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事故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268.61 KB
- 文档页数:26
铁路事故案例12月24日
2019 年 12 月 24 日 12 时 31 分,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乌鲁木齐电务段乌兰乌苏站值守点两名作业人员,在兰新线乌兰乌苏站
4#道岔处清理积雪时,一名作业人员被下行 1 道通过的 C8743 次客车刮碰后死亡。
B1
2020 年 7月 12 日 10 时 11分,焦柳线石门县站k854+805 处4 道接触网承力索发生断线,造成石门县北变电所 1号馈线跳闸,重合闸不成功,石门县北站(不含)一水汪站(不含)站间接触网中断供电,构成铁路交通一般 C14 类事故。
2015 年 9 月 22 日,广州南高铁供电车间 5 名作业人员,按计划对广州南站区电缆强排井进行巡检。
9 时 25 分在广州南站 34 轴 5 号强排井进行检查作业,打开井盖后启动强排井抽水泵手动开关试抽水,发现电缆沟通向强排井出水口水流量较小,便到电缆检查井检查电缆沟积水情况,发现电缆沟内积水较多、呈黑色。
强排井内水抽干后,发现强排井出水口被异物堵塞,第 1 人下井进行了检查拍照,第 2 人下井对出水口进行了疏通,均安全返回地面。
疏通后准备将井盖复原时,又发现出水口水量减少,第 3 人再次下井疏通,10 时 04 分,正在疏通时,出水口水流瞬间突然涌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随之弥漫,作业人员反应不及,意外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后晕倒在检查梯上,地面 2 名作业人员见状相继下井施救,在入井后相继发生急性中毒而失去意识,掉落到井底水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挂接地引起接触网停电和信号红光带事件1、事件概述:2010年6月12日晚18点30分,广州客专维修基地项目部计划利用动车段检修天窗点进行接触网消缺施工。
负责挂接地的人员在未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提前挂接地,导致动车段接触网停电和信号出现红光带。
此事件严重影响了动车段的正常运行秩序,引起设备管理单位和建设指挥部的强烈不满。
2、主要原因:一是管理人员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
这次施工属典型的无计划施工,项目部在未征得供电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想利用动车段的检修天窗进行维修基地的消缺施工,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足够的认识,心存侥幸,盲目蛮干,是造成此事件的深层原因。
二是现场组织失控,安全卡控脱节。
挂接地在基础网施工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按要求必须安排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经过培训的人员操作,同时还要派专人监护。
而现场施工负责人邹刚却安排了一个年龄在60岁左右、未接受过任何培训、从未挂过接地的民工负责挂接地,严重违反了既有线施工的相关规定,这是造成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
3、处理意见:事件发生后,项目部在公司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和集团公司广州指挥部的指导配合下,在较短时间内查清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时制定了整改措施,基本消除了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
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认为:本次事件属于管理失控造成的责任事件,项目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考虑到项目部在事发后能够快速行动,全力做好善后工作,同时能够深刻检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经研究,拟对广州客专维修基地项目部和相关责任人做出如下处理:⑴扣发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总工、安全总监)及所有电气化专业人员6月份半个月安全奖。
⑵对项目经理于顺海罚款2000元;对项目总工赵志刚罚款2000元;对项目安全总监伍锡敏罚款1000元;对现场卡控人员邹刚罚款1000元⑶被处罚人员每人写一份检讨书报工程管理部。
从上述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中不难看出:3起事件看似偶然,内存必然;既是低级失误,又属严重违规;事件的发生直接反应出三项目部在管理上的松懈、脱节和漏洞,也反应出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
The road of life depends on walking step by step by yourself. What can really protect you is your own choice.简
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3.19”成渝线荣昌站接触网一般
C14类事故
1.事故概况
2时40分,成渝线X41730次荣昌站3道停车,执行调车作业计划:3代8、4-8、3+本列,3时15分作业至4-8时,车顶闪弧光,司机(B节操纵、升A节后弓)发现接触网晃动,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速度11km/h,走行18米停车),机车受电弓钻弓、刮坏4线接触网两根吊弦和分段器前的电连接线,造成接触网跳闸停电。
4时29分接触网恢复供电。
2.事故原因
重庆供电段日常设备养护不到位,荣昌站4道接触网接触线与分段绝缘器的接头线夹固定不牢,一端导线从线夹抽脱、下垂,通过的电力机车受电弓钻弓,与下垂的接触线刮碰,引起接触网跳闸
3.事故责任
重庆供电段全部责任。
4.事故教训
(1)检修质量不高。
班组执行工艺和作业标准差,在紧固螺栓时未按照线夹力矩情况进行扭矩,为事故埋下隐患。
(2)落实季节性安全重点工作不到位。
永川供电车间没有按照供电处《关于开展冬季及春运前供水电设备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和供电段的要求,认真督促各工区开展导线接头隐患排查整治。
接触网人身事故案例事故场景,不堪回首……人身伤害,伴随终生……教训惨痛,铭心刻骨……举一反三,警钟长鸣1、私自上杆处理补偿绳导致1人触电重伤事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某车站停电作业。
16时07分消令送电。
刚送上电2分钟,即16时09分发生跳闸,重合成功。
该接触网车站座台人员发现网杆上有人,马上向电调联系,“某车站接触网杆上有人触电,请立即停电”,电调当即命令变电值班员停电。
接好地线后将受伤网工从杆上救下。
伤亡情况:重伤1人。
原因及措施:作业完成撤封消令,网工甲下杆后,又发现下锚补偿绳上端回头处还有些问题,于是在未征得工作领导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上杆处理,由于与带电体距离不够,造成触电。
现场工作领导人没有及时召集组员撤至安全地带,甲上杆工作领导人没及时发现,实际中断了作业监护。
作业组成员一旦下网,消除了停电作业令,则任何人都不允许再上网。
确有需要再上网时则必须再办理相关手续方可。
