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471.50 KB
- 文档页数:6
观察物体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
2.角的初步认识
(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两条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得越小;角就越小。
(3)三角板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4)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5)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要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与直角一样大是直角;比直角小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三、测量长度
1.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2.测量物体时把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如果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就用右端减去左端(用大的减去小的)。
铅笔长7cm 粉笔长4cm(6cm-2cm)
3.量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4.厘米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写作1cm;读作1厘米。
5.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作1cm;读作1分米。
6.米用字母m表示;1米写作1m;读作1米。
7.厘米、分米、米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cm=1dm 10dm=1m 100cm=1m
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小单位化大单位就去掉一个0;大单位化小单位就添上一个0。
例:20cm = 2dm 50m = 500dm
小单位化大单位大单位化小单位。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常用长度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
2.测量较短物体用厘米或分米,测量较长物体用米。
3.测量时,将物体一端对准,另一端对着数字即可。
4.单位换算:1m=100cm=10dm,1dm=10cm。
5.角有顶点和两条边,直角、钝角、锐角分别表示角的大小。
6.使用尺子和三角板可以画出不同类型的角。
7.三角板有3个角,其中1个是直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
8.使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较可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宽度有关。
10.相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如5+5+5+5=5×4或4×5.11.加法和乘法的和与积相同。
12.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13.算式的各部分包括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和。
14.乘法和除法算式的读法:5×4=20读作5乘4等于20,30÷5=6读作30除以5等于6.15.乘加和乘减算式的写法,先用乘法表示相同的部分,再加减不同的部分。
16.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是将总数按每份或份数平均分,使用除法计算。
17.使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份数是多少,或一个数中有几个几。
18.已知一个数的几倍,使用除法计算这个数。
把下面的文章的格式错误去掉,删除有问题的段落,然后稍微改写每段话。
题目:一个数的3倍是24,这个数是多少?解答:假设这个数为x,那么3x=24,解得x=8.文章:这是一个数学题。
这个题目是:一个数的3倍是24,这个数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
假设这个数为x,那么3x=24,解得x=8.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我们遇到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它们。
因此,我们需要在学校里研究数学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
西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单元表内乘法知识点[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
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乘数×乘数= 积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如:8×4=4×8加法:加数+ 加数= 和和—加数= 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差+ 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乘法:乘数×乘数= 积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先算相同再加不同。
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
例:加法:5+5+5+5+3=23 乘加:5×4+3=23 乘减:5×5-3=23例:加法算式:3+3+3+3+2=14乘加算式:3×4+2=14乘减算式:3×5-1=146.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单元】1.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几乘几)。
例如:4个3相加,可以写成4×3。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更简便。
3.因数×因数=积;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被除数÷除数=商。
4.乘法算式:7×4=28,表示7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7相加。
读作:7乘4等于28,用的口诀是四七二十八。
【二单元】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开口)有关。
7.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8.直角都是(一样大)。
9.三角板上有3个角,1个直角,两个锐角。
最大的角是(直角)。
10.11.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
我们现在学的最大的角是(钝角),最小的角是(锐角)。
12.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
13.一个正方形截去1个角,可能还剩下3个,4个或5个角。
【四单元】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5、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
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五单元】14.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15.(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16.厘米用字母(c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米用字母(m)表示。
17.量物体长度的要求是:一方正,二对0,三看数。
18.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19.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六单元】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数与代数。
1. 100 以内数的认识。
- 能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2. 加法和减法。
-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 表内乘法。
- 乘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乘法的意义。
- 熟记 1-9 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 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区分这些图形的特征。
2. 长度单位。
- 认识厘米和米,知道 1 米 = 100 厘米。
- 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综合与实践。
1. 观察物体。
- 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认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2. 数学广角。
- 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要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资料第一章表内乘法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表示。
比如:7+7+7+7+7+7就是求6个7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6×7或7×6表示在乘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读法】6 × 7= 42读作:6乘7等于427×6=42读作:7乘6等于42乘几就是几。
乘任何数都得。
二、乘法应用题有两种:1、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3个8是()又如:6个7是多少?三、解决问题每个鸡舍里有8只鸡,这里有9个鸡舍,一共有多少只鸡?求一共多少只鸡,也就是算9个8是多少用乘法每个鸡舍的只数×鸡舍的个数=一共有的只数8× 9= 72 (只)答:一共有72只鸡。
四、乘加乘减问题:乘加:6+6+6+6+6+4=5×6+4乘减:6+6+6+6+6+4=6×6—2方法:比5个6的和多4,所以是加4;比6个6的和少6,以是是减2。
1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9的6倍是()。
5的9倍是多少?办理问题一辆小客车可以坐9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
大客车可以坐多少人?求9的5倍是多少,就是求5个9是多少。
9× 5=45(人)答:大客车能够坐45人六、注意与加法区分1、2与5的和是多少?2+5=72、2与5的积是几何?2×5=103、2个5的和是多少?2×5=104、一个因数是2,另外一个因数是5,积是几何?2×5=105、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2+5=76、2个5相乘,积是多少?5×5=25第二章角2(1)一个角有(1)个极点,(2)条边。
(2)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我们的红围巾上有(3)个角,个中有(2)个锐角,有(1)个钝角。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单元表内乘法知识点[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
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因数×因数=积,其中4和5都是因数,积是20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如:8×4=4×8加法:加数+ 加数= 和和—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差+ 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乘法:因数×因数= 积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先算相同再加不同。
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
例:加法:5+5+5+5+3=23 乘加:5×4+3=23 乘减:5×5-3=23例: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表内乘法
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表示。
比如:7+7+7+7+7+7就是求6个7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6×7或7×6表示在乘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6 × 7= 42 读作:6乘7等于42
7×6=42 读作:7乘6等于42
乘几就是几。
0乘任何数都得0。
二、乘法应用题有两种:
1、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3个8是()
又如:6个7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每个鸡舍里有8只鸡,这里有9个鸡舍,一共有
多少只鸡?
