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发展及美学特征参考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9.20 MB
- 文档页数:45
浅析好莱坞电影的变迁及对现代电影的影响1. 引言1.1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好莱坞电影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美国影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好莱坞地区成为电影业的中心,吸引了大批电影制片人和明星前来发展。
这一时期,好莱坞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制作水平著称,吸引了大量观众并创造了丰厚的票房收入。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与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这一时期,好莱坞积极吸纳国内外优秀的电影人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拍摄制作,不断推陈出新,开创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好莱坞电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商业模式,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中流砥柱。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也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美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制片人进入这一行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好莱坞电影的兴起不仅带动了美国电影工业的繁荣,也为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特色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特色包括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以下几点:好莱坞电影在剧情编排上注重故事性和戏剧性,一般会设置冲突、转折和高潮等元素,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
这一特色在好莱坞电影史上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好莱坞默片时代,如查理·卓别林的经典作品《大独裁者》等。
好莱坞电影在表现手法上偏向于视觉效果和音效的运用,力求营造出宏大、壮美的场景和氛围,从而呈现出一种视听的震撼力。
这一传统特色可以在很多奥斯卡获奖作品中见到,如《阿凡达》、《变形金刚》等。
好莱坞电影在角色塑造上注重明星效应,经常会邀请知名演员来出演主要角色,以增加影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这种传统特色在好莱坞电影界中根深蒂固,涵盖了很多知名明星的经典作品,比如梦工厂系列动画片的主题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
好莱坞电影的传统特色主要体现在剧情编排、视听效果和角色塑造等方面,这些传统特色为好莱坞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体现为三个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人物形象构成呈类型化的倾向。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
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
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论新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特征十九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为美国电影产业拉开了序幕。
时至今日,在美国电影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成功,根本的原因是好莱坞电影已经超出了电影的本质,好莱坞电影是一种文化。
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制作、宣传、推广等等所有的艺术和商业环节都是全球文化的一个缩影。
一、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历史背景传统好莱坞电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好莱坞出品的西部片、歌舞片、警匪片等等。
传统好莱坞电影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传统好莱坞电影拍摄了五千部左右的影视作品,其中包括《魂断蓝桥》、《乱世佳人》、《公民凯恩》等一系列优秀的影片,这些优秀的作品给饱受战火摧残的民众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但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传统的好莱坞电影走向了低谷,好莱坞电影业迎来了重要的变革。
(一)风云变幻的美国国内形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肯尼迪、马尔科姆、马丁?路德?金等人纷纷遇刺,以及七十年代水门事件导致美国政府逐渐失去了民众的信任,民众对美国政府表现除了强烈的不满。
另外,这一时期美国国内爆发了第四次金融危机,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民众天生乐观的情绪受到了及其眼中的打击,传统的纸醉金迷的好莱坞电影就不在适合这个时代特色,传统的好莱坞电影逐渐被时代的变革抛弃。
(二)国际电影业的变革二战以后,欧洲电影出现了明显的复苏。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喜剧、法国的浪漫剧、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等等,这些国家在电影理论上进行的深入的变革,他们对电影的创作、语言、制作都带来的巨大的冲击。
在美国本土,习惯了美国式电影的民众,对这些新的影视作品便显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一时期欧洲电影进入美国市场后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好莱坞电影就必须在电影的拍摄理念、制作过程和传播途径中寻求出路,新好莱坞电影随之孕育产生。
(三)好莱坞电影策略的改革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逐渐对电影的依赖性降低。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
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
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
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酗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一、“新好莱坞电影”的界定1、狭义:“新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的美国电影。
2、广义:从经典好莱坞过渡到新好莱坞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也具有非确定性。
大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都处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变化之中.在这个阶段,好莱坞电影在欧洲各种电影流派的影响下,在超越了自身商业性制作的衰退,并走出了来自电视行业的激烈冲击后,对制片厂的规模性质、体质、体制结构以及影片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影片不仅对曾经风靡一时的类型电影的近亲派生进行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反思,而且,把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电影旧体制旧观念与新体制新观念此消彼长,作为这个时期电影革命的社会背景及主要表现元素。
