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及评分方法
- 格式:xls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6
XX市城市管理局城市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实施方案为促进服务区域供水行业进一步落实供水规范化管理及二次供水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市供水安全、达标、优质运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城〔2013〕48号)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城市供水保障水平为目标,紧紧围绕安全供水,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规范化管理,建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好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提高供水质量和水平,确保居民用水安全。
二、考核对象市本级供水企业XX市供水服务中心由局市政管理科进行考核,各县(市)供水企业由属地供水主管部门进行考核。
三、考核依据(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城〔2013〕48号);(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建城〔2015〕31号)及我省四厅局转发通知(X建城字[2015)X号);(三)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三厅局《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X建城字〔2023〕X号)及我市四部门转发通知(X城发〔2023〕X号)。
四、检查方式考核检查分为月专项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二种形式。
月专项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由各县(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考评。
市局市政管理科将不定期对月专项和全年工作任务进行专项和总结考评。
五、考核内容(一)月专项考核内容1.一月专项:基础管理考核时间:1月1日一一1月31日检查内容:一是是否建立供水服务与投诉监管制度;二是是否建立重要会议、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保障计划和方案;三是是否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四是是否完善安全生产相关制度;五是是否制定和落实重要会议、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对水源地、供水管网、二次供水时实检测和调度计划;六是企业人员在岗培训情况;七是设备定期检查与维护更新情况。
供水企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1. 引言供水企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是为了评估供水企业在业务运营中的绩效表现而制定的一套考核措施和评价体系。
该办法旨在通过明确考核目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流程以及提供奖惩机制,促进供水企业的持续改进和能力提升。
2. 考核目标供水企业的目标是确保正常供水,并提供优质、可靠、高效的服务。
根据供水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以下考核目标:2.1 供水质量首要考核目标是供水质量,包括水源水质、水处理工艺、供水管网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评价指标包括水质达标率、水压稳定性、供水可靠性等。
2.2 供水服务供水服务是衡量供水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用户满意度、响应速度、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评估。
评价指标包括用户投诉率、处理投诉的时效性、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能力等。
2.3 运营成本运营成本是衡量供水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包括人力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能源消耗等方面的考核。
评价指标包括单位供水成本、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情况、资源利用效率等。
2.4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供水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对水源地的保护、减少水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考核。
评价指标包括水源地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水污染物减排情况、环境监测结果等。
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全面评价供水企业的绩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下是供水企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中常用的评价指标:3.1 水质达标率水质达标率是评估供水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对供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计算出水质达标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水质达标率是衡量供水企业水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3.2 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是评估供水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对供水服务的评价和意见反馈,计算用户满意度指数。
用户满意度指数是衡量供水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3.3 单位供水成本单位供水成本是评估供水企业运营成本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对运营成本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计算出单位供水成本,并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及评分方法14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及评分方法14一、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1.水源保护及水质控制指标-水源保护规划和水源地划定情况-水源地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情况-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污染物治理情况-水源地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2.饮水工程建设及运行指标-饮水工程的建设规划和设计情况-饮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和验收情况-饮水工程的投入使用情况-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情况3.水费收费及资金管理指标-水费收费标准和机制是否合理-水费收费落实情况和征收率-水费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是否规范4.供水服务及应急保障指标-居民供水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投诉处理和问题解决情况-供水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响应能力-突发事件处理和恢复能力二、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方法根据上述考核指标,可以采用量化评分方法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评分方法示例:1.水源保护及水质控制指标(30分)-水源保护规划和水源地划定情况:10分-水源地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情况:10分-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污染物治理情况:5分-水源地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5分2.饮水工程建设及运行指标(30分)-饮水工程的建设规划和设计情况:10分-饮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和验收情况:10分-饮水工程的投入使用情况:5分-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情况:5分3.水费收费及资金管理指标(20分)-水费收费标准和机制是否合理:5分-水费收费落实情况和征收率:5分-水费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5分-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是否规范:5分4.供水服务及应急保障指标(20分)-居民供水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5分-投诉处理和问题解决情况:5分-供水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响应能力:5分-突发事件处理和恢复能力:5分根据以上评分方法,最终得分为各项指标得分总和。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情况,可以设置不同指标的权重,给予不同指标在总分占比上的不同比重。