2、网上作业人员甲,由上行无电区进入下行有电区触电死亡事情经过:某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处理缺陷,内容是更换32号软横跨下部固定绳花篮螺栓。
更换完毕后,监护人让网上作业人员乙下网。
让甲拆除网上Ⅱ道的直吊线后下网,14点15分,甲拆完后监护人令其下网,自己去忙于工具材料的整理。
甲摘掉安全带沿软横跨下网时误入下行接触网有电区触电死亡。
原因及措施:操作人甲作业前参加了工作票宣读和作业分工、安全措施布置,知道是V停作业,上行停电、下行有电。
但在作业完成后却走向下行有电区下网,导致自己触电死亡。
监护人忙于工具材料的整理,中断了对甲下网的监护,违反了部令“时刻在场监督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的规定。
停电作业时工作领导人、监护人应时刻在场监护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在复线区段V停作业更应加强监护。
如监护人需要短时离开时,应指定安全等级符合规定的人员临时监护,即任何时候监护不得中断。
3、地线位置错误感应电导致1死1亡事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干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及其他检修工作,该上行停电,得到开工令后,操作人甲、乙仅带个人工具上网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检查完隔离开关的各部螺栓及零件牢固完好后,甲让网下人员丙拉开开关,以检查开关操作是否灵活。
北京铁路局高铁接触网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一:2016年北京高铁接触网事故2016年9月10日,北京铁路局管辖下的京广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北京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北京开往广州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脱落的高压接触网线。
接触网线脱落的原因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接触网线的固定螺栓松动,最终脱落。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部分乘客受到电击。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事故案例二:2017年天津高铁接触网事故2017年9月28日,天津铁路局管辖下的津秦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天津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天津开往秦皇岛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断裂的高压接触网线。
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接触网线的材质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发生疲劳断裂。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所幸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事故案例三:2018年北京高铁接触网事故2018年7月16日,北京铁路局管辖下的京沪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北京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悬挂不当的接触网线。
接触网线悬挂不当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接触网线的固定和调整不规范。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部分乘客受到电击。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以上三个事故案例均是由北京铁路局管辖的高铁接触网事故。
从这些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接触网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接触网线材质存在质量问题、对接触网线的固定和调整不规范等。
接触网事故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网事故时有发生。
接触网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气设备或线路导致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
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接触网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类事故。
接触网事故案例一,在某工地上,一名工人在进行电焊作业时,不慎触碰到了带电的金属构件,导致电流通过身体,造成严重的电击伤。
经过紧急抢救,工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留下了永久性的伤残,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生活负担。
接触网事故案例二,在某居民小区,一名居民在整理家中电线时,不小心触碰到了裸露的电线,导致电流通过身体,造成了严重的电击伤。
尽管及时送医抢救,但仍然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悲痛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接触网事故案例三,在某工厂车间,一名操作工人在进行设备维修时,未能切断电源,触碰到了带电的设备,导致电流通过身体,造成了严重的电击伤。
尽管经过紧急抢救,但仍然造成了严重的伤残,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煎熬。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接触网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接触网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其次,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外,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对于易触电的设备和线路,应设置有效的防护罩和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避免触碰。
最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接触网事故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总结和分享事故案例,推动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的落实,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接触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总之,接触网事故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意识,做好预防工作,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
