼儿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及时提高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意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
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1.事故高发期集中在春夏季由于春夏季气温高、天气炎热,孩子们穿着单薄,与家人在田间劳作的概率增大。
同时,农村地区质量低劣的道路、废旧的玩具等也容易危害幼儿。
2.交通事故占比高由于农村地区所处的交通状况相对较差,幼儿乘坐车辆的时候,行车安全隐患较多。
同时,一些车辆状况较差,容易出现故障,所以要注意育儿经验的积累与注意事项。
3.集体活动安全风险较大很多农村地区在假期或者节假日安排了一些集体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的安全风险较大,需要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控制,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采取行动。
农村幼儿意外伤害对策1.营造文化氛围,普及防范意识可以利用村庄文化活动进行教育。
比如,在村庄广场设立特别的宣传牌,用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防范意识,增加村民的安全意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安全文艺比赛、知识问答等活动来普及防范常识,让幼儿和家长深入了解防范意识。
2.制定安全预案,建立保障体系在幼儿急救、车辆预防安排等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可以在村内建立幼儿急救站,培训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园和村民的救助能力。
同时要加强幼儿乘车安全的管理,采取疾控策略,确保幼儿的安全。
3.加强家庭监管,定期检查安全由于农村地区所处环境复杂,家长们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疾病预防的知识,控制幼儿结膜炎等常见疾病的感染。
同时,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监管,让幼儿有意识的掌握安全知识,养成良好安全习惯。
4.加强村规民约的意识建设村规民约可以限制住幼儿的行为,让幼儿不再从事危险活动并且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需要设计多样化的规约形式,如协议书、协议光盘、宣传促销等各种方式,提高村民对协议的遵守度。
结语在农村地区,幼儿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率较高,造成伤害的同时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
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农村幼儿的意外伤害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影响着幼儿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探索适合农村幼儿意外伤害预防的方法和路径。
本文将从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一)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家庭贫困和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等原因,使得农村幼儿易受到意外伤害的困扰。
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伤害死亡率为7.68/10万,而农村地区儿童伤害死亡率为9.24/10万,高于城市地区的7.17/10万,可见农村地区儿童伤害死亡率较高。
农村幼儿死于车祸、跌落和触电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高于城市幼儿。
(二)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原因多种多样农村低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原因主要是因家庭基础设施落后和文化教育水平低,监护人缺乏安全意识和儿童保护意识管理不当所致的。
例如,一些农村孩子在家独自活动时,轻易地接触到危险性较高的物品和场所,缺乏安全性监管的家长可以说是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程度较高农村幼儿的意外伤害程度较高,尤其是一些家里比较贫困、基础设施比较简陋的家庭,会给孩子们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比如,孩子在玩耍时掉进水井、被高空坠物砸中、被家禽或畜牧动物伤害等,这些意外事件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良后果,有时甚至是致残或死亡的结果。
二、关于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对策研究(一)建立健全农村幼儿意外伤害防范的法律制度应建立完善农村幼儿意外伤害防范的法律制度,从政策上为幼儿保护提供保障和监管。
例如,对相关法规进行完善、建立有关幼儿安全监管系统、警示教育制度等,实现对农村幼儿安全的全方位保护。
(二)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安全防护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幼儿健康和安全防护水平,如智能门锁、智能手环等安全防护装置的广泛应用。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研究现状_王萍中脑动脉梗阻后注入IL-10能明显减少梗死区 15 ,所以推测IL-10在WMD的形成过程可能起保护作用。
5 一氧化氮的神经毒性作用在W MD中的作用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信息分子,在WMD中可能也有一定作用。
