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 格式:ppt
- 大小:4.86 MB
- 文档页数:116
00037美学自考笔记七章全笔记依据教材《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X〕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开展第三节美学的哲学根底第四节审美与人生第五节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第二章审美活动论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法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第三章审美形态论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开展第三节优美与崇高第四节悲剧与喜剧第五节丑和荒谬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第五章艺术论(一)第一节艺术与艺术作品第二节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第三节艺术品:制造意象世界第四节意境第五节艺术的功能第六章艺术论(二)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法第二节艺术意象的制造和生产第三节艺术的制造力与艺术技巧第四节艺术的形态第五节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第七章审美教育论第一节中西美育观的源流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第三节美育的特点第四节美育的功能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第一章绪论单选:1.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1.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1.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
(分析哲学)1.4.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1.5.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1.6.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1.7.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1.9.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观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1.11.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含(哲学学科)1.12.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1.1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1.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15.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16.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1.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1.18.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1.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
审美经验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弗洛伊德D.费希纳10.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在于更具有()A.个人性与情绪性B.非理性与偶然性C.社会性与理性D.历史性与时代性1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16.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C.情感特征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17.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关系联想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4.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里普斯D.阿恩海姆17.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都属于()A.类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15.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所通过的方式是()A.象征B.直觉C.联想D.感知10.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三个基本阶段?()A.好奇、探索、理解B.感知、联想、想象C.呈现、构成、评价D.想象、体验、回味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B.无目的性C.普遍性D.多义性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兹D.夏夫兹博里1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A.视觉与听觉B.嗅觉与味觉C.触觉与知觉D.平衡觉与重力觉1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4.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伽达默尔E.尧斯21.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其中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有()A.自然主义美学B.语义学美学C.分析美学D.直观主义美学E.解释学美学25.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是()A.情感是想象的原动力B.想象是情感的原动力C.情感对想象有支配作用D.情感是想象的对象和内容E.情感对想象有调节作用21.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一派的有()A.荷加兹B.哈奇生C.休谟D.康德E.谢林21.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高级形式的是()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E.再造性想象21.审美经验的基本构成要素有()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E.传达21.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主观世界向客观世界超越E.从内在世界向外在世界超越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审美直观P21127.审美距离P26428.对比联想P23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1.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22132.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P246?30.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
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关系。
2、以一件艺术品为例,说明艺术品的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
3、艺术鉴赏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请结合实例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4、结合实例说明美育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绪论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3.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4.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之一?(如何理解审美既根源于人生实践又促进人生实践的辩证关系?)6.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人生境界?7.为什么说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第二章审美活动论1.审美起源诸理论的意义与不足是什么?2.为什么说“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3.为什么说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4.如何理解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5.为什么说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是审美意识的关键因素?6.工具制造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什么联系?7.如何评价史前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在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中的意义?第三章审美形态论1.概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内涵。
