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典型事故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967.50 KB
- 文档页数:42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某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其开发的某住宅小区项目中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该项目由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承建。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公司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施工现场发生一起严重的建筑工程事故,造成一死三伤的严重后果。
二、案件经过1.事故发生2018年3月15日,建筑公司在进行某住宅楼主体结构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严重事故。
事故发生后,建筑公司立即停止施工,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介入,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经调查,事故原因如下:(1)施工人员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违规施工;(2)建筑公司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到位;(3)开发商未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监管,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3.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开发商、建筑公司及相关部门积极应对,采取以下措施:(1)赔偿死者家属及受伤人员医疗费用、误工费等损失;(2)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三、案件审理1.案件受理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及受伤人员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建筑公司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院受理此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2.案件审理过程(1)证据收集法院依法收集事故调查报告、现场勘查记录、证人证言、施工图纸等相关证据,为案件审理提供依据。
(2)庭审过程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事故原因、责任认定、赔偿数额等问题进行辩论。
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审理。
3.案件判决(1)责任认定法院认为,开发商、建筑公司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赔偿数额法院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受伤人员情况等因素,判决开发商、建筑公司赔偿死者家属及受伤人员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XXX万元。
四、案件启示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工程建设事故常见案例一、脚手架坍塌事故。
1. 案例情况。
有这么一个建筑工程,那施工队为了赶工期,在搭脚手架的时候就开始“偷工减料”。
本来应该用标准规格的钢管,他们却弄了些薄皮的、质量不咋地的钢管来凑数。
而且啊,在搭建的时候,工人也没按照规定的间距和连接方式来弄。
就像搭积木似的,随随便便就把那脚手架给搭起来了。
结果呢,有一天工人们都在脚手架上干活儿,脚手架上还堆了不少建筑材料,突然“轰”的一声,整个脚手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塌了下来。
好多工人直接就从半空掉下去了,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
这一塌啊,不仅伤了不少工人,还把旁边刚砌好一部分的墙也给砸倒了,工程进度一下子就被拖后了老多,还得重新搭脚手架,又得花钱又得费时间。
2. 事故原因分析。
首先就是材料的问题,那些不合格的钢管根本就承受不了应有的重量。
就好比让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去扛重物,肯定是扛不住的呀。
其次就是施工工艺不规范,工人没有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搭建,没有把脚手架搭得稳稳当当的,就像盖房子没打好地基一样,能不出事儿才怪呢。
再加上在使用过程中,超载堆放建筑材料,这就像是在骆驼背上不断加稻草,最后那根稻草一放上去,骆驼就被压垮了。
二、建筑基坑坍塌事故。
1. 案例情况。
在一个城市的商业建筑工程中,那基坑挖得可深了。
施工方呢,为了节省成本,在做基坑支护的时候就大打折扣。
本来设计要求要用高质量的混凝土灌注桩来做支护结构,他们却用了一些比较便宜、质量不太可靠的材料。
而且啊,在开挖过程中,没有及时对基坑进行监测。
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那雨水就一个劲儿地往基坑里灌。
因为支护结构不牢固,再加上雨水的浸泡,那基坑的土就像融化的冰淇淋一样,开始往基坑里面滑。
整个基坑就坍塌了。
旁边的道路也跟着遭殃,出现了裂缝,附近的一些居民楼的地基都受到了影响,居民们都吓得够呛,施工方这下可捅了大篓子。
2. 事故原因分析。
成本控制过严,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就好像一个人想省钱,结果连饭都舍不得吃,最后身体垮了一样。
目录一、高处坠落事故案例1、浙江省黄岩飞达吸塑厂车间工程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2、河南项城市御景湾住宅小区三期32#楼高处坠落事故二、起重伤害事故案例1、武汉工地电梯坠落事故2、武汉福星城工程8 栋楼工地塔吊事故3、吉林省长春市发生一起塔吊倒塌事故4、湖北武汉市发生一起塔吊倾覆事故三、坍塌事故案例1、邹平县鹤伴公馆“ 7.14”模板坍塌事故2、哈尔滨一座大桥垮塌事故3、湖北大武汉家装坍塌事故四、触电事故1、恩平市新利音响有限公司车间一触电事故2、南通东方大道快速化改造一标段触电事故五、物体打击事故1、蚌埠市南山丽都10#楼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2、杭州五洲国际广场工程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3、陕西省略阳县医院门诊部综合楼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附件: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作业须知、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事故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故可以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类形式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简单的分类。