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及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81.50 KB
- 文档页数:17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及内容一、实验名称。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二、实验目的。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电源(电池组)、电流表、两个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四、实验原理。
根据电流的定义,通过测量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的电流值,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电路图。
[此处画出串联电路的电路图,包括电源、开关、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的不同位置(如灯泡L1之前、两灯泡之间、灯泡L2之后)标注出测量电流的位置]六、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
2. 将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灯泡L1之前的位置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断开开关,把电流表从A点拆下,再串联接入两灯泡之间的位置B点,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记录数据。
4. 再次断开开关,把电流表接入灯泡L2之后的位置C点,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3,记录在表格中。
七、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测量位置电流表示数(A)A点(L1之前)I1 = [具体数值1]B点(两灯之间)I2 = [具体数值2]C点(L2之后)I3 = [具体数值3]八、实验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1 = I2 = I3。
九、误差分析。
1. 电流表的读数误差:在读数时,由于人的视觉误差可能导致读数不准确。
2. 电路连接时的接触电阻:导线与接线柱之间的连接可能存在接触不良,产生接触电阻,影响电流大小,但在本实验中,这种影响较小。
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修改上述内容,如果还需要其他实验的报告单,请告诉我具体的实验名称。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时,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即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会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但大于1倍焦距时,会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目的:练使用温度计并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仪器和器材:温度计和三个烧杯,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
实验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确保操作正确。
4.估测温水的温度。
5.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确保操作正确。
6.估测冷水温度。
7.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确保操作正确。
8.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与结论:观察器材:温度计的量程为-10~110摄氏度,分度值为1摄氏度。
记录数据:手指感觉(热或冷)、估测温度和实测温度。
热:估测温度为55摄氏度,实测温度为50摄氏度。
温:估测温度为38摄氏度,实测温度为37摄氏度。
冷:估测温度为15摄氏度,实测温度为18摄氏度。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练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练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物理课本、硬币、细铜丝、铅笔。
实验原理: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并记录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并记录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并记录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与结论:刻度尺的量程为0~20mm,分度值为1mm,零刻度线未磨损。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P49指导教师柳老师实验目标认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器材或药品电池(含电池夹)、开关、电流表、小灯泡(灯座)、导线实验设想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
3、换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
A点电流IA/AB点电流IB/AC点电流IC/A1 L1、L22 L3、L4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即.实验小组组员签字:实验小组组长签字: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关系P50指导教师柳老师实验目标认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器材或药品电池(含电池夹)、开关、电流表、小灯泡(灯座)、导线实验设想IA =IB+IC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
3、换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
A点电流IA/AB点电流IB/AB点电流IC/A1 L1、L22 L3、L4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包家庄九年制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器材或药品电池(含电池夹)、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实验设想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引言:物理实验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精神。
本报告册将详细记录我在九年级物理实验课程中进行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等内容。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掌握使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实验原理:物体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通常用千克(kg)作为单位。
质量的测量可以通过比较物体与已知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来实现。
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天平使其水平。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记录下示数。
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待测物体的重力,记录下示数。
4. 重复上述步骤,取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质量物体的测量,得到了一系列质量值。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质量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受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是相互印证的。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体积的实验,学习使用容量瓶和游标卡尺等仪器,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实验原理:物体的体积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通常用立方米(m³)作为单位。
体积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宽、高来实现。
实验步骤:1. 用游标卡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宽、高,记录下示数。
2. 用容量瓶装满一定量的水,记录下初始水位。
3.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容量瓶中,记录下新的水位。
4. 重复上述步骤,取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体积物体的测量,得到了一系列体积值。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体积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受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容量瓶和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是相互印证的。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学习使用密度计和天平等仪器,了解密度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 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记录数据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155相等288相等377相等2. 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u1。
(4)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内且大于 1 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3)实验结论:
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6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
压。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
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原理:.
