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34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5例(33.65%),好转54例(51.92%),无效5例(4.81%),死亡10例(9.61%)。
死亡的10例中,出血卒中8例,缺血卒中2例,多死于脑疝、感染、心衰及心律失常;结论早期积极、有效和持久地控制高血压对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特点;治疗临床内科治疗中,急性脑血管病(acd)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
由于该病具有病发率高、发病迅速、治疗困难等因素,常会给医生的治疗工作带来难度。
情况严重时会造成病人残疾、死亡等,给社会群众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
现对2009年1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104例,均为2009年1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男76例,女38例,年龄21~84岁,平均63.9±2.8岁。
其中,21~39岁11例, 40~49岁14例, 50~69岁73例, 70岁以上6例,以50~69岁居多。
在病史中,有高血压病史52例, 糖尿病史18例,卒中史14例,冠心病史12例,风心病史8例。
所有患者中,脑血栓形成61例(58.65%),脑出血38例(36.54%),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4.81%)。
1.2 发病过程脑血栓61例中, 起病稍慢40例,突然发病21例。
脑出血38例中, 起病稍慢4例,突然发病3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5例多为急性起病。
昏迷者21例(20.19%)。
出血时卒中发病时伴头痛,呕吐、抽搐或意识障碍25例(24.04%)。
缺血性脑卒中动态起病29例(27.88% ),发病时伴头痛,呕吐、抽搐及脑膜刺激征25例(24.04%)。
1.3 ct扫描显示发病部位基底节区80例(76.92%),其中,脑叶13例(12.5%),脑干3例(2.88% ),小脑3例(2.88%),混合性中风5例(4.81%)。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84例临床分析文艺桦(元谋县人民医院,云南元谋651300)[摘 要]目的: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效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致残率。
方法:将84例患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患病年龄在34岁~77岁,平均年龄57.7岁;死亡33例,病死率为39.3%,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
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避免脑出血发生的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临床[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0420409202C li n ica l Ana lysis of84Ca ses w ith H i g h B lood Press ure C om plica ted w ith C erebra lHem or r ha geW EN Yi2hua(The P eople’s Hospital of Yua n mou,Yuan mou,Yunna n651300,China)Ab stra ct:O b j e c tive For contr o lling the pa tient’s cli nical charac t e ristic of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co mplica ted with ce re2 bra l hemorrhage(CH),the occurrence of the valid p reventi on CH,enhanc ing t he cu re rate,reducing the death rate.M e tho ds 84pa tients wh o s uffering fro m the high bl ood pressure w ith CH we re ca rried on clini ca l analysis.R e sults The age i n34~77 years old,the ave rage age56.2years old;D ie33,have39.3%,the death ra t e and ages beco me the direct p ro porti on.C onc l u2 si on CH is one of the most fam iliar co mp licati ons in the high blood pre ssure disea se,a ls o w ith the hig h rate of dysfuncti on and high death rate,should cause attenti on.T he occur rence ma in m ea sure av oiding CH is to preven t and cure high bl ood pre ssure dis ea se.Key wor d s:Ce rebra l hemorrhage;H ig h bl ood p re ssure;C linic 脑出血(intrace rebra l hemorrhage,I CH)又名脑溢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发病率为60/10万~80/10万,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高的。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急救处理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急救处理。
方法:对16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头颅CT或磁共振扫描检查,根据梗死大小,及时给予降血压、降颅压、溶栓等急救治疗。
结果:16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治愈,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3例(占18.75%),显效9例(占56.25%),好转4例(占25%)。
结论:应及时妥善降血压,通过头颅CT 或磁共振确诊,再及时给予降血压、降颅压、溶栓等急救治疗。
通过准确确诊,积极急救处理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老年高血压;急性脑梗死;诊断;急救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约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60%左右,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1]。
为此,本文将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16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及时诊断与急救处理,临床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16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6±1.4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磁共振扫描确诊,伴有高血脂5例,糖尿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
所有患者均急性发病,入院血压均明显升高,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疼12例,失语7例,呕吐8例,眩晕5例,尿失禁3例,嗜睡2例,不同程度偏瘫及偏侧感觉障碍。
发病1~6h采用头颅CT或磁共振扫描,病灶呈低密度灶,长T1低信号和T2高信号影。
提示所有患者均有脑梗死病灶,其中梗死部位:基底节区10例,脑叶2例,丘脑3例,小脑1例。
单发梗死15例,多发梗死1例;<1.5cm梗死灶13例,梗死灶2cm~5cm者3例。
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特征及临床诊断分析安新军发表时间:2017-09-07T15:49:34.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作者:安新军[导读] 急性脑出血主要是指,脑实质内因血管爆裂出血而引起的一种脑部出血性损伤疾病。
(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甘肃陇西 748000)【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经CT诊断的特征和临床用价值。
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观察组,并于同期选取52例自愿参与的老年非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接受CT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中线位移情况和CT特征。
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中线移位发生率为65.38%,高于对照组的1.92%,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②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丘脑、小脑、脑叶、脑干和多发性出血,分别为55.77%、7.69%、9.62%、7.69%、9.62%和9.62%,其中3例脑干出血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377%。
结论:CT是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诊断方法,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急性脑出血;CT特征;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091-02急性脑出血主要是指,脑实质内因血管爆裂出血而引起的一种脑部出血性损伤疾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为脑溢血,常见于老年人[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该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有研究报道指出,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是导致急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在该病患者中所占的比重高达80%,情绪激动和用力过猛都是诱导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老年急性脑出血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很容易导致残疾,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对老年急性脑出血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对于促进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史飞,王官军,侯卫东,张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6)0 引言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时可发生顽固性低血钠,低血容量,高尿钠,即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 CSWS)。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死情况与神经并发症以及内科并发症相关,其中脑性盐耗综合征即为脑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疾病由高血压脑出血诱发时,症状易于被脑出血相关症状掩盖,此外,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故临床诊断存在困难性。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8年8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35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后,根据化验结果进行静脉补钠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35例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39-82岁,平均56.6岁。
