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质联用分析实讲义-2019

液质联用分析实讲义-2019

液质联用分析实讲义-2019
液质联用分析实讲义-2019

实验一液质联用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的原理、基本构造。

2. 了解、熟悉质谱基本操作技术及质谱检测器的基本组成及原理。

3. 了解采集方法的编辑,掌握LC各模块和QQQ采集参数优化及设置。

4. 熟悉定性分析软件,能从所得的质谱图中指认出相应物质对应的质荷比,能对谱图做定性的描述。

二、实验原理

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

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将应用范围极广的分离方法——液相色谱法与灵敏、专属、能提供分子量和结构信息的质谱法结合起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是运用物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效果的一种分离技术,主要目的是对混合物中目标产物进行分离和定量的一种分析技术。质谱是通过测定样品的质荷比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液-质谱联用(LC-MS)技术可实现样品的分离和定量分析,达到快速灵敏的效果。

2. 液质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

液质联用系统包括HPLC(色谱分离)、液质接口(样品引入)、离子源(离子化)、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离子检测)和真空系统等。

本实验采用ESI离子源的三重四级杆质量分析器(如图1,Q1-质量分析器;Q2-碰撞室;Q3-质量分析器)为低分辨率质量分析器,其质量分析器由四根棒状电极组成,形成一个四极电场,该电场只允许一种质荷比的离子通过,通过四极杆的离子到达检测器被检测,其余离子则振幅不断增大,最后碰到四极杆而被吸收。质谱仪的检测主要使用电子倍增器,由四极杆出来的离子打到高能打拿极产生电子,电子经电子倍增器产生电信号,记录不同离子的信号即得质谱。

图1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的系统结构图示意图两个四极杆在空间上串联起来,在分析测试的模式上多了以下选择:

子离子扫描(Product Ion Scan):MS1 使用SIM 方式选择某一个或多个特定质荷比的母离子通过四极杆1,在碰撞池施加碰撞能量产生碎片离子,然后在四级

杆2中进行扫描分析。此过程可以产生典型的质谱/质谱碎片谱图。三重串联四极杆通过这种工作方式可以得到待分析物质的二级质谱图,从而帮助确定在做多反应监测时使用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

母离子扫描(Precursor Ion Scan):第一个质量分析器扫描电压选择母离子(如分子离子),进入碰撞室碰裂后,第二个质量分析器固定扫描电压,只选择某一特征离子质量,该特征离子是由所选择的母离子产生的,由此得到所有能产生该子离子的母离子谱。主要用于同系物的分析。实例:(Q1 = 100-300 m/z;Q3 = 259 m/z)中性丢失扫描(Netural Lost Scan):第一个质量分析器扫描所有离子,所有离子进入碰撞室碎裂后,第二个质量分析器以与第一个质量分析器相差固定质量联动扫描,检测丢失该固定质量中性碎片(如质量数15、18、45)的离子对,得到中性碎片谱,主要用于中性碎片的分析。实例:(Q1 = 100-300 m/z;Q3 = 82-282 m/z)多反应监测(MRM,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S1 采用SIM 方式选择某个或多质荷比的母离子,在碰撞池施加碰撞能量产生碎片离子。MS2 同样采用SIM方式来监测由母离子产生的一个或几个特定子离子。这就是多反应监测(MRM)。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定量准确性,是三重串联四极杆仪器最主要的使用方式。

三、仪器与试剂

Agilent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联用仪(LC-MS/MS,1290II-6460)

甲醇(色谱纯);

乙腈(色谱纯);

待测样品:化合物A(正离子模式,m/z=264);化合物B(正离子模式,m/z=195)。

液相条件:流动相为乙腈和水(含0.1%甲酸和5mM乙酸铵)(40:60),流速

0.3 mL/min,柱温设置为30 °C,进样量5 μL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仪器开机。打开仪器开关和计算机电源,仪器从断电状态开机时,打开仪器前面板左下方的电源按键,听到第一次阀切换的声音,真空泵即开始工作,大约2~3分钟后,仪器内置的系统启动完毕,出现第二次阀切换声,双击“MassHunter”软件进入工作站,与仪器通讯,待仪器运转正常(前级真空1~3 Torr、高真空达到4×10-5 Torr以下),即可进行调谐或开始实验。

2. 系统初始化:(主要目的是排除溶剂管路中气泡)

将液相泵设置为“ON”的状态,在泵模块(Binary Pump)点击鼠标右键,选中“Prepare Pump”,设置泵流量5mL/min、分别冲洗实验所用的A、B两个管路(将其比例分别设为100%),仔细观察废液管,如果没有气泡从废液管中派出则证明该管路冲洗完毕,然后将流动相比例设置成实验所需比例。

3. 仪器调谐:仪器关机时间较长或样品检测结果异常时,建议调谐质谱仪以达到最佳使用状态。确认调谐液存量及其洁净,管线已经连接到喷雾针,进入MassHunter的“Tune”界面,选择适当极性“Positive、Negative或两者均选”,点

击“AutoTune”。调谐完成后自动保存调谐结果并生成调谐报告,调谐通过后,切换回“Acquisition”工作界面。

4. 编辑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采集。在MussHunter的采集方法编辑“Method Editor”界面下,通过“Sampler”、“Binary Pump”、“Column Comp”、“QQQ”选项卡分别设定进样量(5 μL)、流动相流速(0.3 mL/min)与组成(乙腈和水(含0.1%甲酸和5mM乙酸铵):40: 60))、柱温(30 °C)及质谱采集方式。

正离子模式下,分别采用以下方法分析待测溶液:

(1)通过全扫描扫描(MS2 Scan)荷质比范围50-500,扫描时间200 ms,源内碎裂电压60V,确认化学物出峰情况,寻找化合物A、B保留时间。

(2)使用选择离子检测(SIM),优化各个化合物的源内碎裂电压Fragmentor(40-140),母离子(Precursor)分别设置为195和264,子离子MS2分别设置为50-200和50-300,扫描时间(Scan time)100 ms。