未成熟星形胶质细胞在细胞因子刺激下能表达诱导型NO合酶mRNA,这种表达在刺激后8h产生,在48h内稳步增加,持续达72h。
诱导型NO合酶被表达后,使NO合成大量增加,过量的NO将产生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而导致WMD 16 。
综上所述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瘫的主要病因。
低胎龄、低体重、各种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缺氧缺血的疾病如前置胎盘、妊高征、新生儿窒息、休克、低碳酸血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绒毛膜和羊膜炎)、新生儿败血症及由此引起的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炎性反应是引起WMD 的高危因素。
因此,围生期抗感染、维持血压和血气的稳定对预防WMD的发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1 Paneth N.Classi fying brain damage in preterm infant[J].Journal of pediat-rics,1999,134(5):5127.2 M ichael OT,Dammann O.Antecedents of cerebral palsy i n very lo w-birthw ei ght infant[J].Cli n perinatol,2000,27(2):285~301.3 Inage YW,Itoh M,Takas hima S.Correlation be tween cerebrovscular matur-ity and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J].Pediatr Neurol,2000,22(3):204 ~208.4 Back SA,Luo NL,BorensteIn NS,et /doc/0617578279.html,te oligo-dendrocyte progeni torscoi ncide wi th the developmental window of vulnerabili ty for human perinatal white matter injury[J].J Neurosci,2001,21(4):1302~1311.5 Fern R,Moller T,Rapid ische mic-cell death in immature oli godendrocytes:a fatal gl utamate release fed-back loop[J].J Neurosci,2000,20(1):34~42.6 Yoon BH,Romero R,Ki m CJ,et al.A mni otic fluid interleuki n-6:a sens-iti ve test for antenatal diagnosis of acute i nflammatory lesions of preterm pla-centa and predicti on perinatal morbidity[J].A m J Obs tet Gynecol,1995, 172(3):960~970.7 Dammann O,Levi ton A.M atemal intrauterine infection,cyctokines,andbrain damage i n the pre term ne wbom[J].Pediatr Res,1997,42(1):1~8.8 毛键.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有关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7):387.9 Di telberg JS,Sheldon RA,Epstein CJ,et al.Brain injury af ter perinatal hy-poxi a-isc hemia is exacerbated i n copper zine superoxide dis mutase trans gen-ic mice[J].Pediatr Res,1996,39(2):204~208.10 Volpe JJ.Neurology of the ne wborn[M].thi rd edi tion.Philiadephia,P A:W.B.Saunders,1995.294.11 Kadhim H,Tabarki B,Verellen G,et al.Inflammatory cytoki nes i n thepathgenesis of periventricul ar leukomalaci a[J].Neurol gy,2001,56(10): 1278~1283.12 Bell M,Hallenbeck J M.Effec ts of intrauterine inflammation on developingrat brain[J].J Neurosci Res,2002,70(4):570~579.13 毛键.感染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4):216.14 Yoon BH,Ro mero R,Kim CJ,et al.High expres 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interleukin-6in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 acia[J].Am J Obs tet Gynecol,1997,177(2):406~411.15 Dammann O,Leviton A.Brain damage i n preterm newborns: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cati on as a s trategy to reduce disabilities[J].J Pediatr, 2000,136(4):433~438.16 Liu J,Zhao ML,Bros nan CF,et al.Expressi on of typ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 n pri mary human as trocytes and microglia[J].J Immunol,1996,157(8):3569~3576.(收稿日期:2006-07-08 修回日期:2006-08-26)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研究现状广西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柳州 545001) 王萍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研究摘要】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状况,为降低学龄前儿童伤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郑州市某幼儿园521名3~6岁儿童一年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