发病原因均为高血压病导致脑出血,高血压病程5-36年。
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低于8分。
1.2 入院处理。
入院后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止血等治疗。
前三日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入院后行立体定向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术18例,去骨板减压+血肿清除术11例,保守治疗6例。
其中,保守治疗的6例患者为脑干出血或者位于基底节区出血量<30 mL的患者。
1.3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①临床表现:入院3天内肝、肾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测等均在正常范围。
入院后4-7天,所有患者在均在原有神经系统体征的基础上出现病情改变,其中32例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3例出现抽搐,20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所有患者复查头颅CT未见新鲜出血,颅内出血减少或无增加。
②实验室检查:病情加重后血钠水平均低于130 mmol/L,3例患者血钠低于120 mmol/L。
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34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本文就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在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34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诊疗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的3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显效14例(41.17%)、有效12例(35.29%)、死亡8例(23.52%)。
结论:脑出血是髙血压合并症中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该加强对心衰,脑卒中,心梗等并发症的预防力度,对保障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并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58—02
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心肾的损害,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其中脑出血是髙血压合并症中的主要死亡原因。
因其对老年人危险性极大,故早期预防和及时救治十分重要。
针对这种情,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院在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期间收治的34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发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期间,安排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眼底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项目的检查结果,确诊34例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34例患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
据统计,本组的34例患者当中,共有20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60岁至80岁之间不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4±5.6)岁;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至16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为(10.3±3.5)年;根据临床特征及头颅ct脑血管病分类:脑梗死20例,脑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平时间断服药或未服药者21例,长期正规治疗者13例。
1.2 临床表现
据统计,本组的34例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期间,大部分患者均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均在活动中以及情绪兴奋激动时突然发生,在发病几个小时内,临床症状和体征反应达到高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昏迷、多尿、头痛等临床表现,其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以及肢体活动障碍失语的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以肢体疼痛,鼻紐,牙龈出血为表现。
1.3 脑ct检查
在本组的34例高血压患者接收入院治后的72小时内,我院对本组的34例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结合患者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颅脑ct检查结果,确诊34例患者均为急性脑梗死或急性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组的34例患者当中,最少出血量为10ml ,最多出血量为30ml,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25.3±3.5)ml。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昏迷、多尿、头痛、肢体疼痛、鼻紐,牙龈出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的治疗效果为显效;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昏迷、多尿、头痛、肢体疼痛、鼻紐,牙龈出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的治疗效果为有效;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未发生任何裱花,甚至加重的治疗效果为无效。
2 结果
34例患者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包括用20%甘露醇甘油果糖降颅压应用神经保护剂压低温疗法预防感染及静点尼莫地平促进血肿吸
收,减轻脑水肿防治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
目前尼莫地平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中不可忽视。
它是极强的选择性作用于颅内血管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逆转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流,且对灌注不足部位血流量的增加高于正常部位[1],同时减少脑组织外钙离子进入脑细胞内降低钙超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从而改善脑血流下降的状况[2]。
据统计,本组的34例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在接受
以上相关治疗和处理后,共有1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占41.17%;共有1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占35.29%;死亡8例,死亡率为23.52%,其中共有5例患者因脑出血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共有2例患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抢救无效后死亡,1例患者因脑梗死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3 讨论
3.1老年高血压病若不于以系统治疗,约三分之二于五年内将发生心衰,脑卒中,心梗等并发症,死亡率高。
本组13例正规治疗者能降低合并脑血管病的死亡率。
故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重在预防并积极治疗,控制其血压。
3.2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应及时予以相关的治疗,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的想数据,笔者发现,急性脑血管病作为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率较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了质量的整体效果和进度,延长了患者恢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护人员在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加强对患者血压的控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服用降压药钙拮抗剂,以便能够对患者的脑血管起到扩张作用,在保护患者脑细胞、维持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基础上,降低了患者的血压,从而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3.3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以男性为多,且脑出血者较脑梗塞者多,据统计在脑卒病人中高血压性脑出血约占10%—20%,病死
率达50%。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病的机制,主要是加速脑动脉硬化引起的。
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管壁发生病变,管腔狭窄,内膜增厚,当脑血管管腔进一步狭窄或闭塞时,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脑血栓形成。
高血压还可引起小动脉壁透明样变,纤维素样坏死,进而形成微小动脉瘤。
当血压骤升时,可使这种已经变硬脆弱的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高血压对活动性继续出血有关,chen等[3]报道病例均与血压增高有关,认为血压增高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fujii等[4]发现随着血压升高血肿扩大的比例逐渐升高,当收缩压为200-250mmhg时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7%。
可见,高血压病患者平素应注意保健,不宜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
另外,高血压合并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不难,但有些以鼻紐牙龈出血腰痛为首发症状,易误诊,应引起医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germamo im,bartrowisri hm etal.thetherapentic value of nimodipine neurosurg.1997.67:81.
[2] 易声禹,费舟.徐祥如,尼莫地平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4.10:28
[3] chen st,chensd,huscyetal.progression of hypertentive intracerebral hemorr hage neurology 1989.39:1509
[4] fujiiy,tanakar takeuchis et al.hematoma enlargement j neurosurg.1994. 8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