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默写
- 格式:ppt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12
高考名篇名句默写100句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7.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8.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泉涌出而声清,崖露而花鲜。
——欧阳修《醉翁亭记》9.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10.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逍遥游》1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16.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17.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18.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19.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2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4.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25.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必背古诗文(初中部分)NO.1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④,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⑦,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⑧。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⑨。
”(《卫灵公》)【注】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悦”的古字,愉快。
②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⑤“学而不思”两句: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⑥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知:通“智”。
⑦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两句: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弘毅:刚强,勇毅。
⑨“己所不欲”两句: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NO.2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一、名篇名句默写1.(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就是如此。
2.(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嘛!”3.(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4.(2023·北京·高考真题)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
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
(2)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
“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 ,”。
(3)古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可以达到高度审美化的境界。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宋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赠刘景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杂说?送张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诗词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及答案原文及翻译(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诸葛亮《出师表》)(3)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5),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6)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7),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燕歌行》)(8),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参考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艰难苦恨繁霜鬓(6)气吞万里如虎(7)男儿本自重横行(8)零落成泥碾作尘二:(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司马迁《高祖本纪》)(3)桃李不言,。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4)岁寒,。
(司马迁《孔子世家》)(5),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6)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7)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8)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参考答案(1)通古今之变(2)安得猛士兮守四方(3)下自成蹊(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天街小雨润如酥(6)虽一毫而莫取(7)甲光向日金鳞开(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1)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司马迁《高祖本纪》)(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司马迁《屈原列传》)(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管仲列传》)(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以往的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目类型。
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必将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使用水平、创新思维水平的考查,作者预测:名句名篇的考查题目类型必定会实行创新,也会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使用水平的考查。
而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这样的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考名句名篇默写汇总年⾼考名句名篇默写汇总第⼀部分:诗⼀、⾼中(⼀)《氓》《诗经》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_____ _____。
(来即我谋)2、不见复关,___ __。
既见复关,__ 。
(泣涕涟涟。
载笑载⾔)3、____ _____,_____ _____。
于嗟鸠兮,⽆⾷桑葚!(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4、桑之落矣,。
(其黄⽽陨)5、淇⽔汤汤,___ __。
……淇则有岸,____ _。
(斩车帷裳。
隰则有伴。
)6、淇⽔汤汤,渐车帷裳。
_____ _____,_____ _____。
(⼥也不爽,⼠贰其⾏。
)7、夙兴夜寐,___ __。
(靡有朝矣)8、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_____ _____,_____ ___。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躬⾃悼矣。
(静⾔思之)10、总⾓之宴,⾔笑晏晏。
,不思其反。
(信誓旦旦)11、,。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离骚》(帝⾼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1.皇览揆余初度兮,:名余⽈正则兮,字余⽈灵均。
(肇锡余以嘉名)2.,⼜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纫秋兰以为佩)3.___________ 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扈江离与辟芷兮)4.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
(恐年岁之不吾与)5.朝搴阰之⽊兰兮,。
(⼣揽洲之宿莽)6.⽇⽉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
(春与秋其代序)7._________________,恐美⼈之迟暮。
(惟草⽊之零落兮)8.惟草⽊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
(恐美⼈之迟暮)9.不抚壮⽽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____ ___,__ _。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三)《蜀道难》李⽩1.西当太⽩有鸟道,。
地崩⼭摧壮⼠死,。
(可以横绝峨眉颠。
然后天梯⽯栈相钩连。
)2.上有六龙回⽇之⾼标,__ __。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上有六龙回⽇之⾼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024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在高考语文里可是个很重要的部分呢,宝子们。
一、为啥名篇名句默写这么重要呀它就像是语文试卷里的一颗明珠。
你想啊,这些名篇名句那可都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从古代诗歌到散文,每一句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和文学造诣。
而且在考试里,这可是送分题呢,只要你背得熟,写得对,分数就到手啦。
这就好比是在你通往大学的道路上,有一小段路是铺满了鲜花的,只要你弯弯腰就能捡到,多划算呀。
二、哪些是常考的类型呢有古诗词类的。
像李白的诗就特别容易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一句多霸气,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每次读到都感觉自己也充满了力量。
还有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老杜的忧国忧民就在这一句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咱背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他那颗伟大的心。
散文类的也不少。
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境界,真的是让咱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句话就教会我们要有胸怀天下的情怀,在考试里还能给我们加分,多好的事儿呀。
三、怎么才能把这些名篇名句背好呢宝子们,死记硬背可不行哦。
咱得理解着去背。
就拿古诗来说,你得先明白这首诗讲的啥故事,诗人在啥心情下写的。
像李清照的词,很多都是写她的愁绪的。
你要是理解了她的身世,她经历的那些事儿,再去背她的词就容易多了。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你能想象到那个孤独又瘦弱的女子在西风里思念爱人的画面,这样背起来就轻松多了。
而且啊,要多复习。
不能背完就不管了。
今天背了,过个三五天再复习一下,就像交朋友一样,得多见面才会更熟悉嘛。
还有个小妙招,把这些名句当成歌词来唱。
现在不是有很多古风歌曲嘛,有些就是根据古诗词改编的。
跟着唱唱,就不知不觉记住了。
四、在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啥呢字一定要写对呀。
宝子们,这可不能马虎。
有些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就是容易写错。
比如“己”和“已”,就差那么一点点,写错了就可惜了。
专题03 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阻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名句名篇默写题型概述
名句名篇默写是一种常见的语文考试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经典名句、诗词、文章的记忆与默写能力。
这种题型通常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写出指定的名句或段落,主要出现在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中。
具体来说,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默写:题目会直接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学生填写缺失的部分。
2.理解性默写:题目会提供一段描述或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写出相应的名句或段落。
3.主题性默写:题目会规定一个主题或关键词,要求学生写出与该主题或关键词相关的名句或段落。
4.对比性默写:题目会提供两个或多个相似的名句或段落,要求学生对比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为了应对名句名篇默写题型,学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1.熟记课本中的名句、诗词、文章等,并能够准确无误地默写出来。
2.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和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名句和文章的内涵。
3.多做模拟题和真题,熟悉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4.注意书写规范和格式,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以上是对名句名篇默写题型的概述,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