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单相正弦电路的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2
第 3 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是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的形式。
正弦交流电路的理论在电路基础课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学习和掌握好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是本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章将在分析直流电阻性电路的基础上,探讨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正弦量的三要素和正弦量的有效值,正弦交流参量的基本运算,电抗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基本性质及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功率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深入了解正弦交流电的诸多基本概念,重点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和正弦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熟悉和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表示法和波形图表示法;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单一电阻元件参数电路、单一电感元件参数电路、单一电容元件参数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功率情况,在此基础上,掌握多参数组合的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学会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单相功率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深刻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熟悉相位、相位差及同频率正弦量之间超前、滞后的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及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频率、周期、角频率的概念及其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能生磁的现象后,又经过十多年,英国学徒出身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了磁能生电的现象,向人们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从此,开创了普遍利用交流电的新时代。
电磁感应现象奠定了交流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现代发电厂(站)的交流发电机都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工作的:发电机的原动机(汽轮机或水轮机等)带动磁极转动,与固定不动的发电机定子绕组相切割从而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与外电路接通后即可供出交流电。
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1.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发电厂的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其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复习资料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复习资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力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而电力的传输和使用离不开电路的支持。
其中,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是最常见和基础的一种电路形式。
本文将对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进行复习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电路。
一、基本概念1.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交流电指的是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形式。
而直流电则是电流方向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电流形式。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都是交流的。
2. 正弦波的特点正弦波是一种周期性变化的波形,具有以下特点:- 幅值:波峰和波谷的最大偏离值,表示电压或电流的大小。
- 周期:波形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
- 频率:单位时间内波形重复出现的次数,与周期的倒数成正比。
- 相位:波形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位置,用角度表示。
3. 交流电路中的元件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由电源、负载和连接二者的导线组成。
其中,电源提供电能,负载是电能的消耗者。
二、基本电路1. 电阻电路电阻电路是最简单的单相正弦交流电路形式。
其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由欧姆定律决定: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2. 电感电路电感电路中,电感线圈是主要元件。
电感线圈的特点是:当电流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抵抗电流的变化。
因此,电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
3. 电容电路电容电路中,电容器是主要元件。
电容器的特点是:可以存储电荷,当电压变化时,释放或吸收电荷。
因此,电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
三、复杂电路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将多个电阻、电感或电容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形式。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电压之和,总电流相等。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将多个电阻、电感或电容同时连接在一起的电路形式。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电流之和,总电压相等。
3. RC、RL和RLC电路RC电路由电阻和电容组成,RL电路由电阻和电感组成,RLC电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
这些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用于滤波、调节电压和频率等。
第3章单相正弦电路分析已知正弦电压(V)、(V),则u1与u2的相位差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讨论相位差问题时应当注意,只有同频率正弦量才能对相位进行比较。
