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烃分析技术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98・录井工程2020年12月轻烃参数在埕北低凸起复杂储集层流体随钻评价中的应用韩明刚①谭忠健②李鸿儒①李战奎①陈勇国①(①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②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摘要渤海油田埕北低凸起C222探井东营组钻遇良好油气显示,但录测解释矛盾,影响了勘探决策。
为进行该区储集层流体判别,应用地化轻烃参数进行随钻评价,通过庚烷值和异庚烷值判断可知储集层受到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甲苯和苯含量值以及轻烃丰度分析储集层受到明显的水洗作用。
评价结果表明:该探井储集层东营组为含油水层,地化轻烃参数能够用于对储集层流体进行判别,较好地解决了随钻评价矛盾问题。
关键词轻烃参数随钻评价埕北低凸起储集层流体中图分类号:TE132.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803.2020.04.015Application of light hydrocarbon parameters in complex reservoir fluids evaluationwhile drilling in Chengbei Low UpliftHAN Minggang①,TAN Zhongjian②,LI Hongru®丄I Zhankui①,CHEN Yongguo①①CNOOC Ener Tech-Drilling&Production Co.,Tianjin300459,China;②CNOOC(China)Co.,Ld.,Tianjin Branch,Tianjin300459,ChinaAbstract:The Dongying Formation in exploratory we ll C222in Chengbei Low Uplift,Bohai Oilfield had good oil and gas shows.However,the inconsistent mud logging and well logging interpretation influenced exploration decisions.In order toidentifythereservoirfluidsinthisarea,geochemicallighthydrocarbonparameterswereusedforevaluationwhiledri l-ing Theestimationofheptanevalueandisoheptanevalueindicatedthatthereservoirwasseverelybiodegraded Theanal-ysis of toluene,benzene content value and light hydrocarbon abundance showed that the reservoir was subject to obvious waterwashing TheevaluationresultsshowedthattheDongyingFormationoftheexploratory we l reservoirwasanoil-bearing aquifer,and the geochemical light hydrocarbon parameter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reservoir fluids,which we ll resolved the contradiction of evaluation while dri l ingKey words:light hydrocarbon parameters,evaluation while drilling,Chengbei Low Uplift reservoir fluids引用:韩明刚,谭忠健,李鸿儒,等.轻烃参数在埕北低凸起复杂储集层流体随钻评价中的应用[].录井工程,2020,31(4):98-102HAN Minggang,TAN Zhongjian,LI Hongru,et al.Application of light hydrocarbon parameters in complex reservoir fluids evaluation while dri l ing in Chengbei Low Uplift[J]MudLoggingEngineering,2020,31(4):98-1020引言随着渤海油田勘探目标向中深层迈进,勘探过程中会钻遇许多复杂储集层,对这些复杂储集层流体性质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油田的勘探决策。
在线连续轻烃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杜鹏 陈志伟 周长民 张新新 李忠亮(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摘 要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深入,各类特色录井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轻烃录井技术以其较高的分辨率、准确性和抗干扰性,在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指导工程决策和试油选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轻烃录井技术只能单点分析且分析周期相对较长、及时性不够,而气测录井技术则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及时性,因此将两种录井技术优势整合研发了GW OLS在线连续轻烃录井技术。
该项技术能够实时获得储集层C1-C8中15种烃类组分含量数据,且具有连续性好、及时性强、分辨率高、准确性好和抗干扰性强等优势。
通过研究,建立了在线连续轻烃录井气指数犔g、油指数犔o、水指数犔w等派生参数,能够实现随钻过程中流体性质的及时准确识别。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辽河、冀东、长庆等油田应用,经试油验证,符合率达81.9%,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轻烃录井技术 连续性 及时性 流体性质中图分类号:TE1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9803.2021.01.011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犪狀犱犪狆狆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狅狀犾犻狀犲犮狅狀狋犻狀狌狅狌狊犾犻犵犺狋犺狔犱狉狅犮犪狉犫狅狀犾狅犵犵犻狀犵狋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DUPeng,CHENZhiwei,ZHOUChangmin,ZHANGXinxin,LIZhongliang犌犠犇犆犕狌犱犔狅犵犵犻狀犵犆狅犿狆犪狀狔,犆犖犘犆,犘犪狀犼犻狀,犔犻犪狅狀犻狀犵124010,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Withthecontinuousdeepeningofoilandgas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variouskindsofcharacteristicmudloggingtechnologiesaregraduallydeveloped.Lighthydrocarbonloggingtechnologyplaysanimportantroleinidentifyingreservoirfluidproperties,guidingengineeringdecisionsandoiltestingandselectionofreservoirsbecauseofitshighresolution,accuracyandanti interference.However,thelighthydrocarbonloggingtechnologycanonlybeusedforsinglepointanalysis,theanalysisperiodisrelativelylongandthetimelinessisinsufficient,whilethegasloggingtechnologyhasgoodcontinuityandtimeliness.Therefore,theadvantagesofthetwomudloggingtechnologiesareintegratedtodeveloptheGW OLSonlinecontinuouslighthydrocarbonloggingtechnology.Thistechnologycanobtainreal timedatafor15kindsofhydrocarboncomponentsinreservoirsC1-C8withgoodcontinuity,timeliness,highresolutionandaccuracy,stronganti interferenceandotheradvantages.Throughtheresearch,theonlinecontinuouslighthydrocarbonlogginggasindex犔g,oilindex犔o,waterindex犔wandotherderivedparametersareestablished,whichcanrealizethetimelyandaccurateidentificationoffluidpropertiesduringthedrillingprocess.Atpresent,theonlinecontinuouslighthydrocarbonloggingtechnology,hasbeenappliedinmanyoilfieldssuchasLiaohe,JidongandChangqing,theoiltestverifiedthatthecoincidenceratewasupto81.9%,whichhastheextremelyhighpromotionvalue.犓犲狔狑狅狉犱狊:lighthydrocarbonloggingtechnology,continuity,timeliness,fluidproperty引用:杜鹏,陈志伟,周长民,等.在线连续轻烃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J].录井工程,2021,32(1):56 61.DUPeng,CHENZhiwei,ZHOUChangmin,etal.Researchandapplicationofonlinecontinuouslighthydrocarbonloggingtechnology[J].MudLoggingEngineering,2021,32(1):56 61. 杜鹏 工程师,1988年生,201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8年获得东北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在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解释评价中心主要从事油气藏综合解释评价及特色录井技术应用工作。
