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光伏系统生产项目环评报告文本
- 格式:pdf
- 大小:6.77 MB
- 文档页数:20
碳中和背景下风电及光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摘要:随着“双碳”理念的提出,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强,各地都在相继建设风电场以及太阳能光伏产业,形成能源基地,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使用总量中的占比。
积极开发风电以及光伏,能够部分替代煤炭发电,降低我国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我国电源的结构,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早日实现碳中和。
本文就对风电以及光伏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碳中和;风电和光伏;环境影响;评价风电和光伏发电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的新型能源。
通过大力发展风电以及光伏发电,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转型,同时还能有助于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变化。
然而无论是风电建设还是光伏项目的建设工作,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风电与光伏项目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这会导致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受到影响。
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之下,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都非常重要。
为了让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建设之后对区域生态功能的影响降至最低,避免环境质量恶化,就需要做好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一、风电场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风电场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主要集中在施工过程中,因此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将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减少地表扰动以及植被破坏情况,通过科学的方式对生态进行修复,通过事中和事后的监管,避免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一)风电场的施工顺序风电场的施工主要包括了几个步骤:基础开挖、安装风力发电机组、安装风机升压变压器、敷设电缆等。
风机基础施工需要大范围使用挖掘机,同时人工配合对基坑进行修整,配合机械进行出渣。
在基础成型之后需要做好验槽的工作,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对基础采取不同的加强处理方式,做好钢筋绑扎、支模以及预埋件处理。
混凝土应该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在现场搅拌,将商品混凝土有场外运输到工作面上进行浇筑,在振捣达标之后,做好养护的工作。
XX20191080XX(XX)某能源有限公司XX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APJ—(XX)—XXX2019年12月20日某能源有限公司XX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XXX技术负责人:XXX项目负责人:XXX2019年12月20日某能源有限公司XX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前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发布,总局令第77号修改)等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受某能源有限公司的委托,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对其XX258MWp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预评价规程》(NB/T 32039-2017)要求编制,评价报告内容包括:(1)编制说明;(2)建设项目概况;(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5)定性、定量评价;(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7)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及框架要求;(8)安全专项投资估算;(9)安全预评价结论。
本评价报告主要是依据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PHA)、安全检查表法(SCL)、综合安全评价法,因果图(鱼刺图)分析法,结合该项目的特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对其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得出评价结论。
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2019年12月20日目录1 编制说明 (1)1.1 评价目的 (1)1.2 评价范围 (1)1.3 评价依据 (1)1.3.1 法律 (1)1.3.2 行政法规 (2)1.3.3 地方法规 (2)1.3.4 政府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1.3.5 国家标准 (5)1.3.6 电力行业技术标准 (7)1.3.7 其它标准、规范 (9)1.3.8 其它技术资料 (9)1.4 评价程序 (9)2 建设项目概况 (11)2.1 建设单位简介 (11)2.2 项目规模 (11)2.3 项目自然条件 (11)2.3.1 项目地理位置 (11)2.3.2 气象条件 (12)2.3.3 工程地质 (12)2.3.4 太阳能资源 (13)2.4 站址周边环境及布置 (13)2.4.1 站址周边环境 (13)2.4.2 生产区总平面布置 (13)2.4.3 升压站总平面布置 (14)2.4.4 竖向布置 (14)2.4.5 电力电缆布置 (14)2.5.1 主要建(构)筑物安全等级、抗震设防 (15)2.5.2 光伏支架 (16)2.5.3 立柱基础 (16)2.5.4 升压站 (17)2.6 光伏发电过程 (18)2.7 主要生产设备及系统 (19)2.7.1 光伏发电系统 (19)2.7.2 电气一次 (20)2.7.3 电气二次 (23)2.7.4 通信 (26)2.8 公用工程 (27)2.8.1 给排水系统 (27)2.8.2 消防系统 (27)2.8.