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一)坠落事故分类1、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2、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3、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4、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5、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6、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了解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分类情况,对于在工作中对高处业坠落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及采取预防措施是有帮助的。
(二)原因和特点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主要方面。
1. 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主要表现为:①指派无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资格的人员从事登高架设作业,比如项目经理指派无架子工操作证的人员搭拆脚手架即属违章指挥。
②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条件)的人员擅自从事高处作业,根据《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在建桥梁施工事故案例咱先来说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啊。
有这么一座大桥在施工的时候,那场面可是热火朝天的。
施工队呢,就想着赶紧把桥墩给立起来,好早日竣工。
这个桥墩可是相当重要的部分,就像是人的腿一样,得稳稳当当的。
可是呢,在浇筑桥墩混凝土的时候出了大岔子。
原来啊,施工人员在准备混凝土材料的时候,可能是心太大了,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例都没整对。
就好比做饭的时候,盐和糖放反了量,这能好吃吗?这混凝土的比例不对,就导致它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等桥墩浇筑好之后,过了没多久,就开始出现裂缝了。
这裂缝就像一张张小嘴,仿佛在对施工人员说:“你们搞错啦!”结果呢,这个桥墩就成了一个危险分子,随时可能崩塌。
好在发现得还算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不过啊,这个工程就得返工重新做这个桥墩,这一返工,钱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地出去了,工期也被耽误了好久。
还有一个例子也特别让人揪心。
在一座跨海大桥的建设过程中,那可是有很多工人在高高的桥梁架子上作业。
有一天,天气不太好,风呼呼地吹着。
本来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加小心谨慎,甚至暂停一些高空作业的。
可是呢,为了赶工期,施工方就心存侥幸,觉得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儿。
有几个工人正在安装桥梁的钢梁,那钢梁可是又大又重的家伙。
一阵大风突然刮来,那几个工人没站稳,其中一个工人没抓牢安全绳,就像一片树叶一样从高空飘了下去。
这可不得了啊,其他工人都吓傻了。
幸好下面有一些防护网和缓冲设备,这个工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也受了重伤,腿和胳膊都骨折了。
这事儿一发生,整个工地都笼罩在一片悲伤和恐慌之中,而且这个工程也不得不停下来整顿安全措施,这工期就又被耽搁了,还面临着各种赔偿和调查。
这两个例子告诉咱们啊,在建桥梁施工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大意。
不管是材料的比例这种小细节,还是安全防范这种大问题,都得认认真真对待,不然就会出大乱子,到时候既伤人又伤财,那可就亏大了。
建筑工程火灾事故案例建筑工程火灾事故案例建筑工程火灾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而建筑工程火灾事故案例屡见不鲜。
这些案例不仅给社会带来损失,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了火灾在建筑工程中的危害性,更好地防范火灾的发生。
本文将通过几个建筑工程火灾事故案例,来探讨如何在工程建设中防范火灾的发生。
案例一:汶川地震后建筑工程火灾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芮氏7.8级地震,整个城市被摧毁。
在灾后恢复和重建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火灾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重建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建筑工程发生了火灾。
这些火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人员伤亡。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工程火灾的发生与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有很大关系。
例如:在汶川地震后,一些重建工程支撑材料的密度不足,加上使用不当的电气设备,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案例二:莲花山隧道火灾案例莲花山隧道是连接武汉和黄石的重要交通工程,隧道的建设历时七年。
2007年10月13日,由于工程施工不当,导致隧道内突然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人伤亡,交通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据调查,隧道的设施虽然符合规定,但却存在着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的缺陷。
例如:隧道施工过程中未考虑到有关的火灾预防和灭火设备,同时在通风和照明设备的布局方面也存在缺陷。
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关注火灾安全的相关要求,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案例三:温州实验楼火灾案例2017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温州校区实验楼发生火灾,经过紧急救援,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建筑本身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在调查中发现,该建筑在设计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均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没有考虑到防火墙的设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防火材料的选择和安装存在缺陷。