接触网事故案例在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使用率的增加,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
其中,接触网事故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事故类型,其发生原因和处理方式也有其独特之处。
接触网事故是指在铁路交通中,列车接触网设备发生故障或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能会给列车运行和乘客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下面将通过一些真实案例,来探讨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原因、应对措施和相关经验教训。
首先,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
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发现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设备故障、人为疏忽、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例如,某次列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接触网设备老化,导致接触网脱落,造成列车停电,乘客滞留车上。
又如,有的接触网事故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接触网受损,进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此外,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大风、暴雨等也可能导致接触网事故的发生。
因此,必须加强对接触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加强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安全防范,才能有效减少接触网事故的发生。
其次,针对接触网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方面,及时进行设备检修和更换,确保接触网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的气候条件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
此外,对于接触网事故的处理,需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置,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一些相关的经验教训。
首先,加强对接触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预防接触网事故的关键。
其次,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也至关重要。
再次,建立健全的气候条件监测和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减少因恶劣天气导致的接触网事故。
最后,及时的紧急处置和应对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接触网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应对措施和相关经验教训也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改进。
只有在加强设备维护、提高人员操作技能、健全气候条件监测和预警机制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减少接触网事故的发生,确保列车运行和乘客安全。
接触网事故案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接触网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接触网事故是指人体与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直接接触所引起的事故。
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维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接触网事故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工地电工触电事故。
某工地电工小李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时,因未按规定使用绝缘工具,直接用手接触带电部分,结果触电身亡。
经调查发现,小李在进行维修前未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对电气设备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导致了这起悲剧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家庭用电触电事故。
某居民家中的插座老化严重,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导致插头发热,一名孩子在玩耍时不慎触碰到发热的插头,造成触电伤害。
经过检查发现,该家庭长期未对电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电器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案例三,工厂机械触电事故。
某工厂的机械设备由于长期使用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一名操作工在操作设备时不慎接触到带电部分,造成触电事故。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工厂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忽视了设备的安全隐患,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操作不当、设备维护不到位、安全意识淡漠等因素有关。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要时刻警惕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避免接触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铁路接触网触电事故案例1、私自上杆处理补偿绳导致1人触电重伤事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某个站停电作业。
16 时07分消令送电。
刚送上电2分钟,即16时09分发生跳闸,重合成功。
该接触网车站座台人员发现网杆上有人,马上向电调联系,“某车站接触网杆上有人触电,请立即停电”,电调当即命令变电值班员停电。
接好地线后将受伤例.工从杆上救下。
伤亡情况:重伤1人。
原囚及措施:作业完成撒封消令,网工甲下杆后,又发现下铅补偿绳上端回头处还有些问题,丁是在未征得工作领导人同意的情况下,控自.上:杆处理,山于与带电体距离不够,造成触电。
