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国家标准
- 格式:pptx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55
1 总则1.0.1为了统一建筑结构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是建筑结构专业制图的基本规定,适应于工程制图中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1 手工制图;2 计算机制图。
1.0.3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专业下列工程制图: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2 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实测图;3 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1.0.4建筑结构专业制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2.0.1图线宽度b,应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2.0.2每个图样应根据复杂程度与比例大小,先选用适当基本线宽度b,再选用相应的线宽组。
2.0.3建筑结构专业制图,应选用表2.0.3所示的图线。
2.0.4在同一张图纸中,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组。
2.0.5绘图时根据图样的用途,被绘物体的复杂程度,应选用表2.0.5中的常用比例,特殊情况下也可选用可用比例。
2.0.6当构件的纵、横向断面尺寸相差悬殊时,可在同一详图中的纵、横向选用不同的比例绘制。
轴线尺寸与构件尺寸也可选用不同的比例绘制。
2.0.7构件的名称应用代号来表示,代号后应用阿拉伯数字标注该构件的型号或编号,也可为构件的顺序号。
构件的顺序号采用不带角标的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
常用的构件代号见附录A。
2.0.8当采用标准、通用图集中的构件时,应用该图集中的规定代号或型号注写。
2.0.9结构图应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图2.0.9-1、图2.0.9-2),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仰视投影绘制。
2.0.10 在结构平面图中,构件应采用轮廓线表示,如能用单线表示清楚时,也可用单线表示。
定位轴线应与建筑平面图或总平面图一致,并标注结构标高。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条文说明1。
0.1 本条文在原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使文字含义更加严密、准确。
1。
0。
2 本条规定了在工程制图专业方面的适用范围。
1。
0.3 本条为新增条文,明确了适用于手工制图与计算机制图两种方式。
1。
0。
4 本条规定了适用的三大类工程制图,即①设计图、竣工图;②实测图;③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2 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2.1 图纸幅面2。
1.1 表2。
1.1幅面及图框尺寸与《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规格》(GB/T 14689-93)规定一致,但图框内标题栏略有调整,见2。
2。
1。
2。
2 标题栏与会签栏2。
2。
1 鉴于当前各设计单位标题栏的内容增多,有时还需要加入外文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两种标题栏尺寸供选用,即200×30~50(200长度可以使A4立式幅面中的标题栏成为通栏)和240×30~40。
标题栏内容的划分仅为示意,给各设计单位以灵活性。
2。
2。
2 由于目前标题栏中的签字过于潦草,难以识别,本条文增加了签字区应包含实名列和签名列的规定.同时,在需要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时,可设定在设计单位名称的上方或左方两种位置. 2。
2.3 根据实际需要,将会签栏的长度由原来的75延长为100,与2。
2.2的理由相同,目的是为了增加“实名列”的空间。
3 图线3。
0。
1 表3。
0.1根据《技术制图——图线》(GB/T 17450—1988)调整了线宽比,即粗线:中粗线:细线=4:2:1 3.0。
2 表3。
0.2根据《技术制图——图线》修正了部分图线的名称(见表1).4 字体4.0。
2 鉴于在实际制图中,2.5mm高的文字过小,在字高系列中删除。
4。
0.5 根据《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1-93)的规定,修订了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的书写格式。
5 比例5。
0。
2 参照《技术制图——比例》(GB/T 14690-93)5。
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是指在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对于房屋建筑制图相关内容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人员提供了统一的依据和规范。
首先,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对于建筑图纸的编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包括图纸的规格、比例、图幅、图样标注、图例说明等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建筑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便于施工单位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避免因为图纸不清晰或者不准确而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其次,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对于建筑图纸的内容也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图、设备图等各种图样的绘制要求,都有详细的规范。
这些规定不仅包括了图样的绘制方法和标注要求,还包括了各种图样之间的关系和协调,确保了建筑图纸的综合性和一致性。
此外,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还对于建筑图纸的审查和审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包括图纸的递交、审查程序、审查内容、审查标准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建筑图纸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另外,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还对于建筑图纸的保存和归档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包括图纸的保存期限、保存方式、保存环境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建筑图纸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便于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总之,房屋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建筑行业的发展,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人员都应当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行。
同时,建筑行业的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于这些标准的执行和管理,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制图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确保建筑制图的准确性和统一标准,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就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进行探讨和总结,旨在提高建筑制图的质量和规范性。
首先,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应当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
在我国,建筑制图的编制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制图规范》(GB 50300-2013)的要求。
这一标准对于建筑制图的图样、图纸、符号、尺寸、注释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确保了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性。
其次,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还需要考虑到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制图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因此,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应当及时调整和更新,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中,应当注重图纸的规范化和统一化。
建筑制图的图纸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统一使用A4、A3等规格的图纸,确保图纸的统一尺寸和格式。
同时,建筑制图的图纸应当包含必要的图框、标注、图例等内容,以便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能够清晰地理解和使用。
另外,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还需要注重图样和符号的规范化。
建筑制图中的图样和符号是沟通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的重要手段,因此它们的规范化和统一化至关重要。
建筑制图中的图样和符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统一使用规范的符号和图样,以确保设计意图的准确传达和施工要求的清晰表达。
最后,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还需要注重注释和说明的规范化。
建筑制图中的注释和说明是对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的补充和解释,它们应当清晰、准确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要求。
