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1【观评课记录】整式的加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2.2.1【观评课记录】整式的加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2.2.1【观评课记录】整式的加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2.2.1【观评课记录】整式的加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观评记录

岳伟、张宇环、彭庆锋、苗成文、武立新、秦玉霞等老师的观评记录:

(一)问题情境创设新颖,利用变魔术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熟悉的数钱时的分类导入,为后面同类项的概念做好铺垫,充分体现数学贴近生活的思想。(岳伟)

(二)给出探究一,找出具有相同特征的单项式,过渡非常自然,学生明白老师刚才展示实物分类的目的,探究题目出的恰到好处,学生很容易就能按同类项的标准分类。(武立新)(三)探究时,周老师都在积极地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开动脑筋,积极发言,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秦玉霞)

(四)周老师设计找同类项的小游戏非常好,充分发挥学生爱玩的天性,将同类项的学习加入到游戏中去,要是能再多找一些学生参与会更好,学生也有一些拘谨。(苗成文、秦玉霞)(五)通过熟悉的数的运算律得到合并同类项法则,充分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并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彭庆锋)

(六)教学设计合理,由浅入深,每个知识点都是学生探究得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类项定义和法则得出后,又让学生跟进练习,学生讲解,发现解决出现的问题,很好的巩固所学,形成了“探”---“思”---“练”---“固”的优秀

模式。便于学生当堂知识当堂掌握,当堂问题当堂清。(张宇环)(七)学生总结同类项特点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口诀时,表现良好,充分观察、讨论、交流、概况,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总结概况能力。(岳伟)

(八)练习题的处理非常好,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随机选取学生黑板板演,特别好的是能让学生讲解自己做题的方法和理由,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人人能做“小老师”,对所学知识更加牢固掌握。(彭庆锋、武立新)

(九)本节课容量不小,虽然知识点不多,都是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练习巩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略显时间紧张,总体上来说是一堂好课。(张宇环、岳伟)

(十)几个同学回答问题和讲解题目时都很精彩,都能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虽然也出现了错误,但是通过老师的纠正,更能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其他同学交流讨论时也非常热烈,值得学习。(苗成文)

(十一)周老师这堂课语言精练,普通话还需要再加强。(张宇环)

(十二)课堂达标中第5、6小题是同一类型的拔高题,是两道好题,更能体现出学生对同类项定义的理解情况,但我感觉放到新课里有些难,可以放到以后的训练当中。(岳伟)总之,这堂课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一、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成

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合理恰当,探究、合作

交流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学生自主讲解题目,不仅反映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

熟练程度,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语言组织等能力。

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探究出新知,新知出练习,练习固

新知,效果非常好。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评课记录 整式的加减

观评记录 岳伟、张宇环、彭庆锋、苗成文、武立新、秦玉霞等老师的观评记录: (一)问题情境创设新颖,利用变魔术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熟悉的数钱时的分类导入,为后面同类项的概念做好铺垫,充分体现数学贴近生活的思想。(岳伟) (二)给出探究一,找出具有相同特征的单项式,过渡非常自然,学生明白老师刚才展示实物分类的目的,探究题目出的恰到好处,学生很容易就能按同类项的标准分类。(武立新)(三)探究时,周老师都在积极地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开动脑筋,积极发言,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秦玉霞) (四)周老师设计找同类项的小游戏非常好,充分发挥学生爱玩的天性,将同类项的学习加入到游戏中去,要是能再多找一些学生参与会更好,学生也有一些拘谨。(苗成文、秦玉霞)(五)通过熟悉的数的运算律得到合并同类项法则,充分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并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彭庆锋) (六)教学设计合理,由浅入深,每个知识点都是学生探究得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类项定义和法则得出后,又让学生跟进练习,学生讲解,发现解决出现的问题,很好的巩固所学,形成了“探”---“思”---“练”---“固”的优秀模式。便于学生当堂知识当堂掌握,当堂问题当堂清。(张宇环) (七)学生总结同类项特点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口诀时,表现良好,充分观察、讨论、交流、概况,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总结概况能力。(岳伟) (八)练习题的处理非常好,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随机选取学生黑板板演,特别好的是能让学生讲解自己做题的方法和理由,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人人能做“小老师”,对所学知识更加牢固掌握。(彭庆锋、武立新)(九)本节课容量不小,虽然知识点不多,都是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练习巩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略显时间紧张,总体上来说是一堂好课。(张宇环、岳伟)

