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宁汉修正
- 格式:ppt
- 大小:528.50 KB
- 文档页数:48
1、有效驱进速度:实际中常常根据在一定的除尘器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下测得的总捕集效率值,代入德意希分级效率方程反算出相应的驱进速度值。
2、能见度:是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3、吸收速率:吸收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界面而被吸收剂吸收的量。
4、电除尘器: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过程中,使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尘粒沉积在集尘极上,将尘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设备。
5、控制速度:指在罩口前污染物扩散方向的任意点上均能使污染物随吸入气流流入罩内并将其捕集所必须的最小吸气速度。
1.某硅砂粉的堆积密度为1.15g/cm3,空隙率为0.56,其真密度为(2.61 )g/cm3。
2.某滑石粉的堆积密度为0.77 g/cm3,空隙率为0.72,真密度为(2.75)g/cm3。
3.坎宁汉修正系数C与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颗粒的大小)有关。
温度越(高),压力越(低),粒径越(小)C值越(大),阻力越(小)。
4.(惯性碰撞)和(拦截作用)是湿式除尘器的主要除尘机制。
(惯性碰撞)主要取决于尘粒的质量,(拦截作用)主要取决于粒径的大小。
5.根据接触功率理论得到的经验公式,能够很好关联湿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和除尘效率之间的关系。
6.旋风洗涤器气体入口速度一般为(15~45)m/s。
7.湿式除尘器希望气体的含尘浓度在(10)g/m3以下,袋式除尘器的理想含尘浓度为(0.2~10) g/m3,电除尘器希望含尘浓度在(30 )g/m3以下。
8.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随处理烟气量增加而(增加)。
电除尘器除尘效率,随处理烟气量的增加而(下降)。
9、当尘粒直径为20微米时,下列关于电除尘器中荷电粒子的驱进速度说法正确的是(荷电粒子直径越大,驱进速度越大)。
10、对于旋风除尘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减少进口面积,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增大)。
11、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上的分部,可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重力沉降公式一、颗粒运动状态μρu d p p =Re (1-1)式中:p Re -----雷诺数p d -----颗粒直径 mρ--------空气密度 3/m kgu--------颗粒运动速度 m/sμ-------空气粘度 P a ·s在293K 和101325 P a 下,干空气粘度1.81×10-5 P a ·s干空气密度1.2053/m kg1、层流区:p Re ≤1。
2、滑动区:p Re ≤1,颗粒尺寸很小,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差不多。
3、过渡区:1<p Re <500。
4、湍流区:500<p Re <2×105。
二、颗粒沉降速度1、层流区g d u p p s μρ182= (1-2)式中:s u -----颗粒重力沉降末端速度 m/sp d -----颗粒直径 mp ρ--------颗粒密度 3/m kgg--------重力加速度 m/s 2μ-------空气粘度 P a ·s公式(1-2)对粒径为 1.5~75m μ的单位密度(p ρ=10003/m kg )的颗粒,计算精度在±10%以内。
2、滑动区gC d u pps μρ182= (1-3)⎥⎦⎤⎢⎣⎡⎪⎪⎭⎫⎝⎛-++=n n K K C 10.1exp 400.0257.11 (1-4)pn d K λ2= (1-5)v ρμλ499.0= (1-6)M RTv π8= (1-7)式中:s u -----颗粒重力沉降末端速度 m/sp d -----颗粒直径 mp ρ--------颗粒密度 3/m kgg--------重力加速度 m/s 2μ-------空气粘度 P a ·sC-----坎宁汉修正系数Kn -----努深数λ--------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mρ--------空气密度 3/m kgv -------气体分子的算术平均速度 m/sR-----通用气体常数,8.31411--••K mol JT--------气体温度, KM--------气体摩尔质量 mol kg /粗略估计,坎宁汉修正系数在293K 和101325 P a 下,C=1+0.165/p d (1-8)式中:C-----坎宁汉修正系数p d -----颗粒直径 m μ公式(1-3)对粒径p d ≥0.001m μ的微粒,计算是精确的。
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5.1 根据以往的分析知道,由破碎过程产生的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为此在对该粉尘进行粒径分布测定时只取了四组数据(见下表),试确定:1)几何平均直径和几何标准差;2)绘制频率密度分布曲线。
解: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 读出d 84.1=61.0m μ、d 50=16.0m μ、d 15。
9=4.2m μ。
81.3501.84==d d g σ。
作图略。
5.2 根据下列四种污染源排放的烟尘的对数正态分布数据,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绘出它们的筛下累积频率曲线。
污染源 质量中位直径 集合标准差 平炉 0.36 2.14 飞灰6.8 4.54 水泥窑 16.5 2.35 化铁炉 60.0 17.65 解:5.3 已知某粉尘粒径分布数据(见下表),1)判断该粉尘的粒径分布是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2)如果符合,求其几何标准差、质量中位直径、个数中位直径、算数平均直径及表面积-解: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读出质量中位直径d 50(MMD )=10.3m μ、d 84.1=19.1m μ、d 15。