(3)子离子扫描(Product Ion):寻找子离子,每个化合物至少找到两个子离子,继续做子离子扫描,针对各个子离子优化碰撞电压CE。

5. 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双击Agilent Mass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 图标,打开定性分析软件,对上述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6. 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将质谱仪置于Standby状态,使系统休眠。

仪器关机:如长期不用或有断电通知时,需将仪器关机。选择MassHunter的质谱仪器图标,左键单击、选择Vent,开始放空。放空完毕后(时间在15分钟左右),系统会给出提示,此时方可关闭电源。为避免仪器部件不必要的负荷,对于较长时间关机的仪器,建议将主电源线拔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利用全扫描方式,得到化合物的质荷比和保留时间分别为:

A:m/z= ; min B:m/z= ; min

2.利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得到化合物的最佳Fragmentor电压分别为:

A:V; B:V

3.利用子离子扫描方式,选择响应最强的两个子离子,它们的m/z和CE分别为:

A子离子1:;最佳CE:V;

子离子2:;最佳CE:V;

B子离子1:;最佳CE:V;

子离子2:;最佳CE:V;

六、注意事项

使用质谱仪器时,建议使用进口分装的色谱纯以上级别的有机试剂。水相请使用机制纯净水或新鲜的市售小包装饮用纯净水。水相、缓冲液以及含有有机相不足10%的水溶液,放置超过2天后请及时更换。

下列的溶剂添加会产生离子化抑制,请慎用:三氟乙酸,会影响负离子模式离

子化,并造成该模式下m/z = 113,227,245的污染峰;有机胺类,尤其三乙胺会影响正离子模式离子化,并造成该模式下m/z = 102的污染峰。

下列的溶剂添加剂会产生严重的离子化抑制,建议禁用:强酸强碱、不挥发性酸及相应的盐(如磷酸盐、硼酸盐、柠檬酸盐、表面活性剂等)。

七、思考题

1、各扫描模式中m/z分别如何设定?

2、比较各模式的测定结果,讨论各模式在测定中的作用。

3、结合HPLC等其它色谱分析技术及实验,讨论LC-MS的优势及在社会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附:仪器设置

图2 方法编辑、分析工作列表和单针样品分析选项卡

图3 采集方法编辑-自动进样器设置

图4 泵(流动相)设置

图5 质谱采集参数设置(一)

图5 质谱采集参数设置(二)

图6 质谱采集参数设置(三)

实验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挥发性有机物定性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结构、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

2.掌握气相色谱中质谱库定性的基本原理。

3.了解利用弱极性毛细管柱测定非/弱极性有机物的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2.1 气相色谱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样品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2.2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作用

气相色谱的结构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载气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记录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1)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装置三部分,作用是提供稳定流量/压力的高纯载气。气源提供载气流动相,气体净化装置去除载气中的杂质和水汽,纯化载气,气体流速控制装置可控制载气的流量。

(2) 进样系统:包括注射器和进样口(隔垫、衬管),样品被注射器注入衬管后(液体样品将瞬间汽化),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分流功能也在进样口实现。

(3) 色谱柱:色谱柱是混合物样品中的各组分分离的场所,是气相色谱最重要的结构之一。色谱柱按照固定相是固体还是液体有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种。

(4) 检测系统:获得与各组分含量呈比例的信号。

(5) 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及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及工作站,记录检测器获得的信号,得到色谱图,并可以对色谱峰进行积分等处理。

(6) 温度控制系统:柱温箱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柱室和气化室的温度。在恒温或程序升温控制下,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上实现分离。

2.3 质谱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质谱仪主要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真空系统组成。离子源是质谱仪的核心,其作用是将被测样品分子电离成带电的离子,并对离子加速使其进入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的作用是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按照荷质比的大小分开并排列成谱图。检测器的作用是对离子进行记录并转换成电信号放大输出,输出的信号经过计算机采集和处理,最终得到按m/z大小排列的质谱图。真空系统的作用是提供真空环境,保证离子源中灯丝的正常工作,保证离子在离子源和分析器中的正常运行,减消不必要的离子碰撞,散射效应,复合反应和离子-分子反应,减小本底与记忆

效应。以电子轰击或其他的方式使被测物质离子化,形成各种质荷比(m/z)的离子,然后利用电磁学原理使离子按不同的质荷比分离并测量各种离子的强度,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有机质谱仪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它能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元素组成以及官能团等结构信息。分为四极杆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和磁质谱仪等。本实验中使用的是四极杆质谱仪。

2.4 质谱图定性方法

以相同的70 eV能量电子轰击样品束,同一种物质应具有相同的质谱图。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质谱库收集了大部分已知化合物在70 eV电子轰击电离源下产生的质谱图,如NIST库。用未知物组分的质谱与质谱库中的标准图比对,按照相似度可排列出可能的化合物。如果要进一步确认,则需用标准样品进样,以保留时间辅助确定。

2.5 气相色谱外标法定量的定义和特点

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被测物质的量与它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或峰高)成正比。数据处理软件(工作站)可以给出包括峰高和峰面积在内的多种色谱数据。因为峰高比峰面积更容易受分析条件波动的影响,且峰高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也较峰面积的窄,因此,通常情况是采用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外标法是色谱分析中一种简便的定量方法。当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得到良好的分离并都能被检测而得到色谱峰时,则可利用外标法定量计算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

2.6非极性/弱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苯系物是非极性的化合物,部分有弱极性,针对苯系物样品的测定,选择固定相为5%苯基、95%二甲硅亚芳基硅氧烷的非极性柱DB-5MS,“MS”是指针对质谱检测器设计的低流失气相色谱柱。

三、仪器与试剂

3.1 仪器

仪器型号:7890B-5977A(美国安捷伦公司)。

色谱柱:DB-5MS(30 m×0.25 mm×0.25 μm)。

3.2 试剂

标准样品: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三种混合物(分析纯以上),以正己烷为溶剂(色谱纯),配置100 ng/mL的待测溶液。

