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和未来_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的交接点_赛博朋克运动之父威廉_吉布森访谈录
- 格式:pdf
- 大小:629.17 KB
- 文档页数:2
科幻学人专辑王一平:赛博朋克小说中的赛博空间与新生命形态——论威廉·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四十二史科幻春秋王一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英美文学、科幻文学、比较文学等。
先后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English Studies,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四川省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社科菁英。
邮箱:******************.cn。
摘要:赛博朋克小说是当代西方科幻小说的重要类型,它关注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以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为代表的赛博朋克小说渲染了对未来世界的“新空间”和“新生命形态”的想象:感官全面沉浸式的“赛博空间”籍由技术实现了身心的二元化剥离,并显现为由视觉图像所主导的“表象世界”;但其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表征,而是试图借助技术,以意识的无限自由性来克服具身的局限性,它很可能发展出人类的新认知模式、世界结构和社会机构等。
赛博朋克小说表现出对技术想象的高度原创性,以及对人类共情与友爱关系的追求,蕴含了面向“后人类”时代的思考与启示之力。
关键词:赛博朋克威廉·吉布森赛博空间“蔓生三部曲” 后人类一、引言科幻是一种捕捉住了当代技术与文化的急剧变化的卓异类型(see Sponsler 625)。
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幻文学中,“赛博朋克”(Cyberpunk)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重要亚类型之一。
“赛博朋克”一词由“控制论”(cybernetics)和“朋克(punk)”共同组成,表现了两者所代表的新崛起的、具有反叛色彩的当代亚文化。
赛博朋克科幻小说正是以高度的原创性渲染了当代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带来的新变革(“赛博”所代表之物——如“黑客文化”),也表现了底层青年对社会等级、不公与压迫等的反抗(“朋克”——如“流行音乐文化”)。
当想象照进现实作者:杨赢来源:《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21年第10期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有一句名言: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当下,科技正以光怪陆离、一日千里之势迅猛发展。
过往许多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事物,如今已经成为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
我们经常会炫目于科幻小说对未来惊人的预见,凡尔纳笔下的潜水艇、直升机……,克拉克笔下的卫星电话、人体冷冻……,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仿佛是科幻小说呼唤出了无数前卫的科技,让我们啧啧称赞。
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三种先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继而在现代社会已然出现的科技产品,让我们来看看科幻小说和这些神奇造物之间奇妙的联系吧。
直升机凡尔纳被誉为“科幻文学之父”,在他的小说《征服者罗比尔》(1886年出版)中,凡尔纳想象了一种能在1500米高空飞翔的飞行器“信天翁号”。
飞行器的制造者是工程师罗比尔,他把不相信飞行器存在的韦尔顿学会主席和秘书绑架到飞行器上进行了环球旅行,并在小说的最后,用飞行器击败了韦尔顿学会引以自傲的热气球飞艇。
凡尔纳设想的飞行器,“用一部分螺旋桨来使机器悬在空中,用另一部分螺旋桨来快捷安全地推动机器前进”,利用电池为动力源在空中飞行。
最有意思的是,机身的材质是经过高压、坚硬得赛过金属的纸。
凡尔纳的这一设想直接影响了直升机的发明者——俄裔美国设计师科尔西斯基,他在12岁的时候就受凡尔纳小说的影响设计过用橡皮筋为动力的直升机。
1908年,在看到了莱特兄弟与飞机的照片后,他说:“在24小时之内,我的决定将改变我以后的人生,我要学习飞行。
”此后,他将一生都贡献给了飞机制造事业。
由于俄国的条件不充分,他移居到美国,终于在20世纪40年代设计出了现代直升机的常用形式,并实现了第一次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飞行。
VR眼镜想象的世界是精彩的,可是如果能把想象的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甚至和人物互动,那该是多么奇妙!1935年,以《火星奥德赛》闻名的美国作家温鲍姆,在他的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就设想了一种可让使用者全方位进行体验的眼镜,只要带上,就可以得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感官上的全方位体验。
名人对虚拟世界的论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名人也对虚拟世界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名人对虚拟世界的观点和论述:首先,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曾经说过:“虚拟现实就是我们即将住进去的地方。
”这句话表达了对虚拟世界不断发展和扩展的信心和期待。
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让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从而改变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英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这反映了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和探索的空间,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和束缚。
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示。
此外,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经写道:“虚拟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和想象力的空间。
”虚拟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和创造,为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创新。
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尝试各种新的体验和冒险,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想象力。
最后,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虚拟世界将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他认为虚拟世界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在未来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文明发展。