这是因为只有同频率正弦量在任意时刻的相位差是恒定的,能够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而不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是随时间变化的,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解不正确。
因为u1的角频率为ω,而u2的角频率为2ω,两者的频率不同,相位差随时间变化,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已知某正弦电流的有效值为10 A,频率为50 Hz,初相为45°。
(1)写出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并画出波形图;(2)求该正弦电流在s时的相位和瞬时值。
解(1)由题设已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A,频率Hz,初相。
由频率f可得角频率ω为:(rad/s)所以,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为:(A)波形图如图所示。
(2)s时的相位为:(rad)瞬时值为:(A)已知正弦电流(A)、(A),试求i1与i2的振幅、频率、初相、有效值和相位差,并画出其波形图。
解i1与i2的振幅分别为:(A)(A)频率分别为:(Hz)初相分别为:有效值分别为:(A)(A)i1与i2的相位差为:说明i1超前i2。
波形图如图所示。
图习题解答用图图习题解答用图设,,试计算、、AB、。
分析复数可用复平面上的有向线段、代数型、三角函数型和指数型(极坐标型)等形式表示。
复数的加减运算就是将实部和虚部分别进行加减,因而采用代数型比较方便。
复数的乘法运算就是将模相乘而辐角相加,复数的除法运算就是将模相除而辐角相减,因而采用指数型(极坐标型)比较方便。
解写出下列各正弦量所对应的相量,并画出其相量图。
(1)(mA)(2)(A)(3)(V)(4)(V)分析用相量来表示正弦量,就是用一个复数来反映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和初相,即用相量的模来代表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用相量的辐角来代表正弦量的初相。
单相交流电路之正弦交流电一、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正弦交流电是指其数值大小、方向都按正弦的规律周而复始循环变化的电势电压与电流。
要完全掌握正弦交流电,必须掌握交流电的三要素,数值、频率和角频率,相位关系,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极大值(或有效值)、频率(或角频率)及相位(或初相位)。
1.正弦交流电的数值1)瞬时值正弦交流电在变化过程中,任意确定时刻t的数值,称为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如图 2 - 15 中的e₁。
瞬时值用小写符号表示,如i、e、u等。
2)最大值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又称极大值,振幅值也可称为极值,是指在变化过程中,正弦交流电出现的最大瞬时值,用符号Eₘ(图 2 - 15)、Iₘ、Uₘ表示。
3)有效值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是衡量它发热做功的一个基本量。
就是说,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分别通过同一电阻,如果经过相同时间产生同样热量,则交流电流的有效值等于直流电流的大小。
因此,定义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是从发热做功方面与直流等效的值称为交流电的有效值,从数学角度,它又可以称为方均根值。
有效值用大写符号表示,如E、I、U。
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可以用数学解析式表达,即u=Uₘsin(ωt+φ)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极大值的关系为或实际上,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过程中,主要用交流电的有效值,例如,电器铭牌上标定的电压、电流,仪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指示值以及计算电路的电压、电流等都是有效值。
2.频率和角频率1)频率和周期(1)频率:是指正弦交流电单位时间(s)内循环变化的次数,用符号f表示,单位为赫兹(Hz).-般50Hz.、60Hz称为工频交流电。
(2)周期:是指正弦交流电每循环一次所经历的时间(s),即正弦交流电从0值到极大值再到0值再变化到负的最大值然后回到0值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称,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秒(s)。
频率与周期的关系为f=1/T2) 角频率角频率是指正弦交流电每秒循环变化所经历的弧度(这里指角度),用符号ω表示,单位是弧度/秒(red/s)。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之基本物理量与表示方法一、 知识要求1、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周期、频率、角频率、初相位及相位差的含义、符号、数学式、单位及计算。
2、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四种表示方法,会作相量图,会用相量法分析、计算正弦交流电路。
二、 复习提要:1、 交流电的产生与概念: (1)、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电流或电动势。
周期性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
周期性交流电分为正弦交流电和非正弦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由单相交流发电机产生如图1: e=Emsin(ωt)或e=Emsin(ωt+φ) φ是线圈平面与中心面的夹角。
2、 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
(1) 周期、频率、角频率(如图2)周期T :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用T 表示。
频率f :交流电在1秒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用f 表示。
角频率ω:交流电每秒变化的角度。
用ω表示。
三者关系:f=1/T, ω=2π/T=2πf(2)、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瞬时值:交流电某一时刻的值。
用e u i 表示。
最大值:最大的瞬时值,用Em Um Im 表示。
有效值:让一个交流电和一个直流电流分别通过阻值相同的电阻,如果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则把这一直流电的数值叫作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
用E U I 表示。
平均值:指交流电在半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用Eav Uav Iav 表示。
相互关系(以E 为例):Em Em E 707.02==Em Em Eav 637.02==πEav Eav E 11.122==π(2) 相位、初相位、相位差 设:)sin(ϕω+=t Em e则:相位:t 时刻线圈平面与中心面的夹角,即为)(ϕω+t ,它反映了交流电变化的过程。
φ 中心面a b a ′ b ′ N S 图 1图2初相位:t=0时的相位,即ϕ,它反映了交流电变化的起点,可正可负也可为零。
电工技术第3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总4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3章单相正弦电路分析已知正弦电压(V)、(V),则u1与u2的相位差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分析讨论相位差问题时应当注意,只有同频率正弦量才能对相位进行比较。
