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通用版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30
- 格式:doc
- 大小:116.80 KB
- 文档页数:6
非选择题专项练(一)1.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与钛同周期的过渡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有种;金属钛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材料,其硬度比金属镁和铝大的原因是。
(2)在浓的TiCl3的盐酸中加入乙醚,并通入HCl至饱和,可得到配位数为6、组成为TiCl3·6H2O的晶体,该晶体中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则由该配合离子组成的晶体化学式还可以写为。
(3)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
含铜废液可以利用铜萃取剂M,通过如下反应实现铜离子的富集,进行回收。
①M所含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X化合物中中心原子铜的配位数是,上述反应中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有。
(4)金红石(TiO2)是含钛的主要矿物之一,其晶胞结构(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如图所示。
①A、B、C、D 4种粒子,其中钛原子是(填字母)。
②若A、B、C的原子坐标参数分别为A(0,0,0)、B(0.69,0.69,1)、C(1,1,1),则D的原子坐标参数为D(0.19,,);该化合物的密度为 g·cm-3(用含a、c、N A的代数式表示)。
2.钛铁矿(FeTiO3)中往往含有Fe2O3、MgO、CaO、Al2O3、SiO2等杂质。
一种硫酸法制取白色颜料钛白粉(TiO2)的生产工艺如图所示:已知:Ⅰ.酸浸后,钛主要以TiOSO4形式存在。
Ⅱ.强电解质TiOSO4在溶液中仅能电离出S O42-和一种阳离子。
Ⅲ.H2TiO3不溶于水和稀酸。
(1)为提高酸浸速率,一般采取的措施是。
(写两条)(2)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
(3)酸浸过程中,写出含钛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加入铁粉的目的是还原体系中的Fe3+。
为探究最佳反应条件,某实验室做如下尝试。
图1图2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系中Fe(Ⅲ)含量随pH的变化如图1所示,试分析在pH介于4~6之间时,Fe(Ⅲ)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原因:。
2018年高考全国I 卷理综化学试题7 .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卜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8 .从 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 Al 、Fe 、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 Fe 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Br?/CCl 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 .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 Fe (OH ) 3胶体粒子数为 0.1 N AB. 22.4 L (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N 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N AIliM —・含磷酸生铁锂滤渣沉淀 液强的*含Li 沉淀L 含Li 、P 、Fe 等滤液邈D. 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1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二7)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 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真题试卷(全国Ⅲ卷)一、选择题1. ( 2分) (2018•卷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 ( 2分) (2018•卷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3. ( 2分) (2018•卷Ⅲ)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4. ( 2分) (2018•卷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5. ( 2分) (2018•卷Ⅲ)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
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 )O26. ( 2分) (2018•卷Ⅲ)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 12N:14O: 16S: 32Cl::64Sn:1197.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以下与古诗文记录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常有古诗文记录化学知识A《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成水属于吸热反响B《泉州府志》:元时南安有黄长辈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代遂效之。
泥土拥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C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行性质不稳固,撞击易爆炸《天工开物》:凡研硝 (KNO测。
D《本草纲目》:釆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 (石碱 ),浣衣发面。
石碱拥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8 欧美三位科学家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纳米分子机器研究进度中常有机器的“车轮”组件以以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①③互为同系物B. ①②③④均属于烃C. ①④的一氯代物均为三种D. 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9.实验室按以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许 NaC1)的纯度。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滴人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排尽B.装置①、④的作用是防备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③C.一定在装置②、③ 间增添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反响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 中CO2转移到装置③ 中10.短周期主族元素Ⅹ 、Y、Z、W的原子序数挨次增大,Ⅹ 、W同主族且W 原子核电荷数等于X 原子核电荷数的 2 倍, Y、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Ⅹ、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以下说法中必定正确的是A.Ⅹ的原子半径比Y 的原子半径大B.Ⅹ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单质与水反响,水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复原剂11.以以下图所示,装置 (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 )为惰性电极的电解池。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闭合开关K 时,电极 B 为负极,且电极反响式为: 2Br ˉ- 2eˉ =Br2B.装置 (I)放电时,总反响为:2Na2S2+Br2 =Na2S4+2NaBrC.装置 (I)充电时, Na+从左到右经过阳离子互换膜D.该装置电路中有ˉ经过时,电极Ⅹ 上析出12.以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选项是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项A 向必定浓度 CuSO 溶液中通人 H S 气体出现黑色积淀H S酸性比 H SO 强42224B常温下,同样铝片分别投入足量稀、浓硫酸浓硫酸中铝片反响物浓度越大,反响速率越中先溶解完大C-1MgCl2溶液中滴加 2 滴-1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23·L1mol ·L Ksp[Mg(OH) ]>|Ksp[Fe(OH) ]再滴加 2 滴·L-1FeCl3溶液淀,后生成红褐色积淀D向 2mL2%CuSO4溶液中加入几滴 1%NaOH 溶未出现砖红色Ⅹ 不行能是葡萄糖液,振荡后加入几滴有机物Ⅹ 溶液,加热积淀13.常温下,将pH 均为 3,体积均为V0的 HA 和 HB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 随 1g V的变化如V0右图所示。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模拟考试考前必做难题30题(解析版)1.《五金铁》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低下数对,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柳木排立墙上……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B.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C.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D.该法与近代往生铁水吹空气炼钢异曲同工【答案】B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不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是()A.《本草纲目》“(烧酒) 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露滴。
”B.《齐民要术》“凡酿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后动未压者,皆宜廻作醋。
”C.《开宝本草》“(消石) 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D.《天工开物》“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凭藉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
”【答案】B【解析】A、描述的是酒的蒸馏,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A不选;B、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氧化可以转化成醋酸和水,涉及化学反应但没有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B选;C、包含溶解,蒸发结晶,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C不选;D、榨油或加热熔化使油脂从果实中分离出来,涉及分离提纯操作,选项D不选。