载气:高纯氦气。

四、实验步骤

4.1准备与开机

1. 检查、打开氦气钢瓶,输出压力设置到0.5Mpa;

2. 用手按住质谱MS 侧板(如果没按住,侧板缝隙太大,真空泵无法把侧板吸住),打开质谱电源,直至侧板被吸住约(30s),自检完成后仪器会显示仪器型号(Agilent 5977 MSD)。

3.打开计算机,进入软件控制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1 GC-MS仪器控制界面截图

4.2 调谐质谱

调谐(Tune) 就是用质谱自带的标准物质(全氟三丁胺,C12F27N),对质量轴和响应值进行校正,是质谱检测器工作参数的依据,可以根据不同要求选择调谐文件。并且可以通过调谐报告分析出质谱检测器是正常工作。

1. 选择调谐文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质谱调谐文件”,选择基本的调谐文件“Atune.u”,兼顾质量轴准确和响应。

2. 调谐:在“仪器控制”界面下,单击“视图”菜单,选择“调谐及真空控制”进入调谐与真空控制界面,单击调谐菜单下的“自动调谐Atune.U”进行调谐,调谐完成后会生成调谐报告,调谐结束后选择“文件”菜单“保存”调谐参数,并替代原有调谐文件,指定打印机(PDF打印机)会自动打印。

3. 调谐结果评价:可以通过调谐评价分析调谐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在“调谐与真空控制”界面,选中调谐菜单中“调谐评价”对调谐结果进行调谐评价,要求水(H2O)、氮(N2)比例分别小于20%、10%方可进行样品分析。

4.3 仪器方法编辑与运行

编辑仪器方法

(1)在图1所示的仪器控制界面中,首先通过“方法”下拉菜单中“调用方法”来调用“default.m”(在此默认方法基础上编辑新的数据采集方法),选中“方法”下拉菜单中“编辑整个方法(E)…”(见图2),选择需要编辑的信息,点击“确定”。

图2 编辑整个方法

(2)编辑方法信息

(3)选择进样方式:进样口选“GC”;进样方式选“GC 自动进样器”;选中“使用MS”;进样口位置“前”;MS已连接到“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然后确定。

(4)编辑GC参数

前进样器中:设定进样量1 μL(0.1-5 μL);溶剂A进样前和进样后分别清洗次数(各3次);样品清洗次数和抽吸次数(各1次)。

进样口:设定加热温度(250 °C)、载气压力(8.2 psi)、总流量24 mL/min、隔垫吹扫流量3 mL/min分流比(100:1)等参数,开启载气节省模式。

色谱柱信息:设置载气流速1 mL/min。

柱箱设置:柱箱开启温度60 °C,并按梯度设置升温程序。

辅助加热器:开启设置温度为200 °C。

(5)编辑质谱参数:设定溶剂延迟2.5 min,选择采集类型为“扫描”,质量范围“30-400”:

选择参数监控窗口:根据需要选择(默认即可)。

最后保存上述编辑的方法。

4.4 运行样品序列

返回“仪器控制”视图后,通过菜单栏“序列”调用“调用序列”打开“default.sequence.xml”序列,并根据需要编辑(每组至少运行三个样品,包括空气针、溶剂及样品),然后保存并“运行序列”。

4.5 未知化合物定性分析

利用“Qualitative Analysis”(B.07.00)对采集数据进行定性分析,软件各功能区如下图所示:

(1)提取总离子流图TIC:打开要分析的数据文件,若色谱图结果窗口无任何显示,则通过菜单栏“色谱图—提取色谱图”打开提取色谱图对话框,如下图,提取TIC图。

(2)提取各色谱峰质谱图:通过“色谱图结果”窗口中的峰选择工具,选择要提取质谱图的色谱峰,鼠标右键“提取蜂质谱图”获取该色谱峰对应的质谱图。或通过左侧方法管理器中质谱图菜单工具完成上述任务。

(3)质谱图数据库检索:对拟分析质谱图结果窗口通过鼠标右键选择“使用NIST MS程序检索”工具,获得未知物质谱图与标准谱图比对结果。通过方法管理器中“查找化合物”、“识别化合物”等导航工具,均可实现上述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对未知物各主要色谱峰进行质谱定性鉴定。

六、思考题

对未知物进行分析时,为何需要分析空气样品和溶剂样品?

行测复习资料-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 一、试题概述 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 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 “◆”表示“掌握型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 量 A 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例】某城市有30 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 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例】某城市有老年人6 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请问这个城市共有多少人? ◆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

数的几成? ◆折数 几折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服装原件400 元,现价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 ◆倍数 A 是 B 的N 倍,则A=B×N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 如果研究“和2006 年相比较,2007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 如果研究“和2007 年8 月相比较,2007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为基期,为现期。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 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 人,则今年的增幅为? 【君子言解析】2400-2000=400,400÷2000×100%=25% ◆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 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 )之后的利润。 A. 营业税 B. 房产税 C. 土地增值税 D. 企业所得税 标准答案: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税后利润的含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为税后利润。 2、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 消费能力 B. 消费动机 C. 消费行为 D. 消费结构 标准答案:C 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3、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4、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重现 B.同类延续 C.存在超越 D.物种证明 5、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

资料分析做题技巧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做题资料分析做题技巧技巧技巧

例: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则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6718.8亿元,增长13.2%< 例1: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增长13.2%,则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 例2:2008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增加值16718.8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256.3亿元,增长14.1%,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451.5亿元,则增长 【真题精析】 例1.2009年北京应届真题