㊀㊀收稿日期:20220210;改回日期:20230404㊀㊀基金项目: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 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新领域勘探关键技术 (CNOOC -KJ 135ZDXM36TJ 08TJ);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 储层有效性录测一体化定量评价技术研究 (YXKY -2019-TJ -03)㊀㊀作者简介:李鸿儒(1985 ),男,高级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现主要从事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作业与研究工作㊂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23.03.007基于轻烃分析的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新技术李鸿儒1,谭忠健2,符㊀强1,郭明宇2,田青青3,韩明刚1,李艳霞3(1.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㊀300459;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㊀300459;3.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辽宁㊀盘锦㊀124010)摘要:针对渤中西南环古近系储层流体性质随钻评价难度大㊁多解性强㊁录井与测井资料响应特征矛盾等问题,在深度研究轻烃录井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轻烃敏感参数的含水性分析㊁井场轻烃碳环优势分析㊁基于烷烃系列对比的生物降解分析以及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数学算法等的井场轻烃流体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应用㊂评价结果表明:基于轻烃敏感参数的储层含水性图版及烷烃系列对比的生物降解程度解释图版,识别研究区流体性质效果好;井场轻烃碳环优势分析法可用于对比分析油气藏成因及来源,与常规录井方法相比,对多期次充注复杂油气藏流体评价优势明显;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数学算法的轻烃分析方法评价复杂储层流体性质符合率较高,可达85%左右㊂该技术方法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良好,为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㊂关键词:流体随钻评价;轻烃分析;复杂储层;渤中西南环;古近系中图分类号:TE353㊀㊀文献标识码:A ㊀㊀文章编号:1006-6535(2023)03-0056-07A New Technique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mplex Reservoir FluidsWhile Drilling on Light Hydrocarbon AnalysisLi Hongru 1,Tan Zhongjian 2,Fu Qiang 1,Guo Mingyu 2,Tian Qingqing 3,Han Minggang 1,Li Yanxia 3(OOC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Tianjin 300459,China ;OOC (China )Tianjin Company ,Tianjin 300459,China ;3.Panjin Zhonglu Oil &Gas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Panjin ,Liaoning 124010,China )Abstract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difficult fluid evaluation while drilling for Palaeocene reservoirs in the South-west Zone of Bozhong Sag ,strong multi -solution ,and contradictor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mud logging and well logging data ,a water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light hydrocarbon sensitive parameters ,well field light hydrocarbon carbon ring dominance analysis ,biodegradation analysis based on alkane series comparison ,and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well field light hydrocarbon fluids based on mathematical algorithms such a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example applications were performed.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that the reservoir water content plate based on light hydrocarbon sensitive parameters and the biodegradation degree interpretation plate based on alkane series comparison are effective in identifying fluid properti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well field light hydrocarbon carbon ring dominance analys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s-ervoir genesis and origin ,and has obvious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mud logging methods in evaluating fluids in complex reservoirs with multi -stage charging ;the light hydrocarbon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mathematical algo-rithms such a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has a high compliance rate of about 85%in evaluating the fluid properties of complex reservoirs.This technical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study area with good results ,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mplex reservoir fluids while drilling and has a good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s :evaluation of fluid while drilling ;light hydrocarbon analysis ;complex reservoir ;southwest zone of㊀第3期李鸿儒等:基于轻烃分析的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新技术57㊀㊀Bozhong