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三层架构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742.00 KB
- 文档页数:16
【开发】.NET三层架构简单解析这篇⽂章本来应该很早就写出来的,但是⼀直苦于⾃⼰的精神能⼒有限,⽽且已经到了我们学校的考试周,所以时间上还是有点紧迫。
关键的⼀点就是,找不到合理的思路来写,思路没有的话,就算是再好的素材,也写不来⼤家喜欢的⽂章。
之前已经写过关于.NET三层架的两篇⽂章了,⼀篇是和。
如果⼤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读。
当然了,这两篇⽂章的内容,⼤部分都不是⾃⼰的,⾃⼰也是看了别⼈的博⽂,然后⾃⼰总结⼀下,拿过来⾃⼰⽤罢了。
这次的⽂章主要是⾃⼰亲⾃使⽤这些知识做了⼀个项⽬(我们学校资环学院的院⽹站),然后拿出来跟⼤家分享⼀下。
也不要期望博主能够写出多么有⽔平的⽂章,我还是学⽣(⼤三),我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写博客之不过是想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和记录⾃⼰的进步,如果能够顺便的帮助别⼈学习就更好了。
同时也希望⼤家能够多给我提意见。
⾮常感谢 @ ,@,@ 等博友给我提出的宝贵的修改意见。
也希望⼤家在阅读本博⽂的时候,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疑问及时的给我留⾔沟通,⼤家⼀起探讨。
----------------------------------------------------------------------------------------------------------------------------------------------------------------------------------------------对于三层架构来说,主要是使⽤设计模式的思想,对于项⽬的各个模块实现"⾼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这⾥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如果⼤家有兴趣,可以阅读软件⼯程和设计模式相关⽂章。
对于三层架构来说,就是使⽤类,把我们在做项⽬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反复操作数据库,反复的使⽤某个⽅法等等,可能就是操作的参数不同。
如果我们如果在每次使⽤的时候,都去编写相应的代码,⽆疑会增加程序员的负担。
目的熟悉并理解.NET的三层结构,弄清每层结构所起的作用,并了解三层结构在程序中分布和组织,以及三层之间的调用关系,方便开发者适用一、三层架构的层次说明1、三层架构表示层(USL):用户交互界面(Form、Web页面)业务逻辑层(BLL):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数据访问层(DAL):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三层架构的辅助1)(IDAL)它体现了“抽象”的精神,或者说是“面向接口编程”的最佳体现。
抽象的接口模块IDAL2)(DALFactory)数据访问层对象工厂3)(Model)实体和数据库表映射类Model在层中作用:Model在层中起着通讯的作用,三层是通过Model类对象来通讯的,Model就是一张表的映射,类映射成表,类中的属性映射成表中的字段,Model层里面的一个类对应数据库里面的一张表,类里面的每一个属性对应表里面的一个字段,每个属性都有自己的GET 和SET 方法,项目中的数据存取都要依靠GET和SET方法来实现.确切的说它不属于纵向的哪一层,而是所有层都要用到的业务实体层4)Utility:公用模块,一组帮助器类,其他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可能会使用到的一些公用方法。
说明:IDAL和DALFactory实现数据层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是通过DALFactory层实现的。
我们知道,由于采用面向接口编程这一原则,DALFactory可以通过配置文件信息来确定使用哪一个IDAL实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部署时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适应客户的数据库要求。
如图1所示图1 IDL和DALFactory的灵活性二、三层架构在程序中理解图2 Form(USL表现层)图3 BLL业务逻辑层图4 DAL数据访问层说明:如图2,图3,图4所示,Form中的Add按钮的点击事件调用业务逻辑层的Add函数,业务逻辑层的Add的函数调用数据访问曾的AddYpInfo函数;Form中的Update按钮的点击事件调用业务逻辑层的Update函数,业务逻辑层的Update的函数调用数据访问曾的Update YpInfo函数;Form中的Del按钮的点击事件调用业务逻辑层的Del函数,业务逻辑层的Del 的函数调用数据访问曾的DelYpInfo函数。
的三层架构(DAL,BLL,UI)BLL 是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DAL 是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的三层架构(DAL,BLL,UI)图形表示三层结构. 其中web即为USL层web –> bll –> dal| | || V |+–> model <—+一、三层体系架构1.表示层(USL):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