初中数学合并同类项公开课精品教案设计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内容和内容解析】 《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2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及整式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要不断类比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今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以及分解因式的基础。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目标和目标解析】 课标要求: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学习目标:结合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情特点,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类比单项式与数的运算掌握同类项的概念,知道合并同类项的意义,能说出同类项的特点,会在诸多的单项式中找出同类项。 2.通过观察比较整式的化简过程,类比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会准确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认识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是本节课的两个重点,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是很有限的,学生对认识辨别同类项上考虑的不会太全面,会在判断同类项时,对字母顺序、字母的指数、常数项、单项式的系数把握不准。在合并同类项时会在同类项系数相加为0时会丢掉后面的字母因数。在对多项式进行合并同类项计算时,学生会因为书写格式而影响计算的正确。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引入,理解合并同类项的必要性,学生通过观察、类比、讨论,理解同类项,进而引出同类项这个概念;通过对同类项的辨析、整式的简单化简,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合并同类项的本质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体会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合理性、正确性,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目标检测设计】 1. 通过环节一中问题1——6的解决,达成目标一。 2.通过环节二中问题7——11的解决,达成目标二。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数学概念较多,容量较大,处理不好会使学生,目标不明、头绪不清,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为此,基于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学情分析,为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我将本节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习目标一的达成,我通过四个步骤的问题引导来实现:问题一:该长方形有两个小长方形组成,请用代数式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解决问题一的活动:学生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列出了两个式子,说说两个式子可以划等号吗?哪个式子更简洁?实际上这个化简的过程就是合并同类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加减评课稿

整式的加减评课稿 杨海军 昨天上午听了任老师执教的“整式的加减”一堂课,我感觉上的很好。这是一个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全班32个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按“异质均分”原则搭配学生。每个小组内学生的座次很有讲究,好学生大都与学习较差的学生挨着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团结和谐。生生间能通过交流、探讨学习不会的知识,无须教师过多讲解。通过自主互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量大、面广,有读目标、说法则、算、爬黑板、点评算式等不同的活动形式,活动实效性很强。“是不是、对不对、会不会?”这样的假问题不再出现在课堂,而是通过几个小简单题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总结,回答并完成课前检测部分的教学。依据课本和学案,通过自己演算、小组同伴互助、个体演算、爬黑板、教师个别指导,所有学生都完成了对化简题“y2+(x2+2xy-3y2)-(2x2-xy-2y2)”、课本例题、补充的三个例题这三部分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时间很少累计大约不超过8分钟,讲练结合,就是例题,教师也先让学生自己做,通过反馈矫正进行点拔强调。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法指导,每个补充的例题后面都有做题方法小结,及时进行了知识规律总结和数学思想的积淀。课堂结构合理,预设目标明确,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练习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新课的学习,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教学环节紧凑,讲练结合,及时反馈矫正。课堂容量大,效率高。当堂训练题、随堂检测题设计分层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题正确率在90%以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内化较好。分层设计课后作业,第一、二题所有学生都做,四五六题A类学生必做其他学生选做一个,要求明确。 依据预习提纲、学案导学、作业题等材料,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也很好地对整章节进行了知识总结和升华。虽然是第四小节的新授课,倒还不如说是对整个第六章进行复习的一节课。能把新授课上成复习课,可见教师在备课时狠下了一番功夫。 听课的目的是提炼教师个体的优点,使之成为全校的长处。任老师的课,最大的优点一是敢于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有效地整合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例如本节

《合并同类项》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石阡县汤山中学:杨昌军

教与学过程设计 §3.4.2 合并同类项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①两个相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 ②两个无关:与系数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 ③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mx x 33与是同类项。 ( ) (2)、ab ab 52-与是同类项。 ( ) (3)、2 2 3 13yx y x - 与是同类项。 ( ) (4)、c ab ab 2 225-与是同类项。 ( ) (5)、2 3 32与是同类项。 ( ) (这是判断题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3、填空: (1) 如果2 3k x y x y -与是同类项,那么k = . (2) 如果3423x y a b a b -与是同类项,那么x = . y = . (3) 如果12 3237x y a b a b +-与是同类项,那么x = . y = . (4) 如果2326 34k x y x y -与是同类项,那么k = . 二、新课 引入:为了搞好班会活动,班长和生活委员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抄本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抄本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抄本和5支水笔。问: 1、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抄本和多少支水笔?21本,25支。 2、如果软抄本的单价为每本x 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 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