Sag;Paleocene0㊀引㊀言轻烃分析技术出现于1978年左右,Leythae-user㊁Schaefer㊁Thompson和Hunt等阐述了轻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1-6]㊂Mango及Ten等[7-10]形成的轻烃稳态动力学成因模型使得轻烃分析技术应用更加广泛㊂1983年以来,中国开始建立并推广轻烃分析方法,林壬子㊁张春明㊁段毅等[11-13]针对轻烃成因以及轻烃分析方法在勘探中的应用开展了广泛研究㊂近年来,轻烃录井随钻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步兴起,轻烃录井分析以其检测参数丰富的特点弥补了气测录井分析的不足,且轻烃参数对油气藏信息极为敏感,在复杂储层精细评价及油气层含水识别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在中国部分含油区块已经形成了一些可行的解释方法[14-15]㊂轻烃录井技术参数及其衍生参数超过200个,但常用的参数不到20个,且部分参数与储层流体性质匹配度并不高,需要深度数据挖掘技术来处理轻烃参数,提升分析评价的时效,提高分析评价的精度㊂渤中西南环位于渤中凹陷西南洼㊁南洼和中洼之间的近南北向构造脊上,成藏条件优越,是渤海海域勘探热点区域[16-17]㊂随着渤中西南环油气勘探程度不断深入,对储层认识不断深化,发现中深储层孔隙结构更加复杂且非均质性更强,油气藏类型多变[18],储层岩性㊁物性㊁流体的变化导致储层含油气性在常规录测井上响应特征不够明显,流体解释易产生多解性[19-20],给决策者带来很大困扰㊂为此,选取渤中西南环32口井㊁1398层井场轻烃数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敏感参数建立解释评价图版,结合轻烃碳环优势分析技术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建立基于轻烃分析的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技术,对渤中西南环古近系储层流体进行随钻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㊂1㊀区域地质概况渤中西南环探区勘探面积大,探区由西南洼凹陷㊁沙南凹陷和埕北凹陷及相邻凸起和斜坡构成,是一个具有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的有利勘探区带㊂渤中西南环探区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晚期断裂活动强烈,油气藏在浅层㊁深层均有分布㊂区域古近系发育东营组三段(东三段)㊁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㊁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㊁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等有利储层,以近源扇三角洲沉积为主㊂东营组二段(东二段)湖相泥岩与东三段扇三角洲砂体㊁沙一段顶部湖相泥岩与下部扇三角洲砂体等形成多套良好的储盖组合㊂区域古近系发育东三段㊁沙一段和沙三段3套烃源岩,烃源岩厚度为500~2500m,其中,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㊁Ⅱ1型为主,东三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有机质类型好㊁丰度较高,且烃源岩在2500m附近进入生烃门限,具有较好的烃源条件㊂长期活动的断裂形成了复杂的油气运移通道,能够有效沟通不同凹陷㊁不同烃源岩所产生的油气,但同时也造成了区域内油气关系复杂,多期的油气充注㊁水洗作用及生物降解作用改变了油气藏的原始样貌㊂2㊀基于轻烃分析的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技术2.1㊀井场轻烃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分析条件差异(仪器㊁预热时间等),导致轻烃谱图保留时间不一致,后期资料处理应用难度大㊂根据各谱图中相同成分的色谱峰位置对谱图进行伸缩和平移操作,结合色谱基线线性插值法,使轻烃谱图各组分保留时间一致,从而对轻烃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轻烃各组分数据校正到一致的时间点㊂保留时间校正保证了研究区轻烃数据的准确性,为流体准确评价奠定数据基础㊂2.2㊀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常规方法的建立选取渤中西南环32口井㊁1398层古近系(东营组㊁沙河街组)储层轻烃数据,在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基于轻烃敏感参数㊁井场轻烃碳环优势分析㊁烷烃系列对比生物降解分析,并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含水性分析㊁生物降解分析等流体性质识别研究,建立研究区基于轻烃分析的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技术,提高流体评价准确性,有效解决古近系储层随钻评价难题㊂2.2.1㊀基于轻烃敏感参数的含水性分析方法常温下,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按溶解度㊀58㊀特种油气藏第30卷㊀由大到小排序为芳香烃㊁烷烃㊁环烷烃[21-22],Lafar-gue [23]等用4种委内瑞拉原油进行水洗实验,其结果也符合上述规律,即在水洗实验的残留油中,甲苯含量为原来的5%,庚烷含量为原来的51%,甲基环己烷含量最高,为原来的69%㊂基于以上理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22口探井古近系油气显示储层的轻烃数据对比分析,优选出轻烃丰度及芳香烃含量参数分析古近系储层含水性,建立古近系轻烃含水性分析图版(图1)㊂由图1可知:轻烃丰度越高,反映储层含油性越好,反之,含油性越差;芳香烃含量越高,反映储层含水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则含水的可能性越大㊂图1㊀渤中西南环古近系轻烃含水性分析图版Fig.1㊀The plate of water content analysis of Paleocenelight hydrocarbons in the southwest zone of Bozhong Sag2.2.2㊀井场轻烃碳环优势分析方法Mango 轻烃稳态催化动力学成因理论中,提出了 稳态催化反应 的轻烃成因假说和K 1㊁K 2值,对轻烃的成因㊁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7-8]㊂在油气成藏研究中,轻烃参数在母质来源与沉积环境㊁有机质成熟度以及油气源对比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13]㊂Mango 提出C 7轻烃异构体形成的不同途径,称为碳环优势路径:三元环优势(3RP)路径㊁五元环优势(5RP)路径及六元环优势(6RP)路径[9]㊂利用三元环[3RP:2-甲基己烷(2MC 6)+3-甲基己烷(3MC 6)+3-乙基戊烷(3EC 5)+2,2-二甲基戊烷(2,2DMC 5)+2,3-二甲基戊烷(2,3DMC 5)+2,4-二甲基戊烷(2,4DMC 5)+3,3-二甲基戊烷(3,3DMC 5)+2,2,3-三甲基丁烷(2,2,3TMC 4)],五元环[5RP:乙基环戊烷(ECYC 5)+1,2-正-二甲基环戊烷+1,2-反-二甲基环戊烷(1,2-(c +t )-DMCYC 5)+1,1-二甲基环戊烷(1,1-DMCYC 5)+1,3-正-二甲基环戊烷+1,3-反-二甲基环戊烷(1,3-(c +t )-DM-CYC 5)]和六元环[6RP:甲苯(TOL)+甲基环己烷(MCYC 6)]相对丰度做三角图,不同沉积环境或排烃期次会产生不同优势的轻烃产物,因此,可对油气藏的成因及来源进行对比分析[10]㊂基于渤中西南环储层流体轻烃特征,开展井场油气藏成因及来源对比分析(图2)㊂由图2可知:研究区既具有六元环优势分布,也具有三元环优势分布,其中,六元环优势是该区主体油气特征;CFD21-1-C 井㊁CFD21-3-A 井及CFD16-2-A 井位于三元环优势区;CFD22-2-A 井数据点比较分散,六元环区和三元环区均有分布,显示明显的混源特征(图2)㊂利用轻烃数据进行碳环优势分析,有助于从油气藏成因等源头上解决复杂储层流体评价的难题㊂图2㊀渤中西南环井场轻烃碳环优势分析Fig.2㊀The geochemical light hydrocarbon carbon ring advantage analysis at the wellfield in the southwest zone of Bozhong Sag2.2.3㊀基于烷烃系列对比的生物降解分析方法在石油中,异构己烷按含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2-甲基戊烷㊁3-甲基戊烷㊁2,3-二甲基丁烷㊁2,2-二甲基丁烷,当原油遭受生物降解作用时,异构己烷抗生物作用的能力与正常原油异构己烷的含量相反,通过异构己烷含量变化可识别生物降解作用的存在㊂微生物降解作用是比较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不同菌种优先选择消耗的对象也存在差别,一般正构烷烃最易遭受生物降解,异构和环烷烃抗生物降解能力相对较强[13],正庚烷是在所有㊀第3期李鸿儒等:基于轻烃分析的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新技术59㊀㊀C 7类烃中对生物降解作用最敏感的化合物,庚烷值和异庚烷值越小,原油降解越严重[3]㊂基于以上原理,通过分析研究区20口探井古近系储层地化轻烃参数,优选出4个敏感性参数(3-甲基戊烷与2,3-二甲基丁烷相对含量比;2-甲基戊烷与2,2-二甲基丁烷相对含量比;庚烷值;异庚烷值),并形成2套古近系储层生物降解分析解释图版,如图3所示㊂该解释图版能有效区分原油和生物降解原油,对复杂流体识别效果好㊂由图3可知,CFD22-2-A 井古近系显示层落入异构烷烃生物降解识别图版生物降解油区(图3a),且CFD22-2-A 井整体较CFD21-1-A㊁CFD21-1-B㊁CFD21-1-C 及CFD15-3-A 等井受生物降解更严重,位于严重生物降解区内(图3b)㊂研究表明,渤中西南环古近系储层降解程度变化较大,流体类型复杂㊂图3㊀渤中西南环古近系生物降解识别图版Fig.3㊀The Paleocene biodegradation identification plate