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2.业务逻辑层(BLL):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数据访问层(DAL):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二、具体区分1.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说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
3.数据访问层:主要看你的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他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而不必管其他操作。
三、总结三层结构是一种严格分层方法,即数据访问层(DAL)只能被业务逻辑层(BLL)访问,业务逻辑层只能被表示层(USL)访问,用户通过表示层将请求传送给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完成相关业务规则和逻辑,并通过数据访问层访问数据库获得数据,然后按照相反的顺序依次返回将数据显示在表示层。
有的三层结构还加了Factory、Model等其他层,实际都是在这三层基础上的一种扩展和应用.一个简单的三层结构程序一般包括DAL BLL WEB Model几个项目,它们的相互引用关系如下1) WEB引用BLL,Model2)BLL引用DAL,Model3)DAL引用Model4)Model无引用一提三层架构,大家都知道是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而且每层如何细分也都有很多的方法。
.NET架构是一个软件开发框架,主要用于构建、部署和运行应用程序。
.NET架构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Framework Class Library (FCL):包含了大量的预构建类和接口,这些类和接口可
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构建应用程序。
mon Type System (CTS):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数据类型和编程规范,使得不同
编程语言可以在.NET平台上无缝集成。
CTS还包括Common Language
Specification (CLS),它定义了一套所有.NET语言都需要遵循的最小规范,以确保语言之间的互操作性。
mon Language Runtime (CLR):是.NET架构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NET代
码。
CLR提供了一个托管的执行环境,包括内存管理、垃圾回收、类型检查等功能,使得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编写业务逻辑而不用关心底层细节。
此外,.NET架构还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C++等,这些语言都可以编译成Common Intermediate Language (CIL),并通过CLR执行。
.NET架构的优点包括跨平台性、高性能、易维护、安全性高等。
它可以用于构建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包括Web应用、桌面应用、移动应用等。
同时,.NET架构
也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工具和社区支持,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快速上手并高效地开发应用程序。
总之,.NET架构是一个功能强大、易于使用和高度可扩展的软件开发框架,适用
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应用程序开发。
三层架构步骤讲解前言:与ASP相比在Web应用开发上无疑更容易,更有效率。
Web开发大部分还是围绕着数据操作,建立数据库存储数据,编写代码访问和修改数据,设计界面采集和呈现数据。
走过学习入门阶段后,真正开始着手开发一个Web项目时,才发现错综复杂的数据与关联根本就不是SqlDataSource和Access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能简单解决的,而恰恰是被忽视了的一个Object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才是真正踏入开发门槛的关键,由此也对三层架构模式有了初步体验。
一.三层架构介绍设计模式中的分层架构(可以参考一下J2EE中MVC模式)实现了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所以如果一旦哪一层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就只需要更改相应的层中的代码而不会影响到其它层中的代码。
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开发中的分工,有利于组件的重用。
所以这些年关于模式的研究有很多成果,应用也很广泛。
一个好的模式在程序开发和后期维护中作用重大。
三层架构自底向上分为: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和表示层(PL)。
数据访问层(DAL):使用了一个强类型的DataSet作为数据访问层,只是单纯的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询和判断存在等等较通用的数据访问方法(由SQL语句来提供),不应该有“事务”存在。
业务逻辑层(BLL):业务逻辑层是在数据访问层和表示层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桥梁,按业务需求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方法组合,集合了各种业务规则到一个BLL中,例如通过条件进行判断的数据操作或“事务”处理。
BLL都是以类库(Class Library)的形式来实现的。