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 (30)2.9 施工组织设计 (31)2.9.1 施工条件 (31)2.9.2 施工总布置 (32)2.9.3 工程用地 (33)2.9.4 主体工程施工 (33)2.9.5 施工进度 (41)2.10 电站定员 (41)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2)3.1 主要物料特性及其危险性 (42)3.2 项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3)3.2.1 气象灾害 (43)3.2.2 水文灾害 (45)3.2.3 地震、地质灾害 (46)3.2.4 周边环境 (46)3.3 建(构)筑物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7)3.4 主要工艺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7)3.4.1 光伏发电系统 (47)3.4.2 集电线路 (51)3.4.3升压站系统 (52)3.4.4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装置 (58)3.4.5 通信和控制系统 (58)3.5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59)3.5.1 人的因素 (59)3.5.2 物的因素 (60)3.5.3 环境因素 (60)3.5.4 管理因素 (61)3.6 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1)3.7 站内外交通运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2)3.8 施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2)3.9 光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63)3.9.1 谐波影响 (64)3.9.2 孤岛效应 (64)3.9.3 其他影响 (65)3.10作业环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5)3.10.1噪声 (65)3.10.2高、低温 (65)3.10.3工频电场 (66)3.10.4毒物(六氟化硫、硫化氢) (66)3.11安全监测系统危险性分析 (66)3.1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66)3.13 重大危险源辨识 (67)3.14 事故案例介绍 (68)4.1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71)4.2 评价单元的划分 (71)4.3 评价方法的选择 (72)4.3.1 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72)4.3.2 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73)4.3.3 各单元评价方法的选择 (73)4.4 评价方法的简介 (73)4.4.1 安全检查表法(SCL) (73)4.4.2 预先危险分析法(PHA) (74)4.4.3 综合安全评价法 (75)4.4.4 因果图分析法 (75)5 定性、定量评价 (76)5.1 场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单元 (76)5.1.1 安全检查表法分析评价 (76)5.1.2 单元评价小结 (83)5.2 建(构)筑物单元 (83)5.2.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83)5.2.2 单元评价小结 (85)5.3 光伏系统单元 (85)5.3.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85)5.3.2 单元评价小结 (89)5.4 集电线路单元 (89)5.4.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89)5.4.2 单元评价小结 (91)5.5 并网安全单元 (91)5.5.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91)5.5.2 单元评价小结 (93)5.6 安全监测系统单元 (93)5.6.2 单元评价小结 (94)5.7 电气系统单元 (94)5.7.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94)5.7.2 单元评价小结 (99)5.8 通信及控制系统单元 (99)5.8.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99)5.8.2 单元评价小结 (101)5.9 公用工程单元 (101)5.9.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01)5.9.2 单元评价小结 (103)5.10 交通运输单元 (103)5.10.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03)5.10.2 单元评价小结 (104)5.11 工程施工单元 (104)5.11.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04)5.11.2 单元评价小结 (107)5.12 作业环境单元 (108)5.12.1 综合安全评价法评价 (108)5.12.2 单元评价小结 (109)5.13 安全管理单元 (109)5.13.1 因果图分析评价 (109)5.13.2 单元评价小结 (111)6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13)6.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遵循的原则和主要思路 (113)6.1.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 (113)6.1.2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遵循的原则 (113)6.1.3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思路 (113)6.2可研报告中提出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114)6.2.2 运行期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114)6.3 建议补充和完善的安全对策措施 (115)6.3.1 选址与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的对策措施 (115)6.3.2 光伏系统安装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16)6.3.3 光伏系统维护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18)6.3.4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19)6.3.5 电气设备及其系统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19)6.3.6 集电线路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21)6.3.7 消防系统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22)6.3.8 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23)6.3.9 施工期的安全对策措施 (127)6.3.10 渔光互补方面措施建议 (130)6.3.1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130)6.3.12应采取的其他对策措施 (131)7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及框架要求 (133)7.1 术语和定义 (133)7.2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133)7.3 应急预案体系 (134)7.4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35)7.4.1 综合应急预案 (135)7.4.2 专项应急预案 (137)7.4.3 现场处置方案 (137)7.5 该项目应编制的应急预案 (138)7.6 应急预案的演练 (140)8 安全专项投资估算 (141)8.1 编制依据 (141)8.2 价格水平年 (141)8.3 安全专项工程量 (141)9 安全预评价结论 (142)9.