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开关倍频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485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Q开关755nm皮秒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临床分析作者:杨翠霞杨帅向俊妮何丽萍蒋小娇陶晓苹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8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Q开关755nm皮秒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探究综合治疗的新思路。
方法:将150例门诊雀斑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例。
分别给予Q开关755nm皮秒激光(Q755nm)、强脉冲光(IPL)、Q开关755nm皮秒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均治疗1次。
治疗结束后第4周统计色素沉着发生率,第24周进行满意度评价。
结果: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24周,Q755nm组疗效优于IPL组,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Q755nm组。
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价,联合治疗组与单独治疗组无明显差异。
Q755nm组有4例患者于治疗后2~4周皮损处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PIH),联合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PIH,均于6个月内消退;IPL组无PIH病例出现。
结论:Q开关755nm皮秒激光和IPL均能很好地治疗雀斑,Q755nm组疗效优于IPL组,而IPL治疗的安全性优于Q开关755nm皮秒激光,两者联合能够明显提高雀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Q755nm皮秒激光;强脉冲光;雀斑;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5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02-0069-03雀斑常见于面部及其他日晒部位,表现为较小的黄褐色或褐色的点状色素沉着斑点,直径多小于5mm,边界清晰,孤立而互不融合,数目多少不一,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有家族史。
面部雀斑影响容貌美,甚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其造成心理压力。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剂漂白或剥脱、液氮冷冻、机械磨削术等,虽有一定疗效,但有的易遗留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瘢痕等不良反应。
近年来,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IPL是面部雀斑应用最多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Q开关激光脉宽是纳秒级(10-9s),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皮秒(10-12S)技术应用于Q开关激光,产生更为明显的黑色素爆破粉碎效果。
•论 著•Q开关Nd:YAG倍频532nm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面部雀斑疗效分析李 伶1,衡 鲲2,郭中华1,李 雪1(1.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四川 成都 611130;2.广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四川 广安 638500)[摘要]目的:探讨Q开关Nd:YAG倍频532nm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雀斑的疗效。
方法:选取186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62例,对照1组给予Q开关Nd:YAG倍频532nm激光治疗,对照2组给予光子嫩肤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Q开关Nd:YAG倍频532nm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评定三组外观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VISIA皮肤图像指标、皮肤性状和血清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对三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原皮损处雀斑复发病例。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对照1组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治疗后,三组的VISIA皮肤图像指标中色素斑、皱纹、纹理、毛孔及紫质沉淀共5项评分和皮肤性状指标中皮肤色泽、皮损及均一性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三组的血清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以上指标对比,三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两对照组,对照1组显著低于对照2组(P<0.05);观察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原皮损处雀斑复发率分别为1.61%、12.90%及16.13%,三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两对照组(P<0.05)。
结论:Q开关Nd:YAG倍频532 nm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能明显消除雀斑,改善患者肤质,且能有效减轻术后炎性色素沉淀,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雀斑复发率。
[关键词]雀斑;Q开关Nd:YAG倍频532nm激光;光子嫩肤技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75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0)09-0041-05Efficacy of Q-switched Nd:YAG Frequency Doubling 532nm Laser Combined withPhotorejuvenation on FrecklesLI Ling1, HENG Kun2, GUO Zhong-hua1,LI Xue1(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ology, Chengdu Fifth People’ s Hospital,Chengdu 611130,Sichuan,China; 2.Departmentof Dermatology, Guang’an People’s Hospital,Guang’an 638500,Sichuan,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Q-switched Nd:YAG frequency doubling 532nm laser combined with photorejuvenation on freckles. Methods A total of 186 patients with facial freckl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1 and control group 2, with 62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1 was given Q-switched Nd:YAG frequency doubling 532nm laser, and control group 2 was given photorejuvenation,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Q-switched Nd:YAG frequency doubling 532nm laser combined with photorejuvenation. The appearanc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VISIA skin image indicators, skin traits and levels of serum endothelin-1 (ET-1)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given 6 months of follow-up observation, and the recurrence of freckles at the original skin lesions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s 1 and 2 (P<0.05), and the rate in control group 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2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5 items of pigment spots, wrinkles, texture, pores and purple deposits of VISIA skin image indicators and scores of skin traits indicators of skin color, skin lesions and homogeneity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and the serum ET-1 level in the three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while the VEGF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index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and the level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s 1 and 2, and the levels in control group 