多少元? (知识的呈现过程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从而能提高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以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得的结果为: 152065(2125)x y x y x y +++=+元或者元)2521(520615y x y y x x +=+++ 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如果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同类项,那么常常要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以简化。那么,怎样才能把同类项合并起来呢?请同学们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例1、找出多项式2222343525x y xy x y xy --+++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分析:首先找出同类项,用不同的标志把它们标出来:2222 343525x y xy x y xy --+++ 问题1、35-=+ . 2235x y x y =+ = ,其理由是 . 2 2 42xy xy -=+ = ,其理由是 . 问题2、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可以结合在一起,理由是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原多项式不变)。 问题3、试合并多项式2222 343525x y xy x y xy --+++. 解:2222 343525x y xy x y xy --+++ 222222222 2 22354235 (35)(42)(35)(35)(42)(35)82 2. x y x y xy xy x y x y xy xy x y xy x y xy =+-+-+=++-++-+=++-++-+=-+ 问题4、根据上面合并同类项的实例,你能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吗?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说明:(1) 合并的前提是同类项。 (2) 合并指的是系数相加,“相加”指的是代数和。 (3) 合并同类项的根据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

合并同类项评课稿

荔城二中七年级备课组 谢老师的优点: 普通话流利准确,教态自然亲切。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案编写得很好:条理清晰, 环节紧凑,面向全体学生,能实现有效分层,题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容量适中。这样做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 对谢老师的建议: 1. 2. 3. 4. 减少老师的讲,多留给时间让学生去发现、去归纳,以及动手解题。可以增加一些 开放题,如:任意写出x2y3的三个同类项。应向学生讲清楚合并同类项的原理,就是逆用 乘法分配率。导入新课前先以练习题的形式复习一些单项式、多项式的知识以及乘法分配率。 钟老师的优点: 目标明确具体,重点突出。同类项的概念的讲解很清楚,例题的讲解详细清 晰,步骤分明,能让学生明白每个变形步骤的根据。学案的后面部分设计“提高题”能 让优生有事可做,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其能力。 对钟老师的建议: 1.增加一些简单的合并同类项的题目,使绝大多数学生熟练掌握好合并同类 项,更能使下层生有成功感,才有学下去的兴趣。 2.可以增加一些开放题,如:任意写出x2y3的三个同类项。 3.导入新课前先以练习题的形式复习一些单项式、多项式的知识以及乘法分 配率。 小楼中学七年级数学备组 10月11号下午我们在大鹏中学听了两节全市的公开课,课题为合并同类项。主讲老师 分别是大鹏中学的谢翠环老师和荔城一中的钟玉婵老师。我们认为两位老师都准备充分,内 容安排得当,教学到位,讲得比较成功。导学案都能做到有效分层,梯度合理,由浅入深照 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下面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说一下我们的看法: 谢翠环老师:谢老师上课逻辑性好,层层铺垫,条理清晰。讲课过程中,能 发现学生的易错点,并加以强调。由身边的实物引入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如3个人+4个 人结果是多少,那3个人+4只羊又等于多少,举出这样的实例能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合并 同类项的法则。在讲解例题部分,由解例题来教学生解题的步骤,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使学 生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师生共同解题。老师特别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同类项,及其系数, 使学生更加明了,印象更加深刻。 听了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不少,但也有一些建议: 1、直入主题虽然也不错,但情景导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情景导入就更好了。 2、适当减少老师的讲,齐答得也太多,这样看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 能有针对性地讲解。 3、增加易混淆的内容,如2π与1是同类项吗?那2πx与x呢?使学生加强理解同类项。 4、在讲解练习时,应注意跟学生提提x,当x和-x前面没有系数时,其实它省略了1。 钟荔婵老师:钟老师利用了情景引入,而且学习合并同类项法则也用了身边的例子来引入,使学生对内容有更好的理解。通过练习来巩固同类项的定义,并强调同类项跟系数无关, 也与字母的顺序无关。在讲解合并同类项练习时,拿了有错误的学生的答案投影,让学生注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合并同类项优秀教案备课讲稿