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及其评价结果 (142)9.2 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143)9.3 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43)9.4 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受控程度 (144)9.5 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符合性 (145)9.6 评价结论 (145)附件 (146)附件1: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 (146)附件2:企业营业执照 (147)附件3:项目备案信息 (148)附件4:国土资源局意见函 (148)附件5:农业农村局意见批复 (148)附件6:XX县生态环境局意见 (148)附件7: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意见函 (149)1 编制说明1.1 评价目的本次安全预评价秉承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态度,以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有关政策文件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预评价工作。
目录1 项目概况及评价目的 (1)1.1 项目概况 (1)1.2 评价目的 (1)2 生态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2.1 生态评价因子识别 (1)2.2 生态评价等级 (2)2.3 生态评价范围 (3)2.4 生态评价方法 (3)2.5 生态评价时段 (3)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3)3.1调查范围 (3)3.2 调查内容 (3)3.3 调查方法 (4)3.4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 (4)3.5 现状调查结论 (10)4 施工期生态影响评价 (10)4.1施工期生态影响 (10)4.2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14)4、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5)5、服务期满后的生态防护措施 (15)6、水土流失影响及防治措施 (16)6.1 水土流失成因及预测区域 (16)6.2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17)6.3 水土流失量预测 (18)6.4 水土保持措施责任分区 (21)6.5 水土保持措施 (22)7、生态环保投资及验收 (27)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28)8.1 结论 (28)8.2 建议 (28)1 项目概况及评价目的1.1 项目概况汝州市多年平均总辐射为4827.1MJ/m2,年日照时数为2258.8h。
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确定的标准,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能保证较高的发电量,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在此基础上,华电汝州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拟投资80000万元在汝州市寄料镇境内建设100MWp光伏电项目。
项目建成投运后,可有效缓解地方电网的供需矛盾,优化系统电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光伏电站占地面积269.5705hm2,装机容量为100MWp,工程采用多晶硅组件400000块,单块组件容量265w,形成100个光伏发电单元,每个发电单元为1MWp,每兆瓦布置一座集装箱及箱变基础。
同期建设集控中心一座,布置管理生活区及110kV升压站1座,配套建设场区道路和输电线缆等。
太阳能发电站环评报告一、项目背景太阳能发电是一种通过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发电具有很多优势,如无排放、可持续、供电稳定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为了确保太阳能发电站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本项目编制了太阳能发电站环评报告。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某市农村地区,占地面积约100亩,计划建设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发电站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等设备组成,预计年发电量约为200万千瓦时。
三、环境影响评价1. 大气环境影响太阳能发电站不会产生大气污染排放,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
2. 水环境影响太阳能发电站从建设到运行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用水,对水资源的消耗非常低。
同时,太阳能发电站不会产生废水排放,不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3. 土地资源利用发电站的建设将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但太阳能发电站的安装可以与农作物的种植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
发电站建设后,光伏板下方的土地仍可种植农作物,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的互补发展。
4. 生态环境保护在太阳能发电站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划施工区域,最大程度减少对附近自然环境的干扰。
同时,我们还将配套建设防护设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四、环境管理措施1. 建设期管理在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阶段,我们将采取措施控制噪音、扬尘和震动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确保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正常秩序。
2. 运行期管理太阳能发电站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将定期对发电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我们将进行日常巡检,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以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3. 废弃物管理太阳能发电站在运行期间产生的废弃物,如电池板、逆变器等设备,将进行分类处理。