in the southwest zone of Bozhong Sag2.3㊀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数据挖掘方法地化轻烃技术采集的原始参数和衍生参数多达223个,其蕴含丰富的地层烃类信息,应用常规方法难以进行快速全面的分析㊂为此,应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对渤中西南环复杂储层流体性质进行随钻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形成二维和三维的交会图版,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有效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已知样本进行训练学习,从而对未知样本进行预测㊂基于上述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解释符合率可达到85%左右㊂2.3.1㊀主成分分析算法主成分分析算法是多元统计分析中最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㊂其原理是设法将原变量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几个综合变量,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以取出几个较少的综合变量,尽可能多地反映原变量信息的统计方法,是一种无监督的降维方法㊂利用特征权重算法,根据不同轻烃参数和流体类别的相关性赋予不同的权重,优选出含油性相关参数(轻烃总含量㊁重中烃比率)和含水性相关参数(季碳与甲基环戊烷含量比值㊁甲苯与甲基环己烷含量比值㊁甲基环己烷与正庚烷含量比值等轻烃敏感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将轻烃参数进行降维,得到m 个一维矩阵(PC 1㊁PC 2 PCm ),第1个主成分(PC 1)总是体现了数据集中的最大方差,接下来的每个主成分依次具有与之前主成分正交的最大方差,因此,依次选择PC 1㊁PC 2㊁PC 3建立二维和三维的交汇图版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区分(图4)㊂PC 1=-0.6892ωTOTAL -0.1547ωMCYC 6ωn C 7-0.3458ωMCH -0.1158ωWMH +0.5889ω4CωMCYC 5+0.1459ωTOLωMCYC 6(1)PC 2=0.5329ωTOTAL -0.3328ωMCYC 6ωn C 7-0.1985ωMCH +0.5501ωWMH +0.5030ω4C ωMCYC 5+0.1008ωTOL ωMCYC 6(2)㊀60㊀特种油气藏第30卷㊀PC 3=0.0410ωTOTAL +0.0523ωMCYC 6ωn C 7+0.8410ωMCH -0.1771ωWMH +0.5000ω4CωMCYC 5+0.0834ωTOLωMCYC 6(3)式中:ωTOTAL 为轻烃总含量;ωMCC 6为甲基环己烷含量;ωn C为正庚烷含量;ωMCH 为甲基环己烷指数,%;ωWMH 为重中烃比率,%;ω4C 为季碳含量;ωMCYC 为甲基环戊烷含量;ωTOL 为甲苯含量㊂图4㊀不同流体性质地化轻烃主成分分析解释图版Fig.4㊀The interpretation plat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eochemical light hydrocarbons with different fluid properties㊀㊀由图4可知:油层㊁油水同层等不同流体性质之间分类明显,易区分;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建立的图版提高了不同流体间的分离程度,可有效地识别复杂储层流体㊂2.3.2㊀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是一种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即以支持向量为核心原理的机器学习分类器,属于一般化线性分类器,其决策边界是对学习样本求解的最大边距超平面㊂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样本的低维向量非线性地隐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并在2个分类之间的超平面两侧建立一对互相平行的支持超平面并使其之间的距离最大化㊂支持向量是指从2个分类样本训练集中筛选得到的一组样本子集,使得对特征空间中样本子集的划分等价于对整个训练集的划分,这组用于将2个类别划分开来的超平面上的向量即为支持向量㊂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储层流体性质分类训练模型及预测模型,将22个研究区古近系储层轻烃数据做为已知样本进行训练,选取CFD22-2-A 井8个待测轻烃数据样本进行结果预判:2178~2198m 为油水同层,2210~2214m㊁2250~2275m 为含油水层㊂3㊀应用效果在CFD22-2-A 井古近系储层2178~2262m井段录测井响应特征差异大:气测TG >3.0%,岩屑荧光面积为20%,壁心为灰色油浸细砂岩,含油面积为50%,荧光面积为80%,储层油气录井显示较好,常规录井现场解释为油层(图5);地化热解岩屑Pg 值为14.96mg /g,壁心Pg 值为17.20mg /g,达到油层解释标准;常规测井电阻率偏低,测井解释含水饱和度为82.0%~92.8%,为含油水层㊂利用轻烃分析方法对CFD22-2-A 井古近系储层2178~2262m 井段进行流体性质评价:轻烃丰度及芳香烃含量整体偏低,在古近系轻烃含水图版上位于含油水层区域,含水特征明显(图1);井场轻烃碳环优势分析图中数据落点比较分散(图2),六元环优势区和三元环优势区均有分布,表明油源类型复杂,油藏为多期次充注;古近系异构烷烃生物降解识别图版分析显示(图3a),其具有明显的生物降解特征,且位于庚烷值和异庚烷值生物降解识别图版的生物降解区内(图3b),整体较CFD21-1-A㊁CFD21-1-B 等井受生物降解更严重㊂CFD22-2-A 井古近系储层数据点在不同流体性质轻烃主成分分析解释图版上主要与含油水层㊀第3期李鸿儒等:基于轻烃分析的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新技术61㊀㊀数据点重合(图4);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预判分类结果:CFD22-2-A 井古近系储层8个待测轻烃数据样本中有6个预判为含油水层,2个预判为油水同层㊂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及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轻烃分析方法表明该段储层含水特征明显㊂综上所述,CFD22-2-A 井古近系储层含水特征明显,油藏类型复杂,具有多期次充注特征;后期受生物降解作用,原油流动性变差,从而形成残余油,导致常规录井显示活跃,显示为 油层 的假象㊂2197.5m 电缆取样见水2700cm 3,见油花,轻烃分析结果与之相符,显示出轻烃分析技术在复杂储层流体随钻评价方面具有优势㊂图5㊀CFD22-2-A 井录测井综合图Fig.5㊀The comprehensive map of mud logging and well logging of Well CFD22-2-A4㊀结㊀论(1)基于渤中西南环32口井1398层轻烃地化数据,优选轻烃敏感参数建立了渤中西南环典型区块储层含水性及生物降解程度解释图版,应用效果良好,有效解决古近系储层流体随钻评价难题㊂(2)渤中西南环13口探井井场轻烃碳环优势分析表明,六元环优势是该区主体油气特征,也具有三元环优势分布,少数井分散在六元环优势区及三元环优势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混源特征㊂渤中西南环地区油源类型复杂,多油源多期次充注现象明显㊂(3)渤中西南环部分井古近系储层成藏后期受生物降解作用导致油质变重,油品变差,原油流动性变差,从而形成残余油,导致常规录井显示活跃,显示为 油层 的假象㊂(4)运用主成分分析及支持向量机数学算法,实现了机器学习算法与轻烃录井解释应用的深度融合,建立了井场轻烃油气水解释新技术,解释符合率可达到85%左右,但该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技术背后的地质意义㊂参考文献[1]LEYTHAEUSER D,SCHAEFER R G,CORNFORD C,et al.Gen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light hydrocarbons(C 2-C 7)in sedimenta-ry basins[J].Organic geochemistry,1979,1(4):191-204.[2]THOMPSON K F M.Light hydrocarbons in subsurface sediments [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79,43(5):657-672.[3]THOMPSON K F M.Classification and thermal history of petrole-um based on light hydrocarbons[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83,47(2):303-316.[4]THOMPSON K F M.Fractionated aromatic petroleums and thegeneration of gas -condensates[J].Organic geochemistry,1987,11(6):573-590.㊀62㊀特种油气藏第30卷㊀[5]THOMPSON K F M.Gas -condensate migration and oil fractiona-tion in deltaic systems[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1988,5(3):237-246.