这些设计和施工缺陷导致了火灾的发生,给学校和师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心理影响。
总结通过上面几个建筑工程火灾事故案例可以看出,火灾安全在建筑工程中不容忽视。
要防范建筑工程火灾的发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的安全要求。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安全事故案例一、“摇摇欲坠”的电塔基础。
话说有个电力建设工程,在一片山区进行电塔的建设。
施工队呢,可能是想赶工期,又或者是在基础施工的时候有点“心不在焉”。
在浇筑电塔基础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的混凝土配比来操作。
就好比你做蛋糕,材料的比例不对,蛋糕肯定做不好呀。
这混凝土也是,配比不对,强度就达不到要求。
而且啊,在进行基础夯实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就随便弄了几下。
结果呢,电塔建起来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开始出现倾斜的情况。
这电塔就像个喝醉了酒的大汉,摇摇晃晃的。
好在发现得还算及时,没有造成倒塔的严重后果。
要是真倒了,那山上的那些树木啊,小动物啊,可就遭了殃,周围的村庄也会面临停电的风险呢。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因为施工质量不过关,差点引发大事故的案例。
二、“触电惊魂”的布线失误。
在一个城市的电力改造项目中,有这么一群电工在进行室内布线工作。
其中有个年轻的电工,可能是刚入行不久,有点毛毛躁躁的。
他在布线的时候,没有把电线的绝缘层处理好。
有些地方的绝缘层都被划破了,就像人的衣服破了个洞一样,里面的电线芯都露出来了。
而且在布线过程中,他也没有注意到电线与一些金属物体的距离。
按照规定,电线和金属物体之间是要有一定安全距离的,防止漏电的时候发生触电事故。
可他倒好,完全没当回事。
当整个电路开始通电测试的时候,“噼里啪啦”一阵响,有个工人不小心碰到了一根漏电的电线,当场就被电得浑身发麻。
还好旁边的同事反应快,赶紧用绝缘工具把他和电线分开了,不然可就出人命了。
这就是不注重施工细节,忽视安全规定而导致的触电事故案例,真是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啊。
三、“狂风中的灾难”——电杆安装不稳固。
在沿海的一个小镇,电力施工队在进行街边电杆的安装。
那地方经常刮大风,施工队应该更要小心谨慎才对。
可是呢,在安装电杆的时候,他们没有把电杆的基础打得足够深。
就像种树一样,你要是根没扎深,风一吹就倒了。
而且用来固定电杆的拉线也没有拉紧,松松垮垮的。
工程事故案例汇总(共27例)目录事故案例一: (2)事故案例二: (2)事故案例三: (3)事故案例四: (3)事故案例五: (5)事故案例六: (6)事故案例七: (7)事故案例八: (7)事故案例九: (9)事故案例十: (10)事故案例十一: (11)事故案例十二: (12)事故案例十三: (13)事故案例十四: (13)事故案例十五: (14)事故案例十六: (14)事故案例十七: (15)事故案例十八: (15)事故案例十九: (16)事故案例二十: (16)事故案例二十一: (17)事故案例二十二: (17)事故案例二十三: (18)事故案例二十四: (18)事故案例二十五: (19)事故案例二十六: (20)事故案例二十七: (20)事故案例一:中铁七局“1.12”梁体和支撑体系垮塌一般事故2017年1月12日20时50分,在省市,由中铁七局公司承建的市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NYLDJSG-2标段,专业分包单位市万利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既有沙口路立交桥B匝道边跨6#-7#墩梁体进行人工机械切割、汽车吊逐节吊移法拆除,在第1~8节拆除完毕、第9节刚吊至地面时,剩余第10~14节约10米长梁体和支撑体系突然垮塌,致使从棚架门洞下通过的1名路人死亡、梁体上作业人员1人重伤、5人轻伤,构成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股份公司对中铁七局予以厉通报批评,并处以经济处罚200万元。
事故案例二:中铁隧道集团“2.10”一般事故2017年2月10日22时40分,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在剧场站至广场站右线盾构区间贯通后,采用长套筒法进行盾构机接收过程中,作业人员按程序泄压完成进行钢套筒端盖拆除作业,在拆解到最后预留的4组螺栓时,连接套筒端盖突然与套筒断开,套筒有大量流塑性软泥涌出,导致现场作业人员1人被软泥掩埋、1人被套筒端盖挤压在边墙上死亡,构成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股份公司对事故责任单位中铁隧道局给予厉通报批评,并处以经济处罚300万元。
第1篇一、事故背景2020年4月19日下午,深圳一在建工地发生一起塔吊倒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该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工程建设安全提出了警示。
二、事故经过据网友爆料,事故发生时,塔吊正在进行安装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拆除了塔吊四个支撑腿中的两个支撑腿的全部6个螺丝。
随后,塔吊吊钩上吊着2个塔吊标准节,塔吊臂上走车到司机远端,导致塔吊基础连接处力矩增大,塔吊整体失稳倒塌。
三、事故原因分析1. 直接原因:塔吊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拆除了塔吊支撑腿的螺丝,导致塔吊整体失稳倒塌。
2. 间接原因:(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塔吊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操作;(3)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不落实,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
四、事故教训1.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 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施工现场安全;4. 严禁违规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五、预防措施1.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确保施工现场安全;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理安全隐患;4.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工程施工设备事故的危害性,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第2篇一、事故背景某地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一座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垮塌,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现将事故经过及原因分析如下。
二、事故经过1. 施工单位概况事故桥梁由某施工单位承建,施工单位具备相应资质,项目负责人具备相关资质证书。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