如果说20世纪30—40年代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变革时代.二、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背景新好莱坞诞生在一个“社会动乱,民主危机”的时代,其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无法回避.1、政治原因“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在政治上,尤为重要的是二战后,美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麦卡锡主义的政策”,这项政策在美国电影发展史上就像一场噩梦。
所谓的“麦卡锡政策”—-二战后美国上层处于对苏联势力上升的担心,国内发动力量加强了对进步力量的打击,右派势力逐渐强盛。
20世纪50年代,来自维斯康星州的共和党议员—麦卡锡在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惠林市发表演说,虚构“共产主义威胁"和“共产党渗透”论,并且隐晦地指出美国国务院中充斥着共产党人,因此,其他的行业也有必要检测从业人员的纯洁性。
好莱坞电影的特点1.商业化成功:好莱坞电影以商业化成功为目标,追求票房和利润的最大化。
制片方通常会采用大规模的推广、营销和宣传策略,以确保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和购票。
2.大片制作:好莱坞电影常常注重制作质量和视觉效果,投入巨大的资金和资源用于特效、美术、服装和场景等方面。
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以其超凡的特效和视觉效果而成为热门的商业大片。
3.故事情节的普遍性:好莱坞电影往往选择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能够普遍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的主题。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兴趣和情感参与,提升票房和观影体验。
4.明星效应:好莱坞电影通常会聘请知名的演员和导演,借助明星的号召力吸引观众。
明星的声誉和名气为电影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和票房保障。
例如,杰克·尼科尔森在《闪灵》中的表演大大提升了电影的吸引力和口碑。
5.多样化题材:好莱坞电影的题材涵盖了各种类型,包括动作、冒险、爱情、喜剧、科幻、惊悚等。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选择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和口味,扩大了电影的受众范围。
6.主流价值观和情绪共鸣:好莱坞电影往往传递主流价值观念,并试图与观众建立情绪共鸣。
电影常常以英雄主义、正义、家庭、友谊、爱情等核心价值为主题,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元素引发观众情绪的波动和共鸣。
7.制片方的市场研究:好莱坞电影通常会通过市场研究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从而调整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和宣传策略,以提高电影的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
这种市场导向的制片模式使得好莱坞电影更符合观众的口味,提升了商业化成功的概率。
8.批判与反思:尽管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追求商业成功和娱乐效果,但它并不缺少批判和反思力度的作品。
从《辛德勒的名单》到《疯狂麦克斯4》,许多好莱坞电影在商业化表象的背后探索和关注着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总之,好莱坞电影以商业化成功为目标,注重大片制作、普遍的故事情节、明星效应和多样化的题材选择。
它通过传递主流价值观和建立情绪共鸣,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美国电影发展史—第三时期“新好莱坞时期”“新好莱坞运动”—开启了新时期的繁华提要:好莱坞在世界电影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包括从早期启蒙期的镍币影院,经典好莱坞时期的有声电影以及电影工业和垂直生产模式的成立,还包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运动。
这场运动反响巨大,它对世界电影发展以及它的艺术成就,都不容忽视。
这部分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新好莱坞电影的界定及其产生的背景二、新好莱坞电影产业格局的形成三、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四、新好莱坞电影时期的时期划分以及创作成就主要内容:一、“新好莱坞电影”的界定1、狭义:“新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的美国电影。
2、广义:从经典好莱坞过渡到新好莱坞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也具有非确定性。
大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都处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变化之中。
在这个阶段,好莱坞电影在欧洲各种电影流派的影响下,在超越了自身商业性制作的衰退,并走出了来自电视行业的激烈冲击后,对制片厂的规模性质、体质、体制结构以及影片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影片不仅对曾经风靡一时的类型电影的近亲派生进行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反思,而且,把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电影旧体制旧观念与新体制新观念此消彼长,作为这个时期电影革命的社会背景及主要表现元素。
如果说20世纪30-40年代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变革时代。
二、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背景新好莱坞诞生在一个“社会动乱,民主危机”的时代,其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无法回避。
1、政治原因:1)“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在政治上,尤为重要的是二战后,美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麦卡锡主义的政策”,这项政策在美国电影发展史上就像一场噩梦。
所谓的“麦卡锡政策”——二战后美国上层处于对苏联势力上升的担心,国内发动力量加强了对进步力量的打击,右派势力逐渐强盛。
20世纪50年代,;来自维斯康星州的共和党议员-麦卡锡在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惠林市发表演说,虚构“共产主义威胁”和“共产党渗透”论,并且隐晦地指出美国国务院中充斥着共产党人,因此,其他的行业也有必要检测从业人员的纯洁性。
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分析电影艺术是当今世界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方式,而美国电影则是世界电影艺术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从20世纪初到现在,可以说美国电影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那么,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对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特点进行分析。