[6]HUNT J M.Gen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light hydrocarbons[J].Science,1984,226(4680):1265-1270.[7]MANGO F D.An invariance in the isoheptanes of petroleum[J].Science,1987,237(4814):514-517.[8]MANGO F D.The origin of light cycloalkanes in petroleum[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90,54(1):23-27.[9]MANGO F D.The origin of light hydrocarbons in petroleum:ringpreference in the closure of carbocyclic rings[J].Geochimica etCosmochimica Acta,1994,58(2):895-901.[10]TEN Haven H L.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Mangoᶄs light hy-drocarbon parameters in petroleum correlation studies[J].Organ-ic Geochemistry,1996,24(10/11):957-976.[11]林壬子,张敏,徐中一.轻质油中C 1-C 7轻烃的地球化学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89,11(1):10-16.LIN Renzi,ZHANG Min,XU Zhongyi.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hydrocarbons (C 1-C 7)in light oils [J].Journal ofJianghan Petroleum Institute,1989,11(1):10-16.[12]张春明.石油中轻烃的成因及其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2):146-148.ZHANG Chunming.Origin and application of light hydrocarbonsin petroleum[J].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2005,27(2):146-148.[13]段毅,赵阳,姚泾利,等.轻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25(12):1875-1887.DUAN Yi,ZHAO Yang,YAO Jingli,et al.Research advance andtendency of light hydrocarbon geochemistry[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4,25(12):1875-1887.[14]吴长金,马昌伟,张可操.轻烃分析录井技术在海拉尔盆地的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12,14(4):49-57.WU Changjin,MA Changwei,ZHANG Kecao.Application of lighthydrocarbon analysis logging in Hailar Basin[J].Strategic Study of CAE,2012,14(4):49-57.[15]韩明刚,谭忠健,李鸿儒,等.轻烃参数在埕北低凸起复杂储集层流体随钻评价中的应用[J].录井工程,2020,31(4):98-102.HAN Minggang,TAN Zhongjian,LI Hongru,et al.Application oflight hydrocarbon parameters in complex reservoir fluids evalua-tion while drilling in Chengbei Low Uplift[J].Mud Logging Engi-neering,2020,31(4):98-102.[16]薛永安.认识创新推动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渤海海域近年主要勘探进展回顾[J].中国海上油气,2018,30(2):1-8.XUE Yongan.New breakthroughs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the Bohai sea area driven by understanding innovation:a review of major exploration progresses of Bohai Sea Area in recent years [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8,30(2):1-8.[17]叶涛,牛成民,王清斌,等.渤海湾盆地大型基岩潜山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以渤中19-6凝析气田为例[J].地质学报,2021,95(6):1889-1902.YE Tao,NIU Chengmin,WANG Qingbin,et al.Characteristics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large bedrock buried -hill reservoirs inthe Bohai Bay Basin:a case study of the BZ19-6condensate field[J].Acta Geologica Sinica,2021,95(6):1889-1902.[18]李鸿儒,谭忠健,胡云,等.渤中凹陷西南环M 构造太古界潜山油气藏流体类型随钻识别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28(5):22-31.LI Hongru,TAN Zhongjian,HU Yun,et al.Reservoir fluid type i-dentification while drilling for Archaeozoic buried hill reservoir ofM Structure at southwest margin of Bozhong Sag,Bohai Sea,east China[J].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2021,28(5):22-31.[19]谭忠健,胡云,张国强,等.渤中19-6构造复杂储层流体评价及产能预测[J].石油钻采工艺,2018,40(6):764-774.TAN Zhongjian,HU Yun,ZHANG Guoqiang,et al.Fluid evalua-tion and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on complex reservoirs in Bozhong19-6Structure[J].Oil Drill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2018,40(6):764-774.[20]叶小明,王鹏飞,霍春亮,等.海上复杂碎屑岩储层油气藏地质建模关键技术[J].中国海上油气,2018,30(3):110-115.YE Xiaoming,WANG Pengfei,HUO Chunliang,et al.Key tech-niques for geological modeling of offshore complex clastic rock reservoirs[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8,30(3):110-115.[21]OBERMAJER M,OSADETZ K G,FOWLER M G,et al.Light hy-drocarbon (gasoline range)parameter refinement of biomarker -based oil -oil correlation studies:an example from Williston Basin [J].Organic Geochemistry,2000,31(10):959-976.[22]徐志明,王廷栋,姜平,等.原油水洗作用与高凝固点原油的成因探讨[J].地球化学,2000,29(6):556-561.XU Zhiming,WANG Tingdong,JIANG Ping,et al.Probe on thewater washing with genesis of high solidifying point crude oil[J].Geochimica,2000,29(6):556-561.[23]LAFARGUE E,BARKER C.Effect of water washing on crude oilcompositions[J].AAPG Bulletin,1988,72(3):263-276.编辑㊀王㊀琳。
轻烃分析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意义【摘要】轻烃分析在石油地质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轻烃指标的分析,可以在油气勘探过程中确定烃源岩的类型和丰度,帮助找到合适的勘探目标。
轻烃分析也可以揭示油气的运移路径,有助于预测油气的分布情况。
在油藏演化和储层评价方面,轻烃分析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地质学家更好地了解地下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储集条件。
轻烃分析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为石油地质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优化勘探开发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轻烃分析将在石油地质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轻烃分析、石油地质研究、轻烃指标、油气勘探、烃源岩、油气运移、油藏演化、储层评价、发展方向、价值、总结。