2.简要说明审美形态形成、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及主要类型。
3.美学史上关于崇高与优美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4.美学史上关于悲剧与喜剧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谈谈丑与荒诞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以及它们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
6.简述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审美形态与人的语言的关系,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关系。
7.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人生实践性质。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1.简谈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历程。
2.什么是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3.简述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
4.审美经验包含哪些基本要素?5.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如何?6.审美心理结构如何进行自我调节?7.谈谈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4审美经验论重点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种类型:预⾔的、宗教的、诗神任附的和哲学的。
“回忆说”:揭⽰了审美经验的许多特征。
⾸先,表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必然处于⾝⼼亢奋的状态,类似于马斯洛的“⾼峰体验”;其次,把审美经验说成是灵魂⽽⾮⾝体的体验,并且强调审美经验能够使⼈的灵魂从⾁体的束缚中摆脱⽆关,是⼀种纯粹的⼼灵活动。
随着西⽅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西⽅美学的研究重⼼转向了审美经验的探讨。
3现代西⽅美学在审美经验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分为两个阶段:18世纪中叶以前为第⼀阶段,代表⼈物有夏夫兹博⾥、荷加兹、哈奇⽣等。
夏指出⼈具有第六感觉;荷加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第⼆阶段是从18世纪中叶以后,代表⼈物是休谟。
休谟的特点在于明确地把审美经验归结为情感活动,从⽽把审美与认识活动区别开来,但是忽视了⼆者的联系。
康德认为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起来,从⽽克服了各⾃的⽚⾯性。
4现代西⽅美学是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叛⽽出现的,但在审美经验问题上却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
现代美学分为科学主义和⼈本主义两⼤类型。
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其基本倾向是试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法来解释审美经验。
⼈本主义美学则极⼒排斥⾃然科学的实证⽅法,试图把美学建⽴在⼈⽂科学或精神科学⽅法论总之从古希腊到现当代审美经验问题⼀直是西⽅美学家所谈论的⼀个重要问题,它构成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审美经验基本性质[简答]审美经验的性质是实践性(1)⾸先审美经验从根本上说都是⼈⽣实践的组成部分。
(2)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成性。
(3)再次,审美经验不仅是艺术家的⼈⽣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们所接受和欣赏,它必然要和⼴⼤接受者的⼈⽣实践发⽣紧密的联系。
“⽐德”——是指⼈们在艺术创作中总是习惯于把⾃然物的某些特征⼈格化,使之⽐附于⼈类的某种道德情操。
“畅神”——⾃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在于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和满⾜,使⼈的精神为之变得舒畅和愉悦。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时期美学的核心是()A.关的本质B.美的特性C.美的内容D.美的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分值:1.02.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门罗B.柏格森C.瑞恰兹D.奥古斯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我爱我的天主,就是爱这一切。
”实际上,奥斯丁所说的对上帝的爱其实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审美经验,因此它与感官知觉无关,是一种纯的心灵活动。
3.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斯D.夏夫兹博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荷加斯提出,美的对象一般总是体积较小,造型流畅,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出它是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不受外力的强制,也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他还通过比较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分值:1.04.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内在感官D.外在感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在他看来,这是五官之外的另一种感官,它可以通过直觉把握到对象的美,而不必经过思考和推理。
5.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的根本特征在于“要求两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也就是想象力(为了直观和直观的多样性的复合)和知性(为了作为这种复合的统一性表象的概念)的协调一致”。
这就是说,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因而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
审美经验论的观点
审美经验论的观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直观性:审美经验包含着对象与主体两个方面的感性特征,同时审美经验也是本质直观,也就是说审美经验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够把握事物的现象,也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2.非功利性: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这是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态,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而是将其形式与自身的感受相联系。
其次,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功能是让人产生审美的愉悦,满足审美的需求,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
3.超越性:审美经验能够实现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审美经验还能实现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以及实现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此外,在艺术、社会和自然三大领域都可能发生审美经验。
例如在艺术创作中,人们习惯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人格化;在畅神说的核心要求艺术创作要使所表现的对象呈现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等。
这些都是审美经验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1.简谈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历程。
答:审美经验的问题是审美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层面。
①在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相关审美经验的研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因为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柏拉图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回忆说”则涉及到了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