9=5.6m μ。
85.1501.84==d d g σ。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29(5-24)m NMD NMD MMD g μσ31.3ln 3ln ln 2=⇒+=;P129(5-26)m d NMD d L g L μσ00.4ln 21ln ln 2=⇒+=; P129(5-29)m d NMD d sv g sv μσ53.8ln 25ln ln 2=⇒+=。
5.4 对于题5.3中的粉尘,已知真密度为1900kg/m 3,填充空隙率0.7,试确定其比表面积(分别以质量、净体积和堆积体积表示)。
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35(5-39)按质量表示g cm d S Psv m /107.3623⨯==ρP135(5-38)按净体积表示323/1003.76cm cm d S svV ⨯==P135(5-40)按堆积体积表示323/1011.2)1(6cm cm d S svb ⨯=-=ε。
大气污染控制计算题1.斯托克斯定律斯托克斯公式F =3πμd u例题:试比较靠惯性碰撞、直接拦截和布朗扩散捕集粒径为0.001~20μm 的单位密度球形颗粒的相对重要性。
捕集体为直径100μm 的纤维,在293K 和101325Pa 下的气流速度为0.1m/s。
解:(1)惯性碰撞效率第一步,求解靶体附近流体雷诺数ReD 查空气的物理参数表,20℃时空气密度为1.205kg/m3,黏度为1.81x10-5Pa·s,捕集体附近气流的雷诺数为:捕集体周围的气流属于黏性层流第二步,求解ηⅡ取颗粒密度ρp =1000kg/m 3,对10μm 颗粒坎宁汉修正系数:C=1+0.165/10=1.0165斯托克斯准数查图取捕集体为圆柱形、Re D =0.2分级效率曲线,ηⅡ=ᇠ解:(1)机械拦截效率第一步,10μm 颗粒的机械拦截效率10μm 颗粒的直接拦截比:R=10/100=0.1由于St 0、选用绕过圆柱体的黏性流公式计算拦截效率:第二步,分别计算粒径为0.01、0.1、1、10μm 的颗粒的直接拦截效率2.重力沉降末端速度力平衡关系Stokes颗粒的重力沉降末端速度3.高斯扩散模型由于烟流浓度分布按高斯模型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作出下述假设:(1)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为正态分布;(2)在空间中风只在一个方向上做均匀的稳定的运动;(3)污染物在扩散的过程中没有衰减和增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4)源强连续均匀;(5)地表面足够平坦;(6)在X轴方向上,污染物平流输送作用(平均通量)远大于该方向上的湍流扩散作用。
高斯扩散模式高架连续点源模式在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形式(1)地面浓度模式(Z=0):(3)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最大轴线浓度:由于σy ,σz 是距离x 的函数,而且随x 的增大而增大,但[q/(πūσy σz )]又随x 的增大而减小,exp [-H 2/(2σz 2)]随x 增大而增大,这两项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在某一距离x处出现浓度的最大值。
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第五章颗粒物燃物控制技术基础为了深入理解各种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性能,正确设计、选择和应用各种除尘器,必须了解粉尘的物理性质和除尘器性能的表示方法及粉尘性质和除尘器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颗粒的粒径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颗粒的大小是粉尘的基本特性之一。
若颗粒是大小均匀的球体,则可用其直径作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
但实际上,不仅颗粒的大小不同,而且形状也各种各样。
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采用如下几种粒径表示方法:....①定向直径dF,也称菲雷待(Feret)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大投影长度,如图5—1(a)所示。
②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M,也称马丁(Martin)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上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如图5—1(b)所示。
③投影面积直径dA,也称黑乌德(Heywood)直径,为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如图5一l(c)所示。
若颗粒投影面积为A,则dA=(4A/π)1、2。
根据黑乌德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F>dA>dM。
(2)用筛分法测定时可得到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孔的宽度。
...(3)用光散射法测定时可得到等体积直径dV,为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
若颗粒体积为V,则dV=(6V..../π)1、3。
(4)用沉降法测定时,一殷采用如下两种定义:...①斯托克斯(toke)直径dS,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的直径。
②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ρp=1g、cm3)的球的直径。