1. 引言1.1 石油地质研究的重要性石油地质研究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方向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石油资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而石油地质研究则是获取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的关键。
通过研究石油地质,可以了解石油的形成、分布、运移和储集规律,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石油地质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因此对其勘探开发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研究,以合理利用资源。
石油地质研究可以为油气田地质条件评价、勘探目标确定、油气资源量预测等提供依据,指导石油勘探与生产的决策。
通过对石油地质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效率,降低勘探风险,推动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地质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系着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轻烃分析的定义轻烃分析是指通过对石油和天然气中轻质烃类化合物的成分和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石油地质过程及油气资源性质的一种研究方法。
轻烃是指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烃类物质,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等。
轻烃分析技术在吐哈录井中的应用任菊玲;陈俊男;陈永胜【摘要】文章介绍了轻烃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用实例介绍了轻烃录井技术在解释产层水淹程度的技术可靠性.为更好地发挥轻烃分析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应采取的方法及建议.【期刊名称】《石油和化工设备》【年(卷),期】2010(013)011【总页数】4页(P43-46)【关键词】轻烃分析技术;录井;应用【作者】任菊玲;陈俊男;陈永胜【作者单位】西部钻探吐哈录井工程公司,新疆,鄯善,838202;西部钻探吐哈录井工程公司,新疆,鄯善,838202;西部钻探吐哈录井工程公司,新疆,鄯善,838202【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剩余油藏的空间分布情况和油层水洗、水淹程度的认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储集层评价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油田地质研究的需要。
在研究流体地球化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轻烃分析评价技术恰好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吐哈录井公司对轻烃分析仪进行了几十口井的现场应用,现探讨如下。
轻烃分析方法是将气相色谱分离分析方法与样品的预处理相结合的一种简便、快速的分析技术。
通过录井现场随钻取样(岩屑钻井液混合样、岩心样),把样品密封在容器内,给容器升温,油气轻组分挥发到容器顶部的空气中,形成多组分的混合气体,对混合烃类(甲、乙、丙、丁……等直链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苯等单体烃类)进行色谱分离、FID检测,形成各组分含量数据(质量浓度),利用各组分的分布特点对储集层流体性质进行识别。
它既能反映储集层原始的含油气情况,也可以判断油层的水淹程度。
利用轻烃分析技术评价储集层性质时,通常使用四种方法:色谱图法、参数定量划分法、图版法、多参数纵向解释法。
2.1 色谱图法轻烃分析谱图可直观展示出轻烃各组分的大小量值,利用不同储集层及不同水淹级别的产层谱图形态差异判断储集层性质及产层的水淹程度。
通过对QL和WJS油田十几口井1000多个样品的分析总结,建立了某油田TBWX轻烃特征图谱集。
轻烃分析技术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摘要:轻烃分析技术可以分析C1至C9之间103种组分,从而能更准确地判别油气性质。
本文首先介绍了轻烃的组成和性质,之后介绍了轻烃技术及原理,进而介绍了轻烃技术评价油气层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轻烃分析技术油气评价应用方法石油与天然气主要由烃类物质组成,地层原油中的轻烃由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等四部分组成。
轻质正构烷烃是原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油中含量最高、组分最丰富、变化最大,最能反映储集层流体、原油性质等的变化。
轻烃分析技术就是利用专门仪器将轻烃组分分离成各个单体烃(CI一Cg),经处理后得到相对百分含量等一系列的数据,利用这些轻烃参数的变化判别储集层性质的方法。
一、轻烃组成及性质轻烃一般指烃源岩或石油天然气中碳数小于15的烃类化合物,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极其重要和极其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
轻烃分析属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的一种,色谱技术发展的早期就应用于C1一C5的气体分析,20世纪90年代,又普遍对原油中的C10以后的饱和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用于生油岩及储油岩评价.而在原油中含量最高、组分最丰富的、变化最大的C6一C9左右的轻烃没能被分析和应用,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轻烃取样困难、分离困难、组分定性困难及数据处理困难。
在实际勘探中,轻烃分析是一项经济、快速、有效的方法,是储层评价,显示地层特征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与有机碳分析、岩石评价仪分析、热解气相色谱分析相结合,作为石油勘探过程中地球化学分析的常规课题。
目前,轻烃分析技术在异常显示层的油、气、水性质的定性,判别及开发油层的水洗,水淹状况识别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二、轻烃分析技术及原理(一)轻烃分析技术轻烃分析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辅助性储层评价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储层样品进行90℃温度条件下的色谱分析,得到C9以前的饱和烃及芳烃.根据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同碳数的饱和烃及芳烃在水中的溶解性有明显区别的特点,确立了轻烃分析技术。
储层产液性质的轻烃识别方法
姚冰
【期刊名称】《中外能源》
【年(卷),期】2010(15)9
【摘要】轻烃分析可以得到油层C9以前的各单体烃的浓度和相对百分含量。
利用轻烃组分的沸点、溶解度、化学稳定性这些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找出不同环境或不同储层性质条件下这些轻烃参数的变化规律,是用轻烃参数判别储层性质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经分析,采用轻烃组分的面积比值法,选取对水敏感并且定性容易的单体烃面积值做分子,选取比较稳定的单体烃的面积值做分母,即芳烃中苯,异构烷烃中的季碳22二甲基丁烷、22二甲基戊烷、33二甲基戊烷分别与环己烷的面积比;考虑到苯和季碳在原油中的含量较低,又选择了4个碳异构烷烃面积与4个碳环烷烃面积和的比值。
通过轻烃谱图特征与参数比值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应用轻烃参数评价油水层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Z地区5口井共15层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轻烃解释结果与试油结论相吻合。
【总页数】4页(P72-75)
【关键词】轻烃分析;参数求取;识别方法;油水层判定
【作者】姚冰
【作者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48
【相关文献】
1.碳酸盐岩储层钻井液漏失情况下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 [J], 侯振学;宋光建;韩东春;王冬冬;张璋;刘世伟
2.录井滴水试验与储集层产液性质的差异性分析 [J], 谭判;占蓉;朱建昌;彭雄;黄卫国;周慧鹏
3.储层产液性质的轻烃分析及评价技术 [J], 郎东升;刘丽萍;杨秀芳
4.储集层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方法 [J], 郎东升;营云英