表示层(PL):表示层是为客户提供用于交互的应用服务图形界面,帮助用户理解和高效地定位应用服务,呈现业务逻辑层中传递的数据,用页面来实现。
二.三层架构应用实现随着 的不断升级,可以很方便的使用 来构建B/S 三层架构的应用程序,下面以“教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项目中的部分例子来演示如何使用 2.0 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来构建一个三层架构的应用程序。
我的架构经验小结(一)-常用的架构模型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在系统架构方面逐渐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到今天有必要对这些经验作个小结。
在我的架构思维中,主要可以归类为三种架构模型:3/N层架构、“框架+插件”架构、地域分布式架构。
一.三种架构模型1.3/N层架构这是经典的多层架构模型,对于稍微复杂一点或特别复杂的系统,不使用分层架构是很难想象的。
下图是经典的3层架构:如今,凡是个程序员都能侃侃而谈3/N层架构,这确实是解决系统复杂性的一种主流模式,但是,只要采用了3/N层架构是不是就一定能解决系统的复杂性了?不一定,关键在于你在你的系统中如何实作你的3/N层结构。
在采用了3/N层架构后,我们还是要解决以下非常重要的问题:系统的可扩展性(能从容地应对变化)、系统的可维护性(因为系统并不是使用一次就被抛弃)、方便部署(在需求变化时,方便部署新的业务功能)、还有等等其它系统质量属性。
然而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是大多数软件系统必须解决的重中之重,这是由于当前需求复杂多变的软件环境决定的。
就像实现功能需求是最基本的,采用3/N层架构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我采用“框架+插件”架构来解决与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部署相关的难题。
2. “框架+插件”架构经典的3/N层架构是对系统进行“纵向”分层,而“框架+插件”架构对系统进行“横向”分解。
3/N层架构和“框架+插件”架构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它们没有任何依赖关系。
但是我经常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使用,我们的系统在经过3/N层架构的纵向分层和“框架+插件”架构的横向分层后,可以被看作一个“网格”结构,其中的某些网格可以看作是“扩展点”,我们可以在这些扩展点处挂接“插件”。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3/N层架构的每一层都挂接适当的插件来完成该层的一些功能。
如:插件最主要的特点是可以实现“热插拔”,也就是说可以在不停止服务的情况下,动态加载/移除/更新插件。
所以,采用插件技术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在UI层,我们可以在运行时,替换掉某些用户界面、或加载与新的业务相关的用户界面。
在.NET框架下开发三层结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第1 章:三层结构在企业中的应用三层:表示层:1.数据展示(显示数据)。
2.接收数据。
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界面。
(一般为Windows应用程序或Web应用程序) 业务逻辑层:1.业务逻辑处理。
2.数据传递。
是表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通信的桥梁,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递和处理。
(1.规则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
2.与相邻的表示层和数据库访问层进行数据交换。
)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对数据的保存和读取操作。
数据访问,可以访问关系数据库、本文件或是XML文档等。
数据访问层通常为类库。
二层结构的局限性:1. 难以适应需求变化。
2. 不易维护。
3. 安全性低。
三层之间的依赖关系:表示层依赖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依赖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只允许引用业务逻辑层,不允许直接引用数据访问层。
各层项目间不允许循环引用。
1. 接收用户的请求,根据用户的请求去通知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收到请求,首先对请求进行阅读审核,然后将请求通知数据库访问层或直接返回给表示层;数据访问层收到请求后便开始访问数据库。
2. 数据访问层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得到请求的结果,并把请求结果通知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收到请求结果,首先对请求结果进行阅读审核,然后将请求结果通知表示层;表示层收到请求结果,并将结果展示给用户。
搭建三层结构基本框架的步骤:1. 搭建表示层。
2. 搭建业务逻辑层。
3. 搭建数据访问层。
4. 添加各层之间的相互依赖。
第2 章:用实现三层结构DataSet:在内存中存在的临时数据库。
(表的集合(列,行,约束)以及表之间的关系的集合)DataSet的主要作用:三层之间数据传递的载体。
在三层结构中,DataSet的构建与解析工作主要在表示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主要对DataSet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传递。