废弃物的处置将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五、社会影响评估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七、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本工程的性质、规模及其建设运行特点,结合工程所在地环境现状,工程兴建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分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本工程施工期主要为成品组件组装固定过程,营运期利用太阳能,不需要其他能源,不论是施工期或是营运期,本项目对外界环境影响均很小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污染因素有:(1)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2)扬尘:土建施工、材料堆置、汽车运输等产生的扬尘;(3)废水: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4)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弃土及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和生活垃圾;(5)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环节:(1)施工开挖:建筑物的基础开挖、地基处理、电缆桥架基础开挖、土地平整等开挖的土方堆放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2)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如运输、装卸、存储方式不当,可能造成洒落,产生扬尘污染(3)施工需要大量建筑材料,由此必将增加车流量,加之建筑砂石、土、水泥等洒落,会增加路面起尘量上述各个扬尘环节属于无组织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较分散据类比调查,其影响范围大约在距离施工现场150m 内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基本都以燃油为主,燃烧尾气中含有CO、THC、NOX 等大气污染物及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影响施工区大气环境质量,鉴于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对较小,项目工程量小且施工期短,主要在施工区内,机械尾气排放与当地的大气容量相比很小,且具有流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轻微2、防治措施本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如下防尘和抑尘措施(1)工程开挖防尘: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土方及时回填,减少粉尘影响时间多余弃土根据总体布置尽量回填于低凹处,实现土石方挖填平衡开挖弃土堆存时遇干燥、大风季节要及时洒水,避免产生扬尘(2)交通扬尘的控制:在施工现场出入口的道路应进行硬化,可采用石渣铺路对运输车辆要保持整洁,防止车辆轮胎夹带泥土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在无雨干燥天气、运输高峰时段,应对施工道路适时洒水降尘(3)物料管理: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场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运输车辆应入库装卸,临时堆放场应有遮盖篷遮蔽,防止物料飘失,污染环境空气建筑材料定点堆存,在天气干燥,风速大于6m/s 时,施工现场地面、道路及各扬尘点每天定时洒水抑尘,洒水对抑制扬尘具有显著作用,可将扬尘量降低28~35% 总之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的控制施工扬尘,使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二、水环境影响分析废水主要是施工生活污水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因在厂区内施工,建设化粪池收集处理生活污水,由周围村庄农民运走做农肥,做到不随意排放,这样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防止水土流失措施:施工区内增设必要的排水沟道,有利于雨水排放;修建施工场地围墙,降低风蚀设置洒水设施对施工场地适时洒水因项目施工期集中在秋冬季,减少了雨水冲刷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三、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使用的各种机械和车辆,包括土石方阶段的推土机、挖土机、装卸机;结构及装修阶段的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吊车、运输车辆等;除设备本身产生的噪声外,建筑工人装卸建筑材料等工作时也将产生较大的噪声施工噪声一般具有声源位置不固定、源强波动较大等特点,不可避免的对区域的声环境造成影响项目区附近无集中居民区、学校等噪声敏感点,施工噪声的影响是短期且轻微的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施工和交通噪声对施工场地的影响,本评价对施工噪声的控制提出以下要求和建议:1、施工单位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应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如选用液压机械取代气压机械等,并及时维修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2、对建筑物外部采用围档,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推土机、挖掘机等设备运行噪声不可避免,因此基础开挖等作业必须在短期内完成3、严格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32-2011)中的标准要求,即:昼间不得超过70dB(A),夜间不得超过55 dB(A)四、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产生的杂土、废砂、碎石碎砖块等建筑垃圾、装修垃圾,还有建筑工人所产生的少部分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弃渣量较少,开挖、回填的剩余量就近选凹地摊平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如下:1、清场废物处置:废物应及时清运,表层土可集中堆存,用作绿化用土不适于土地利用的表土可供附近填筑低凹地,或作其他用土2、施工弃土处置:地基开挖的废土在回填后的剩余部分要及时运至附近低洼处压实填平并撒种绿化,防止水土流失3、施工生产废料处理: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利用对建筑垃圾,如砖、石、砂等杂土应集中堆放,定时清运到附近的洼地中填埋,表层用施工弃土覆盖装修垃圾由施工单位运出处理4、施工生活垃圾处置:在施工人员集中的设置垃圾筒,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5、施工期间需要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单位要按计划及时对弃土进行处理,并在装运过程中不要超载,采取措施保证装土车沿途不洒落,同时施工单位门前道路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应及时清扫综上所述,项目工程量较小,在施工期间污染物的产生量不大,施工周期短项目施工期间合理安排施工周期,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大的影响五、水土流失及生态影响治理措施随着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原有的表土层受到破坏,土壤松动,或者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及填方过程中形成的土堆不能及时清理,遇到较大降雨冲刷,易发生水土流失项目区所在地降雨较少,因此,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光伏电站施工特点及各发电单元的相互独立性,电站可考虑分区施工,未施工电池阵列区域、管理区广场用地、绿化区域用地等均可作为临时