合并同类项优秀教案

合并同类项优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

《一元一次不等式》评课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评课稿 授课人 评课人 《一元一次不等式》评课稿 聆听了王老师的课。下面就王老师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王老师这堂课充满了活力,渗透了新的教育理念,教法灵活,趣味盎然。学生在课堂中能认真地倾听,自由地表达,灵活地运用,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步步流畅,充分地达到了知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敏锐地观察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教师个人素质上看,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都非常高,正因为有王老师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中肯学,乐学,老师教态自然、亲切,明朗活泼,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课堂语言准确清楚,快慢适度,条理性强。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给学生极大的鼓舞,让学生充满了朝气。 从教学程序上看,王老师认识了不等式的样式,了解了不等式解的表达方式,解不等式就成为必然。教师出示例题,学生思考解决办法。有了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本节课也是先从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为了优化解题方法,我们引入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等基本解题步骤。教学思路清晰,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当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任何好的理念和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留下一些遗憾: 这节课也不例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有两点,王老师没有注意到。带字母系数的不等式不好解,要分情况讨论。另外,如果给出具体的解,那么使用逆向思维的题目也不是很容易,故必须认真完成。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但瑕不掩玉,王老师这节课仍是一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教师都应该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把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放在首位,一切与之相悖的做法和想法都摒弃。尤其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保持清醒头脑,严防热闹背后的误区。因为真正的课堂教学应不雕琢,不粉饰,

【范文】合并同类项 公开课教案

合并同类项公开课教案 课 件www.5yk https://www.doczj.com/doc/6f16245213.html,教 材] 淅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学会合并同类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分类思想。▲情感目标:借助情感因素,营造亲切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教学难点]学会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我首先设计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教室里非常混乱,有书本、扫把、粉笔等东西,问学生如何整理。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将扫把放到一起,将书本摆放整齐…。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意识到“归类”存在于生活中。由学生举例在生活中那些运用到归类方法。2.教师:我想和同学们进行一场比赛,看谁最快得到答案,你们愿意吗?

学生:(很好奇、兴奋)愿意。出示题目:求代数式 —4x2+7x+3x2—4x+x2的值,请一学生任意说出一个一至两位整数,教师和另一学生比赛,结果教师很快说出答案。在学生的惊讶声中教师说:“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学了这节课后你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算得那么快了。”(用师生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1x电演演示:(1)如图4—5,如果一块砖的外侧面面积为xcm2,怎样计算图中残留墙面的面积? aab(2)如图4—6,有甲、乙两块长方体木块,它们的长、宽、高分别为b,a,a和2b,2a,a。请完成下面的填空:2aa2b两块木块的体积和为a2b+ =( + )a2b= a2b 分组讨论得出:4×4x—3x—x a2b+4a2b=(16—3—)x (根据分配律) =(1+4)a2b=x

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评课稿 纵观全课,蔡老师能细研教材,结合实际,灵活组织教材,通过截取“乘法口诀”、“数的排列”与“图形排列”三个知识环节,引导学生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及其变化趋势,鼓励学生探索数字之间、图形之间以及现实生活中蕴涵的数学规律。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及商榷,评得不到之处请见谅。 一巧妙创设情境,让孩子在轻快、神秘的魔术色彩中进入新课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开课能让人耳目一新,通过“猜数魔术”开课,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语言及教态,此时都能散发出一种强大的气场。稍为遗憾的是教师陈述结果时不够干脆利落,还略有疑虑及出错现象,这稍有降低“魔术”的神秘色彩及吸引力;另外,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尾没有看到这个“魔术”的揭秘环节,略为遗憾。 二关注情感,让学生在愉悦体验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人和谐的师生对话情景,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