2007年我国对韩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约比上年增长: A.15.6%B.19.1%C.26.1%D.44.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2007年我国对韩国进出口总额为561+1038=1599亿美元,2006年为 亿美元,则前者比后者增长20%,因此,选B。 【真题精析】 例1.2008年黑龙江真题 据统计,2007年1~8月份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进出口实现69.8亿美元,增长72.3%,高于全国对俄进出口增幅31.1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3.1%,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出口总值的23.2%。其中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高于全国对俄出口增速13.9个百疑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出口总值的69%,占全国对俄贸易出口总值的30.9%;对俄进口17.3亿美元,增长27.1%,高于全国对俄进口增速17.4个百分点,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口总值的50%;占全国对俄贸易进口总值的13.3%。 根据统计资料,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是: A.13.6亿美元B.26.9亿美元C.40.5亿美元D.52.5亿美元[答案]B [解析]根据“对俄出口52.5亿美元,增长95.1%”可知,2006年1~8月份黑龙江对俄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因此,选B。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资料分析真题(B卷)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资料分析真题(B卷) [使用B卷的地区包括:宁夏、青海和海南。]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水平、综合分析水平、提出和解决问题水平 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4.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1.根据联合国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 龄化将表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年均增长16.55%,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达28%左右。在这30年里,中国开 始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 30%,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长期实行严厉的人口出生控制政策,人口 出生率迅速下降,使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65岁及以 上老年人比重为6.8%,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同,但是,到2010年我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是8.3%,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5%。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是人口老龄化水准高的国家。这些发 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美元以上。2009年,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6859美元,日本为38559美元, 英国为43785美元。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 富裕水准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明显差别,我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 超过1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我国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为3315美元。而且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达国家老龄化

2019重庆法检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2019重庆法检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2019年甘肃省考资料分析也是用的本套题目。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101~105题。 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90100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70200亿元,同比增长25.4%;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9900亿元,同比增长18.7%。 2018年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3700亿元。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0900亿元,同比增长30.9%;农村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2800亿元,同比增长28.4%。分品类看,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前三位的品类分别为服装鞋帽针织品、日用品、粮油食品及饮料烟酒,分别占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的37.3%、19.3%和13.3%,同比增速分别为30%、28%和35%。 2018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05亿元,比全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低9.9个百分点。其中,休闲食品、茶叶、滋补食品零售额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24.2%、12.5%和12.0%,同比增速分别为30.5%、32.5%和29.0%。 101.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比重约为:【重庆法检2019】A.70% B.74% C.78% D.82%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第一段(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90100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70200亿元),可得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比重=70200/90100=(63000+7200)/90100,选C

102.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重庆法检2019】A.低于27% B.27%~29% C.29%~31% D.超过31% 楚香凝解析:考查浓度混合思想;由第二段(2018年全年农村网络 零售额为13700亿元。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0900亿元,同比增长30.9%;农村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2800亿元,同比 增长28.4%),(30.9%+28.4%)/2=29.65%,因为实物商品的前期 量更大,所以混合后的浓度介于29.65%~30.9%之间,选C 103.2018年全国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前三位品类的零售额为多少亿元?【重庆法检2019】 A.1960 B.7400 C.7600 D.9600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第二段(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 为10900亿元%。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前三位的品类分别为服装鞋帽 针织品、日用品、粮油食品及饮料烟酒,分别占农村实物商品零售 额的37.3%、19.3%和13.3%),可得2018年全国农村实物商品零售 额前三位品类的零售额=10900×(37.3%+19.3%+13.3%)=10900×69.9%≈10900×70%=7630,选C 104.2017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品类中,休闲食品零售额约是滋补 食品的:【重庆法检2019】

优酷全套资料分析视频配套讲义答案

第一章列式能力培养及训练 第一节必须掌握的概念 一、增长 (二)能力培养 例1.【答案】①3185.0-371;②371÷(3185.0-371) 例2.【答案】①2744+289;②289÷(2744+289) 例3.【答案】①1387.4÷(1+9.2%);②1387.4÷(1+9.2%)×9.2% 例4.【答案】①235.6÷(1-11.1%);②235.6÷(1-11.1%)×11.1% 例5.【答案】①D 。直接做差得到2007到2010年每年比上年增长的量分别是50527.1,48863.7,26126.8,61858.5,所以最大的是2010年的增长量;②C 。增长率最大的就是分数比较大小,50527.148863.726126.861858.5215883.9266411.0315274.7341401.5、、、 ,显然是2007年的增长率最高;③(403260-215883.9)÷4;④19 .2158834032604-例6.【答案】①4 %)9.101(8 .126+例7.【答案】①直接将四种收入作差,总增量最大的,年均增量也是最大的,明显是工 资性收入。②=1-年份差 末期量年均增长率基期量,由于年份差一致,所以只需比较四种收入末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大小,四种收入末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分别为137081714520509288973762093940 、、、,明显第二个分数的比值最大,即经营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最大。(三)强化训练 例1.【答案】①3.13-0.11,②0.11÷(3.13-0.11) 例2.【答案】①1.56+0.32,②0.32÷(1.56+0.32) 例3.【答案】①549.1÷(1+11.2%),②549.1÷(1+11.2%)×11.2% 例4.【答案】①61579.1÷(1-13.5%),②61579.1÷(1-13.5%)×13.5% 例5.【答案】①C ,2007-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量分别为756,845,4031,1007,很明显2004年的增长量最大

