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主干落实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垦殖运动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庄园制度衰落和瓦解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租地农场建立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农副产品市场化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手工业手工工场变化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并且由分散逐渐转向集中,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影响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富裕农民:(1)形成: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农民、骑士等不断集中土地。
(2)影响: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层:(1)组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
(2)享有权利: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3)政治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重点任务驱动【唯物史观——解读农村经济的变化】材料一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大地主把获取的土地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1)材料一中农村“新的经营方式”指的是哪种组织形式?(2分)你认为此经营方式具有什么性质?(2分)答:组织形式:租地农场。
第13课《西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练习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伴随庄园的逐渐衰落和瓦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农村主要体现在()
A.农村商品经济产生
B.租地农场主的出现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市民阶级的出现
3、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__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4、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出现了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分工的扩大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雇佣关系的出现
5、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1)土地所有者是如何将土地集中起来的?为什么要集中起来?
(2)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后是如何生活的?
(3)租地农场是如何形成的?
(4)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1、D 2、B 3、B 4、C
5、(1)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参与生产管理。
(3)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4)契约关系,彼此独立、不存在依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