生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尽情地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三关注过程,让孩子在思维活动中体悟成功的快乐 通过呈现“乘法表”让学生观察表格探索其中的规律,教师能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及渗透思维的有序性,把以前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帮助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此环节个人感觉还是挖掘得不够,如:当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横看竖观的观察层面时,教师还可以启发或呈现斜看或其它更多的观察层面所隐含的规律,如第一行“9的乘法口诀”中乘积的两数之和都等于9这些规律,同时引伸拓展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以及如何判断等,又如寻找乘积相同的两个因数成反比例关系的规律,旨意在于拓宽孩子的思路,渗透多层面寻找事物之间所隐含的规律性。 通过呈现“数的排列”及“桌椅的摆放”知识,让学生探索研究并填空这两个环节,教师能启发学生逐一进行充分探究,抓住变与不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还从多角度地揭示规律并反馈交流,引领孩子在采撷丰盛的思维成果时体悟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感觉在时间的分配上有失偏颇,在挖掘规律的深度也有待商榷。比如“数的排列”环节,能否只选取其中三几个题例进行精讲,其余略讲,放手给学生尝试练习,又比如有“桌椅的摆放”环节,能否将孩子找出的各种字母表达式:6+4(n+1),6n-2×(n-1)……作一个合并同类项的

初中数学教研活动记录.doc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一次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组成员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下发数学教研课开课安排 二、数学教学方面的要求 1、备课:力求规范,有重难点,有课前准备,有板书设计 2、作业:严格要求,字迹端正。 3、辅差:有耐心,有实效。 启示及主要收获: 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对数学教学工作作出明确要求,有利于教师对照要求进行操作,从开学起就认真工作,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二次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数数学组全体人员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学习教研计划 二、每位教师确定教研课开课时间,内容。 三、群策群力,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启示及主要收获: 上课是教师的基本功,只有精心准备的课才离成功不远。同样,教研活动也是如此,就象平时老师们组织的每节课,只有目标明确、准备充分、精心组织,才能使老师有所得有所获,同时也促使自己思考、成长。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三次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数数学组全体人员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 探讨如何开展“说教材,研教法”活动 二、 每位教师简单谈谈自己对活动的理解 三、教导处王主任总结活动的收获 启示及主要收获: 1、创“疑”境,激发探究欲望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与探索性 3、课内向课外延伸,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四次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数数学组全体人员缺席人数:无 活动内容及过程: 一、听课 听实验中学的老师如何开展的“说教材,研教法” 二、评课 讲课教师简单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由教师评课、议课。 启示及主要收获: 讲课思路清晰,突出重点难点,能很好的完成课堂任务,教学语言规范,设计合理。引入很合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迁移。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观评课记录

【观评记录】 第三章第四节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 xxxx第四中学数学组 在对本节课观课之后,我们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围绕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评课。现将本次活动记录如下: 一、研讨时间:2016年11月15日 二、参会人员: 主持人:xx 小组成员:张军、董存芳、刘爱斌、张维辰、王宪民、张衍强、侯玉泉、孙久英、薛守香、于庆利、孟昭信、柏丽华、高淑玲。 三、研讨主题:观课后评议会 四、研讨实录: 主持人:我们大家已经观摩了孙久英老师执教的《整式的加减》,下面首先请孙老师谈一下自己的教学思路。 孙久英: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把这节课的备课思路给大家汇报一下。 1)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2)知识的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与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 3)课堂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同类项的认识,加强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

4)精讲多练:让学生掌握在多项式中判断出同类项和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运算的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 5)拓展延伸与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6)谈收获与体会: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简单的设计思路,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主持人:好,下面各位老师就各抒己见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王宪民:孙老师所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层层铺垫,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层层设计的探究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或自主探索或小组合作,在探索中让学生感悟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张维辰:整节课教师始终是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在一组组精心设计的练习题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于完善概念、加深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张军: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循循善诱,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孟昭信:孙老师教学态度和蔼可亲,循循善诱,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探究,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组合作交流运用自如,难点突破设计独具匠心,整节课自然流畅,水到渠成,很好的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于庆利:课堂设计环节紧凑,层次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教师引导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交流,课堂气氛活跃. 柏丽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作为支撑,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系列问题”,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探究欲,启

合并同类项教案(公开课)

