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1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28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xxxx中学原群教材分析《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新课标指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应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
本课时主要是在再现性美术教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表现性美术作品及其语言进行进行感知,使学生对创作思维过程和形象塑造方法等有初步的体验。
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作品欣赏,初步了解表现性美术语言的特点,走近表现性美术作品。
2.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尝试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3.情感:感受活动及学习的乐趣,体验绘画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美术可以表达情感并能通过线条、色彩等手段表达不同的主观情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体会美术作品中情感心绪的表现并学会用自己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主观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水粉画颜料、水粉笔、水彩笔调色盒卡纸剪刀等。
一、导入,讨论创设情景,启发引导师:展现两组美术作品(侧重再现生活真实的作品和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第一组作品:希施金的《黑麦田》,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和王军的《不再哭泣》。
第二组作品凡高的《麦田群鸦》,梵高的《星空》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
生:讨论这两组作品的不同(第一组作品真实侧重再现生活,第二组作品手法夸张抽象,突出情感表现)。
师生共同总结:美术不仅可以再现生活真实,还可以表现主观情感。
总结:美术可以表现情感二.发展阶段:1.欣赏比较相同表现内容的具象美术作品和抽象美术作品,直观感受抽象绘画语言的情感表达。
师生共同欣赏两幅相同表现内容的作品:青年画家王军的《不再哭泣》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语言(哭泣的女人当中扭曲的脸和线条色彩等)生:比较两幅画面的情感哪幅更强烈并总结:抽象绘画表现的情感更强烈。
师生共同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和《春酣》以及马瑟维尔《西班牙共和国哀歌100号》。
美术可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美术作品可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
2. 培养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美术作品与情感的关系2. 情感表达的方法与技巧3. 欣赏与分析具有情感表现的美术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作品与情感的关系,情感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2. 示范法:展示具有情感表现的美术作品,分析其情感表达的方式。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具有情感表现的美术作品及相关讲解内容。
2. 画材:纸张、画笔、水彩等。
3. 投影仪:用于展示美术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讲解美术作品与情感的关系,情感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3. 示范:展示具有情感表现的美术作品,分析其情感表达的方式。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尝试表达自己的情感。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6. 总结:回顾本课内容,强调美术作品可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 邀请专业的美术老师或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术作品与情感的关系。
3. 开展美术作品欣赏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美术作品与情感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的作品,关注他们在作品中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和独特性。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和收获。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2.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要注重情感表达的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