现场工作领导人没有及时召集组员撤至安全地带,甲上杆工作领导人没及时发现,实际中断了作业监护。
作业组成员一旦下网,消除了停电作业令,则任何人都不允许再上网。
确有需要再上网时则必须再小理相关手续方可町。
2、网上作业人员甲,由上行无电区进入下行有电区触电死亡事情经过:某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处理缺陷,内容是更换32号软横跨下部固定缉花篮螺栓。
更换完毕后,监护人让网上作业人员乙下网。
让甲拆除网上道的直吊线后下网,14点l5分,甲拆完后监护人令其下网,自己去忙于工具材料的整理。
甲摘掉安全带沿软横跨下网时误入下行接触网有电区触电死广。
原因及措施:操作人|作业前参加了T.作票宣读和作业分T、安全措施布置,知道是V停作业,上行停电、下行有电。
但在作业完成后却走向下行有电区下网,导致自己刨电死亡。
监护人忙于工具材料的整埋,中断了对甲下网的监护,违反了部令时刻在场监督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的规定。
停电作业时工作领导人、监护人应时刻在场监护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在复线区段V停作业更应加强监护。
如监护人需要短时离开时,应指定安全等级符合规定的人员临时监护,即任何时候监护不得中断。
3、地线位置错误感应电导致1死1亡事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干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及其他检修工作,该上行停电,得到开工令后,操作人甲、乙仅带个人工具上网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检查完隔离开关的各部螺栓及零件中固完好后,。
机车或轨道车冲、脱、挤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1:‚8.10‛宝成线燕子砭车站189219#作业车调车挤岔事故一、事故概况:2009年8月10日11时52分,宝鸡供电段燕子砭接触网工区189219#作业车,附挂 P189215#轨道平车,在燕子砭车站转线作业中,因作业人员中断瞭望,越过关闭的XⅡ出站信号机,挤坏10#道岔。
经过工务和电务人员抢修,于12时33分开通线路,中断行车41分钟,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类(D3)事故。
二、事故原因:189219#作业车司机任立民、周瑾瑜,在调车转线作业时,没有执行‚没有联控,不准动车‛和†技规‡224条:‚调车机车司机在作业中应做到时刻注意确认信号,不间断地进行瞭望‛的规定,由Ⅱ道南出时未与车站进行联控,未确认调车信号,臆测行车,闯过关闭的X II信号机,挤坏10号道岔。
三、事故教训:1.轨道车司机标准化作业不落实。
一是未认真执行‚彻底瞭望、确认信号、手比眼看、高声呼唤‛制度,在调车转线作业中,精力旁顾,中断瞭望。
二是未落实车机联控制度,动车前没有执行‚没有联控,不准动车‛的规定。
三是自控、互控形同虚设,司机和副司机对违章违纪行为没有相互提醒和制止,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2.工作领导人现场监控失职。
作业车在车站转线作业中,监护人未随同司机同时换端作业,没有对司机作业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对司机不联控、不确认信号的严重违章作业司空见惯,安全监控流于形式。
3.工区对作业车疏于管理。
11时37分作业车在车站4道停车后,作业车调车转线前,工长擅自下车带领11名职工离开作业车返回工区,违反段要求工长对当日作业必须进行全过程监控的规定,一日工作标准不落实。
4.阳平关供电车间对轨道车安全关键环节管理失控。
一是‚2.23‛事故发生后,车间没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对存在的惯性问题整治不力,致使作业车司机不瞭望、不联控、不呼唤应答的同类问题、同类事故在同一车间重复发生。
二是车间干部抓整改措施落实的能力差,作业车管理水平低,检查方法手段简单,日常考核不严,导致司机的惯性违章没有得到根治。
毕业论文题目: 接触网事故案例分析院系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摘要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的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经济效益,做好接触网的维修是确保接触网质量的重要手段。
发生接触网设备事故后,供电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对其进行抢修,以最快的速度使其恢复供电。
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面对破坏的设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抢修作业的组织和怎样才能达到“先通后复”的要求。
因而,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的人员迫切需要对事故案例要有个分析和技术指导。
针对现场实际,总结接触网多年运行经验和事故案例的分析进行了阐述:一是采用事故预想的方式,将可能发生的接触网事故进行系统归类,以针对性抢修方案的形式,简单明了的叙述了各类事故抢修的组织、方法、作业过程等,以提高抢修人员的实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抢修质量和速度。
二是对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社备可能损坏程度和范围、预防措施等做了详尽叙述,以使运营检修人员在日常检修和运行中高度重视设备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同时提高设备整体检修质量,以达到“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运行、检修要求。
关键词:接触网;先通后复;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目录1概述 (1)1.1接触网设备事故分类 (1)1.2接触网设备事故抢修 (1)1.3接触网事故抢修工作 (2)2吊弦脱落事故 (3)2.1事故原因分析 (3)2.2脱落部位 (3)2.3事故后果分析 (3)2.4吊弦脱落造成弓网故障情况: (3)2.5发现方法分析 (4)2.6事故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分析 (4)3定位脱落事故 (5)3.1事故原因分析 (5)3.2事故后果分析 (5)3.3发现方法分析 (6)3.4事故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分析 (6)4 弓网故障事故 (7)4.1 跨距内的剐弓事故 (7)4.1.1事故原因分析 (8)4.1.2 事故后果分析 (8)4.1.3发现方法分析 (8)4.2线岔处的剐弓事故 (9)4.2.1事故原因分析 (9)4.2.2事故后果分析 (10)4.2.3发现方法分析 (10)4.3.4事故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分析 (12)5绝缘器损坏事故 (13)5.1分段绝缘器损坏 (12)5.1.1事故原因分析 (13)5.1.2 事故后果分析 (13)5.1.3 发现方法分析..... (13)5.1.4 事故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分析 (14)5.2分相绝缘器损坏 (14)5.2.1 事故原因分析 (14)5.2.2 事故后果分析 (15)5.2.3 发现方法分析 (15)总结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