这是因为只有同频率正弦量在任意时刻的相位差是恒定的,能够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而不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是随时间变化的,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解不正确。
因为u1的角频率为ω,而u2的角频率为2ω,两者的频率不同,相位差随时间变化,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已知某正弦电流的有效值为10 A,频率为50 Hz,初相为45°。
(1)写出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并画出波形图;(2)求该正弦电流在s时的相位和瞬时值。
解(1)由题设已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A,频率Hz,初相。
由频率f可得角频率ω为:(rad/s)所以,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为:(A)波形图如图所示。
(2)s时的相位为:(rad)瞬时值为:(A)已知正弦电流(A)、(A),试求i1与i2的振幅、频率、初相、有效值和相位差,并画出其波形图。
2解i1与i2的振幅分别为:(A)(A)频率分别为:(Hz)初相分别为:有效值分别为:(A)(A)i1与i2的相位差为:说明i1超前i2。
波形图如图所示。
图习题解答用图图习题解答用图设,,试计算、、AB 、。
分析复数可用复平面上的有向线段、代数型、三角函数型和指数型(极坐标型)等形式表示。
复数的加减运算就是将实部和虚部分别进行加减,因而采用代数型比较方便。
复数的乘法运算就是将模相乘而辐角相加,复数的除法运算就是将模相除而辐角相减,因而采用指数型(极坐标型)比较方便。
解34写出下列各正弦量所对应的相量,并画出其相量图。
(1)(mA ) (2)(A )(3)(V ) (4)(V )分析 用相量来表示正弦量,就是用一个复数来反映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和初相,即用相量的模来代表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用相量的辐角来代表正弦量的初相。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本章主要介绍了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正弦交流电路功率因数问题。
本章要求:1、 掌握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特别是有效值,初相位和相位差2、 掌握正弦量表示方法,特别是相量表示方法。
3、 熟悉单一参数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及能量转换关系4、 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5、 能够对一般正弦交流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掌握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其计算。
6、 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及方法 引言:电路的物理量(电压、电流等),按其波形类型,大致可分为正弦交流电路:若电路中的电源(电动势)及由此产生的电压、电流均为正弦交流量,则这样的电路称为正弦交流电路。
若电源是单相的,就是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举几个实例如日光灯电路、电风扇电路等),三相电源供电的则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交流电应用很广,举例说明。
周期量交流量(大小、方向均做周期性变)非周期量(如电容充电电压)脉动量(大小做周期性变化,而方向不变)如:i 非正弦交流量,如:i正弦交流量i§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概念:大小、方向均随时间作正弦规律变化的饿电流、电压、电动势等物理量均称为正弦交流电,简称交流电或正弦量 正弦量的波形图如下:三角函数表示:u=U m sin(wt+ϕu ) i=I m sin(wt+ϕi ) u 、i 为电流、电压的瞬时值周期、频率、角频率周波:变化一个循环称为一个周波周期T :正弦量变化一个周波所需的时间单位S频率f :每秒钟变化的周波数,单位:Hz, f=1/T,工作频率f=50Hz,周期T=0.02S 角频率w :每秒钟变化的弧度数,单位:弧度/秒(rad/s ),w=2πf=Tπ2f=50Hz 时,w=314rad/s一、幅值:最大的瞬时值,用大写字母加下标m 表示,如U m 、I m 二、初相:u=U m sin(wt+ϕu )正弦量三要素U m 、I m —最大值(最值),表示正弦量大小w —角频率,反映正弦量变化快慢 ϕu 、ϕi —初相位,反映t=0时刻正弦量的瞬时值大小,即正弦量初始值大小。
电子教案课题单一元件的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课时3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知:1.理解单一元件(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在交流电路中,元件两端电压与流过元件的电流关系特点,理解它们对直流电与交流电的不同阻碍作用。
2.理解电路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应会:会分析由R、L、C构成的简单电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单一元件交流电路中,元件两端电压与流过元件的电流关系特点教学难点:电路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比较法教学手段实验演示、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一、导入新课由日常生活中呈现不同性质(电阻、电感、电容)的电器,以它们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提问,引出本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纯电阻电路(一)纯电阻电路电阻两端电压与流过电流关系教师活动:“做中教”,演示纯电阻电路。
学生活动:(1)实验一电路,灯与电阻串联,当双刀双掷开关分别接通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观察灯的亮度情况,思考电阻对直流电、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2)实验二电路,将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接入电路,输入端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加0.5Hz正弦交流电,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
(3)实验二电路,将输入正弦交流电信号频率变为50 Hz,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总结纯电阻两端电压与流过电流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1)实验一,灯的亮度相同,表明电阻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相同。
(2)实验二,当输入端加低频交流电时,可以观察电压表与电流表指针摆动步调一致,表明电阻两端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是同相的。
(3)电压表读数(交流电压有效值)与电流表读数(交流电流有效值)及电阻值之间符合欧姆定律关系。
(二)纯电阻电路的功率教师活动:给出功率曲线,介绍瞬时功率、有功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学生活动:掌握功率计算公式,并通过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