虚拟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和虚拟化的环境将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综上所述,名人对虚拟世界的论述展现了对虚拟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洞察,虚拟世界的发展和应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科技和娱乐的工具,更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虚拟世界的未来将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和挑战,人们需要拥抱虚拟世界,探索和创造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
《论赛博朋克电影中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篇一一、引言赛博朋克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复杂的艺术意象,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在赛博朋克电影中,空间性的创构不仅是电影叙事的重要手段,更是艺术意象表达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赛博朋克电影的背景、风格特点出发,深入探讨其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
二、赛博朋克电影的背景与风格特点赛博朋克电影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融合了科幻、未来主义、后现代等元素的电影类型。
它以一种近乎后末世的设定,展现了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人性的扭曲。
在赛博朋克电影中,城市往往被描绘成一种荒凉的、充满科技感的未来都市,而人物则常常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游走,面对着复杂的社会问题与道德困境。
三、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一)空间性的多元表达赛博朋克电影中,空间性的创构是多元化的。
电影导演们运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将未来都市、网络世界、虚拟现实等多种空间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呈现。
未来都市的空间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和多维的视觉体验,为观众营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感受。
网络世界则是一个无形的空间,但通过电脑的屏幕和网络的连接,观众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影响。
虚拟现实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空间,为人物提供了逃避现实、寻找自我价值的场所。
(二)空间性与人物心理的映射在赛博朋克电影中,空间性不仅是一种视觉表达,更是人物心理的映射。
未来都市的荒凉与冷漠,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迷茫;网络世界的虚拟与模糊,揭示了人物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挣扎;虚拟现实的超现实感,则反映了人物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通过空间性的创构,电影导演们成功地将人物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视觉化的表达。
(三)空间性与主题的构建赛博朋克电影的主题往往涉及到信息技术、人性扭曲、社会问题等复杂议题。
而空间性的创构则是这些主题得以构建和呈现的关键。
未来都市的空间结构、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以及虚拟现实的超现实感等,都为电影主题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场景。
《论赛博朋克电影中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篇一一、引言赛博朋克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深邃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未来世界的独到见解,吸引着众多观众。
在这一类型电影中,艺术意象的创构尤为关键,其中空间性的构建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赛博朋克电影中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通过分析典型作品,探讨其空间性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二、赛博朋克电影空间性的表现手法1. 城市空间的构建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城市空间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觉特征,如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科技感十足的街道等。
这些城市空间不仅为故事提供了背景,更是艺术意象创构的重要载体。
通过城市空间的构建,电影可以展现出未来世界的独特氛围和风格。
2. 虚拟空间的运用虚拟空间是赛博朋克电影中常见的空间形式,如网络世界、虚拟现实等。
这些虚拟空间为电影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使得艺术意象的创构更加丰富多样。
在虚拟空间中,观众可以欣赏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和特效,感受到未来科技的魅力。
3. 空间与情节的融合在赛博朋克电影中,空间与情节的融合是艺术意象创构的关键。
通过将情节与空间相结合,电影可以更好地展现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例如,在某个阴暗的地下通道中,一场激烈的打斗戏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勇气和决心;而在一个高科技的实验室里,一场复杂的实验则能揭示出人物的性格和价值观。
三、赛博朋克电影空间性的特点1. 视觉冲击力强赛博朋克电影中的空间性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运用高科技的特效和画面处理技术,电影可以呈现出极具视觉震撼的画面。
这些画面不仅具有美学的价值,更能引发观众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想象。
2. 深度思考的空间性赛博朋克电影中的空间性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表现,更是深度思考的载体。
通过构建独特的城市空间和虚拟空间,电影可以引发观众对未来社会的思考和探讨。
这些空间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能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
3. 创新性表达方式赛博朋克电影在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方面具有创新性。
赛博空间(cyberspace)概念的由来及译名探讨本文为CICC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后台留言申请授权编者按:英文”cyber”和”cyberspace”的译法表述众说不一。
如果将cyber作音译处理则译为赛博,对space作意译处理则译为空间,合成一个词则译为赛博空间。
目前社会各类文献译文众多,有电磁空间、电子空间、网络空间、网际空间、虚拟空间、控域、网络电磁空间等翻译,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从某一立场出发,似乎都有道理,但都难说准确。
究竟译名如何准确反映cyberspace的原词本意的内涵和外延,确实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索和讨论,形成共识,达成统一表述。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戴浩院士对”cyberspace”的翻译进行了探究,供大家讨论,欢迎各位发表意见。