的施工区,故本工程不考虑场址外的施工期临时占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在时间上、空间上形成水土保持措施体系:1、工程措施:电池阵列区、中控室、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电缆桥架路线上进行表土清理,施工结束后进行覆土平整2、植物措施:对建筑物周围进行绿化,灌、草结合种植,减少地面裸露3、临时措施:主体施工过程中,特别是下雨或刮风期施工时,为防止开挖填垫后的场地水蚀和风蚀,对中控室、电池阵列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和弃渣场等部位布设排水、拦挡和遮盖等临时防护措施,考虑临时工程的短时效性,选择有效、简单易行、易于拆除且投资小的措施4、管理措施:工程施工时序和施工安排对水土保持工程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影响很大若施工时序和施工安排不当,不但不能有效预防施工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而且造成施工中的水土流失无从治理,失去预防优先的意义为此弃渣场应”先挡后弃”,并考虑综合利用,减少占地;道路路面要定期洒水,临时堆放的土石料和运输车辆应遮盖;定期对施工生产生活区空地洒水降尘等随着施工期结束,建设场地被水泥、建筑及植被覆盖,有利于消除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在环境管理体系指导下,项目施工期应进行精密设计,尽量缩短工期,减小施工对周围地形地貌等环境的影响项目具体采取以下生态保护措施:1、对光伏电站区永久性占地(太阳能电池阵列、升压站、管理区等)进行合理规划2、现场施工机械和人员活动范围严格限制在作业带范围内,即道路施工作业宽度控制在距道路中轴两侧10m 以内,施工便道的宽度控制在8m,尽量减少施工破坏面;同时还应避免在大风(六级及以上)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3、在场内运输道路及永久道路修筑中,应尽量使用太阳能电池板阵及建筑物基础施工中的弃土,以避免各分散施工场地的弃土随意堆放;弃土、弃渣全部用于回填及碎石道路基础铺垫4、施工作业结束后,及时平整各类施工迹地,并压紧夯实5、尽量减少大型机械施工,基坑开挖后,尽快浇筑混凝土,并及时回填,其表层进行碾压,缩短裸露时间,减少扬尘发生基坑开挖严禁爆破,以减少粉尘及震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电缆沟(站内沟道采用800×800mm 砖砌,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施工后应及时恢复原有地貌总之,项目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上述影响均为短期的,项目建成后,影响即自行消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切实落实对施工产生的扬尘、噪声、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太阳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污染很小,营运期主要影响为太阳能板清洗废水排放、生活污水和太阳能电池板对周围和上空的光污染等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废气影响分析项目生产期间无工艺废气污染源,在此不做分析2、大气环境效益分析目前叶县县电力供应以火电为主,火力发电厂会产生二氧化硫、氢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空气污染、酸雨灾害和温室效应污染引起的农牧业和人民身体健康方面的损害,需要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按本项目的发电能力,本工程31.5MWp 光伏组件寿命期内发电量总和约为7.47×108kWh,光伏组件寿命期内共可节约标准煤约 2.598×105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55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235.57 吨,减少粉尘259.82 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2416.28 吨项目实施后,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可加速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叶县县能源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水环境影响分析光伏发电在电能产生过程中不需要水资源,电站在运行期的污废水主要为电站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和太阳能电池板的清洗污水本项目运行常驻人员为12 人,生活用水量约为131.4m3/a,废水产生量105.1m3/a,生活污水中成分简单,且污染物浓度较低,不含有毒害物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由周围村庄农民运出做农肥因此,少量生活污水不会对当地水环境产生影响清洗污水:为保证发电效率,需定期(视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按每 2 月一个清洗周期)对电池组件表面进行清洗本工程处于荒地,电池组件的污物主要是灰尘,采用清水冲洗即可,每天清洗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补充新水 2.5 m3/d太阳能电池组件表面冲洗水经收集后,入沉淀池沉淀去除泥沙,一部分循环使用,一部分用作厂区绿化和场地冲洗用水,不外排项目区设有20m³事故油池,在变压器处设有收集设施,通过管道排入油池,废油用油桶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生活用水三、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来源变电站噪声主要来自变压器冷却风扇的空气动力噪声和变压器、逆变器、电抗器铁芯的电磁噪声(1)变压器冷却风扇噪声变压器冷却风扇的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噪声存在于强迫油循环风冷、自然油循环风冷变压器空气动力性噪声由旋转噪声和涡旋噪声所组成旋转噪声是风扇叶片旋转,周期性打击空气,引起空气的压力脉动涡旋噪声是风扇叶片旋转时,在叶片背面常形成涡流一般大型变压器风扇侧1米处的最大噪声声级可达80dB(A)~88dB(A)(2)变电站电磁噪声任何变电站都会存在电磁噪声的,产生电磁噪声的原因是铁芯激磁引起硅钢片磁致伸缩,并造成振动电磁噪声还与硅钢片的放置方式有关,对接放置的噪声大,迭接放置的噪声较小电抗器的硅钢片是对接的,噪声较大电磁噪声还与变压器的容量有关,电磁噪声水平随容量增加而增大2、降低变电站噪声的措施变电站的噪声是比较低的,声源少且项目区为农村区域,较为空旷,变电站离居民区较远,但对本电站内的工作、生活场所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减少变电站噪声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变压器风扇台数同时降低风扇转速或将冷却风扇的进出风口转向地面,均可达到降低变压器冷却风扇的气动噪声最好选用强迫油循环水冷、自然循环自冷式变压器,彻底消除变压器冷却风扇的空气动力噪声和机械噪声(2)在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时,尽量不要将变压器布置在靠近敏感区一侧,在变压器与站界围墙之间尽可能留有足够的距离(3)尽量不设露天变电站,在变压器周围或靠近敏感区的一侧可设置隔音墙、吸音板等降低噪声的措施本项目声源少且项目区较为空旷,噪声源产生的噪声至厂界时已经基本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功能区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两类一般废物主要为运营期运营管理、生产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旧电池、变压器废油危险废物可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危险废物进入土壤后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迅速提高,通过生物链及迁移转化作用,受污染的土壤中的重金属不断地排入地下水或地表水体中,使水体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急剧上升,从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应加强本项目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项目运营后,生活垃圾排放量很小,所排放的固废物主要来自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按照每人每天的垃圾产生量平均为0.5kg 