实验结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
的乘积
结论: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就越强。
初三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实验器材,小孔光源、白纸、直尺、黑色纸板、凸透镜、平面镜、蜡烛、打火机。
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光速在真空中传播。
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折射、反射等现象的影响,但总体上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
实验过程及结果:1. 实验一,观察小孔光源的光线传播。
将小孔光源对准白纸,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结果显示,光线呈直线传播,没有发生明显的偏折现象。
2. 实验二,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将凸透镜放在光线传播的路径上,观察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情况。
结果显示,光线会在凸透镜表面发生折射现象,但仍然呈直线传播。
3. 实验三,观察光线在反射面上的传播。
将平面镜放在光线传播的路径上,观察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
结果显示,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但仍然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
4. 实验四,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
在实验室中设置一定长度的光路,点燃蜡烛后,利用打火机将火焰移动,观察火焰的移动情况。
结果显示,火焰移动的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会有所变化,但总体上仍然呈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无论是在真空中还是在不同介质中,光线都会呈直线传播,尽管在折射、反射等现象下会发生一定的偏折,但整体上仍然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光的传播特性。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光学仪器的设计、光通信技术等都离不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摆的周期,以及相关参数,来探究摆的周期和摆长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摆长与摆的周期有密切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将摆的质量悬挂在细绳上方,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2. 记录下电子计时器的读数。
3. 将摆拉到一侧,放开,让它自由摆动。
4. 当摆从一侧摇摆到另一侧时,记录下电子计时器的读数。
5. 计算出摆的周期,并根据数据计算出摆的摆长。
6. 重复以上步骤5次,计算出平均值。
7. 记录并整理数据,绘制出摆长与周期之间的相应关系图。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计算以及图表的绘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摆的周期与摆长成反比例关系。
2. 摆长和周期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不同摆的长度会对实验结
果有一定的影响。
3. 在实验中,电子计时器的精度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很
大的影响。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摆的周期和摆长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中我们探讨了实验误差的来源以及影响,并且通过数据的
整理和统计得到了精确的结论。
同时,我们认识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实验仪器和操作人员的精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鸡东县永和中学初三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一、测固体的密度一、实验目的:掌握测密度的一般方法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滴管、细线、固体、烧杯、量筒、水三、探究过程: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2、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观察天平的最大量程 g,分度值 g③取下保护圈④用镊子将游码归零⑤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衡量平衡⑥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然后在右盘按由大到小的原则舔家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⑦读出被测物体质量(注意游码读数)3、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1/2)以下,读出此时水的体积(视线齐平)并记录4、用细线将物体拴好,轻放入量筒内,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并记录;算出物体的体积5、利用公式ρ=m/v算出物体的密度数据记录: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鸡东县永和中学初三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号:姓名:得分:一、实验目的:①粗测凸透镜焦距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实验器材:光具座及光学元件1套、手电筒、蜡烛、火柴三、探究过程: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2、测焦距①安装凸透镜于光具座中间并固定,同时安装光屏②调节手电筒,使之发出平行光③用手电筒远离凸透镜照射,并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④在光具座上读出焦距f= cm⑤记住f、2f的位置3、点燃蜡烛(火柴梗放入废液缸),放于凸透镜另一测,调节三者高度,力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4、将蜡烛移到u= cm > 2f处,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此时像距v= cm (思考像距的范围)5、将将蜡烛移到f<u= cm < 2f处,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此时像距v= cm (思考像距的范围)6、将蜡烛移到u= cm <f处,移动光屏找像,若观察不到,从另一侧向透镜观察,此时像的特点是7、你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8、实验完毕,整理仪器保持桌面清洁四、评估与交流(略)鸡东县永和中学初三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号:姓名:得分: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二、实验器材:杠杆及支架1套、钩码1盒三、探究过程: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2、杠杆平衡要满足一定条件,你的猜想是3、正确安装杠杆,并使杠杆缓慢转动以检查杠杆是否灵活4、调节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5、向杠杆左端挂适量钩码。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设想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A、B、C三点
的电流,并记录。
3、换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
A点电
流I
A /A
B点电
流I
B
/A
C点电
流I
C
/A
1 L
1、L
2
2 L
3、L
4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即 . 实验小组组员签字:
实验小组组长签字: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课题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
流与支路电流关系P50
指导教师
实验目标认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实验器材或药品电池(含电池夹)、开关、电流表、小灯泡(灯座)、导线
实验设想I
A =I
B
+I
C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A、B、C三点
的电流,并记录。
3、换上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
A点电
流I
A /A
B点电
流I
B
/A
B点电
流I
C
/A
1 L
1、L
2
2 L
3、L
4
实验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即: . 实验小组组员签字:
实验小组组长签字: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目标认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或药品
电池(含电池夹)、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实验设想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前,先将滑片移到位
置。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不断改变电压表的
示数,读出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并记录。
电压U/V
电流I/A
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与导体两端的成。
实验小组组员签字:
实验小组组长签字: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课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P76
指导教师
实验目标认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或药品
电池(含电池夹)、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实验设想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
1、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前,先将滑片移到位置。
3、在电路中R=5Ω、10Ω、15Ω的电阻,移动滑片P使电压的示数为3V不变,读出相应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
电阻R/Ω
电流I/A
实验结论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实验小组组员签字:
实验小组组长签字: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实验:伏安法测电阻P80 指导教师
实验目标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器材或药品
电池(含电池夹)、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实验设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前,先将滑片移到位置。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读出对应的三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
4、根据公式算出每次的电阻,再求出电阻的平均值,就是所没电阻的阻值。
电流I/A 电压U/V 电阻R/Ω1
2
3
电阻平均值:
实验结论
实验小组组员签字:
实验小组组长签字:
C3-3
毛家店学校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课题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
功率P96
指导教师
实验目标会用伏安法测电功率
实验器材或药品
电池(含电池夹)、开关、小灯泡2.5V(灯座)、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实验设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前,先将滑片移到位置。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分别为2.5V、2.0V、3.0V,读出对应的电压、电流大小,及灯泡的亮度,并记录。
4、根据公式算出各种情况下的电功率。
电压
U/V
电流
I/A
电功率
P/W
亮度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