结果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9.77%,家中和幼儿园是易发生伤害的场所;意外跌落为最常见的伤害;伤害部位以头部为主;发生季节以夏、冬季较多。
伤害程度以轻度居多,次均治疗费用439.57元,以自费为主。
结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并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重要的健康问题[1]。
本研究欲通过对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托幼机构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减少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 资料与方法1.1对象整群抽取郑州市某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共536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1份(其中男童267人,女童254人),回收率为97.20%。
1.2方法采用自拟“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调查问卷”,回顾性调查儿童一年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逐一询问家长获得问卷。
1.3意外伤害的诊断标准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属意外伤害:①经医院诊断为某一种伤害者;②由家长或教师作紧急处置者;③因伤缺勤半天以上者。
1.4统计分析方法资料经检查、核对后,用Epidata3.02输入,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
2 结果2.1 伤害发生情况2.1.1不同性别、年龄意外伤害发生率 521名学龄前儿童中,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9.77%(103人次),其中男、女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1.35%、18.11%,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 意外伤害发生地点和类型家中和幼儿园是发生伤害的主要场所(70.87%);伤害类型以意外跌落(63.11%)为主,其比例高于其它伤害类型(P<0.05)。
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现状分析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就是意外伤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幼儿的数量也非常多,每年有超过1000万幼儿会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其中,有十几万人因为意外伤害导致终身残疾或者是失去生命。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仅是我国,国际上幼儿遭受的意外伤害事故也不少,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每年有将近80万的儿童由于意外伤害事故失去了生命,有超过4亿的儿童因为意外伤害事故身体受到伤害导致部分残疾或者是终身残疾。
(一)根据相关调查可知我国儿童安全现状现存问题(1)每年我国的儿童死亡数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意外伤害造成的。
其中分别有以下几种:交通事故、摔伤、烫伤、动物咬伤和其他伤害。
儿童意外受伤会让其在身体上有损伤、心理上有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其正常成长和生活。
(2)游戏和运动中受伤居校园伤害之首。
在我国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比比皆是,而且若看管不利,幼儿很可能在游戏和运动中受到意外伤害,形势不容乐观,所以幼儿园和家长都要对此提起高度的重视,一定要重视幼儿的安全。
(3)意外事故频频发生的时段一般为饭后自由活动期间。
当前,公认的校园安全隐患是门卫制度方面的存在漏洞,若园内门卫制度存在问题,则很容易出现儿童走失或者丢失的情况,因此应该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4)儿童遇到最多的暴力伤害是在家里。
家庭暴力往往会对儿童的生理及心理上留下巨大的创伤,而且这种创伤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儿童受到暴力伤害的数量越来越多,形势不容乐观。
(5)由于父母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所以导致我国有很多幼儿在家中会受到伤害。
这种伤害起因多是因为监护人不会照顾儿童,导致出现儿童睡眠不良或营养不均衡等隐患。
(6)社会及儿童安全防范意识欠缺。