计,人员配备按12 人计,则电站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6kg/d,合计 2.2t/a在站区内设带盖的垃圾箱收集,定期由环卫部门运走项目运营期间,工艺固废主要为废旧电池,应做好废旧电池的回收及储存,与生产厂家签订收购协议,收集后的废旧电池交由生产厂家进行处理变压器在检修时和发生事故时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变压器废油,这些废油可交由具有废油回收资质的单位处理,废油在厂区内储存应设置专用废油收集桶单独存放项目区设有20m³事故油池,在变压器下方设有收集设施,通过管道排入油池,废油用油桶收集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电站应在管理站北面建设废旧电池堆放场所,场所的防渗等措施的标准应按废电池的储存场所的安全防护和污染控制建设1、废电池储运的一般要求(1)废电池储存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3]163号)的有关规定废电池应堆放在阴凉干爽的的地方,不得堆放在露天场地,不得存放在阳光直接照射、高温及潮湿的地方(2)废电池的储存、运输单位应获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批准,取得相应的经营资质,属于危险废物的应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3)废电池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不应将废电池进行拆解、碾压及其他破碎操作,保证废电池的外壳完整,减少并防止有害物质的渗出(4)废电池的储存仓库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须具备电池方面的专业知识(5)废电池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宜处于放电状态2、废电池储存场所的安全防护和污染控制(1)废电池的储存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2)废电池的储存场地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3)废电池的储存仓库及场所的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发现变化及时检查储存状况(4)储存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满足特殊管理要求通过以上措施,本项目的固废污染问题会得到圆满的解决,同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降到了尽可能低的水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五、光污染及电磁辐射1、光污染本项目采用太阳能光伏板作为能量采集装置,在吸收太阳能的过程中,会反射、折射太阳光由于发电效率对太阳能光伏板生产技术的要求,国内外生产厂家为降低反射,对太阳能电池表面进行了绒面处埋技术或者是采镀减反射膜技术目前采用以上技术的太阳能电池可使入射光的反射率减少到10以内,如果采用镀两层减反射模或绒面技术与反射膜技术同时使用,则入射光的反射率将降低到4以下本项目采用太阳能光伏板作为能量采集装置,在吸收太阳能的过程中,会反射、折射太阳光本工程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该电池组件最外层为特种钢化玻璃这种钢化玻璃的透光率极高,达95%以上根据《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 相关规定,在城市主干道、立交桥、高架桥两侧设立的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小于16%的低辐射玻璃,该光伏阵列的反射光极少,光伏阵列的反射率仅为5%,紧邻的滕北公路为四级公路,交通量不大,对交通安全影响不大因此,通过以上各类物体表面反射率与太阳能电池板反射率的对比情况,本项目电池组件拟选用表面涂覆有防反射涂层多晶硅板片,透光率高、反射率很低,不会造成明显光污染影响2、电磁辐射及其他影响(1)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影响的电磁辐射一般指在十万赫兹以上高频率的电磁波能发射电磁辐射的设备主要有广播电视发射设备、通信、雷达、导航发射设施等居民日常生活所经常遇到的电磁辐射有:手机、无绳电话、微波炉、电磁炉、电脑和彩电等临近输变电设施的居民区住宅,只要是在安全距离以外,受输变电设施的电磁辐射影响是微小的,所接触到的大部分电磁辐射主要还是来源于家庭中的电器设备我国输变电设施的频率为50 赫兹(通常称为工频),和广播电视、通讯和微波的频率105~109 赫兹相比,频率低得多所以它不容易产生辐射国际“电磁兼容”标准中规定,9000 赫兹以上的频率才称为“射频”,也就是说9000 赫兹以下频率的电源因辐射量太小,可以认为它们基本不会发射电磁波输电设备工作频率在50 赫兹比9000 赫兹小180 倍,它的辐射功率就更小,对人身基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对于110kV 以上的输电线,由于电压较高,在导线表面会产生“电晕”现象,从而会产生十分微弱的电磁辐射根据实际测量,即使对于500kV 的高压输电线,其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相当于一般城市家庭中所接收到的无线电广播电磁波辐射功率强度的十分之一,当然它对人身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可以这样说:输变电设施的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微小的输变电设施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它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国内外自1979 年起就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发表的论文超过1000 篇,所得的结果是,有些论文表示有少许关连性,大部分则完全否定了会有关连性1996 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得出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暴露于工频电场或磁场,不会出现人体健康的危害1999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得出结论:科学证据说明工频电磁场的暴露造成健康危害的是微弱的国内外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显示输变电设施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了保护生活环境,国家环保部门还是推荐了严格的工频磁场和工频电场的评价标准,只要工频磁场和工频电场满足这些标准,就肯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国内暂未制定有关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可引用原国家环保总局《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规定的推荐值作为指引标准规范中“推荐暂以4kV/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暂以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 