合并同类项教案 (瓮溪中学王艳 2015年10月30日) 设计说明: 《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是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2章第5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概念,对代数式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识别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一步体会代数式的表示作用。并为下面学习整式的加减等知识内容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1) 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营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教学难点:学会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赛一赛: 当x=10时,求代数式5-4x2+3 x3+4x2-3x2-1的值. 请一位同学报一个关于x的一位或两位整数,老师和另一位同学比赛,看谁先求出正确的答案. (设计目的:用师生竞赛的方式,构造问题悬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并自然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 (二)积极思考、探求新知 2、观察故事,看一看,把它们分分类;说一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小明是个热心的孩子,暑假里他帮行动困难的住户买早点。小明对卖早点的老板说:“王奶奶要一袋牛奶,4个包子,2根油条;李大爷家要4个包子,2袋牛奶,2根油条;张二婶家要3根油条,3袋牛奶,5个包子;赵婆婆家要2个包子,一袋牛奶。”老板说:“你烦不烦?”老板为什么烦?小明应该怎么说?

大比武、教案说课评课稿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说课稿 黄集一中杨少春 一、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 级中学教科书代数第一册(上)第四章第三节,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属于第九课时,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复习课。 2、地位、作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代 数初步知识、系统学习了整式加减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对整式运算的进一步深化和认识。解方程时的各种变形,又使得同解原理得到充分、灵活的运用,这也是以后学习多元方程和不等式的基础,而且,为后面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作了必要准备,同时也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难度。 本节课是在教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之后安排的。巩固复习了每个步骤及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优良品格,逐步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想,养成正确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熟练运用同解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学生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方程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练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寻找简便方法,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和谐、简洁之美,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能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三、对象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完一次一元方程的一般解法之后安排的从学生平时的作业来看,对五个步骤中易犯的错误出现较多,这会严重影响后面的多元方程、不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学习,所以必须及时纠正,通过复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要求教师在教法上作更进一步的探讨,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节课也是这方面的一次尝试。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需要。 (1)为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我采用了自学辅导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组方程“判断改错”,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去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为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再作点拔、精讲。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优秀教案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内容:P86次方程的移项解法,用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内容解析:本章的核心内容是“解方程”和“列方程”。方程的解法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移项 是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之一,是一种同解变形,移项法则的依据是等工的性质1,运用移项法则可以所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等号的一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等号的另一边。从而使方程向x=a的形式进行转化。移项法则在后续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函数时经常使用。而“列方程”在所有方程类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全章始终,从实际背景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结合这些模型讨论方程的解法,这样可以自然地反映所讨论的内容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移项法则,会解形如ax+b=cx+d的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对于已经习惯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 型时还需经历思维的转换过程,从不熟悉到熟悉,在用移项法则简化方程时,对于移项变号的意识比较淡,会出现移项过程中没用变号的错误,其原因是对移项原理的忽视与不重视,同时时还要注意移项与在方程的同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的区别,这两种情况学生容易混淆,需要教师引导说明。 五、教学重点: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形如ax+b=cx+d的方程,利用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解 一元一次方程。 六、教学难点:确定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进行移项并解出方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列出方程 问题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师生活动: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1)题目中含有怎样的相等关系?(2)应怎样设未知数,如何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学生讨论后再根据以下表格学会分析整理题目中的数据,更好更快的找出相等关系。

合并同类项听课反思

<<合并同类项>>评课稿 冯静 周三上午,张娜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关于《合并同类项》的公开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刚刚学习了同类项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一步的运算---合并同类项。本课例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听课收获: 1.本课例以复习同类项的概念为引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后面的新课排除了阻碍。同时,以动画卡片的形式展示寻找同类项的过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集中到课堂上。 2.本课例采用创设情境:以长方形面积求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渗透了数形结合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突破难点的同时,体会了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想。 3. 本节课在概念的讲解时通过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充分去感受概念的意义,启发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人人都开动脑筋,积极发言,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效果较好。 下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几点想法: 1.巩固旧知,花费时间略长,可以适当减少题目。 2.课堂时间教师讲得较多,学生主动探求过程较少。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还不够深,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个别回答非常精彩,但仍需讨论形式的变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 对于难点的突破,我觉得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请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最后可以请同学合并前面同学所说的各项。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程式化做法,并由编题学生指定某位同学回答,可使学生透彻理解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在自