②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乃是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奥古斯丁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
他揭示了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维度。
③随着西方近代哲学的理解论转向,西方美学的研究重心也转向了审美经验的探讨。
④现代西方美学是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叛而出现的,但在审美经验问题上却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形成了很多流派,总体上可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
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其基本倾向是试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审美经验。
而人本主义则极力排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试图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柏格森和胡塞尔。
自然主义美浓、直观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等。
⑤当代西方美学仍然把审美经验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⑥总来说之,从古希腊到现当代,审美经验问题一直是西方美学家所谈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构成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2.什么是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答:①审美经验:指的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了存有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审美经验从根本上说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它是与艺术家探求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实践相统一的。
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具有人生实践的性质。
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再次,审美经验不但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它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的联系。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1、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立,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两大类型之一。
它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中包括直观主义和解释学两大系统。
代表人物有柏格森、海德格尔。
2、审美经验:指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3、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1)审美经验与美感的区别:○1主体(人)与对象关系:美感仅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则是人与对象形成的审美关系;○2形态上的差别:美感仅是对于审美经验静态的、瞬间的理解;审美经验体现为一个动态的感受和评价过程;○3对审美对象理想的差异:美感指一种主体对某种现成对象的反映,其对象的审美性质是先验存在的;审美经验认为什么对象是在审美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2)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1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2这种艺术活动的实践性导致了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3艺术作品在被接受过程中,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联系。
3)审美经验不仅发生在艺术领域,也发生在社会和自然领域:○1社会领域的道德实践和审美经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2自然美的发现欣赏与人生实践的密切关系:如自然对象的道德内涵在中国一般体现的"比德"说,即自然特征比附人类道德;次方总是自然激起主体的道德体验。
4、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1)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1"感性直观性":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与对象打交道,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献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2 "本质直观"性:是审美经验直观性的一个方面,审美经验能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把握事物的现象,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一)古希腊: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a)柏拉图的“迷狂说”、“回忆说”。
柏拉图就曾经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
柏拉图认为,某些迷狂状态乃是“上苍的恩赐”,也就是神灵赐福的现象。
这类现象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预言的、宗教的、诗神凭附的和哲学的,其中第三种迷狂是指“缪斯凭附于一颗温柔、贞洁的灵魂,激励它上升到眉飞色舞的境界,尤其流露在各种抒情诗中,赞颂无数古代的丰功佳绩,为后世垂训。
”不难看出,柏拉图在此所描述的其实就是艺术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他的“回忆说”则显然涉及到了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
他这样描述灵魂面对美时的感受和状态:“他凝神着美丽的形象,心里产生一种虔诚感,敬美如敬神,……其次,寒颤过去以后,他会奇怪地发高烧,浑身冒汗。
因为美发射出来的东西穿过他的眼睛在他体内产生热量,他的灵魂的羽翼也因此而得到养育。
受热以后,久经闭塞的羽翼又开始生长。
羽管胀大起来,从根部向外长,最后布满灵魂的胸脯,灵魂过去本来就是遍体长着羽毛的。
在这个过程中,灵魂周身沸腾跳动,正如婴儿出齿时牙根感到又痒又疼,灵魂初生羽翼时也是这样。
”表面上看来,这段文字充满了臆想的成分,似乎谈不上科学的审美经验理论,但实际上它深刻地揭示了审美经验的诸多特征:首先,它表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必然处于身心亢奋的状态,并且强调审美经验能够使人的灵魂从肉体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得到复苏和拯救,这显然已经触及到了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和超越性特征。
这实际上类似于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b)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
在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又对悲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能够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并且通过这些情感的宣泄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快感。
这种学说尽管谈论的仅仅是悲剧现象,但却深刻地揭示了审美心理的内在规律,因而其影响一直达于现代。
美学自考主观题汇总(课程代号:00037)第一章绪论一、简述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简答题)1.第一阶段是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2.第二阶段是美学思想,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理性认识。
3.第三阶段是美学学科的建立,它是从整体上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二、美学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不同。
/美学划归于人文学科的原因。
(简答题)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2.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不同。
三、历史上有关美学研究的四种看法。
(简答题)1.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
2.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3.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4.审美经验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研究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审美心理是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