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原因在于它们与颗粒在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5.1 根据以往的分析知道,由破碎过程产生的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为此在对该粉尘进行粒径分布测定时只取了四组数据(见下表),试确定:1)几何平均直径和几何标准差;2)绘制频率密度分布曲线。
解: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 读出d 84.1=61.0m μ、d 50=16.0m μ、d 15。
9=4.2m μ。
81.3501.84==d d g σ。
作图略。
5.2 根据下列四种污染源排放的烟尘的对数正态分布数据,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绘出它们的筛下累积频率曲线。
污染源 质量中位直径 集合标准差 平炉 0.36 2.14 飞灰6.8 4.54 水泥窑 16.5 2.35 化铁炉 60.0 17.65 解:5.3 已知某粉尘粒径分布数据(见下表),1)判断该粉尘的粒径分布是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2)如果符合,求其几何标准差、质量中位直径、个数中位直径、算数平均直径及表面积-解: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读出质量中位直径d 50(MMD )=10.3m μ、d 84.1=19.1m μ、d 15。
9=5.6m μ。
85.1501.84==d d g σ。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29(5-24)m NMD NMD MMD g μσ31.3ln 3ln ln 2=⇒+=;P129(5-26)m d NMD d L g L μσ00.4ln 21ln ln 2=⇒+=; P129(5-29)m d NMD d sv g svμσ53.8ln 25ln ln 2=⇒+=。
5.4 对于题5.3中的粉尘,已知真密度为1900kg/m 3,填充空隙率0.7,试确定其比表面积(分别以质量、净体积和堆积体积表示)。
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35(5-39)按质量表示g cm d S Psv m /107.3623⨯==ρP135(5-38)按净体积表示323/1003.76cm cm d S svV ⨯==P135(5-40)按堆积体积表示323/1011.2)1(6cm cm d S svb ⨯=-=ε。
第一章 概 论第二章 1.1 解: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
质量百分数为%51.75%100197.2801.28781.0%2=⨯⨯⨯=N ,%08.23%100197.2800.32209.0%2=⨯⨯⨯=O ;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05.0%100197.2801.4400033.0%2=⨯⨯⨯=CO 。
1.2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058.0643.44461012.03=⨯⨯- CO :ppm20.3643.44281000.43=⨯⨯-。
1.3 解:1)ρ(g/m 3N )334/031.1104.221541050.1Nm g =⨯⨯⨯=--c (mol/m 3N )3334/1070.6104.221050.1N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 1.4 解: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0.12g μ=10.8g μ 1.5 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2369.0105.19102.22102422=⨯⨯⨯==--∝O p p M Hb O COHb ,COHb 饱和度%15.192369.012369.0/1/222=+=+=+=Hb O COHb Hb O COHb Hb O COHb COHb CO ρ1.6 解:含氧总量为mL96010020480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复习重点第一章:①TSP: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②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③ODS:消耗臭氧层的物质④酸雨:pH小于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⑤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⑥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⑦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2. 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什么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现状有什么规律性答: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2。
规律:①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②城市的大气污染比乡村严重;③南方的大气污染比北方严重;④冬季的大气污染比夏季严重;⑤酸雨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出现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有那些项目如何计分如何报告…答:⑴PM10、SO2、NO2、CO、O3 ⑵当第K种污染物浓度为时,其分指数为⑶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API<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4. 大气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答:⑴干燥清洁的空气,如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⑵水蒸气⑶各种杂质,如细菌,病菌等.第二章:1. 名词解释:①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空气。