合并同类项,公开课教案

合并同类项,公开课教案 篇一:合并同类项优质课比赛教案 2.2 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会准确合并同类项。数学思考:经历类比数的运算研究式的运算的过程,理解“数学通性”,体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问题解决:通过不断的问题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辩证观点,体验数学的简洁美。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教学难点:准确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是多少?(单位:千米) 100t+252t 类比数的运算,我们应如何化简100t+252t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复习: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并表示)(a+b)c=ac+bc 2、探究1 算一算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100×2+252×2= ____________________100×(-2)+252×(-2)=_______________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道理100t+252t=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 2 填空:(1)100t-252t=(100-252)t=(-152)t=-152t (2)3x2 +2x2 =(3+2)x2 =(5)x2 =5x2 (3)3ab2 -4ab2 =(3-4)ab2 =(-1)ab2 =-ab 2 上述运算中:项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左边的两项有什么共同点?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着重强调同类项的特征:(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特别:(3)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游戏:写同类项游戏规则:随机抽三个组,依次写出黑板上单项式的同类项,要求不能重复,且每人只能写一个,看看哪一组写的又多又准,限时一分半钟。练习:比比谁更快(1)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是() A. 2x2 与 3x3 B. 8ax与8bx C. x4 与a4 D. -3a 与2a (2)若5x2 y与4xmyn是同类项,则m=____, n=_____ (3)判断对错:3x2 y与2yx2 是同类项。() 3和-52 不是同类项。() 4、探究3观察探究2中的计算(1)100t-252t=[100+(-252)]t=(-152)t=-152t (2)3x2 +2x2 =(3+2)x2 =(5)x2 =5x2 (3)3ab2 -4ab2 =[3+(-4)ab2 ]=(-1)ab2 =-ab2 得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合并同类项[丁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应有的天真活泼,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知识方面:第一章的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为本节课合并同类项法则中的系数运算奠定了基础;本章前面所学习的单项式的相关概念为本节同类项的判定及合并同类项时找系数和字母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储备,所以本节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2教学过程 2.1 第一学时 2.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熟练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 产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思考、探索、交流和反思等能 力; (2)通过练习,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 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享受通 过运用只是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概念教学,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示例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与我们的 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2.1.2学时重点 (1)同类项概念; (2)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2.1.3学时难点

(1)正确判断同类项; (2)运用法则准确合并同类项。 2.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问题1:展示一组图片(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科文书城和西部超市实景图),请同学们观察,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什么? 问题2:图片中所陈设的物品有哪些相似之处?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引出分类的价值) (设计意图:引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2【活动】探究同类项的概念 1.出示问题:将具有单项式的若干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1)请问同学们能将其进行分类吗? (2)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或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4人/6人以小组进行讨论,给学生充分时间合作交流) 2.归纳概念: (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关注概念中的两相同,两无关。 (3)特别指出: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通过方框中的同类项让学生认真观察,总结归纳得出。) 3.给学生足够时间理解概念;(主要是书中标记,记忆。)

公开课《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的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的第一课时内容。本次讲课从四大方面讲解: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是初中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前面几节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及合并同类项》,这节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延伸及应用。通过这节我们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了更新的步骤。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认识,另一方面为接下来讲解去分母做了铺垫。所以说这节课内容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的认识结构心理特征,教学目标确定如下:①知识与能力:形成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规范步骤,理解去括号的法则,并通过 对比加深对带系数的去括号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解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整洁的 内涵,发展有条理地清晰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一般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这节课的重点。弄清题意,寻找等量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实际问题的找等量关系掌握不一定很深刻,尤其是应用题的等量关系的寻找不容易,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在知识的结合上不是很顺手,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认真总结公式和简介的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总结口诀,增加其学习的趣味性,然后加强其对问题总结简洁的习惯。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六个教学环节:(一)复习引入,出示目标(二)自学导航(三)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达标测试(五)小结(六)布置作业 六、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引入,出示目标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口诀”,继而紧张的深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知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自学导航 对于实际问题,同学们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所以并不陌生。另外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并且总结了一些口诀。 3、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口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题中,我们采取固定做题框架但是不细说具体步骤,以此达到自由发挥的效果。 4、达标测试 及时练习巩固,小组合作交流,有针对性,有目的的练习公式。再加上口诀的辅助,达到讲练结合的教学宗旨,深化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练习的目的就是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 5、小结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总结归纳的个性品质目标。 6、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