答案选B。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B.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9N AC.标准状况下,1L己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 AD.1mol乙酸(忽略挥发损失)与足量的C2H518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N A个CH3CO18OC2H5分子【答案】A【解析】A.25℃,1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A正确;B.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是1mol,所含的中子数8N A,B错误;C.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C错误;D.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乙酸(忽略挥发损失)与足量的C2H518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CH3CO18OC2H5分子的个数小于N A个,D错误,答案选A。
2018高考仿真卷·化学(三)(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Co 59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意蕴含蓄,意境深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弥漫在空气中的PM2.5固体颗粒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W、Q、X、Y、Z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原子K、L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Q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和为6。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Y的简单氢化物比X的稳定性强B.含有元素W的盐溶液既能显酸性,也能显碱性C.常温下,W元素的单质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D.Z、W的单质分别与Q的单质化合后的产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不相同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0.5N AB.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 AC.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2N AD.1 mol乙醇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8N A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A装置用Cu和浓硝酸可制取NOB.图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l2C.图C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D.图D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分离CO和CO211.对下列有机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反应+Br2+HBr属于取代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在人体内水解转化为葡萄糖,为人类提供能量C.分枝酸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也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取蔗糖水解液少许,先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再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证明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12.NaBH4燃料电池具有理论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
2018 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正极片碱溶NaAlO2溶含LiFePO4滤H2SO4/HNO3含Li、Fe、P 等滤炭黑等滤渣沉淀碱溶滤液Na CO2 3含锂沉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分析】D。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答案与分析】A。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A B C D【答案与分析】D。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10.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B.22.4L(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C.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 分子数为1.0【答案与分析】B。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 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 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B 正确;1mol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的羟基,C 错误;CH4与CL2 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乙醇、冰醋酸浓硫酸CH 3Cl 、CH 2Cl 2、CHCl 3 及 CCl 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 CH 3Cl 少于 1mol,D 不对。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2.(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3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3.(6分)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在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B.C.D.4.(6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5.(6分)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常温常压下,124gP中所含P一P键数目为 4NA4B.100 mL 1mol•L﹣1FeCl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3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和1molO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2N22A6.(6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二次电池,将2NaClO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
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4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4Na⇌2Na CO+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23A .放电时,ClO 4﹣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 CO ,放电时吸收 CO 2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4e ﹣═2CO 32﹣+C 2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e ═Na+ ﹣7.(6分)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1称取 4.0g 固体 NaOH 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配制 0.4000mol•L 的NaOH 溶液B 探究维生素C 的还原性向盛有 2mL 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 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和 KMnO 溶液4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向 2支盛有 5mL 不同浓度 NaHSO 溶液的试管3影响 中同时加入 2mL5%H O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22A .A B .B C .C D .D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3. 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4.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5. 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
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6. 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C.沸点:C2H5SH<C2H5OHD.碱性:LiOH<Be(OH)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 sp(CuS)<K sp(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
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C.若反应物增大至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6.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30)1.Ⅰ、为探究NH 4HCO 3和NaOH 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含0.1 mol NH 4HCO 3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NaOH ,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