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16203-1996)规定“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强度8h 最高容许量为5kV/m”;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799.7-2002 规定“0.1mT 作为作业场所工频磁场的最高容许量”据国内通过研究分析对比 4 种不同布置方式典型110 kV 变电站站界电磁环境检测数据,得出目前110 kV 变电站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远小于国家推荐的标准限值,即工频电场强度 4 kV/m和工频磁感应强度0.1 mT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众开始关注输变电设施中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对环境的影响110 kV 以下输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很小,被环保部门列入豁免水平以下的输变电设施进行管理与我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限值要比我国目前的规定宽松得多太阳能光伏发电会产生的一定的电磁辐射,但本光伏电站电压较低且项目区距离集中居民住宅区较远,不会对居民身体健康产生危害110kV 输电线路采用高压架空线路,最终的接入系统方案以审查后的接入设计为准,线路尽量与道路平行,避开农田等敏感区域,且导线产生的电磁辐射影响较小,在正常情况下对地面人员的活动无不良影响(2)其他影响输电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包括静电影响(静电感应)和磁场影响(电磁感应)由于静电耦合作用,输电线的电场会在临近的通信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即静电感应同样,输电线路的磁场也会在临近的通信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因为通信线路音频通道的工作频率在输电线的谐波范围内,所以一般规定系统中的谐波等效干扰电压值应低于系统额定电压值的1%才能符合要求实测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与输电线的距离增大,输电线的电场对通信线路的干扰几乎没有输电线路产生的电场强度随距离而衰减的很快,它的波长与电视、微波相比要大得多50 赫兹的电场对无线电、电。
中广核武汉重工铸锻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评中广核武汉重工铸锻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环评报告1、中广核武汉重工铸锻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基本情况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提供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还能有效解决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本项目投资总额96,344.12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95,000.00 万元,由全资子公司锦浪智慧作为实施主体,通过其全资项目子公司在河北、山东等地区,利用居民住宅屋顶或院内闲置场地建设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并进行相应的项目投资、设计、建设、并网及运维。
本次项目建成后总装机容量约为242.66MW,采用“全额上网”的售电模式,预计年均发电量为29,269.42 万kWh,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响应“碳中和”发展号召,进一步以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作为切入点加速节能降耗,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从供给端改变目前以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为主的发电模式,提升清洁能源发电的占比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太阳能作为能量的天然来源,其开发及利用具备资源丰富、普及程度高、应用领域广、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平价上网的不断推进,光伏发电已逐步成为重要的能源方式之一。
公司响应“碳中和”发展号召,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建设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将节约标准煤用量,直接减少二氧化碳及多种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此外,此项目亦促使闲置的居民住宅屋顶资源得到进一步释放,为住宅屋顶业主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本项目减碳减排具体效益情况如下表所示:(2)把握发展机遇,加快业务多元化布局,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组串式逆变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技术研发、品牌、客户资源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公司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项目背景本报告书旨在对某XX地区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以确保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二、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XX地区发电项目•项目地点: XX省XX市•项目规模:预计装机容量XXX兆瓦•建设单位: