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情况梳理 PPT
- 格式:ppt
- 大小:8.10 MB
- 文档页数:19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滨海新区总体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
在“轴”、“带”的交汇处,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和生态宜居的海滨新城,构成滨海新区的核心区。
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形成七个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冶金产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产业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港物流区、化学工业区和休闲旅游区。
交通系统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交通系统规划由公路、铁路、航运等立体交通网络组成,将建设成为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工业基地,建成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框架,形成现代交通网络体系,从而进一步发挥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枢纽功能,使滨海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不断增加,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滨海化工区范围达80平方公里规划中的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产业包括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区域范围达80平方公里。
居住区布局未来布局规划图为天津滨海新区居住区未来布局规划。
海滨休闲旅游区根据汉沽区确定的目标,汉沽区要建成为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休闲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天津市的海滨休闲旅游区。
该休闲旅游区的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和海域面积各为75平方公里,投资金额为166亿元人民币。
将以航母游乐港为龙头,带动沿海旅游观光带和沿蓟运河旅游观光带的发展。
建设以航母游乐港、世界级主题公园、海上游乐园、高尔夫球场为支撑的旅游核心区,以营城湖、四万亩葡萄观光园为支撑的生态湿地观光区和综合服务区。
该旅游度假区预计将在2008年初具规模。
另外,14公里双向8车道的海滨大道已经开工建设,将为沿海旅游观光带向游人开放打下基础。
服务功能中心商务商业区未来天津塘沽区将在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开发建设金融保险,会展旅游、休闲娱乐等具有滨海新区服务功能的商务商业区。
滨海新区总体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40万人。
滨海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距首都北京120公里,内陆腹地广阔,辐射中国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市区,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综合性港口,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是东、中亚内陆国家重要的出海口;有中国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使滨海新区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
滨海新区发展资源丰富,有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的盐碱荒地,已探明的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
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集中了中国27%的科技资源,可以为滨海新区直接利用。
滨海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理想区域,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滨海新区的高度开放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涉外经济、金融、科技等十个方面先行试验重大改革措施。
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富有竞争力、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
滨海新区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中国开放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09年区域生产总值达到3810亿元,增幅23.5%,比重超过天津市的一半;地方财政收入455.6亿元,增长50.3%。
产业基础非常雄厚。
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空客A320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百万吨乙烯、300万吨造船等引擎项目,构筑起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的四梁八柱,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辆,无缝钢管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手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达到17%,正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和世界级石化基地。
关于滨海新区一、引言“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 世纪看滨海”,随着滨海新区列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滨海新区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
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2005年天津市政府提出了“力争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十五年取得新成就、实现质的飞跃”的发展目标。
二、滨海新区概况1.滨海新区社会经济状况滨海新区是天津东部临海的经济区,地处京津和环渤海两大城市带的交汇点,东临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是我国“三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新区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乡镇。
新区设有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港保税区。
2005年常住人口140万。
滨海新区具有独特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密集的科技人才,雄厚的产业基础,便捷的交通通讯,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及可供开发建设的1200平方公里盐碱地和滩涂荒地。
经过11 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1994年到2005年,预计生产总值由112.36亿元增加到1490亿元,增长12.3倍;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外贸出口由5亿美元增加到164亿美元,增长31.8倍;现代制造业初具规模,工业增加值由68亿元增加到1040 亿元,年均递增25.5%。
同时新区聚集效应逐渐显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服务作用日益增强。
2、滨海新区最新人口状况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248.21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的118.9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29.31万人,增长108.75%,年平均增长率为7.64%。
从性别构成看,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5.32万人,占58.55%,女性人口为102.88万人,占41.4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五普”的106.36上升为141.2。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截至2008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02.8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