(1)若有沉淀,则NH 4HCO 3与NaOH 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2)若无沉淀,则NH 4HCO 3与NaOH 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Ⅱ、Ba(OH)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反应;(1) 当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时;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n[Ba(OH)2]∶n(NaHSO 4)=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按要求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生物硝化法:在富氧条件下,通过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以NH 4+表示,下同)氧化成硝酸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过碳酸钠(2Na 2CO 3·3H 2O 2)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再加入足量KI ,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溶液呈蓝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HCO 3-+OH - =CO 32-+H 2O NH 4++OH -=NH 3·H 2O Ba 2++OH -+SO 42-+H + =BaSO 4↓+H 2OBa 2++2OH -+SO 42-+2H + =BaSO 4↓+2H 2O NH 4++2O 2=NO 3-+H 2O +2H + H 2O 2+2I -+2H +=I 2+2H 2O【解析】试题分析:Ⅰ、NH 4HCO 3电离出的HCO 3-、NH 4+都能与OH -反应,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若有沉淀生成,说明是HCO 3-与OH -反应;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NH 4+与OH -反应;Ⅱ、Ba(OH)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说明Ba(OH)2溶液过量;当n[Ba(OH)2]∶n(NaHSO 4)=1∶2时,生成硫酸钡、水的比为1:2;Ⅲ.(1)在富氧条件下,通过硝酸盐菌的作用, NH 4+被氧化为NO 3-;加入足量KI ,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I -被氧化为碘单质。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Ⅰ、反应完全后,滴加氯化钙稀溶液,有沉淀生成,说明是HCO 3-与OH-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 3-+OH - =CO 32-+H 2O ;没有沉淀生成,说明NH 4+与OH -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Ⅱ、Ba(OH)2溶液与NaHSO 4溶液的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说明Ba(OH)2溶液过量,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OH-+SO42-+H+ =BaSO4↓+H2O;当n[Ba(OH)2]∶n(NaHSO4)=1∶2时,生成硫酸钡、水的比为1: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SO42-+2H+ =BaSO4↓+2H2O;点睛:本题考查定量离子方程式书写,HCO3-、NH4+都能与OH-反应,HCO3-结合氢氧根离子的能力大于NH4+,含0.1 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离子方程式为 HCO3-+OH-=CO32-+H2O;含0.1 mol NH4HCO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2H2O 。
2.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題:(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标号)。
a.水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3 mL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此过程中: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______,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4)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
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答案】 2:1 NH4Cl+2HCl3H2↑+NCl3 c 2ClO2+10I-+8H+=2Cl-+5I2+4H2O 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d【解析】(1)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得到1个电子,氯酸钾是氧化剂。
S元素的化选项a错误;b、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选项b错误;c、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且不影响ClO2的量,选项c正确;d、ClO2易溶于水,不能利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氨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①ClO2具有强氧化性,则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8H+=2Cl-+5I2+4H2O;②由于二氧化氯是气体,容易挥发到空气中,所以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③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则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淀粉,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色;(4)亚氯酸盐具有氧化性,因此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最适宜的是硫酸亚铁,因为氧化产物铁离子能净水。
3.元素X、Y、Z、M、N均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在地壳金属元素中的含量仅次于Z。
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N-、Z3+、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Z3+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2)写出X、Y、N按原子个数之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M和N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比较为________(用化学式和“>”“<”或“=”表示)。
(3)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Z元素的单质能与Y和R形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表示由上述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在该转化关系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示意图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
(6)由X、Y、M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在水溶液中与H+和OH-均不能大量共存,还能和氯水反应,写出其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4周期第Ⅷ族 HCl>H2S 2H2O2 2H2O+O2↑ 2Al+Fe2O32Fe+Al2O3 SO2 4 HSO3- +H2O+Cl2=SO42-+ 2Cl-+3H +(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Ⅷ族;Z3+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2)写出X、Y、N按原子个数之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S的非金属性比Cl弱,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
(3)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的水分子和18电子的双氧水分子, 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4)Z元素的单质能与Y和R形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2Fe+Al2O3 。
(5)由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可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三种分子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联系上述元素可以推断该反应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在该转化关系中还原剂是SO2,示意图中有2个二氧化硫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生成了2个三氧化硫分子,所以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
(6)由X、Y、M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在水溶液中与H+和OH-均不能大量共存,还能和氯水反应则该离子为亚硫酸氢根离子,其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O3- +H2O+Cl2=SO42-+ 2Cl-+3H + 。
4.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1)反应A(g)+B(g)=C(g)+D(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化学反应中产生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ΔH=__________ (用E1、E2表示);③加入催化剂对该反应的ΔH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
(2)已知:一定条件下,拆开1molH-H键、1molCl-Cl键、1molH-Cl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243kJ、432kJ,则反应H2(g)+Cl2(g)=2HCl(g) 的ΔH=_____。
(3)已知:2CH3OH(l)+2O2(g)=2CO(g)+4H2O(g) ΔH1=-a kJ‧mol﹣12CO(g)+O2(g)=2CO2(g) ΔH2=-b kJ‧mol﹣1H2O(g)=H2O(l) ΔH3=-c kJ‧mol﹣1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存在差异放热E1-E2或-(E2-E1)无影响-185 kJ‧mol﹣1 CH3OH(l)+O2(g)=CO2(g)+2H2O(1分) ΔH1=-(2c) kJ‧mol﹣1③加入催化剂对该反应的ΔH是否有影响?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