求一共多少只鸡,也就是算9个8是多少用乘法
每个鸡舍的只数×鸡舍的个数=一共有的只数
8× 9= 72 (只)
答:一共有72只鸡。
四、乘加乘减问题:
乘加:6+6+6+6+6+4=5×6+4
乘减:6+6+6+6+6+4=6×6—2
方法:比5个6的和多4,所以是加4;
比6个6的和少6,所以是减2。
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9的6倍是()。
5的9倍是多少?
解决问题
一辆小客车可以坐9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
小客车的5倍。
大客车可以坐多少人?
求9的5倍是多少,就是求5个9是多少。
9× 5 =45(人)
答:大客车可以坐45人
六、注意与加法区分
1、2与5的和是多少?
2+5=7
2、2与5的积是多少?
2×5=10
3、2个5的和是多少?
2×5=10
4、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2×5=10
5、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
2+5=7
6、2个5相乘,积是多少?
5×5=25
第二章角
(1)一个角有( 1 )个顶点,( 2 )条边。
(2)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我们的红领巾上有(3 )个角,其中有( 2 )个锐角,有( 1 )个钝角。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4 )个角,他们都是(直)角。
钝角>直角>锐角
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一条红领巾有(3)个角,数学课本的封面有(4)个角。
一块三角板中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直)角.
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就可以了.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把一个角的两条边继续画长,这个角的大小(不变)
顶点与直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直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
如果在直角另一边的外面,就是钝角;
在直角另一边的里面,就是锐角;与直角的另一边重合,就是直角。
画一画,从给出的三个点出发,画三个角。
分别画一个直角,一个比直角大的角,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第三章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米尺
6、厘米、分米和米是(长度)单位。
厘米和分米用来量(较短)的物体。
量较长的物体用(米)来作单位。
米、厘米、分米的换算
1米=(10 )分米
1分米=(10 )厘米
1米=(100 )厘米
1m=( 10 )dm
1dm=( 10 )cm
1m=( 100 )cm
总结: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厘米cm
0 起点
第四章表内除法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2 ÷ 3 = 4
被除数除数商
读作:12除以3等于4. 口诀:三四十二
平均分,求份数和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12里面有3 个4。
小熊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
“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后面不写“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72是8的几倍?
72÷8=9
如:9是3的几倍?9÷3=3
小红有5支铅笔,小明有15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几倍?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如一个数的2倍是6,这个数是多少?
6÷2=3
有8只小鸭,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2倍,小鸡有几只?
算式:8÷2=4(只)
答:小鸡有4只。
三下第一单元字词练习姓名___________学号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àn zi ɡǎn jí qīnɡ kuài chì bǎnɡjiǎn dāo wěi bā( ) ()()()()() huó po wēi fēnɡwǔ dǎo jù lǒnɡ yì quān xì yè()()()()()()zēnɡ tiān zàn ɡēǒu ěr wàn zǐ qiān hónɡ lián penɡ bì lǜ()()()()()()dào tián yī zhuǎn yǎn lüěɡuò yīn fúqīnɡ tínɡwū hēi ()()()()()()ɡuānɡ jǐnɡ héhuā qīnɡ xiānɡāi āi jǐ jǐ pò liè yīshanɡ()()()()()()jī línɡ piān piān qǐ wǔ shēnɡ jīɡuānɡ cǎi duó mù yǎn zòu ()()()()() fǎnɡfú
()
二、比一比组成词。
聚()增()翩()漾()稻()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