2019国考资料分析解析

2019 年资料分析解析 【题号】2019-国家-116.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计算 【扩展知识点】多平均数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根据图 1 可知,2017 年 7~9 月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分别为 1.1、1.2、1.1 万吨,根据图 2 可知,进口药品金额分别为 19.6、23.8、21.9 亿美元。 第二步,2017 年第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为19.6 + 23.8 + 21.9 = 65.3 ≈ 19 万 1.1 + 1.2 + 1.1 3.4 美元。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17. 【答案】C 【知识点】增长率计算 【扩展知识点】增长率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 2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4.4%;2017 年 4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 1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2%。 第二步,2016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7.8 ≈ 27.8 ≈ 18 亿美元,2016 年 4 月全 1 + 54.5% 1.55 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18.8 ≈ 18.8 ≈ 17 亿美元。 1 + 12.2% 1.1 2 第三步,2016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速为18 - 17 ≈ 1 ≈ 6% 。因此,选择 C 选 项。 【题号】2019-国家-118. 【答案】C 【知识点】简单比较 【扩展知识点】读数类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17 17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根据图 1 折线可知,2017 年 6~12 月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5.6%、1.0%、13.3%、8.2%、7.0%、21.5%、?3.0%,下半年只需判定 7~12 月即可。 第二步,比较可知,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低于上月水平的分别为:7 月、9 月、10 月、12 月,共 4 个。因此,选择 C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19. 【答案】D 【知识点】增长率比较 【扩展知识点】增长率读数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增长率比较。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9~12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分别为 21.9、18.4、24.0、27.8 亿美元,明显 2017 年10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长率为负,11 月、12 月环比增长率均为正。故 10 月环比增长率最小,观察选项只有 D 符合要求。因此,选择D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20. 【答案】B 【知识点】综合分析 【解题思路】 A 选项,基期量比较,根据图 1 可知,2016 年下半年全国进口商品数量低于 1 万吨的只有 10 月, 1.0 1 + 7% < 1万吨,错误。 B 选项,两期平均数比较,药品单价=药品金额 ,根据材料可知,2017 年 11 月全国药药品数量 品进口金额同比增长 11.9%,进口数量同比增长 21.5%,分子增长率<分母增长率,根据两期平均数比较的结论可知,平均数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正确。 C 选项,简单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第二季度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18.8 + 27.8 + 26.5 < 19 + 28 + 27 = 74 亿美元,错误。 D 选项,基期量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8 年1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2.2 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则2017 年1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2.2 1 + 16.3% < 20 亿美元,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21. 【答案】B

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作者:————————————————————————————————日期:

花生十三资料分析 单项讲义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4) 1、考试大纲描述 (4) 2、考试时间安排 (4) 3、重点考察内容 (4) 4、做题思想 (4) 二、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5)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5)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6) 3、资料分析读题方法 (9) 4、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11) 三:资料分析高频考点梳理 (20) 1、ABR类问题 (20) 2、比重类问题 (26) 3、比较类问题 (34) 4、比值类问题 (40) 5、综合类问题 (42)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1、考试大纲描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包括条形坐标图、圆形百分比图、坐标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应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应试者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 2、考试时间安排 分题型分析,文字材料:6-8分钟;单纯统计表、统计图:5分钟;综合题:6-8分钟。 若四个资料分析,一般会有一个文字材料,两个综合题,一个单纯统计表或统计图;所需时间为23到29分钟。平时练习控制好时间,考试时一定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以便保证准确率。 3、重点考察内容 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误区,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考查计算能力,我做不完只是因为计算的不快,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考官只是想招个计算器,资料分析更侧重的是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资料分析考察内容有三:一是读题:如何选取关键字,如何快速准确的在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二是分析运算:如何通过分析或列出有效的计算式子计算答案,资料分析常用的公式不多,通过练习,要深刻理解,必须做到如条件反射一般。三是计算:没有人想找个计算器,计算往往都是通过各种巧算估算结合选项来分析出答案,所以,平时的练习就需要我们养成速算的习惯,从而在考试中节省出时间。 4、做题思想 一、读题找出数据与列式计算同等重要:切忌忽视分析,陷入到复杂繁琐的计算当中,不仅速度没有保障,也会影响状态,造成思维混沌。 二、技巧是为做题服务的:学习技巧不是为了卖弄技巧,而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有些题目本身已经非常简单,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使用技巧,直接计算反而更节约时间并且准确率可以得到保证。 三、估算必然产生误差:在估算前一定要先注意选项,只有当选项差距足够安全时才可以估算,必要时候可以在估算之后估计误差范围,以免出错。 四、有舍才有得,心态决定正确率: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做对所有的资料分析题,做之前按照自己平时的水平做好预计,适当放弃永远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花生十三资料分析 单项讲义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2 1、考试大纲描述2 2、考试时间安排2 3、重点考察内容2 4、做题思想2 二、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3 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3 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4 3、资料分析读题方法7 4、资料分析速算技巧10 三:资料分析高频考点梳理18 1、ABR类问题18 2、比重类问题23 3、比较类问题31 4、比值类问题37 5、综合类问题39

