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苔藓与蕨类植物
- 格式:pdf
- 大小:816.63 KB
- 文档页数:8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讲义在我们的自然界中,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其中,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是植物界中较为原始和基础的类群。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一、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一类非常古老且原始的植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水域环境中,从淡水湖泊、河流到海洋,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藻类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是单细胞的,比如衣藻,就像一个小小的卵形细胞,自身就能完成生命活动;有的则是多细胞的,如海带,有着复杂的结构。
它们的大小差异也极大,小的如微藻,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而大的藻类,像巨藻,长度能达到数十米。
藻类植物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大多数藻类都含有叶绿素,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它们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同时,藻类在水质净化、氧气产生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藻类植物的过度繁殖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例如,在一些水域中,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
这不仅会影响水质,还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二、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通常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比如石壁、树干、土坡等。
苔藓植物的个体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只有几厘米高。
它们没有真正的根,只有一些起固定作用的假根。
假根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这使得苔藓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高。
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因此它们无法像高等植物那样有效地运输水分和养分。
苔藓植物的生殖方式比较特殊,主要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在适宜的环境中,孢子能够萌发并逐渐长成新的苔藓个体。
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苔藓植物也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植物,其生长状况可以反映出环境的变化。
但是,苔藓植物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苔藓植物的生存和分布。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设计思想】根据我们农村中学学生接受能力弱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学习新的知识。
学生分组动眼看、动手量、动手摸植物,用多种体验的手段进行对比学习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知识,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嘴,动笔,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体的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来学习。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生物圈中比较低等,但分布较广泛的植物类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是学生认识绿色植物的起点和基础。
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学情分析】我们农村中学的孩子基础薄弱,生活在农村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采集植物实验材料活动非常感兴趣,有很强的好奇心、表现欲。
能够将所学到的一些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能说出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对比观察,动手测量,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的能力。
3、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关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培养学生爱护植被,珍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活环境、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多媒体演示,启发互动,小组合作等策略【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标本,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师:1、各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标本、模型2、新鲜的水绵、海带、紫菜、地藓、盆栽蕨类植物(10盆)放大镜、培养皿、清水、尺子、等等教学流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新朋友,你想了解它们吗?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与我们校园中平时你见的植物,与老师桌上的植物相同吗?通过下面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它们的不同之处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藻类植物师:“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藻类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苔藓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蕨类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保护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2. 利用小组讨论、探究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植物的特征。
2. 讲解藻类植物:介绍藻类植物的结构特征,如无根、茎、叶的分化,以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讲解苔藓植物:介绍苔藓植物的特征,如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以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讲解蕨类植物:介绍蕨类植物的特征,如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以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
3. 评价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认知。
4. 评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植物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保护生态环境,关爱植物资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植物结构。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的特征。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 案例分析: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总结与反思: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关爱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其特征,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估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描述植物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发展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估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植物标本或图片,用于展示。
2. 准备实物模型或图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结构。
3. 收集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案例资料。
4. 准备小组讨论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