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8.68 MB
- 文档页数:3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3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大学的兴起,以及近代化的曙光。
本节课通过讲述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学生了解西欧从中世纪到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课题,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疑问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大学的兴起,以及近代化的曙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大学的兴起,以及近代化的曙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欧城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大学的兴起,以及近代化的曙光。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史料分析:让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中所反映的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讲述了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丰富,包括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农业技术的发展、城市兴起和大学的建立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欧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封建社会、农业技术、城市兴起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系统地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此外,学生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深入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农业技术的发展、城市兴起和大学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掌握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释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农业技术的发展、城市兴起和大学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历史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用于更直观地展示历史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插图,为学生展示了西欧社会从封建割据到统一市场的形成,为理解世界历史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需要更多的史料和实证来支持他们的理解。
此外,对于西欧历史的了解多数停留在表面,对于其深层次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掌握其主要发展特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难点: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史料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史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西欧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经济和社会还能得到发展?”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本课的学习。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史料,呈现西欧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中的关键信息,如农业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分工、商业的网络、城市的兴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