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方向看[上学期]--北师大版-
- 格式:pdf
- 大小:848.67 KB
- 文档页数:9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教案课题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七教材分析学生在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及截一个几何体等内容之后,学习本节内容《从不同的方向看》,意在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
教材首先初步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结果,能画出简单的三种形状图;然后由搭建模型、观察模型、画出三种形状图,到脱离模型、由数(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悟形(立体图形)、由形(立体图形)悟形(形状图)、搭模验证等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刚从小学升到中学,形象思维较弱,抽象水平较低。
从不同的方向看,也正是立足于此,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因而多为直观的操作、感受,当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抽象,因此要引导学生从某个角度正视的结果抽象成形状图,体验由数(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悟形(立体图形)、由形(立体图形)悟形(形状图)的过程,让学生具备相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学习目标1、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能根据三种形状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会根据某几何体的某二种形状图,找出满足条件的小正方块的数量。
2、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从上面看的形状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形状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
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
难点根据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的形状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看一看:教师首先以庐山的四季及《题西林壁》图片引入通过这首苏东坡的诗表现了观察庐山的几种方式: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身处山中看,也学生自主观看,感受生活之美。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第4节,题目为《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时的形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时的形状特点。
-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方向,判断物体的形状特点。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时的形状特点。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物体的形状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和混淆。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不同方向,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可以用一张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一个立方体。
2. 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时,它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呢?请你们举例说明。
3. 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例子。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1. 出示一个立方体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立方体的形状特点。
可以提问学生:立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它们都是相等的吗?2. 引导学生总结:立方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时,它的形状是一样的。
即使我们从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左侧、右侧观察,它的形状都是一个正方形。
3. 引入概念:“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第三环节:方法和技巧1. 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2. 让学生讨论并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北师大初中数学七年级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北师大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1.三种形状图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由于方向和角度不同,通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如图所示.【例1】有一辆汽车如图所示,小红从楼上往下看这辆汽车,小红看到的形状是图中的( ).解析:小汽车从上面看只能看到驾驶室的顶部和车身的上面,从上面看到的是两个长方形,故选B.答案:B2.基本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例2】如图所示的4个立体图形中,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四边形的个数是( ).A.1 B.2 C.3 D.4解析:正方体及圆柱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四边形,球与圆锥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圆与三角形,所以这4个几何体中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四边形的个数为2.答案:B点技巧判断几何体三个不同方向的形状图首先要弄清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想象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时能看到几何体的哪些部分,从而得出三个不同方向的形状图.3.三种形状图的画法(1)常见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的画法①确定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例如圆锥从正面看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到的是带圆心的圆.②虚实要求:画图时,看得见的轮廓线画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画虚线.(2)正方体搭建的几何体的画法画三种形状图,要注意从相应的方向看几何体有几列,每列有几个正方体(即有几层),根据看到的列数、层数,画出相应的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分析:从正面看,有3列,左边第1列有1层,第2列有3层,第3列有2层;从左面看,有2行,前面一行有1层,后面一行有3层;从上面看,有3列,从左面数第1列,有1个正方形,第2列有2个正方形,第3列有1个正方形(横着叫行,竖着叫列).解:4.三种形状图的运用(1)根据三种形状图确定几何体都从某一个方向看,不同的几何体也可能会得到相同的平面图形(如球),因此,要全面了解一个几何体的形状,常需要从正面、左面和上面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物体长度、高度和宽度的确定:①三种形状图中的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反映物体的高度;②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反映物体的长度;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与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反映物体的宽度. (2)由三种形状图判断小正方体的个数如图,①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中可以看出几何体的层数有3层;②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中可得到排数有3排;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中可得到列数有2列.具体数量: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中第一排和第三排只有1列,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中看出第一排有3层,第三排有1层,故第一列第一排位置上有3个小正方体;同样的方法,由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和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可以确定第二列第二排有1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看出第二排有两层,故第一列第二排位置上有2个小正方体.【例4-1】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1)说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 (2)画出它的表面展开图;(3)若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的长为15 cm ,宽为4 cm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的宽为3 cm ,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的最长边长为5 cm ,求这个几何体的所有棱长的和为多少?它的侧面积为多大?它的体积为多大?分析:由三种形状图可确定该几何体为三棱柱,然后确定出各棱的长,从而可画出它的表面展开图,并计算出它的侧面积和体积.解:(1)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 (2)它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3)它的所有棱长之和为(3+4+5)×2+15×3=69(cm). 它的侧面积为3×15+4×15+5×15=180(cm 2);它的体积为×3×4×15=90(cm 3).12【例4-2】 如图是一个由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无论从正面,还是从左面都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图形,请你判断一下:最多可以用几个小正方体?最少可以用几个小正方体?分析:先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分别画出最多和最少正方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代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数目):由所画的图形可以作出判断:最多可以用2×4+1×5=13(块),最少可以用2×2+1=5(块).解:最多可以用13块,最少可以用5块.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1.4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学习目标:1、以观察物体为载体,着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不断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根据观察的内容,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3、能据给出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其中还包括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出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如果想象能力偏差的,动手摆摆。
教法与学法指导经过课前调查了解,发现学生掌握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较扎实,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热情高涨,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让学生自己动手搭一搭、摆一摆,再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与独立探究相结合。
教师点拨总结。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复习:1、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就看出不同的平面图形,比如:从正面看圆柱体是()图形;从上面看是()图形。
2、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都是相等的正方形,该物体是();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都是相等的圆,该物体是();从正面看、左面看都是相等的长方形,俯视图是圆,则该物体是()看课本图1-17下列图片是哪个摄影师傅拍摄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画图,让学生独立观察由几个小立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并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看谁做的又好又快。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生:画出从三方面看出的不同图形。
三生板演,生纠错。
师:出示17页随堂练习生:做练习,一生板演2、师出示:做一做:用6个小立方块搭成不同的几何体,画出从上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并与同伴交流。
师: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一做并讨论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小学已经较好的掌握了观察5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并画出平面图形。
再用6个的动手搭一搭,学生能够主动利用原来的方法,独立画出由6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以比赛方式呈现即节约教学时间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