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1、考试大纲描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包括条形坐标图、圆形百分比图、坐标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应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应试者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 2、考试时间安排 分题型分析,文字材料:6-8分钟;单纯统计表、统计图:5分钟;综合题:6-8分钟。 若四个资料分析,一般会有一个文字材料,两个综合题,一个单纯统计表或统计图;所需时间为23到29分钟。平时练习控制好时间,考试时一定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以便保证准确率。 3、重点考察内容 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误区,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考查计算能力,我做不完只是因为计算的不快,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考官只是想招个计算器,资料分析更侧重的是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资料分析考察内容有三:一是读题:如何选取关键字,如何快速准确的在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二是分析运算:如何通过分析或列出有效的计算式子计算答案,资料分析常用的公式不多,通过练习,要深刻理解,必须做到如条件反射一般。三是计算:没有人想找个计算器,计算往往都是通过各种巧算估算结合选项来分析出答案,所以,平时的练习就需要我们养成速算的习惯,从而在考试中节省出时间。 4、做题思想 一、读题找出数据与列式计算同等重要:切忌忽视分析,陷入到复杂繁琐的计算当中,不仅速度没有保障,也会影响状态,造成思维混沌。 二、技巧是为做题服务的:学习技巧不是为了卖弄技巧,而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有些题目本身已经非常简单,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使用技巧,直接计算反而更节约时间并且准确率可以得到保证。 三、估算必然产生误差:在估算前一定要先注意选项,只有当选项差距足够安全时才可以估算,必要时候可以在估算之后估计误差范围,以免出错。 四、有舍才有得,心态决定正确率: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做对所有的资料分析题,做之前按照自己平时的水平做好预计,适当放弃永远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梳理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梳理2020国考硝烟再起。要打赢这场你争我抢的“公务员上岸”之战争,必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前早早进入备考状态了解国考行测的相关考情。知己知彼,方能一战而胜,一考而过。 一、资料分析基本考情 1、题目数量:从近四年(2016-2019)试题来看,无论是副省级还是市地级岗位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均考察4篇材料,每篇材料附带5个问题,总共考察20道题目。考察题目数量考情稳定,因此2020年基本可以确定考察4篇材料共计20道题目。 2、材料形式:从近四年(2016-2019)试题来看,材料基本形式有以下3种:①纯文字材料;②表格材料;③图形材料。但基本只有纯文字材料会单独出现,表格材料和图形材料往往跟文字材料结合出现,且这类综合型材料考察较多。 3、基本考点:从近四年(2016-2019)试题来看,增长是考察最为多的知识点,占比超过一半,比重、平均数等考点也考察较多,出现比较频繁,倍数、贡献率等知识点等也有涉及。 4、选项类型:①计算类;②比较类;③综合判断类。 二、资料分析基本考点梳理 在国考考试当中,比较简单的就是直接进行某一个统计指标的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的相互转化计算,也就是统计基础知识相关基本点,不同的计算内容涉及不同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除了上述直接性的考察对某个具体统计指标的计算之外,还会涉及到需要某两个统计指标做比得到相应结果,具体就包括比重、平均数和倍数相关知识点: 4、比重: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基本公式:比重=部分值/整体值。基本考点公式如下: 6、倍数:反应两数据对当关系的数,基本公式:A是B的倍数为A/B,倍数这个地方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 国考行测包括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各类题型,每个题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及解题思路,本栏目将每天提供一些试题给广大考生们练习,今天整理了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希望给给大家帮助。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 1.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美世(Mercer)公司近日发布的《2012全球生活成本调查》称,东京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中国香港名列第9位,中国内地的上海和北京分别名列第16和第17位;纽约是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但排列在全球第33位。美世公布的“生活成本”,特指政府机构和跨国公司派驻海外人员在各个城市的生活成本。这与通常讲的居民生活成本不是一回事。混淆两种不同的“生活成本”,不仅无助于科学比较,而且容易导致情绪化倾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上海、北京的生活成本未高过纽约 B.混淆“生活成本”概念造成了曲解 C.不同国家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可比较 D.我国大城市居民生活成本不是很高 2.中国长江以南的居民最初来自北方,周期性的天灾与持续不断的人口压力迫使汉族逐渐离开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如南宋时就有一次南迁高峰。但是人口流动常常是不易察觉的,通过

将地方志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统计制表,历史学家现在能够说,早在3世纪就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开始渡过长江,进入拥有季风气候、热带丛林的南方。唐代移民迅速增长,13世纪晚期移民数量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直到1700年相对稳定。此时,中国大半人口已住在长江以南。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描述长江以南的人口迁入史 B.介绍人口研究方面的新成果 C.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 D.说明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 3.近期网上流传一种观点,认为暴利的眼镜行业造就了近视眼。一些网友称商家只会一味推销眼镜,其实近视后视力仍可恢复,但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因此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这引发不少人对眼镜店唯利是图、赚取暴利的斥责,进而引起关于“越戴眼镜越近视”的讨论。然而临床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程度都会不断加深。这是因为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球也在发育,因而近视的度数并不稳定。但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佩戴近视眼镜之后仍可以恢复视力 B.佩戴眼镜与近视加深完全没有关系 C.近视加深与佩戴眼镜没有必然联系 D.眼镜商家并非仅因暴利而推销眼镜

1.资料分析讲义

1.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讲义师说教育集团考试教学团队编录 一.试题概述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表示“掌握型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量 A 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例】 某城市有30 万人口,其中老年人有6 万,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例】 某城市有老年人6 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请问这个城市共有多少人? ◆成数几成相当于分之几【例】 某单位有300名员工,其中有60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数的几成? ◆折数几折相当于分之几【例】

某服装原件400 元,现价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 ◆倍数 A 是B 的N 倍,则A=B×N ◆基期(基础时期).现期(现在时期)如果研究“和xx 年相比较,xx 年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年为基期,年为现期; 如果研究“和xx 年8 月相比较,xx年9 月的某量发生某种变化”,则为基期,为现期。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例】 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 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 人,则今年的增幅为? 【君子言解析】 2400-2000=400,400÷2000×100%=25% ◆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 【君子言解析】 2400-1800=600,600÷2400×100%=25% 【注】 很明显,“减少率”本质上就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增加N 倍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N=基期量×(1+N)基期量=现期量÷(1+N)减少M 倍增长了x%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x%=基期量×(1+x%)基期量=现期

楚香凝2019中国银行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楚香凝2019中国银行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61~65题。 2017年A省全年共接待大陆游客6.26亿人次,来自于大陆游客的旅游收入6002.4亿元。全省全年入境旅游人数54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外国人321万人次,增长13.4%;港澳台同胞228.2万人次,增长12.6%。旅游外汇收入28.8亿美元。2017年,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收入3252.4亿元,增长25.4。 61.2017年A省入境旅游人次数中,外国人同比增量约是港澳台同胞的多少倍?【中国银行2019】

