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如何养成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5
《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教案第五课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二、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1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1)理解学习职业道德榜样的具体要求。
(2)懂得学习职业道德榜样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利用案例和情景,激发学生对职业道德榜样的崇敬之情,使学生认同“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的观点,增强学生学习榜样的自觉性和坚定信念。
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3.运用能够以职业道德模范为学习榜样,见贤思齐;从小事做起,积久成习,积善成德。
在践行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学会内省的方法,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是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学习道德榜样,在小事中涵养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道德践行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在理论上,是整个第五课的逻辑终点。
从实践上看,教育中职生在顶岗实习或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自觉接受磨炼,尽快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把它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突破这一教学重点,需要把握以下三点:(1)首先要明确: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是目的,实践是途径。
(2)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离不开实践,而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作为中职生来讲,在校学习期间,专业实习,技能训练是职业实践的主要途径;到企业顶岗实习,是熟悉和适应岗位需要的有效途径,是职业实践的重要形式;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特定岗位的工作是基本的实践形式。
基于上述认识,要引导学生重视专业学习、专业训练和顶岗实习的好机会,自觉接受职业实践的磨炼,将来工作后更要自觉接受实际岗位上的正规化训练,尽快入轨,早日把自己培养成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熟练职业技能的职业人。
(3)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要高标准、严要求,勤反思,戒反复,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2.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从理论上并不难,但是,由于学生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着“重心性修养、轻职业实践”的认识误区,在岗位实践中存在着“重工作业绩、轻道德修养”的认识误区,在自觉的道德实践中又存在着意志脆弱、遇挫即止的问题,因此,它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职业道德教案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树立职业榜样职业道德教案: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树立职业榜样引言: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生涯中所形成并遵守的道德规范。
对于个体而言,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是成为优秀职业人才的基础。
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树立职业榜样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本教案将从培养职业道德和树立职业榜样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社会。
第一部分:培养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也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
以下将从个体、学校和社会角度介绍培养职业道德的方法。
个体角度: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是非常重要的。
个体应始终保持诚信、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此外,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1. 持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道德规范,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
2. 培养自律:制定严格的工作和生活纪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守时和守信。
3. 关注他人:关心同事、员工和客户的需求,并以温和、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学校角度:学校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基地,以下是几种培养职业道德的方法:1. 设置职业道德课:学校可以设置针对职业道德的专门课程,教授基本的道德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
2. 开展模拟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职业模拟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的方法。
3. 培训师资:提供对教师和辅导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水平。
社会角度:社会对于培养职业道德也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推动:1. 加强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对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同时保护遵守职业道德的从业人员的权益。
2. 设立职业道德奖项:表彰遵守职业道德、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激励更多人向他们学习。
3.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关注员工的职业道德,建立激励机制,提供职业道德培训和指导。
第二部分:树立职业榜样职业榜样是指那些在自己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并以良好职业道德为典范的人物。
5、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课件2)显示梁启超先生的话“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说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看他的行为,而不是听他的语言。
同样,我们衡量一个从业者的道德水平总是根据他在职业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行为来作出判断。
那么,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课件3)(为什么)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就是日常生活。
(小品:人物介绍:)陈大鹏:(男,商务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性格外向,看上去满聪明的。
听朋友介绍黑马商贸公司正在招聘,于是驾车前来应聘。
刚刚跟朋友喝了一点酒,脸微红。
)(留意陈大鹏在面试时的表现。
让学生讨论,面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面试失败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件4)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哪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是需要克服的?学生谈日常生活中不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总结(拿吸烟这个不良习惯来说)(课件4)1、一中专学生正在宿舍里吸烟,忽然听到楼道里有管理老师和学生的对话的声音,该生下意识地将未吸完的香烟随手丢到一边,慌忙地走到宿舍外。
过了一会,宿舍里便冒起了黑烟,最终酿起一起大火。
还有在工作中由吸烟引起更严重后果的例子:(课件5)2、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我国最大的林业产品基地——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
大火持续了27昼夜,在数万军民共同努力下才扑灭山火。
这次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是我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其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已无法用金钱来计算。
经查明,造成这场特大火灾的直接原因,不是天灾,也不是坏人破坏,是林业职工违反规章制度吸烟和违反机器操作规程造成的。
(课件6)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幅漫画说明了什么?这样的行为好不好?(课件7)我们再来看一下甲乙两个同学的一些日常的生活片段:在公园里,甲随手把雪糕纸丢在地上,当母亲说他时,甲说:小事一桩。
职业道德如何养成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
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训练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行为如何养成: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
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个载体,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即自觉的行为。
“培养”意为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职业道德行为应做到:
1.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指在行为方面的约定促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准则,它告诉人们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凡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例如学生证、干部证、文明监督岗的佩戴,遵守校纪、班纪、宿舍纪律等,在点点滴滴方面按照职高生的各种规范来要求自己。
2.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资本,不好的习惯则是人的一生羁绊。
每一位同学要从自我做起,从行为规范
要求入手,从行为习惯训练抓起,持之以恒,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形成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
“训练”意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之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
在专业学习中训练职业道德行为的要求是:
1.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求职择业和职业劳动的各种认识的总和,它是职业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职业规范是指某一职业或岗位的准则。
包括操作规程和道德规范。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这是未来干好职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2.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
作为职校的老师,对每位同学都要重视技能训练,向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学习,刻苦钻研,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发展、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
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
“体验”意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职业道德行为的方法有:
1.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在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体验,进而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我、熟悉职业、体验职业、陶冶职业情感,培养对职业的正义感,热爱感、义务感、主人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情感。
2.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在社会实践中,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职业道德规范运用到实践中,落实到职业道德行为中,以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四)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自我修养指个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中,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中有目的地“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自我修养应注意:
1.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
“内省”一要严于解剖自己
,善于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二要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三要有决心改进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2.学习榜样,努力做到“慎独”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是指独自一个人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作为中职生要激励和鞭策自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做到“慎独”,努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五)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职业活动是检验一个人职业道德品质高低的试金石。
在职业活动中强化职业道德行为要做到:
1.将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
“内化”是指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规范变成个人内心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道德原则、对自己履行的职业责任和义务的真诚信奉。
它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结晶,也是人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的精神支柱。
只有这样的职业道德行为,才有坚定性和永久性。
2.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
“不要总是在梦想高尚的事情,而要去做高尚的事情”。
“外化”是把内心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变成个人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指导自己的职业活动实践。
中职生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职业道德的人。
总之,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在学习生活中,要注重行为规范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坚持参加各种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