这方面主要针对于家长,儿童大多对事物是否具有危险性没有意识,这就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安全常识教育,使其对危险有着一定的防范意识。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研究现状及进展意外伤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均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发达国家20%的学龄前儿童死亡都是由于意外伤害造成[1],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比例甚至可以达到80%[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日益严重,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学龄前儿童的第一位死因[3]。
对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儿童保健领域和儿科领域的前沿课题。
1.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1.1身体发展特点学龄前为儿童3周岁到入小学前(6-7岁)的这段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内体格生长发育趋于稳步增长,不仅组织器官机能发展、身高体重的增加,而且机体抵抗力、自理能力、活动能力都逐渐增强[4]。
儿童的耐力和肌肉活动能力也得以增强,有一定的负重能力, 神经系统趋于成熟发育[5]。
在运动功能发育方面,3岁儿童会骑三轮车、能跑;4岁儿童会穿鞋、能爬梯子;5岁儿童会系鞋带、能单腿跳;6-7岁儿童可以参加结绳、剪纸、擦桌子、扫地等一系列简单劳动;在视力发育方面, 2-3岁儿童可以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大小等,5岁儿童可以对颜色进行区别,6岁儿童已经充分发育深视度[6]。
1.2 心理活动发展特点儿童的心理活动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儿童在3岁以后就会有一定的有意识注意,但是他们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注意力, 稳定性差,易转化、分散[7]。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逐渐形成逻辑、比较、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方法,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也具有一定的判断性、灵活性和目的性。
3岁以后,儿童的独立意志逐步形成,他们开始不听大人话,自行其事,出现心理学上的“第一反抗期”。
在此阶段,儿童表现出求知欲旺盛、好问好学、好奇心强的显著特点,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有很大的兴趣,模仿能力较强[8]。
2.意外伤害的概念伤害是指由于放射线、电、化学、热量、运动的能量交换已经大大地超过人体机体组织所能够耐受的水平,从而出现窒息性缺氧和组织损伤,以及心理损伤统称为伤害。
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城市居住。
然而,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人口,其中包括许多幼儿。
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成为了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一、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现状在农村地区,幼儿面临的意外伤害风险相较城市广泛存在。
研究表明,目前影响幼儿意外伤害的因素包括未成年人家庭背景、人口密集度、季节性变化、类别、并发因素、健康和心理状况等。
下面总结了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一些现状:1. 交通意外伤害在农村地区,交通意外伤害是一个相对重要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交通路况较差,且许多农村道路没有夜间照明设施,因此,幼儿的失事率较高。
许多孩子因为在道路上玩耍被车撞倒而受伤,这是一类常见的情况。
2. 烧伤农村家庭中,烹饪过程中使用火源的次数比城市中多得多。
在某些情形下,烹饪火源无警觉性质状会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此外,在农村里面,除了火源之外,烫水、热油等也会导致幼儿的烧伤。
3. 毒害在农村地区,农作物保护用药、杀虫喷雾剂等化学制剂使用广泛。
同时,农产品买卖市场销售假冒伪劣的食品也是不断出现的。
一些孩子由于食用不安全的食品或接触到有毒物质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4. 溺水水边是孩子们喜欢玩耍的地方,这在农村地区尤为常见。
农村水域复杂多变,有着许多的水坑、水沟、淤泥深水等状况。
因此,许多幼儿因为跑到水里去玩就很有可能落入水里,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二、对策研究要想减少农村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
下面就列举一些常见有效的对策:1. 建立安全知识教育课程可以组织安全有关的讲座、课程等来让幼儿和家长了解安全知识。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教育的内容应当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在课程中重点强调了解交通规则、安全用火、避免碰到毒害物品、避免溺水的安全知识等。
2. 加强监管力度对于那些家长等未成年人背后的人们而言,他们应当要时刻注意看管好他们的孩子。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救助一、儿童意外伤害现状(一)1 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2000多个家庭因意外伤害失去孩子,每年因此死亡的18岁以下儿童达83万。
2 意外伤害是9岁以上儿童的首位致死因素。
3 交通事故及溺水约占全部儿童意外伤害人数近半数。