②高位发热量:燃料完全燃烧时,包括其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所发生的热量变化。
③低位发热量:燃料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过程释放的热量。
¥5. 燃烧过程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金属盐类、醛、碳氧化合物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研复习重点第一章:①TSP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②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 的颗粒物③ODS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④酸雨:pH 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⑤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⑥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⑦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2. 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什么?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现状有什么规律性?答: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 和SO 2。
规律:①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②城市的大气污染比乡村严重;③南方的大气污染比北方严重; ④冬季的大气污染比夏季严重;⑤酸雨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出现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有那些项目?如何计分?如何报告?答:⑴PM 10、SO 2、NO 2、CO 、O 3 ⑵ 当第K 种污染物浓度为1,,+≤≤j k k j k ρρρ时,其分指数为j k j k j k j k j k j k k k I I I I ,,1,,1,,)(+---=++ρρρρ⑶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API <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4. 大气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答:⑴干燥清洁的空气,如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⑵水蒸气 ⑶各种杂质,如细菌,病菌等第二章:1. 名词解释:①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空气。
②高位发热量: 燃料完全燃烧时,包括其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所发生的热量变化。
《环境工程》习题解答第一次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CO :ppm 20.3643.44281000.43=⨯⨯-。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1)ρ(g/m 3N )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c (mol/m 3N )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3.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 71.25 71.25 H 113-2.5 55.25 27.625 S 10 0.3125 0.3125 H 2O 22.5 1.25 0 N 元素忽略。
作业习题解答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5.1解: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 读出d 84.1=61.0m μ、d 50=16.0m μ、d 15。
9=4.2m μ。
81.3501.84==d d g σ。
作图略。
5.2 解: 绘图略。
5.3解: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读出质量中位直径d 50(MMD )=10.3m μ、d 84.1=19.1m μ、d 15。
9=5.6m μ。
85.1501.84==d d g σ。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29(5-24)m NMD NMD MMD g μσ31.3ln 3ln ln 2=⇒+=;P129(5-26)m d NMD d L g L μσ00.4ln 21ln ln 2=⇒+=; P129(5-29)m d NMD d sv g sv μσ53.8ln 25ln ln 2=⇒+=。
5.4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35(5-39)按质量表示g cm d S Psv m /107.3623⨯==ρP135(5-38)按净体积表示323/1003.76cm cm d S svV ⨯==P135(5-40)按堆积体积表示323/1011.2)1(6cm cm d S svb ⨯=-=ε。