住建部印发城镇供水管理考核办法
时间:2013-04-11 14:42来源:中国水网作者:朱丽娜
供水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监督
监管需落到实处。
近日,住建部制定了《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考核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城镇供水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考核办法》明确,在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中,住建部负责指导和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通过组织专家按照《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和评分方法》(以下简称《评分方法》)中的评价标准,结合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座谈等方式对辖区内市县(区)进行考核并量化评分。
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部门职责,原水安全、规划建设、运行监管等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水质管理、水厂运行管理、管网运行管理、供水服务和应急管理的落实情况。
在考核方式上,《评分方法》指出,考核可采取抽查的方式,也可采取全面检查的方式。
采用抽查方式的,以抽查企业或水厂的得分为最终得分;采用全面检查方式的,以所有被检企业或水厂中的最低分为最终得分。
《考核办法》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作为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织实施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细则。
同时,应将考核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辖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督促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考核不合格者要对整改情况加强督办。
另外,每年应将考核情况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
供水服务考核方案供水服务考核方案一、背景介绍供水服务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提高供水服务水平,保障供水质量,合理使用水资源,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供水服务考核方案。
二、考核目标1. 提高供水服务水平:考核目标是通过不断改进供水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居民满意度。
2. 保障供水质量:考核目标是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居民的健康需求。
3. 合理使用水资源:考核目标是加强对居民的水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居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考核内容1. 供水服务流程:a. 考核供水企业的供水服务流程是否合理,包括居民用水申请、供水计划编制、供水设备运行管理等环节。
b. 考核供水企业是否真正将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服务周到、及时、高效。
2. 供水设备及水质管理:a. 考核供水企业的供水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设备维护保养是否到位。
b. 考核供水企业的水质监测工作,包括监测参数、监测频率、监测结果等,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居民用水管理:a. 考核供水企业对居民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的能力。
b. 考核供水企业是否积极开展水资源节约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意识。
四、考核指标1. 供水服务流程:a. 供水计划编制时间是否合理;b. 供水设备故障处理时间是否及时;c. 供水企业与居民的沟通反馈是否到位。
2. 供水设备及水质管理:a. 供水设备故障率;b. 水质监测结果是否合格;c. 水质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居民用水管理:a. 居民用水量是否超出合理范围;b. 居民用水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c. 居民参与水资源节约活动的情况。
五、考核方法1. 考核供水企业的供水服务流程:通过跟踪督导、现场检查、居民反馈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和量化分析,形成评估报告。
江苏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细则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权重考核方式考核细则考核依据一、水源建设与保护(35分)水源保障(20分)1.水源水量水质保障水源水量充足。
4查台账;现场查看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水源地供水保证率达不到97%以上的,扣4分《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53号)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及以上。
5查台账;现场查看随机抽取环保、水利、供水企业近两年的原水水质检测报告20份,有2份及以上报告显示原水水质不达标的,扣5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3、《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办发〔2011〕55号)4、《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53号)2.水源保护区划定和污染源整治按规定划定水源地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规范设置各类保护区并设立明显标志,并在取水口周边设置保护设施;依法拆除或关闭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源。
5查台账;现场查看1、未按规定划定水源地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的,扣5分;2、未按规定设立明显保护区标志或标志内容不完整的,扣1分;水源地处在长江等通航河道的,未在河道中或岸边设置明显警示牌的,扣0.5分;3、取水口周边未设置保护设施的,扣 1.5分;4、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未实施物理或生物隔离的,扣2分;5、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源未依法拆除或关闭的,扣5分。
6、扣完5分为止。
1、《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433-2008)3、《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4、《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53号)5、《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55号)3.水源上游污染源管控开展水源地上游污染源调查;对保护区外可能影响水源地安全的污染源整治到位;对流动污染源、危化品运输车船及仓储码头实施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