4 每年有数千万儿童因非致死性伤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
5 交通事故及摔落是导致儿童受伤残疾的首要原因。
6 95%的儿童伤害发生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7 儿童伤害仍然是高收入国家的一个问题,约占全部儿童死亡人数的40%。
(二)五大死因就在身边导致18岁以下儿童受伤死亡的五大原因:1.车祸:每年有大约1千万儿童车祸受伤,有26万儿童死于车祸。
车祸是10-19岁孩子主要死亡残疾原因2.溺水:每年有300万儿童溺水,有17.5万名儿童溺死。
3.烧伤灼伤:每年有9.6万儿童因被烧伤或灼伤而死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儿童的这一死亡率是高收入国家的11倍。
4.摔落:每年有数十万计儿童摔伤,有4.7万儿童摔死。
5.中毒:每年有4.5万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中毒。
摘自2008年“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三)一半生命可以挽回•《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报告认为:如果在世界各地采用已证明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每天至少可以挽救1000名儿童的生命。
也就说,一半死于非故意或意外伤害的生命是可以挽回的。
二、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紧急处理(一.)跌伤和碰伤案例:2名女童不慎从13楼家中坠落身亡。
救护人员赶到据目击者称,事发时听到很大的响声,然后发现2个身影躺在2楼平台上一动不动,两名孩子的腿部、头部都有骨折痕迹。
约5分钟后,110和120先后赶到现场,经[1]确认女童已死亡,但未发现家属踪影。
民警随后展开逐层走访调查,寻找小孩家属•跌落是0—14岁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五大死因之一,是非致死性伤害的首要原因,36%的意外伤害是由意外跌落引起的。
全世界每年有近4.7万儿童摔死,数十万计儿童摔伤。
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孩子跌落时正在从事娱乐活动(52%),其次为体育活动(20%)。
坠楼案例●2012年5月20日,安徽合肥某小区,一名5岁男童从23楼坠下,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2012年3月3日,安徽合肥东二环一小区内,一对3岁双胞胎兄弟从5楼坠下,弟弟不幸身亡,哥哥重伤。
●2011年最后一天,合肥双凤工业园内一小区15岁少年从6楼坠落身亡。
●2010年8月1日至9月15日短短一个半月内,合肥市相继发生了6起儿童坠楼事件,最大的9岁,最小的1岁半。
其中3名儿童不幸死亡。
跌落的预防窗户和阳台●许多跌落都是婴幼儿从窗户或阳台上跌落而导致死亡或严重摔伤。
●当孩子从窗户或阳台上跌下时,会重重地撞到水泥地或尖利的物体上,非死即伤。
●窗户边不能有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窗户上装一定高度的栏杆。
●窗户要保持关闭或开一定的宽度,而儿童不会爬出去。
●阳台的栏杆要足够高,不易孩子攀爬。
●阳台栏杆间的宽度要不易孩子钻出。
幼儿学步车:●每年都有许多幼儿因幼儿学步车的翻倒而受伤,许多此类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学步车碰到了地上的阻碍物,或是学步车已不合适幼儿的体重,从而翻倒。
●建议:“别让婴儿使用学步车”,以免孩子跌倒受伤。
●婴儿由于头部重量相对较大,运动和平衡能力不稳,易从学步车上坠落。
《指南》建议家长不要使用婴儿学步车,车子会让儿童在他们没准备好时,有更大的活动力和高度,这将会使儿童处于危险中,如:从楼梯上摔下来伤及头部。
•2.骨折中最常见的是四肢某一部位的骨折。
如果摔倒或受其它外伤以后,四肢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形或活动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发生了骨折。
•儿童很容易跌倒或被物体冲撞而发生骨折。
骨折发生后,尤其是创伤性骨折,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救护。
除了拨打“120”电话外,患者应迅速进行自我急救,以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及时固定伤肢,千万不可活动已骨折的肢体。
骨折发生后,应当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
如果不固定,让骨折部位乱动,有可能损伤神经血管,造成麻痹。
但是,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淤血。
•固定材料——就地取材(木板、木棍、树枝、硬纸板等)•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
松紧要适度。
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
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切不可采用一人抬头一人抬脚的方法,这样会加重骨折处的损伤,尤其是脊髓的损伤,是造成截瘫的主要原因。
3.外伤出血•如果是表浅的划伤和擦伤——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
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如果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
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
经过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
一旦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
•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
