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标准化处理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相控数模中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处理方法史毅娜;屈磊;袁振武【摘要】在相控数值模拟中,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处理是关键,是模拟预测中影响产油量和产水量的重要参数.针对一些特殊的油藏,如非均质较为严重的油藏,为了减少模拟误差,可采用分区归一化相对渗透率曲线,该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储层岩石内部孔隙结构、迂曲度、渗透率等参数对流体渗流能力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相对渗透率;归一化;相控数模【作者】史毅娜;屈磊;袁振武【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0;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0;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9+.1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一块给定的岩心,其相对渗透率不是饱和度的唯一函数,它强烈地受岩石润湿性的影响,同时还与流体饱和顺序(饱和历史)、岩石孔隙结构、实验所采用的流体、实验温度以及压差等因素有关,即相对渗透率是一个多因素的函数。
试验所测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正是这所有因素综合作用的最后成果。
因为相控数值模拟具有较高的模拟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按照沉积微相划分模拟区块,对每一个区块应用一条相对渗透率曲线,然后对每条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
本文重点剖析了相控数值模拟中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处理方法。
1 收集岩样相对渗透率曲线资料目前主要通过实验室稳态或非稳态驱替岩芯法测定相渗曲线(具体测定方法详见SY/T 5345-1999)。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具体的油藏,由于取心分析的岩样具有不同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所以测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是不同的。
因此,如果随意选择某一岩样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作为整个油藏的代表而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计算是不合理的。
陈元千提出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按照油藏的特征,依据不同的渗透率和孔隙度,选择若干条有代表性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测试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岩心夹持器,岩心夹持器的围压出口端到围压入口端之间串联第一回压阀、工质瓶、循环泵、加热器,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设置一号并联管线、二号并联管线、三号并联管线,一号并联管线连接中间容器、恒速恒压泵,二号并联管线连接加湿器、稳压器、减压阀、气瓶;三号并联管线设放空阀;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设第一并联管线、第二并联管线,第一并联管线连真空泵,第二并联管线连第二回压阀、计量装置。
方法包括:S1、准备;S2、岩心饱和地层水;S3、岩心束缚水状态下气相有效渗透率测定;S4、气水相对渗透率测定;S5、岩心残余气状态下水相有效渗透率测定;S6、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绘制。
技术要求1.一种非稳态水驱气法测试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系统,包括岩心夹持器、核磁共振装置,所述核磁共振装置用于检测岩心夹持器内的岩心,所述岩心夹持器具有入口端、出口端、围压入口端、围压出口端,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出口端均设有阀门,常态下,所述岩心夹持器入口端、出口端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围压出口端到围压入口端之间依次串联第一回压阀、工质瓶、循环泵、加热器,并形成环路,所述第一回压阀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回压阀压力的第一回压泵,所述工质瓶内装有用于核磁共振驱替实验中施加围压的液体工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设置一号并联管线、二号并联管线、三号并联管线,所述一号并联管线依次连接有中间容器、恒速恒压泵,所述中间容器中装有实验地层水;所述二号并联管线依次连接有加湿器、稳压器、减压阀、气瓶;所述三号并联管线设置放空阀;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设置第一并联管线、第二并联管线,所述第一并联管线连接真空泵,所述第二并联管线依次连接第二回压阀、用于计量液体的计量装置,所述计量装置连接有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二回压阀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回压阀压力的第二回压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稳态水驱气法测试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算机控制终端,所述计算机控制终端与核磁共振装置、恒速恒压泵、循环泵、加热器、第一回压泵、第二回压泵、计量装置连接。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稳态法【实验目的】(1)加深对相对渗透率概念的理解,掌握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2)使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油藏物理实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设计实验具体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油水以一定的流速同时注入岩心,在岩心两端产生压差,当油水流速恒定以后,岩心中的油水饱和度不再变化,根据达西定律,计算某一饱和度下油水相的渗透率,改变油水流速比,可计算不同饱和度下油水相的渗透率。
稳态法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是将油水按一定流量比例同时恒速注入岩样,当进口、出口压力及油、水流量稳定时,岩样含水饱和度分布也已稳定,此时油、水在岩样孔隙内的分布是平衡的,岩样对油田水的有效渗透率值是常数。
因此,可利用测定岩样进口、出口压力及油、水流量,由达西定律直接计算出岩样的油、水有效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值,用称重法或物质平衡法计算出岩样相应的平均饱和度值,改变油水注入流量比例,就可得到—系列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值,并可绘制岩样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实验装置】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仪图5-1 稳定流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流程示意图1—过滤铭;2—储油罐;3—储水罐;4.—油泵;5—水泵;6—环压;7—岩心:8—压力传感器; 9—计量分离器。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岩样的清洗根据油藏的原始润湿性,选择清洗溶剂。
如果油藏原始润湿性为水湿,则用苯加酒精清洗岩样;如果油藏原始润湿性为油湿,则用四氯化碳、高标号(120号)溶剂汽油清洗岩样。
使用这些溶剂清洗后的岩样不用再恢复润湿性。
(2)实验用油水配制实验用油采用精制油或用新鲜脱气原油加中性煤油配制的模拟油。
对新鲜岩样采用精制油,对非新鲜岩样(恢复润湿性岩样)采用模拟油。
实验用的注入水或地层水(束缚水)均使用实际注入水、地层水或人工配制的注入水,地层水。
(3)岩心称干重,抽空饱和地层水,将饱和模拟地层水后的岩样称重,即可按下式求得有效孔隙体积和孔隙度。
采油测试中的油藏物性参数测量与分析方法摘要:采油测试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油藏的物性参数,为油田开发和生产提供依据。
油藏物性参数的准确测量和分析对于合理开发和管理油田资源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采油测试中常用的油藏物性参数测量与分析方法。
关键词:采油测试;油藏物性参数测量;分析方法引言油田开发中,准确获取和分析油藏的物性参数是评估油藏储量、确定采油方案和优化采油工艺的关键步骤。
油藏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相对渗透率等,它们对于油藏的储量和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采油测试中,准确测量和分析油藏物性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油藏物性参数测量与分析方法。
1论测量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方法测量孔隙度和渗透率是评估油藏储量和确定采油方案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来测量孔隙度和渗透率。
1.1孔隙度测定方法:孔隙度是指油藏中孔隙所占的体积比例,是评估储集岩储量和流体储量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孔隙度测定方法包括:1.1.1饱和度法通过测量岩心在不同饱和度下的体积变化来计算孔隙度。
首先,将干燥的岩心样品浸泡在饱和液体(如水)中,测量其体积;然后,将岩心样品置于真空条件下,测量其体积变化。
通过对比两个体积数据,可以计算出孔隙度。
1.1.2气体渗透法通过测量气体在岩心中的渗透性来计算孔隙度。
将干燥的岩心样品置于恒定的压力下,测量气体通过岩心的速度和压差。
根据达西定律和渗透率公式,可以计算出孔隙度。
1.1.3吸附法利用气体或液体在孔隙中的吸附特性来测量孔隙度。
通过将岩心样品与吸附剂接触,使吸附剂进入孔隙中,并测量吸附剂的质量或体积变化。
根据吸附剂的吸附量和孔隙体积,可以计算出孔隙度。
1.2渗透率测量方法:渗透率是指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能力,是评估油藏导流性和采油能力的重要参数。
常见的渗透率测量方法包括:1.2.1恒压法通过在岩心样品两端施加恒定的压差,并测量流体通过岩心的流量来计算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