5.储层产液性质的热解识别方法 [J], 郎东升;郭树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气储层流体相行为研究及应用油气储层是指地下岩石中存储着可以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层。
在油气储层中,流体相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油气在地下的运移规律,进而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
油气储层流体主要包括两个相:油相和气相。
油相一般是指石油,它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具有黏性和可流动性。
气相一般是指天然气,它主要由甲烷等轻烃组成,具有低密度和强大的膨胀性。
油气储层中流体相的行为受到温度、压力、孔隙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流体相的行为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研究油气储层流体相行为的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数值模拟。
实验室实验可以模拟储层中流体相的行为,例如测定流体相的相态、温度和压力效应等参数。
数值模拟则可以通过建立流体相的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流体相的运移规律,从而预测油气的产量和开采效果。
油气储层流体相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油气在储层中的分布规律和储存形式。
通过研究不同流体相的地层流动性和渗透性等参数,可以评估储层的可开采性和开采效果。
此外,研究流体相的行为还可以指导油气开采过程中的增产技术和改善开采效果的方法。
油气储层流体相行为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首先,研究流体相行为可以为油气储层的发现和勘探提供指导。
通过研究油气储层中流体相的行为,可以识别潜在的油气储层,并评估其勘探价值。
其次,研究流体相行为可以指导油气开采中的工艺选择和优化。
根据流体相的属性和行为特点,可以设计出适合的开采工艺,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最后,研究流体相行为还可以指导储层工程的设计和优化。
根据流体相的渗透性和流动性等参数,可以确定适当的井网布置和注采方案,实现高效的油气开采。
总之,油气储层流体相行为的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流体相的物理特性和行为规律,可以为油气的发现、勘探和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实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轻烃分析储层含油气性评价技术及应用一、技术简介1、概述轻烃分析方法储层含油气性评价技术是油藏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储层含油气性及油层水淹程度评价的一种,是一种得到原油分子级微观组成信息的分析方法,能够为油气层的准确发现和评价以及油田开发后期油层水洗、水淹程度评价提供一种速度快、费用低、结果准确的技术手段。
技术关键是样品的采集与封存;分析样品的处理与分析;评价参数的选择;分析结果的综合解释与评价。
评价对象是新钻的单井,包括勘探井、滚动开发井、开发井等。
评价方法是随钻评价解释静态的储层含油气性和油层垂向的剩余油分布。
技术应用主要是发现油气显示,判断油、气、水层,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价;对油田开发后期油层水洗、水淹程度进行评价;与其他技术形成互补,有效提高储层解释符合率,最终为油田调整开发方案、稳油控水提供依据。
分析样品可以是岩屑、岩心、井壁取芯,要求取样及时,烘烤或晒干造成轻质烃类损失将影响轻烃分析结果。
现场取样方法是新钻井岩屑样品不经挑选和泥浆一起立即装瓶密封;岩心、井壁取芯样品取出后,立即放入洗净的小瓶中密封,防止轻烃散失。
实验室做样方法是抽取顶部气体注入进口的高灵敏度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分析组分包括从C1到C9的正构、异构、环烃、芳烃四大组分约103个色谱峰,各参数的浓度、相对比值有众多的参数组合,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
2、基本理论该技术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亨利定律(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分压等于该组分在混合气体中的mol分数与混合气体总压力的乘积)和拉乌尔定律(某物质在溶液中的蒸气压只与它在单位体积溶液中分子数(浓度)有关,而与物质的种类无关)。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和拉乌尔定律,轻烃各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与容器的大小及轻烃组分数无关,这就为我们利用此原理在一定温度下,采用密闭顶部气体取样法进行轻烃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理论分析可以得知:轻烃取样方法不要求定量取样,不要求挑选样品,基本不受钻井工程的影响,对钻井工程也没有特殊要求,此技术优势是其它任何录井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渤海西部海域潜山储层流体类型轻烃录井识别方法
田青青;郭明宇;李鸿儒;黄子舰;方铁园;李艳霞
【期刊名称】《录井工程》
【年(卷),期】2022(33)3
【摘要】随着渤海油田勘探方向逐渐向深层推进,近年来渤海油田潜山储层获得了较大的勘探突破,然而针对潜山储层复杂多变的流体类型识别较为困难,流体类型的混淆会给后期储量的预估及提交带来较大的困难。
通过对轻烃录井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探索适用于渤海西部海域潜山储层流体相识别的方法,建立了含水性识别及流体相识别图板,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储层含水性及流体相变化特征。
利用该图板对渤海西部海域BZ 19-A、BZ 13-A、CFD 2-A构造潜山储层进行快速流体类型识别分析研究发现:BZ 19-A构造潜山储层流体以凝析气藏为主,且本构造部分井潜山储层存在含水特征;BZ 13-A构造潜山储层流体以挥发性油为主;CFD 2-A构造潜山储层流体以轻质油为主。
采用该方法分析所得的结论与试油结论完全相符。
【总页数】5页(P55-59)
【作者】田青青;郭明宇;李鸿儒;黄子舰;方铁园;李艳霞
【作者单位】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32.1
【相关文献】
1.姬塬地区延长组长9段储集层轻烃录井解释评价
2.辽河油区基岩潜山储集层含水录井识别方法
3.轻烃录井技术在苏里格天然气储集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4.新疆中拐地区火成岩裂缝储集层录井功指数比值解释评价及流体识别方法
5.基于烃组分分析的渤海油田录井储层流体性质解释新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烃相态分析录井技术在东海新探区油气识别中的应用
赵幸滨
【期刊名称】《海洋石油》
【年(卷),期】2024(44)2
【摘要】随着东海海域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增大,部分探区油气成藏条件复杂。
受限于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及流体性质多变的影响,储层流体准确识别难度较大,而传统的录井、测井技术在识别中深层复杂流体的性质仍存在不足。
为了解决东海探区流体评价难题,引入烃相态分析录井技术。
该技术利用检测到的烃类物质组成以及含量的变化规律来定性、定量地快速评价储层的流体,通过在东海某新区块勘探作业中的实际应用,证实该技术具有参数丰富、分析速度快、仪器稳定性好等特点,有利于储层流体性质的快速识别,助力解决东海新探区的油气解释评价难题。
【总页数】7页(P73-79)
【作者】赵幸滨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42
【相关文献】
1.泌阳凹陷深凹区油气层录井识别技术研究
2.轻烃录井技术应用于呼和湖凹陷天然气识别
3.罐装岩屑轻烃录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4.大庆探区复杂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识别与评价新技术
5.罐顶气轻烃录井技术在胜利油田油气层评价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轻烃综合解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作者:姜波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36期[摘要]轻烃分析技术应用在储层流体性质评价中,解释评价参数选取是影响其解释符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
为了能够排除人为影响,自动评价流体性质,通过大量的录井实践与探索,建立多参数综合解释模板自动进行储层流体性质的评价方法,通过实践验证并与试油结论进行对比,对流体性质的解释符合率达到80%以上,为轻烃分析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成功借鉴。
[关键词]轻烃分析参数选取解释模板中图分类号:P6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139-02引言在储层研究中,色谱分析技术是储层流体性质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轻烃分析是将气相色谱分离分析与样品的预处理相结合的一种简便、快速的分析技术。