XX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周期:预计X年•项目类型: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水环境影响:包括对周边水资源的影响,如水质、水量等•大气环境影响:包括对大气质量和空气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土壤环境影响:包括对土壤质量和耕地利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影响:包括对周边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影响•人类健康影响:包括对周边居民健康的影响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实地考察:调查评估项目周边环境状况•模拟分析: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对项目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评估指标:综合考虑评估指标,如污染物排放、噪音影响、土地占用等五、主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水环境影响:预计项目对周边水质和水量影响较小•大气环境影响:预计项目将对大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土壤环境影响:项目建设过程可能对局部土壤质量造成暂时影响•生物多样性影响:预计项目对周边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影响较小•人类健康影响:预计项目对周边居民健康不会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六、建议与对策•环保设施建设:建议项目方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监测与管理:建议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社会参与:建议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沟通,提高项目的透明度与可持续性七、结论综合评价,某XX地区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较为可控,符合现行环境保护标准与要求,但仍需项目建设单位加强管理与监测,确保环境影响最小化。
八、参考文献1.XX省环境保护局. XX省环境保护年度报告(年份).2.XX行业协会. 火力发电行业环境管理标准(年份).3.XX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手册(年份).以上为某XX地区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容,供相关部门和单位参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河北华电石家庄赞皇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单位: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12月图1 拟建工程选址现场实景图光伏场区内随坡就势设置碎石道路,箱变和逆变器位于碎石道路的路边,光伏组件间的空地为横向道路,形成一个场内道路系统,便于较大设备的运输,满足日常巡查和检修的要求。
场内道路路面为粒料路面,宽度4m。
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
(2)开关站平面布置管理区布置综合楼。
综合楼为地上单层,设置有主控室、继电保护室、厨房、餐厅、办公室等。
进站道路位于管理区的西侧,与外部道路相接。
为了给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区设置硬质广场和绿化区,绿化区布置草坪、低矮灌木。
根据系统规划出线方向及相关专业的要求,综合楼位于开关站南侧,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配电房位于综合楼东侧,综合楼西北侧设置化粪池,开关站内有环形道路,便于设备运输、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通行。
开关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
4、光伏电场与周边关系拟建工程场区为山区,山坡多为阳坡,坡度缓急不同。
一般电池组件单元顺地势排布,所以根据山坡的坡度情况,对整个厂区进行区域划分,考虑前、后排的阴影遮挡问题,计算相对应的前后排净间距,以整体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据坡度划分区域计算并考虑施工过程的误差等,在整个场区中间距设置最小5.025m的前后排净间距,布置时可结合场地的地形现状,适度调整南北向间距。
光伏支架布置方式见图2。
(3)光伏阵列设计和布置方案①太阳能电池组串布置方式根据逆变器最佳输入电压以及光伏组件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修正后,最终确定24块275Wp多晶硅光伏组件组成1个组串,242路多晶硅光伏组件串组成1个1.6MWp多晶硅光伏组件矩阵(1个发电分系统);151路多晶硅光伏组件串组成1个1MWp多晶硅光伏组件矩阵(1个发电分系统)。
浙江丰球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年产400MW(一期100MW)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HANGZHOU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CRI国环评证乙字第2015号编制日期二O一二年五月第一章总论1.1项目由来浙江丰球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诸暨市陶朱街道环城西路188号。
企业抓住契机,将投资65760万元,系租用丰球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工业用房,拟实施新建年产400MW(一期100MW)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项目,用房面积为14156.15平方米。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为太阳能级硅片、氢氟酸等。
本项目劳动定员400人,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80人,生产人员320人,生产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日300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浙江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建设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可行性,提出防止或最大限度削减环境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为此,浙江丰球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在接受委托后,经征求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在实地踏勘、收集资料、工程分析、环境现状监测和类比调查基础上,对该项目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并依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环保管理部门审批。
1.2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拟建地址位于诸暨市陶朱街道环城西路188号。
厂址东面、南面均为其它企业厂区;西面为环城西路;西南面隔环城西路为金村,距厂界约250米外,北面为五泄江;西北面隔五泄江为百瑞财富酒店,距厂界约280米外。
本项目环境敏感区和保护级别汇总如下:表1.2.1 现状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一览表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浙江丰球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年产400MW(一期100MW)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项目(2)行业类别:C382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单位:浙江丰球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说明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说明见表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