5.美学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四、美学的学科属性。
(简答题)1.美学最初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了各种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影响,从而使其学科属性变得复杂化了。
2.从美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着眼,我们认为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五、结合实际分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审美活动/审美现象与审美活动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审美现象的主要形态。
(简答题)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活动或审美现象。
1.从艺术的审美现象来看,艺术的美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比如墙上的画,对于搬运工来说是物,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是艺术,对擦洗它的艺术家来说,一会是物,一会是艺术。
2.从自然界的审美现象来看,自然界的美只有和人产生了审美关系,才是美的。
如北方常见的雪,南方人都想去北方看美丽的雪,因为人,所以自然界的美才有了意义。
3.从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来看,审美活动已经成为人的生存、生活方式,艺术融入生活,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自考本科美学论述题论述第一章绪论1、结合实例分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审美活动。
2、结合实例谈谈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3、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最具有个性化的精神活动?4、论述审美活动是人最基本己行的存在方式。
5、如何认识“趣味无可争辩”这一观点?6、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7、为什么说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8、如何理解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第三章审美形态论9、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主要类型。
10、试述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的关系。
11、论述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12、试述审美形态与文化的关系。
13、举例说明优美和崇高的关系。
14、论述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喜剧与人生实践的关系。
15、论述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16、论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17、试述审美经验的理论发展过程。
18、分析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19、试述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的特点和作用。
20、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21、试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第五章艺术论(一)22、论述艺术意象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艺术论(二)23、举例说明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24、艺术意象是如何生成的?25、论述艺术品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26、试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第七章审美教育论27、结合我国古代美育思想说明美育的基本特点。
28、为什么说美育是一种化育?论述第一章绪论1、结合实例分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审美活动。
答:美学的研究对象四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同样是审美活动中的现象。
某种现象如果不体现为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就不是审美现象,因此美学应该是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
自考《美学》名词解释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感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则能够通过对于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1.畅神说:(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畅神说”强调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在于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和满足,使人的精神变得舒畅和愉悦。
(2)其核心是要求艺术创作要使所表现的对象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又只能来自于主体精神的贯注。
这种贯注是源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水乳交融。
(3)“畅神说”体现出审美经验的终极旨归在于帮助主体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真谛。
2.直观:《辞海》对该词的注释就是:“即感性认识,就是实践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
其特点是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
其局限性是只能把握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
”在西方思想中,直观有另一种含义,指心灵心需借助于感官刺激,也不经过逻辑推理,就能直接领悟或把握真理的能力。
3.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感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美学的狠心是【】A.本体论问题B.美的本质问题C.审美经验的研究问题D.美的对象问题2.柏拉图曾经用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的是【】A.迷狂说B.回忆说C.畅神说D.巫术说3.柏拉图对迷狂现象的分类中,“缪斯凭附于一颗温柔、贞洁的灵魂,激励它上升到眉飞色舞的境界”,指的是【】A.预言的迷狂B.宗教的迷狂C.诗神凭附的迷狂D.哲学的迷狂4.揭示出了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维度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奥古斯丁C.哈奇生D.叔本华5.将人身边善恶和美丑的能力称作“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休谟6.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开始于18世纪中叶以后,其代表人物是【】A.奥古斯丁B.荷加兹C.哈奇生D.休谟7.休谟的主要特点在于明确地把审美经验归结为【】A.认识活动B.直观活动C.情感活动D.意志活动8.休谟乃至整个经验主义者的局限都在于【】A.过分强调情感与理智之间的联系B.过分强调审美与认识之间的联系C.忽略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区别D.忽略了情感与理智、审美与认识之间的联系9.康德认为,审美经验能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的条件是【】A.想象力B.知性C.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一致D.情感10.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A.逻辑经验主义B.人文科学方法论C.精神科学方法论D.辩证唯物主义11.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不正确的是【】A.乔治·桑塔亚“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B.杜威“艺术即经验”C.托马斯·门罗“拒绝超经验的价值和原因”D.尼采“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用途”12.以瑞恰兹为代表的,其主导倾向是运用语词意义与功能的分析方法,批评传统美学对美的种种抽象、虚幻、不精确的界定的美学属于【】A.人本主义美学B.语义学美学C.直观主义美学D.解释学美学13.叔本华认为:不属于其他科学的基础,而属于艺术的基础的是【】A.语义部分B.后验的部分C.理性思考的部分D.后验的部分14.直观主义美学具有的强烈倾向是【】A.非理性主义B.感性主义C.文本主义D.理性主义15.解释学最初解释的学问是【】A.《美学》B.神学C.宗教D.哲学16.狄尔泰将解释学与自己的结合起来,使其发展成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