5.5解:气体流量按P141(5-43)s m Q Q Q N N N N /11000)(21321=+=;漏风率P141(5-44)%20%100100002000%100121=⨯=⨯-=NNN Q Q Q δ;除尘效率:考虑漏风,按P142(5-47)%3.90100002.412000340.0111122=⨯⨯-=-=N N N N Q Q ρρη不考虑漏风,按P143(5-48)%9.912.4340.01112=-=-=N N ρρη5.6解:由气体方程RT M m PV =得L g RT PM V m /832.042331.829)4901001.1(5=⨯⨯-⨯===-ρ s m A Q v /9.17360024.027342310000=⨯⨯==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2(5-45)Pa P 13119.172832.08.9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作业习题解答第一章 概 论1.1 解: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
质量百分数为%51.75%100197.2801.28781.0%2=⨯⨯⨯=N ,%08.23%100197.2800.32209.0%2=⨯⨯⨯=O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05.0%100197.2801.4400033.0%2=⨯⨯⨯=CO 。
1.2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1.3 解:1)ρ(g/m 3N )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c (mol/m 3N )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1.4 解: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0.12g μ=10.8g μ1.5 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2369.0105.19102.22102422=⨯⨯⨯==--∝O p p M Hb O COHb , COHb 饱和度%15.192369.012369.0/1/222=+=+=+=Hb O COHb Hb O COHb Hb O COHb COHb CO ρ1.6 解:含氧总量为mL 960100204800=⨯。
2.2普通煤的元素分析如下:C 65.7%;灰分18.1%;S 1.7%;H3.2%;水分9.0%;O 2.3%。
(含N量不计)(1)计算燃煤1kg 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和SO2在烟气中的浓度;(2)假定烟尘的排放因子为80%,计算烟气中灰分的浓度;(3)假定用硫化床燃烧技术加石灰石脱硫,石灰石中含钙35%。
当钙硫比为1.7时,计算燃煤1吨需石灰石的量。
解:①以1kg燃煤为基准,列出各组分的需氧量、产生烟气量如下:所以,理论需氧量为:(54.75+0.531+8-0.719)=62.562mol/kg(燃煤)理论空气量为:(1+3.78)×62.562=299.05 mol/kg(燃煤)=6.70m N3/ kg(燃煤)理论烟气量为:(54.75+0.531+16+5)+3.78×62.562=312.8 mol/kg(燃煤)=7.01m N3/ kg(燃煤)SO2在烟气中的浓度为:0.531/312.8=1698×10-6②1kg燃煤含灰分181g,排放因子80%,则烟气中灰分质量为:181×80%=144.8g。
灰分浓度为:144800mg/7.01m N3=2.07×104 mg/m N3③1t煤含S 531 mol,需Ca量:1.7×531=902.7 molm=902.7×40.08=3.62×104 g所需石灰石:3.62×104 g/35%=1.03×105 g=103kg2.4 某锅炉燃用煤气成分体积比为:H2S0.2%、CO25%、O20.2%、CO28.5%、H213.0%、CH40.7%、N252.4%。
空气含湿量为12g/m3(标态),α=1.2时,试求实际所需空气量和燃烧时产生的实际烟气量。
解:以1kmol煤气计,则1)由上表可知理论需氧量为:3-2+142.5+65+14=222.5mol/kmol煤气=222.5L/(m3 N煤气)理论干空气量:222.5×(1+3.78)=1063.6L/(m3 N煤气)实际需要的干空气量:1063.6×1.2=1276 L/(m3 N煤气)转化为湿空气ⅰ湿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比为(12g/18g·mol-1)×22.4×10-3 m3N /m3N=0.0149ⅱ所需湿空气的体积为1276/(1-0.0149)=1296 L/(m3煤气)2)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量为(1296-222.5)+(4+50+285+130+21+524)=2.09m3/m3煤气2.4以1kmol煤气为基准,列出各组分的需氧量、产生烟气量如下:所以,理论需氧量为:(3-2+142.5+35+14)=222.5mol/ kmol(煤气)实际需要的干空气量为:222.5(1+3.78)×1.2=1276.3 mol/ kmol(煤气)=1.276 m N3/ m N3(煤气)湿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百分数为:=1.493%实际需要湿空气量为:1276/(1-0.01493)=1.296 m N3/ m N3(煤气)实际产生的烟气量为:各组分产生烟气量+进入的湿空气量+燃烧消耗氧量=(4+50+285+130+21+524)+1296-222.5=2087 mol/ kmol(煤气)=2087 m N3/ m N3(煤气)2.6以1kg燃煤为基准,列出各组分的需氧量、产生烟气量如下:所以,理论需氧量为:(12. 5+63.17+0.5-2.313)=73.86mol/kg(燃煤)理论干空气量为:(1+3.78)×73.86=353.0 mol/kg(燃煤)实际空气量为:353.0×1.2×(1+0.0116)=428.6mol/kg(燃煤)产生的烟气量为:(25+63.17+0.536+0.5)+428.6-73.86=443.9 mol/kg(燃煤)烟气组成—CO2:63.17/443.9=14.23%;SO2:0.5/443.9=0.11%;H2O:9.4430116 .1/0116.06.42825⨯+=6.74%;N2: (0.536+73.86×3.78×1.2)/443.9=75.59%2.7假定SO2向SO3的转化率为3%,而SO3全部转化为H2SO4 则H2SO4含量为:0.11%×3%=3.3×10-5LgP H2SO4=-4.48查表2-7,可得烟气的酸露点为140℃拟在平坦开阔大气稳定度为中性状态地方再建一硫酸厂,生产尾气排放SO2量为60kg/h ,经2m内径的排烟筒排放尾气量为226000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