赛博空间(cyberspace)概念的由来及译名探讨戴浩自从cyberspace一词在英语世界广为流传后,中国内陆及港澳台地区出现了多种译名,如计算机空间、电脑空间、电脑化空间、电子空间、控制空间、控域、电控空间、数字空间、数码空间、位元空间、信息空间、认知空间、网络信息空间、虚拟现实空间、假想现实空间、第五空间、异度时空、网络电磁空间、网电空间、网络空间、网路时空、网路虚拟空间、网际空间、网域空间、互联网空间、电子网络空间、赛博空间、赛伯空间、思博空间……在这众多译法中,多数赞成将space译为“空间”,但对cyber一词的理解则大相径庭,除少数采用音译外,绝大多数是意译,主要分歧在于如何用中文表述cyber的含意?多年来,许多读者、学者为此冥思苦想、搜肠刮肚,最终发现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中文单词来概括cyber的内涵,似乎用电脑、网络、电子、信息、控制、虚拟中任何一个都不够全面,如果新创一个词汇,恐更难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于是有人主张干脆将cyber译为“赛博”,至于“赛博”的确切含义,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 Cyberspace词意溯源首创cyberspace一词的作者是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读后感《赛博朋克边缘行者》是一部由威廉·吉布森创作的科幻小说,首次出版于1984年。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赛博朋克风格和对未来社会的深刻描写而闻名,成为赛博朋克文学的经典之作。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感震撼,对赛博朋克文学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1世纪的一座大都市,城市里充斥着高科技、犯罪和黑暗势力。
主人公凯斯是一个赛博朋克世界的边缘行者,他活跃在城市的底层,靠着自己的智慧和技能谋生。
整个城市被划分为巨大的霸主区和底层区,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贯穿整个故事。
凯斯在这个世界里孤独而坚韧,他与各种黑暗势力抗衡,挣扎在生存与绝望之间。
小说通过对城市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挣扎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赛博朋克世界的阴暗面。
在这个世界里,金钱和权力成为唯一的信仰,普通人被边缘化,黑暗势力横行,社会秩序混乱不堪。
而主人公凯斯的形象,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展现出来的。
他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但却拥有着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对正义的追求。
他在这个乌托邦现实主义的社会中,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底层人民的利益,成为了他们的希望之光。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紧张和刺激。
作者将赛博朋克元素和想象的未来科技融入到故事中,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科幻色彩。
赛博朋克的未来世界充斥着高科技、机械化生命体、虚拟现实等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这个世界的独特魅力。
作者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细致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虚拟却又真实的赛博朋克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体验。
除了情节的紧张和科幻元素的吸引力外,小说对赛博朋克世界的深刻探讨也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赛博朋克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风格,一直在探讨着人类与科技、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我的关系。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通过主人公凯斯的命运和对城市底层人民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扭曲而又真实的赛博朋克社会。
这个社会中,人类成为了科技的奴隶,被利益和权力的角力所裹挟,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论赛博朋克电影中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篇一一、引言赛博朋克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
在赛博朋克电影中,艺术意象的创构与空间性紧密相连,通过构建独特的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社会空间,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的视觉世界。
本文旨在探讨赛博朋克电影中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分析其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二、赛博朋克电影的物理空间创构赛博朋克电影常常通过物理空间的创构来展现未来世界的独特氛围。
物理空间不仅是角色活动的场所,更是艺术意象的载体。
在电影中,高楼大厦、街道、废墟等物理空间的呈现,不仅展现了未来城市的面貌,还为角色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场所。
同时,物理空间的独特设计和视觉风格也成为了电影的艺术意象,如光影效果的运用、色彩搭配等,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赛博朋克电影的虚拟空间创构除了物理空间外,虚拟空间也是赛博朋克电影中重要的艺术意象创构空间。
虚拟空间主要体现在网络世界、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等场景中。
在这些场景中,通过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运用,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视觉体验。
虚拟空间的创构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视觉表现,还为角色提供了独特的互动方式和情感表达途径。
例如,在虚拟空间中,角色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战斗或探索,这种互动方式使得电影情节更加丰富多样。
四、赛博朋克电影的社会空间创构社会空间是赛博朋克电影中艺术意象创构的另一重要方面。
通过社会空间的创构,电影揭示了未来社会的特征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在赛博朋克电影中,社会空间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充满冲突、矛盾和不公的世界。
在这种社会中,角色们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寻求生存和发展。
社会空间的创构不仅为角色提供了活动背景,还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世界。
五、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的深层意义赛博朋克电影中艺术意象创构的空间性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还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首先,通过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创构,电影揭示了未来世界的特征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引发观众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