(DataSet是整个三层结构中数据传递的介质)。
1、表示层使用DataSet需要做的两件事:(1)将DataSet中的数据展示给用户。
基于.Net2.0的多层架构设计在电子商务应用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多层架构,因为基于两层架构的程序结构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任务,其开发、维护、成本以及在代码重用、灵活性、可维护性等方面都不能让人满意。
一、三层架构1.概述使用多层应用程序结构,能使用户界面代码和业务逻辑代码分离,方便了应用程序中代码的修改,具有良好的解耦性。
将业务逻辑集中到一个类库中,从而方便了开发和维护。
在数据库数据的操作中,避免了代码的重复,提高了重用性。
可以随时将组件分离到不同的物理计算机上。
具有灵活的扩展性。
多层构架主要分为: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
(1)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提供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UI),在中页面是UI的表现形式,在Windows Form里,窗体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表现层是系统与用户沟通的惟一渠道,是系统功能的展示。
(2)业务层(Business Logic Layer)。
业务层实现应用程序的功能。
在.NET中,通常以类库的形式封装系统需要的业务逻辑。
业务逻辑是开发过程当中主要的任务。
(3)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
数据访问层中包含了与数据存储进行交互的类库。
这些类在功能上和业务逻辑层相互独立。
数据访问层实现所有业务逻辑所需要的数据访问功能。
2.Microsoft .Net2.0 Framework支持多层构架在.NET 2.0 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的控件来支持多层构架。
二、系统开发目标1.销售流程实现SOP本文以销售公司为例,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SOP的精髓,就是将细节进行量化,用更通俗的话来说,SOP 就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
优化企业的销售流程。
量化销售过程当中的每一个关键因素,增加了销售过程的可控性。
.net网页开发中的三层架构1.用VS新建一个网站2.在上面创建的项目的解决方案上右键“添加”-“新建项目”-“类库”。
创建两个类库Bll(业务逻辑层)和Dal(数据访问层)。
3.自此,以上两层和第一步中建立的网页(表示层)组成了一个网站的三层架构。
4.首先编写Dal数据访问层的代码,其中用到了数据库的连接,在建立SqlConnection对象的时候,需要用到连接字符串,为了得到连接字符串,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步骤:(1)在网站页面中拖入一个SqlDataSource控件(2)配置它的数据源->新建连接(3)配置连接(4)此时按确定后返回即可看到连接字符串代码如下: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导入这个命名空间,用于连接数据库namespace Dal{public class UserInfo{///<summary>///数据访问层中添加用户信息///</summary>///<param name="UserLogin">用户登陆名</param>///<param name="UserPsw">用户登陆密码</param>///<param name="UserName">用户姓名</param>///<param name="UserRemark">用户备注</param>///<returns>数据库中受影响的行数</returns>public static int AddUserDal(string UserLogin, string UserPsw,string UserName, string UserRemark){//与数据库建立一个连接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Data Source=10.70.9.171;Initial Catalog=test;User ID=sa");//打开数据库conn.Open();//利用一个现有连接创建一个Command,用以执行sql指令SqlCommand cmd = conn.CreateCommand();//给Cmmand写入sql语句mandText = "insert into UserInfo values('" +UserLogin.ToString() + "','" + UserName.ToString() + "','" +UserPsw.ToString() + "','" + UserRemark.ToString() + "')";//执行sql指令并返回受影响的行数return cmd.ExecuteNonQuery();}}}5.编写Bll,既业务逻辑层的代码。
三层结构的三层是指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位于最外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界面。
表示层一般为Windows应用程序或Web应用程序。
业务逻辑层:是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通信的桥梁,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递和处理,例如数据有效性的检验、业务逻辑描述相关功能。
业务逻辑层通常为类库。
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对数据的保存和读取操作。