因此,在建筑制图中,应当规范使用统一的注释和说明格式,避免歧义和误解。
综上所述,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保障,它关系到建筑质量和工程效率。
因此,我们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规范,注重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规范图纸、图样、符号和注释的内容和格式,确保建筑制图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性。
目次1总则2一般规定3图例4图样画法本标准用词说明1总则1.0.1为了使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1手工制图;2计算机制图。
1.0.3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下列的工程制图: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2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3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1.0.4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一般规定2.1图线2.1.1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和比例,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中(图线)的规定选用(图2.1.1/1~图2.1.1/3)。
绘制较简单的图样时,可采用两种线宽的线宽组,其线宽比宜为b∶0.25b。
2.1.2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图线,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2.2比例2.2.1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3图例3.1构造及配件3.1.1构造及配件图例及说明见表3.1.1。
3.2水平及垂直运输装置3.2.1水平及垂直运输装置图例及说明见表3.2.1。
4图样画法4.1平面图4.1.1平面图的方向宜与总图方向一致。
平面图的长边宜与横式幅面图纸的长边一致。
4.1.2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多于一层的平面图时,各层平面图宜按层数由低向高的顺序从左至右或从下至上布置。
4.1.3除顶棚平面图外,各种平面图应按正投影法绘制。
4.1.4建筑物平面图应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水平剖切俯视(屋顶平面图应在屋面以上俯视),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及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以及必要的尺寸、标高等,如需表示高窗、洞口、通气孔、槽、地沟及起重机等不可见部分,则应以虚线绘制。
目次1总则2一般规定3图例4图样画法本标准用词说明1总则1.0.1为了使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1手工制图;2计算机制图。
1.0.3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下列的工程制图: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2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3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1.0.4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一般规定2.1图线2.1.1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和比例,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中(图线)的规定选用(图2.1.1/1~图2.1.1/3)。
绘制较简单的图样时,可采用两种线宽的线宽组,其线宽比宜为b∶0.25b。
2.1.2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图线,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2.2比例2.2.1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3图例3.1构造及配件3.1.1构造及配件图例及说明见表3.1.1。
3.2水平及垂直运输装置3.2.1水平及垂直运输装置图例及说明见表3.2.1。
4图样画法4.1平面图4.1.1平面图的方向宜与总图方向一致。
平面图的长边宜与横式幅面图纸的长边一致。
4.1.2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多于一层的平面图时,各层平面图宜按层数由低向高的顺序从左至右或从下至上布置。
4.1.3除顶棚平面图外,各种平面图应按正投影法绘制。
4.1.4建筑物平面图应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水平剖切俯视(屋顶平面图应在屋面以上俯视),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及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以及必要的尺寸、标高等,如需表示高窗、洞口、通气孔、槽、地沟及起重机等不可见部分,则应以虚线绘制。
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全然规定
图纸的幅面是指图纸的大小规格。
图框是图纸上绘图区的边界线。
图框的格式有横式和立式两种,如图2-1所示。
图中标题栏是用来标明设计单位、工程名称、设计人员签名、图名和图号等内容的,必须画在图框右下角;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代表瞧图方向。
会签栏是各设计专业负责人签字用的一个表格,画在图框外侧。
图2-1
在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选用表1-1中所规定的图纸幅面和图框尺寸。
必要时答应按国标〔GB/T14689-1993〕有关规定加长幅面。
表1-1图纸幅面及图框尺寸 mm
幅面代
号
A0 A1 A2 A3 A4
尺寸〔b×l〕
841×11
89
594×8
41
420×5
94
297×4
20
210×2
97
c 10 5
a 25 mm
2.比例〔GB/T14690—1993〕
比例是指图样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绘图所选用的比例是依据图样的用途和被绘对象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的。
标注尺寸时,不管选用放大或缩小比例,都必须标注机件的实际尺寸。
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
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
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5等
表2-2 建筑施工图常用比例
以下为设计师常用的符号图例,在平面图上能够表現出空间配置。
桌子、椅子的高度
餐桌椅的配置空间尺寸
人活动的空间尺寸。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3月1日关于发布《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六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2001]220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六项标准进行修订,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和《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01为国家标准,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原《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总图制图标准》GBJ 103-87、《建筑制图标准》GBJ 104-8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 105-87、《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 106-87和《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J 114-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一年十一月一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号文件《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下达的任务,本标准编制组对《建筑制图标准》(GBJ 103-87)进行了修编。
编制组首先参照1990年收集到的反馈意见提出征求意见稿,面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随后提出了送审稿,再经函审和专家审查通过,使之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本标准的修编目的是:一、与1990年以来发布实施的《技术制图》中相关的国家标准(包括ISO TC/10的相关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协调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 50001—2010Unified standard for building drawings2010—08—18发布2011—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4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图线、字体、比例、符号、定位轴线、常用建筑材料图例、图样画法、尺寸标注、计算机制图文件、计算机制图文件图层、计算机制图规则。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计算机制图文件、计算机制图图层和计算机制图规则等内容;2.调整了图纸标题栏和字体高度等内容;3.增加了图线等内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政编码100048)。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孙国锋、张树君、杜志杰、赵贵华、卜一秋、韩慧卿、刘欣、张凤新、徐浩、吴正、王冬松、陈卫、林卫平主要审查人:何玉如、费麟、徐宇宾、白红卫、石定稷、苗茁、刘杰、王鹏、董静茹、寇九贵、胡纯炀、张同亿1 总则为了统一房屋建筑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审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