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若有呕血、便血,需急送医院处理。
•鼻出血时将小儿处于半卧位,在鼻根部及颈部冷敷,用消毒棉花塞住出血鼻腔,压迫这侧鼻翼5-10分,取出棉花后仍出血需送医院处理。
4.失去知觉●检查婴儿是否还有呼吸和脉搏:判断呼吸--胸廓起伏判断脉搏—触摸颈动脉、臂动脉搏动位置:颈动脉--喉结旁开2指臂动脉--上臂的内侧,肩肘连线的正中间摸脉搏方法:臂动脉—将拇指置于臂外侧,中指与食指置于内侧,手指轻轻朝向臂骨压下,就可以摸到搏动。
呼吸心跳停止现场施行心肺复苏:A--开放气道B—建立呼吸C—维持有效循环A—开放气道(airway)先去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
-一手置于前额,一手抬高下颌,将小孩头向后仰,使头向背部倾斜并处于正中位,颈部稍微伸展,即嗅气位。
-用俩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颏下,提起下颌骨向外上方,来开通气道。
B--建立呼吸(breathing)-气道通畅后,将耳朵贴近婴儿的口鼻部判断有无有效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将口罩住婴儿的鼻和口;如果是较大的婴儿或儿童,用口罩住婴儿口,拇指和食指捏紧婴儿的鼻子;轻轻吹气,同时可见婴儿的胸廓抬起。
停止吹气后,放开鼻孔,使婴儿自然呼气,排出肺内气体。
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频率:儿童18~20次/分,婴儿可稍加快。
-每隔4次,检查一下婴儿是否有呼吸。
-吹到呼吸恢复为止。
C --维持有效循环(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新生儿或小婴儿按压时可用一手托住婴儿背部,将另一手两手指置于乳头连线下一指处进行按压,或两手掌及四手指托住两侧背部,双手大拇指按压。
●2-8岁的儿童- 小孩放在一块平地上,一只手固定小孩头部,另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手掌根的长轴与胸骨的长轴一致按压。
●年长儿(>8岁)-胸部按压方法与成人相同。
●按压︰放松=1 ︰1- 深度= 1/3 胸部前后径-频率≥100次/分;1次呼吸配合5次按压。
•按压后2分钟判断有无改善观察颈动脉、股动脉搏动,瞳孔大小及皮肤颜色等。
当触及大动脉搏动提示按压有效。
5.休克●大量的出血、极度的疼痛或者恐惧时,容易出现休克。
●表现:皮肤发白、发冷、潮湿,呼吸快而且浅表,打哈欠,发叹息声,恶心呕吐,严重时失去知觉。
●怀疑婴儿休克,在急救的同时要与急救中心联系。
休克现场急救●把婴儿平放于地面,下面垫有毯子。
使头部位置较低,头偏向一侧。
如果没有骨折,可把下肢垫高,让血液流向心脏。
●松开婴儿衣服较紧的部位,天气冷时用毯子盖好,避免着凉。
不要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
●如果婴儿失去知觉,首先检查是否还有呼吸和脉搏。
如果心跳与呼吸停止马上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要给婴儿喂食,可以喂一点水。
(二)烧烫伤1.中国平均每年因意外火灾死亡的0—14岁儿童超过700人,即每天就有超过2位儿童因此死亡,而更多的儿童因火灾而受伤……•2004-2008的五年中,三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因烧烫伤接受住院治疗的0-14岁儿童有近900人,即平均每年有约180名儿童因烧烫伤被收住入院,其中并不包括轻伤的门诊病人。
•烧烫伤的多发年龄与地点•烫伤案例•2011年9月25日,一3岁男孩,父母上班,奶奶照看,一眼没看到,把放在桌上的暖水瓶打翻到地上,造成男孩大面积烫伤。
•2012年4月6日,一3.5岁男孩,父母为孩子洗澡,先把热水放进澡盆,孩子忽然一脚迈进澡盆里,致脚部中度烫伤,住院10天方痊愈。
2.烫伤的处理•家庭烫伤多为热水、热汤、电熨斗等引起的烫伤,一般面积不大,不要惊慌失措,立即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现场救治。
•处理程序:冲、脱、泡、盖、送。
(三)窒息1.案例•厦门一年轻妈妈喂奶时睡着压死70天的宝宝•金山西三里某小区发生了这样一起惨剧:妈妈晚上搂着女儿,躺着哺乳,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结果把70天大的女婴压在了身下。
到凌晨四五点,妈妈醒来,发现女儿一动不动,她赶紧看看女儿,可是,女儿已经没了呼吸。
•民警在接到报警后,立刻和法医赶到现场。
妈妈无法面对这样的惨况,泣不成声精神几近崩溃。
•法医表示,女儿身上没有明显外伤,属窒息死亡。
•民警认为,这位妈妈边睡觉边喂小孩的不良习惯是这起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不巧的是,事发当时,孩子的父亲也不在家,去出差了,妈妈又睡太熟了,没能及时发现孩子异常。
(四)吃出来的大麻烦--中毒•全世界每年有4.5万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中毒。
•宝宝意外中毒的一个常见原因是他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尤其是在他还非常小的时候,因为这是他了解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对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含铁的药物和杀虫剂、汽油及打火机油一样具有极高的毒性。
化妆品、个人卫生用品、清洁液、植物野果等也都是让宝宝意外中毒的常见原因。
1.药物•如今不少厂家把药物做得很精致,给孩子吃的药口感也很好,形状也好看,比如有一种退烧药外形是彩色的袖珍迷你小球球,甜甜的很好吃。
•正是这个原因,使一些孩子很喜欢吃药,于是,吃过量的药或吃错药的事情时有发生。
•一4岁男孩把奶奶治高血压的药当糖吃了致抽搐、昏迷。
(五)触电•案例•2012.8.13,10岁男孩在超市门口玩耍时,爬上一台空调外机后就躺了下去,再也没有能够醒过来。
•2012.8.5,南京第一医院来了三个同时被电火花击伤的三四岁的小孩子。
这三个孩子趁父母不在,拿着电水壶的插头就去捅插座。
结果噼里啪啦一阵响,一股电火花蹿了出来,瞬间就将三个孩子的手电伤了。
其中一个小女孩的左手几个手指间的皮都破了,已经能看到鲜红的肉,家人赶紧将他们送到南京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