一、美国电影发展历程1. 前景时期(1896-1910)美国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电影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在美国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和发展。
这个时期,电影表现形式单一,早期电影几乎全部为实景拍摄,内容多集中在戏剧化的叙事上。
美国电影的前景时期为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黄金时期(1910-1960)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美国电影的黄金时期,它在巨星体系、电影技术、影片类型创新和商业化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这个阶段,暗黑电影、音乐剧、奇幻片、动作片和科幻片等各种类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成为了美国电影的品牌和特色。
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电影制作公司成立,如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昆廷·塔伯顿影业等,它们对美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众多电影巨星的涌现,如马龙·白兰度、摩根·弗里曼、克拉克·盖博、玛丽莲·梦露等,也成为了美国电影的一大特色。
3. 新时期(1960年至今)60年代以后,美国电影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这个时期,电影制片商开始转向商业化,从艺术电影向主流电影转变。
同时,新的导演、编剧和制片人涌现出来,电影创作的主题和风格也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个时期,美国电影的发展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上的改变,还涉及到了文化层面的挑战。
当代美国电影中,通常涵盖了许多社会关注的议题,如种族问题、性别议题、暴力问题等,这些问题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不同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二、美国电影的特点1. 商业化倾向作为典型的商业社会,美国的电影产业自然也具有强烈的商业化倾向。
商业化必然会让电影变得普遍化,因此,美国电影明显地偏向于市场化流行。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点及其对世界电影发展的影响。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
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
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
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酗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
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
一、“新好莱坞电影”的界定1、狭义:“新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的美国电影。
2、广义:从经典好莱坞过渡到新好莱坞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也具有非确定性。
大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都处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变化之中。
在这个阶段,好莱坞电影在欧洲各种电影流派的影响下,在超越了自身商业性制作的衰退,并走出了来自电视行业的激烈冲击后,对制片厂的规模性质、体质、体制结构以及影片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影片不仅对曾经风靡一时的类型电影的近亲派生进行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反思,而且,把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电影旧体制旧观念与新体制新观念此消彼长,作为这个时期电影革命的社会背景及主要表现元素。
如果说20世纪30-40年代的好莱坞是造梦工厂,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变革时代。
二、新好莱坞电影产生的背景新好莱坞诞生在一个“社会动乱,民主危机”的时代,其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无法回避。
1、政治原因“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在政治上,尤为重要的是二战后,美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麦卡锡主义的政策”,这项政策在美国电影发展史上就像一场噩梦。
所谓的“麦卡锡政策”——二战后美国上层处于对苏联势力上升的担心,国内发动力量加强了对进步力量的打击,右派势力逐渐强盛。
20世纪50年代,来自维斯康星州的共和党议员-麦卡锡在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惠林市发表演说,虚构“共产主义威胁”和“共产党渗透”论,并且隐晦地指出美国国务院中充斥着共产党人,因此,其他的行业也有必要检测从业人员的纯洁性。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历史范文我把自己压箱底的积累给你,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你:纵观好莱坞发展史,好莱坞电影美学风格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可以称为经典好莱坞时期,而之后则可成为新好莱坞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十年中间,对于美国电影而言,乃是一个征服全世界的兴盛时期。
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家电影院的上映节目中已经完全消灭。
在世界各国,美国影片占着上映节目60~90%的优势,每年约有两亿美元被用来生产800多部影片。
电影方面的投资超过15亿美元,这样大的资金使电影事业在美国成了一种大规模的工业,在资本上可以与制造汽车、罐头、钢铁、石油、纸烟这些美国最大的工业相比拟。
派拉蒙、劳乌、福斯、米高梅、环球这些大制片公司,支配着影片的生产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发行。
它们和华尔街的金融巨头如柯恩·洛埃伯银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德·奈莫尔、摩根、洛克菲勒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自从格里菲斯失势之后,金融资本家所重视的已不是导演,而是电影明星。
后者成了制片公司的一种工具或者商标。
从这时起,影片的真正主人是制片人,也就是那些被华尔街的银行家所赏识与选定的企业家。
电影导演和照明技师、摄影师、布景设计师一样,只不过是每周领取一定报酬的受雇者而已。
制片人利用解除合同这种暗中威胁的办法,把导演过去所掌握的大部分实权,如对主题、明星和技师的选择、剧本和蒙太奇的仔细推敲、布景和服装的监督等等,全部夺取过去。
这样一来,制片人便成了决定艺术成败的一切因素的主人。
他最关切的乃是怎样多赚钱,他的董事会也只根据影片的利润率来估量他的价值。
因此摄制影片完全以票房收入为指导原则。
他们对独立的影评家的评论,满不放在眼中,而事实上,这种影评在美国当时可说几乎全未存在。
但制片人自己只在幕后指挥一切。
在好莱坞露面的乃是电影明星,而“明星制度”也成为好莱坞征服世界的基础。
观众对电影明星的崇拜是用几百万张签名的照片来维持的,广告和宣传在这些偶像周围创造一种传奇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