A、1.1 B、1.3 C、1.5 D、1.7 楚香凝解析:考查增长量的倍数计算;由第一段(外国人321万人次,增长13.4%≈1/7.5;港澳台同胞228.2万人次,增长12.6%≈1/8),份数法可得外国人同比增量=321/8.5、港澳台同比增量=228/9,(321/8.5)÷(228/9)=(321×9)/(228×8.5)≈340/228=1.5,选C 62.2013~2017年间,A省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0%以上的年份有几个?【中国银行2019】 A.1 B.2 C.3 D.4 楚香凝解析:考查增长率的比较;增长率大于10%,可得前期+(前期/10)<本期;由图表2可得,满足条件的有2013年和2017年,选B 63.2013~2017年间,A省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量最大的年份,当年来自于大陆游客的旅游收入同比约增长了:【中国银行2019】 A.10% B.15% C.20% D.26% 楚香凝解析:考查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由图表2,可得2013~2017年间A省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量最大的年份是2017年;由图表1,可得来自于大陆游客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率=(600-476)/476=124/476≈26%,选D 64.2014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约为“6.143人民币=1美元”。如按此汇率计算,则当年平均每人次入境游客创造的旅游收入约是大陆游客的:【中国银行2019】 A.不到5倍 B.5~7倍之间 C.7~10倍之间 D.10倍以上 楚香凝解析:考查平均数的倍数;由两幅图表可得2014年平均每人次入境游客创造的旅游收入=19.6×6.143/0.0405、每人次大陆游客创造的旅游收入=3310/3.8,(19.6×6.143/405)÷(3310/3.8)=(19.6×6.143×3.8)/(0.0405×3310)≈(120×3.8)/132.4<3.8,选A 65.关于2012~2017年A省旅游收入状况,下列信息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有几条?【中国银行2019】 ①2012~2017年全省来自大陆的游客总数超过25亿人次 ②2013年平均每人次入境游客创造外汇收入高于2012年水平 ③2012~2016年全省年均旅游外汇收入超过21亿美元 ④2017年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收入同比增长800多亿元 A.1 B.2 C.3 D.4 楚香凝解析:依次进行检验; ①由图表1,可得2012~2017年全省来自大陆的游客总=2.92+3.36+3.8+4.44+5.22+6.26=26

地市级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网友版)

地市级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 (网友版) 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本网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负责!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实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GDP之和约为12.0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6.0%;人口总数约为32.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43.4%;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出口额)约为71885.6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7%。 111. 2016年世界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万亿美元? A.28 B.33 C.40 D.75 112. 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20国的人均GDP约是中亚5国的多少倍? A.2.5 B.3.6 C.5.3 D.11 7 113.“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中,2016年进口额与出口额数值相差的是: A.东南亚11国 B.南亚8国

C.西亚、北非19国 D.东欧20国 114. 2016年,蒙古GDP约占世界总体GDP的: A.0.61‰ B.1.56‰ C.0.06‰ D.0.16‰ 115.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年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超过六成人口集中在南亚地区 B.东南亚和南亚国家GDP之和占世界的8%以上 C.平均每个南亚国家对外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 D.平均每个东欧国家的进口额高于平均每个西亚、北非国家的进口额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5-2016年中国生活服务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统计表 单位:亿元 116. 2016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约比上年增加了: A.132% B.63% C.104% D.37% 117. 2015年第四季度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占全年交易规模的比重约为: A.21% B.28% C.37% D.49% 118.如按2016年移动出行市场同比增长趋势估算,2018年该市场规模将为:

2019行测资料分析一比重

资料分析——比重 我们知道在资料分析中比重考点必出现,那么具体怎么拿到这些分值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怎样能准确无误选出答案。 一、比重定义 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100% 二、考查形式 1. 现期比重 此类题型会直接告诉你两个具体数值,求它们比值,是比重题型中较简单题型。 【例】2015年总产出为12536.4,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为9098.2…… [问]2015年,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总产出约占国家体育产业总产出的( )。 A. 62.9% B. 69.2% C. 72.6% D. 76.2% 【京佳解析】C 。求比重。比重为9098.212536.4 ≈72.5%。故选C 。 2. 基期比重 给出数据为今年,求去年比重,此类题只要找到所需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即可 基期比重=现期部分量1+部分增长率÷现期整体量1+整体增长率 【例】2016年水资源总量3015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6.5%……年末全国监测的614 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340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总量减少160亿立方米 [问]:2015年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约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 )。 A. 13.6% B. 25.6% C. 14.7% D. 12.6% 【京佳解析】D 。求基期比重。可知2015年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约占当年水资源总 量(3409+160)÷301501+6.5%=3569×1.06530150≈380030150 ≈12.6%。故选D 。 3. 现基期比重差 此类题型是整个比重中最难的部分,但是只要掌握公式,没有大问题。 现期比重-基期比重=现期部分现期整体-现期部分现期整体×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 =现期部分现期整体×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 【例】8月份餐饮收入3516亿元,同比增长9.7%,商品销售28026亿元,增长8.9%

2018.09.26 2019国考资料分析——容易出错的累计数据

2019国考资料分析——容易出错的累计数据 京佳教育 一、累计数据的概念 累计数据:指某一时间段内的所有数据和。如“十三五”累计利用外资总额,即为2016、2017、2018、2019、2020年五年利用外资额之和。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真题来学习和分析“累计数据”这一概念。 二、最新真题举例 (一)2016年国考省部级 全国分季度累计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速 问: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最高的季度是()。 A. 第一季度 B. 第二季度 C. 第三季度 D. 第四季度 【解析】C,锁定图形资料的柱状图数据;若考生忽略了柱状图图标“2014年累计社会物流总额”中的“累计”二字,很容易误选D项(第四季度);正确解法为:柱状图的图标点明了是“累计”,故求二、三、四季度指标要有一个相减的过程,由图形数据可得,第一季度为47.8万亿元、第二季度为101.5-47.8=53.7万亿元、第三季度为158.1-101.5=56.6万亿元、第四季度为213.5-158.1=55.4万亿元;可见,第三季度最高。故选C。 (二)2015年江苏省考 问:2014年6—9月江苏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最低的月份是()。 A. 6月 B. 7月 C. 8月 D. 9月 【解析】C。增速比较题。由折线图数据可知,1—5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为8.2%,1—6月为9.3%, 6月粗钢同比增长率>9.3%;同理可得,7月粗钢同比增长率>9.5%,8月粗钢同比增长率<9.3%,9月粗钢同比增长率=9.3%。因此,2014年6—9月江苏粗钢

产量同比增长率最低的月份是8月。故选C。 特别提示:坐标轴横坐标中的“1—?”表示图中数据为累计数据,不少考生不理解这一点,将6—9月增速直接看成:9.3%、9.3%、9.5%和9.3%,题干问“最低的”,显然无法求解,颇为可惜!