最新的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C6~C9左右的轻烃包含的油层信息最丰富,在原油中含量最高,组份最丰富。
因此重点分析C1~C9组份的轻烃分析技术在储层评价中逐渐受到重视。
通过大量的现场实践与探索,本文建立多参数综合解释模板,并在现场应用中初见成效。
1 轻烃自动解释方法1.1 轻烃评价参数的选择依据[1]轻烃的分析参数是可以检出和定性的103个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峰高及峰面积的百分数。
这些参数无法直接应用,其原因:一是参数多,二是这些参数也只反应每个组分丰度的大小。
所以,必须根据需求,从大量的信息中归纳、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应用轻烃参数识别储层的流体性质,主要依据某些组分在不同流体性质下含量会发生变化。
求取参数要能够从大量数据中反应出这种变化,所以不能盲目的排列组合,其理论基础一是轻烃组分物理化学特征;二是储层原油烃类特征的主控因素及影响因素。
轻烃组分的沸点、溶解度、化学稳定性这些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在不同的储层性质下会发生一定规律的变化,找出不同环境或不同储层性质条件下这些轻烃参数的变化规律是用轻烃参数判别储层性质的理论依据。
轻烃自动定性及解释方法研究与应用
吴桐;杨涛;徐森;元欐;李娟;邹亚妮
【期刊名称】《录井工程》
【年(卷),期】2010(021)003
【摘要】在应用轻烃分析技术评价储集层流体性质中,色谱峰的准确定性识别和评价参数选取是影响其解释符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为了排除人为影响,快速准确识别色谱峰,通过大量的录井实践与探索,建立了保留指数轻烃定性方法和多参数综合解释模板,自动判断储集层流体性质.通过实践验证并与试油结论进行对比,该方法便于现场录井人员的应用,为轻烃分析技术在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总页数】6页(P19-24)
【作者】吴桐;杨涛;徐森;元欐;李娟;邹亚妮
【作者单位】天津陆海石油设备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陆海石油设备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陆海石油设备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陆海石油设备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陆海石油设备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陆海石油设备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轻烃综合解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J], 祁明泉
2.轻烃综合解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J], 赵永祥
3.轻烃组分自动定性方法研究 [J], 邱红
4.西湖凹陷油气藏轻烃录井解释方法 [J], 徐长敏;邓文兵;吴正韩
5.疫情导致油价暴跌,加大轻烃产业不确定性--“全球疫情发酵,中国轻烃进出口影响几何”线上直播会议嘉宾发言集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轻烃分析技术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应用
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油水层的识别评价工作越来越困难,逐渐由宏观识别向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轻烃分析技术识别油水层量化的方法,该项技术建立多参数综合解释模板自动进行储层流体性质的评价方法,对流体性质的解释符合率达到80%以上,为轻烃分析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成功借鉴。
建立了油水层识别、评价的应用方法。
标签:轻烃分析技术;油水层;参数选取;评价方法;识别
0 引言
輕烃分析是将气相色谱分离分析与样品的预处理相结合的一种简便、快速的分析技术。
最新的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C6~C9左右的轻烃包含的油层信息最丰富。
因此重点分析C1~C9组份的轻烃分析技术在储层评价中逐渐受到重视。
轻烃组分主要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四大类等103个单体烃类,这些组分经过色谱分离成各个单体烃,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然后进行数学处理,归纳为几十项轻烃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进行油气藏的评价。
1 轻烃自动解释方法
1.1 轻烃评价参数的选择依据
轻烃的分析参数是可以检出和定性的103个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峰高及峰面积的百分数。
这些参数无法直接应用,其原因:一是参数多,二是这些参数也只反应每个组分丰度的大小。
所以,必须根据需求,从大量的信息中归纳、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C1~C4之间的烃类常温下为氣体,是评价气层的主要参数。
C9以后的烃类其化学性质过于稳定,在轻烃评价储层性质时不予考虑。
C5~C8之间的烃类组分最全,相对含量最高,准确定性、定量分析容易,是储层评价首选的参数。
1.2 储层原油烃类特征的主控因素及影响因素
储层原油由烃源岩受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程度的控制,然后原油在储层中受各种蚀变作用即热演化作用、水洗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的改造而发生变化。
.
在精细评价的时候,成因不同或演化程度不同的区块,需要建立不同的模板。
而每一个模板的建立,都是一个统计的过程,做的数据越多,模板的解释符合率就越高。
1.3 建立多参数综合解释模板
根据不同成因类型及不同演化阶段的轻烃特征,划分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储层,进而有针对性的建立各个区块的轻烃解释模板。
1.3.1 选取参数
根据烃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烃类的影响因素,通过大量的实验比较,将化合物分类分别定义了面积参数、比值参数等共12个比较有代表性和普适性的指标作为我们评价流体性质的优选参数,
1.3.2 解释模板组成
由三部分组成:气层限定值;限定值;指标权重表;结合以上叙述的烃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储层性质的关系,解释模板的含义如下:
气层限定值:主要用于气层评价的指标。
根据气层的烃组分特征,C1~C5的峰面积及其百分含量是评价气层的主要指标,所以在模板中利用具有C1~C5的峰面积和百分含量诊断其具气层特征。
限定值:主要用于含油性评价的指标。
考虑到气层C1~C5的出峰面积往往较大,为避免气层对判定含油性的影响,所以选取碳数大于5的烃组分面积和作为判定含油丰度的指标。
指标权重表:不同的流体性质表现出不同的烃类特征,某一个轻烃参数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单一从一个参数出发是不科学的,必须综合若干个参数共同进行判定和评价。
1.3.3 解释模板的特点
①应用此模板可以确定异常层位,在应用模板对某井进行数据分析时,模板首先会选择出满足气层限定值或限定值这两个指标的异常层位。
通过出峰数和峰面积对数据进行了筛选,选出符合油气层基本条件的层位。
②当储层为气层时,对气层的含油性进行评价,由于轻烃的分析范围是C1~C9的单体烃类,当模板诊断出流体具有气层特征时(满足气层限定值条件),还可以通过C5~C9的丰度和参数比值变化对流体的含油情况和含水情况进行评价。
③需要研究不同区块、不同层位的轻烃特征,提高解释符合率,每一个模板的建立,都是一个统计的过程,做的数据越多,模板的解释符合率就越高。
2 自动解释方法的应用效果
使用该轻烃自动定性及解释方法深入各油田现场进行试验及应用,对近百口探井和开发井进行解释评价,效果非常理想。
以某油田在探井解释中的应用情况
为例,与试油结论对比,解释符合率在80%以上。
3 结论
①通过对多项轻烃解释评价参数与储层流体性质的分析研究,利用权重解释的思路建立了一套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解释方法。
该方法解释符合率达80 % 以上,实现了储层流体的自动、快速、有效识别。
②多参数综合解释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综合解释油气水层的方法,充分地发挥了轻烃技术的优势,在今后的应用中通过不断修正、完善,必将进一步提高轻烃解释的快速、精细评价的能力。
为录井解释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玉桓,夏亮.轻烃分析技术在勘探上的应用[J].录井工程,2005,16(1):5-8.
[2]郎东升,岳兴举等.油气水层定量评价录井新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柳晓风(1973- ),中级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现在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工程技术部从事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