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35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护理查房
术后第一天,护士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情况、手术时长等。
检查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术后的疼痛程度和切口情况。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自主呼吸情况,如有需要,应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
检查手术切口,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
定期更换切口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密切监测患者排尿情况,及时处理尿潴留的问题。
监测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包括阴道出血量、出血颜色和性质等。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排尿通畅,以防止尿潴留和尿路感染。
观察患者的排气情况,如果出现排气障碍,可以适当给予理肠饮食和痔疮坐浴。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鼓励患者进行活动,如深呼吸、咳嗽和早期下床活动,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定期评估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安慰。
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对术后康复的期望和困扰,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和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最后,护士应定期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症状是否有改善。
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保健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的护理工作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伤口情况和疼痛程度。
积极管理患者的饮食和排泄,提供适当的镇痛和康复手段。
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供情绪支持和康复指导。
最后,定期进行术后随访,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满意度。
子宫肌瘤术后护理查房范文查房时间:[具体时间]查房地点:[病房号]查房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实习护士若干。
一、查房目的。
1. 了解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2. 检查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3. 对实习护士进行临床教学指导。
二、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李女士,35岁,因子宫肌瘤入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第3天。
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较前有所好转。
三、进入病房。
# (一)护士长开场。
护士长(微笑着走进病房):“李女士,您好啊!今天感觉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您恢复得好不好。
”# (二)病情询问。
1. 责任护士询问。
责任护士(亲切地):“李女士,伤口还疼不疼呀?”李女士:“还是有点疼,不过比昨天好多啦。
”责任护士:“那您的肚子有没有觉得胀胀的呢?排气、排便了没?”李女士:“排气了,但是还没有排便。
”责任护士:“这是正常的呢,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需要一点时间。
您这两天吃东西咋样呀?”李女士:“吃了一些流食,感觉还可以,就是不敢吃太多。
”2. 护士长补充询问。
护士长:“李女士,您的阴道有没有出血呀?”李女士:“有一点点,不多。
”护士长:“这也是正常的,不过您要多注意,如果出血量突然增多,一定要及时告诉我们哦。
还有啊,您现在能自己翻身活动吗?”李女士:“能翻一点,但是不敢太用力。
”# (三)护理措施检查。
1. 伤口护理。
护士长(查看伤口敷料):“来,咱们看看伤口。
这个伤口敷料很干净,没有渗血渗液,周围也没有红肿,责任护士这方面护理得不错。
不过呢,还是要继续观察,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要马上报告医生哦。
”2. 导尿管护理。
护士长(检查导尿管固定情况和尿液颜色):“导尿管通畅,尿液颜色也正常。
实习护士们,导尿管护理可是很重要的哦。
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都要消毒尿道口,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你们谁来说说导尿管一般什么时候可以拔除呀?”实习护士小A(有点紧张地):“一般在术后1 2天,等患者能自行排尿就可以拔除了。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护理查房引言: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女性生育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护理对患者恢复和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护理查房的相关内容。
一、护理查房的目的和意义:护理查房是指护理人员对术后患者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的术后病情和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护理查房,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出现的问题,保障术后患者的安全和舒适,促进患者的康复。
二、护理查房的时间和次数:1.护理查房的时间:术后患者一般在手术室恢复室停留1-2小时后转回病房,护理查房一般在术后2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查房,之后每4小时查房一次,在患者情况稳定后,每天查房2次,即上午和下午各查房一次。
2.护理查房的次数: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和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增加查房次数。
三、护理查房的内容:1.患者一般在术后2小时内醒转,护理人员首先应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血压等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和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2.对于术后出现的恶心和呕吐,可给予止吐药物,鼓励患者保持头低位、侧卧位,避免过早进食,适当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3.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包括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疼痛等情况。
及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对于有渗血或渗液的情况,可根据需要进行伤口冲洗和彻底清创。
4.护理人员还应重点观察术后患者的尿量情况,以及尿液的颜色、气味、混浊程度等情况。
如发现尿量减少或尿液异常,应及时调整患者的液体输入量,并及时报告医生,以排除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5.术后患者还需要进行床上活动,进行肌肉功能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护理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下肢活动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情况,及时解除患者的压迫,并进行呼吸体操和床上肌肉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