2020国考华图第二季-资料分析六点半讲义

六点半课堂讲义资料分析 主讲人:朱亚楠、孔茹钰、左宏帅、李玲玲

目录 第一讲特殊分数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3) 第二讲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7) 第三讲增长率之大小比较 (12) 第四讲十字交叉法巧解资料分析 (19)

第一讲特殊分数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核心知识梳理 经典例题讲解 【例1】(2019吉林乙) 初步核算,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0.0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万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6万亿元,增长7.6%。 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约增加了: A.1.3万亿元 B.3.3万亿元 C.2.9万亿元 D.3.8万亿元 【例2】(2019广东乡镇) 2018年,B省新登记企业最集中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新登记企业数分别为36.14万户、15.19万户、9.25万户,分别同比增长0.23%、增长22.98%、下降6.8%。

2018年,B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新登记企业数较上年增加约()万户。 A.2.8 B.3.8 C.4.8 D.5.8 【例3】(2017联考) 2015年全国共建立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3.0万个,比上一年减少0.2万个,其中:慈善超市9654个,同比下降5.1%。全年共接收社会捐赠款654.5亿元,其中:民政部门接收社会各界捐款44.2亿元,各类社会组织接收捐款610.3亿元。全年民政部门接收捐赠衣被4537.0万件,捐赠物资价值折合人民币5.2亿元。全年有1838.4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同比增长8.5%,增长率较上一年下降27.5个百分点。全年有934.6万人次在社会服务领域提供了2700.7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同比减少10.4万小时。 2015年,全国建立的慈善超市较2014年约: A.减少519个 B.增加519个 C.减少686个 D.增加686个 【例4】(2018广州3.25) 我国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1122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1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99万公顷,减少20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8万公顷,减少0.2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545万公顷,减少132万公顷。 全年谷物产量56455万吨,比上年减产0.1%。其中,稻谷产量20856万吨,增产0.7%;小麦产量12977万吨,增产0.7%;玉米产量21589万吨,减产1.7%。 三种谷物中,2017年产量比上年增加最多的谷物,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 A.12% B.21% C.27% D.32% 【例5】(2019上海A) 2013—2015年长江经济带主要指标对比

(完整版)2019中考真题——数据分析

2019年中考真题——数据的分析 一、选择题 1.(毕节)在一次爱心义卖活动中,某中学九年级6个班捐献的义卖金额(单位:元)分别 为800、820、930、860、820、850,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820,850B.820,930C.930,835D.820,835 2.(铜仁)某班17名女同学的跳远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m)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人数23234111这些女同学跳远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70,1.75B.1.75,1.70C.1.70,1.70D.1.75,1.725 3.(成都)某校开展了主题为“青春·梦想”的艺术作品征集互动,从九年级五个班收集到的作品数量(单位:件)分别为:42,50,45,46,5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42件 B.45件 C.46件 D.50件 4.(广元)如果一组数据6,7,x,9,5的平均数是2x,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5B.6C.7D.9 5.(四川凉山)某班4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统计如表所示: 人数(人)317137 时间(小时)78910 那么该班4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17,8.5B.17,9C.8,9D.8,8.5 6.(四川眉山)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如下:5,6,6,x,7,8,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 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6B.6.5C.7D.8 7.(四川绵阳)帅帅收集了南街米粉店今年6月1日至6月5日每天的用水量(单位:吨),整理并绘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019年国考(省考)资料分析要点 精华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第2 讲:统计术语(1) 增长最多:增长量最大;增长最快:增长率最大。 ?平均增长率 如果某个量初期为A,经过N 期之后变为B,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 A? (1+ x%)N= B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翻番:即变为原来的2 倍。翻n 番:即变为原来的2n倍。 ?累计数额 三大产业的产值又经常被称为“产业增加值”,所以“第二产业增加值”就是第二产业GDP,而不是第二产业GDP 与上年相对的增长量。 ?指数 如果我们固定某一个时期为基期,那么得到的指数称之为“定基指数”;如果我们总以上期为基期,那么基期其实是浮动的,这样得到的指数称之为“环比指数”。 对于“定基指数”,我们可以直接用指数代替原来的数值来计算其增长率; 对于“环比指数”,我们可以直接将指数减去100,再加个百分号,就是其增长率。 下表是2006-2013年我国GDP指数,其中定基指数以1978年数值为基期,环比指数以 上年数值为基期。如果我们要计算2009 年的GDP增长率: 1. 如果用定基指数计算,直接计算即可:(187 2.7-1714.4)÷1714.4; 2. 如果用环比指数计算,将109.2 减去100,再加个百分号,得到9.2%就是其增长

“网状图”一般用一个三角形网状图表示某个对象在三个方面的分布比例,这种图形一般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操作方式。 ?定性分析:某个点离哪个顶点越近,说明在这个顶点所代表的方面的分布比例越高; ?定量分析:某个点在一个顶点所代表的方面的分布比例=这个点到该顶点对 边的长度÷该顶点到对边的长度 第6 讲:核心要点 要点提示: ?时间表述:注意时间表述上的相似与错位; ?单位表述:注意单位表述上的相似与错位; ?适当标记:标结构、标重要信息、标需要计算的数据等等; ?简单着手:先易后难; ?答案选项:决定了我们方法的采用,简化了很多计算与思维过程。 直除法、插值法 第7 讲:图形法 要点提示: 在图形材料中,很多结论可以通过图形自身的性质得到: 一、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大小可以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来判定。 二、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增减可以通过“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高低变 化来判定,有时候可以通过其对应的“格数”来判定。 三、饼图中数据或者比例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所占扇形的大小关系来判定,某些明 显的比例可以通过目测大致得到。 总之,利用图形的性质,可以迅速得到很多宝贵的信息。 第8 讲:估算法 要点提示: 毫无疑问,“估算法”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不仅仅是因为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更因为速算方法一半以上本质都是估 算法。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估算法”的使用,要求选项相差较大,或者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或者待计算式子 只需要求得一个大致的范围。 估算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操作的方式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题干与选项的设置对计算精度的要求,决定了我们运用“估算”的精细程 度。 第9 讲:直除法—基础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