数据访问,可以访问关系数据库、文本文件或是XML文档。
数据访问层通常为类库。
在三层结构中,各层之间相互依赖:表示层依赖于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依赖于数据访问层。
在三层结构中,各层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向分为请求与响应两个方向:表示层接受用户的请求,根据用户的请求去通知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收到请求,首先对请求进行阅读审核,然后将请求通知数据访问层或直接返回给表示层,数据访问层收到请求后便开始访问数据库;数据访问层通过对数据库的访问得到请求结果,并把请求结果通知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收到请求结果,首先对请求结果进行阅读审核,然后将请求结果通知表示层,表示层收到请求结果,并把结果展示给用户。
使用实体类构建三层结构实体类,简单地说是描述一个业务实体的类,业务实体直观一点理解就是整个应用系统业务所涉及的对象,从数据存储来讲,业务实体救是存储应用系统信息的数据表,我们将每一个数据表中的字段定义成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用一个类封装,这个类就是实体类。
业务实体可以认为属于业务逻辑层,当然,可以将业务实体单独作为一层,称为业务实体层。
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都依赖于业务实体。
各层之间数据的传递主要是实体对象(业务信息封装在实体对象中)。
博客系统数据库:创建数据库MyBlog、用户表Users、日志信息表Articles、评论信息表Comments创建空白解决方案Blog.sln添加类库BlogModels(模型层),分别添加User.cs、Article.cs、Comment.cs(与数据库中的表一一对应)1:6:using System;7: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8:using System.Text;9:10:namespace BlogModels11:{12://实体类前面一般加上序列化属性,它会对实体类中的所有字段、属性进行序列化处理。
List 和IList的区别常见问题:IList <> 本身只是一个泛型接口, 既然是接口当然不能实例化,只能用如下方法:IList <Class1> IList11 =new List <Class1>();但是为什么要这么用呢,为什么不直接用List:List <Class1> List11 =new List <Class1>();第一种用法有什么好处。
总结归纳一下:Ilist <> 是在 .net2.0里面才支持的好处嘛..比如说human和tiger都有行走的功能,你可以把这些归类到interface中,当你有一个动物的类包括有这两种动物时,你想让他们行走你只需要调一个同样的方法而不管对方是什么类型,具体的行走嘛,人有两个只脚,但有4肢,动物有4条腿,这就是到具体的动物类来实现了,但是他们行走时都是4肢摆动,而且都向前迈出一定的距离(当然是向前走时),所以我认为这些可以归类为行为抽象,具体的一步能迈出多远这依赖于每个具体实现的身高/体长.使用IList <Class1> IList11 =new List <Class1>();方便后期的修改,当你不在使用List 要使用其他类型的时候只需要修改这一处地方就可以了不用修改过多的地方IList <>是个接口,定义了一些操作方法这些方法要你自己去实现List <>是个类型已经实现了IList <>定义的那些方法List <Class1> List11 =new List <Class1>();是想创建一个List <Class1>,而且需要使用到List <T>的功能,进行相关操作。
而IList <Class1> IList11 =new List <Class1>();只是想创建一个基于接口IList <Class1>的对象的实例,只是这个接口是由List <T>实现的。
.net中三层架构详细讲解笔记关于在.NET中DAL+IDAL+Model+BLL+Web其实三层架构是⼀个程序最基本的在.Net开发中通常是多层开发⽐如说BLL就是business Logic laywer(业务逻辑层)他只负责向数据提供者也就是DAL调⽤数据然后传递给客户程序也就是UI DAL就是(data access laywer)数据访问层,负责对实体也就是数据库相应表的增删改查IDAL它体现了“抽象”的精神,或者说是“⾯向接⼝编程”的最佳体现。
抽象的接⼝模块(IDAL) Model: 实体层数据库中表的映射,⼀般有⼏个表就有⼏个实体类DBUtility: 数据库应⽤层common:常⽤处理组件层web:(Web)⽹站项⽬在程序中调⽤BLL,BLL中调⽤DAL创建⽅法:菜单-》⽂件-》新增-》新建项⽬然后可以选择建⽴⼀个类库,也就是BLL,DAL。
如果要新建⽹站的话同理。
建⽴之后可以在⼀个项⽬中引⽤某个类库,注意引⽤顺序。
引⽤完成后就可以查看项⽬依赖项的依赖关系了/doc/70163d614693daef5ff73d4a.html ⾥的三层架构感觉类似于J2EE⾥的MVC模式也就是把结构分层为Model层(负责与后台数据通信⼀般⽤LINQ)View层(负责前台的表现)Control层(负责业务逻辑的处理).既然是三层,肯定在物理逻辑上就要进⾏区分的,因此在项⽬⽂件夹下,有WebUI、BLL、DAL、Common这四个⽂件夹和Default.aspx等⾸页⽂件,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前三个⽂件夹,Common⽂件夹⾥保存了⼀些样式⽂件和JS⽂件,个⼈感觉这些⽂件可以放到WebUI⾥的。
o(∩_∩)o...,这⼏个⽂件夹⽤来作什么应该从命名上能看出来吧?WebUI⽤来保存页⾯⽂件,也就是⼤家在浏览⽹页的时候能看见的,最直观的,也是这三层中最简单的;BLL⽤来保存业务逻辑,起到⼀个承上启下的作⽤,⽤来连接WebUI层和DAL层,主要是定义⼀些⽅法,相对来讲⽐WebUI要复杂;DAL⽂件夹主要是保存对数据库操作的⼀些⽂件,主要是对⼀些SQL语句(存储过程)的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