1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2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s of freckles at the original skin les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1 and control group 2 were 1.61%, 12.90% and 16.13% respectively (P<0.05),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 and control group 2 (P<0.05). Conclusion Q-switched Nd:YAG frequency doubling 532nm laser combined with photorejuven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liminate freckles, improve the skin type of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reduce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reaction pigmentatio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recurrence rate of freckles.Key words: freckles; Q-switched Nd:YAG frequency doubling 532 nm laser; photorejuvenation; appearance efficacy雀斑是对称分布于面部的浅褐色圆形或类圆形的色素沉着斑,多发于青春期女性,主要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日晒可诱发和加重[1-2]。
强脉冲光联合Q开关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分析马笑宇发布时间:2023-06-21T00:15:44.443Z 来源:《系统医学》2023年6期作者:马笑宇[导读] 探究对黄褐斑的治疗中在应用强脉冲光的同时联用Q开关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 558000【摘要】目的探究对黄褐斑的治疗中在应用强脉冲光的同时联用Q开关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筛选96例黄褐斑患者,均于本院诊治且全程参与研究,依据首次治疗日期的单、双号分为两组,48例单号应用强脉冲光治疗,为脉冲光组,48例双号在此基础上联合Q开关激光治疗,为激光组,分析疗效。
结果激光组的总有效率、各临床指标(黄褐斑严重程度、心理状态、满意度)均优于脉冲光组(p<0.05)。
结论强脉冲光与Q开光激光联合对黄褐斑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轻症状,改善患者心理,达到另患者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黄褐斑;强脉冲光;Q开关激光引言:黄褐斑是因机体无法有效的代谢黄色素而引发的皮肤病,常见于各年龄段、各种肤色的女性,尤其是育龄期时发病率更高,发病部位主要有额、唇、鼻、脸颊等,斑块大小、形状不一,但有清楚的边界。
据研究,日晒不当、妊娠、使用化妆品、滥用避孕药或者内分泌失调等均与黄褐斑的发生密切相关[1]。
传统治疗多用药调理,但效果不显著,且用药时间长,停药后的复发率较高。
光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黄褐斑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主要有强脉冲光、Q开光激光等,本文对其应用效果予以研究,如下。
1、对象及资料1.1基本资料研究对象需满足:经本院诊断且确诊为黄褐斑,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治疗,自愿、全程参与,知晓研究意义及要求,排除脏器功能不全、长期室外暴晒、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6个月内服用避孕药、长期受失眠困扰等因素。
归纳患者首次治疗当天日期,48例单号为脉冲光组,男3例、女45例,年龄23~60岁,平均(41.08±4.55)岁,斑块部位:20例在面部中央、15例在下颌部位、13例在额头区域,病程0.5~8年,平均(4.26±1.43)年;48例双号为激光组,男2例、女46例,年龄24~59岁,平均(41.17±4.46)岁,斑块部位:18例在面部中央、16例在下颌部位、14例在额头区域,病程1~8.5年,平均(4.33±1.41)年。
文章编号:WHR201908066不同激光美容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苏红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激光美容室,新疆巴州 841000【摘 要】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运用到临床中治疗雀斑患者的功效。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接收并治疗的86例雀斑患者,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个组别,A组43例患者施以Q开关Nd:YAG激光,B组43例患者在A组患者予以治疗的前提之下施以强脉冲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皮肤受损状况与皮肤受损愈合耗时。
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皮肤受损状况与皮肤受损愈合耗时均优于A组患者(犘<0.05)。
结论: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在临床中运用到医学美容的治疗成效较优,还可以减短患者的康复耗时。
【关键词】雀斑;激光美容治疗技术;强脉冲光 激光技术是现阶段在临床医学美容中普遍运用的一大技术,激光具备优良的皮肤组织穿透性,能够被运用于治疗各式色素暗沉症状中,同时,还能够让皮肤受损的组织得以逆转,促使真皮基质构成得以新生,能够运用到各式良性皮肤增生型症状的治疗中[1]。
现阶段,激光美容治疗的技术已被大量运用到了临床治疗中,为了深层次调研尤为稳固与高效的激光美容治疗技术,笔者分析了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运用到临床中治疗雀斑患者的功效,并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接受并治疗的86例雀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个组别。
A组患者43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1例、32例;患者的年龄最大53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为(37±2.74)岁;A组患者施以Q开关Nd:YAG激光。
B组患者43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12例、31例;患者的年龄最大55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为(38±3.76)岁;B组患者施以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
强脉冲光联合调Q倍频Nd—YAG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分析传统治疗雀斑的方法有冷冻、电离子、化学剥脱换肤术,或使用含有铅、汞等有害物质的”速效祛斑霜”,但副作用太多,易造成难以修复的疤痕及皮肤损伤。
与传统方法相比,强脉冲光(IPL)治疗雀斑占有明显优势,但单独使用IPL治疗雀斑疗程较长、易复发,而且治疗头较大,难以能量均衡的接触面部的凹凸部位,易造成光斑遗漏或重叠,增加治疗风险。
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们采用IPL联合调Q倍频Nd-YAG激光治疗雀斑84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4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强脉冲光组42例,联合光疗组42例。
强脉冲光组平均年龄(25±12)岁,4例色斑面积超过30 cm2,38例色斑面积为5~30 cm2,病程10~20年,色斑分布以双侧面颊、鼻部及额部为主。
联合光疗组平均年龄(23±12)岁,6例色斑面积超过30 cm2,36例色斑面积为5~30 cm2,病程10~20年,色斑分布同强脉冲光组。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仪器及参数设置光子嫩肤仪为武汉奇致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Queen-93,治疗参数如下:波长选择560~1200 nm,光斑面积8 mm ×35 mm,能量密度28~34 J/cm2,三倍的脉冲模式,脉宽为3.2ms,3.8ms,3.8ms,脉冲时滞为50ms。
调Q倍频Nd-YAG激光机为以色列飞顿医疗激光公司生产的大Q,治疗参数如下:波长选择532 nm,光斑大小2~3 mm,能量密度1.0~2.5 J/cm2,脉宽13 ns,频率1~2 Hz。
1.2.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先清洁面部,戴上不透明眼保护罩。
强脉冲光组治疗前在治疗区域均匀涂上2 mm左右厚的冷凝胶,先以较低能量在耳前做2个光斑进行试验性治疗,观察15 min。
调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激光)倍频532nm治疗雀斑330例疗效观察王倩【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调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激光)治疗仪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雀斑安全、有效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3月我院门诊应用调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仪,倍频532nm波长治疗的雀斑患者330例。
每位患者治疗3~5次,每次治疗间隔4~8周。
治疗结束后的1~3个月内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330例雀斑患者中有298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30%。
结论应用调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仪治疗雀斑,有效率高,风险性小,不留疤痕,恢复得快。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28【总页数】2【关键词】【关键词】雀斑;调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临床疗效雀斑是好发于面颊及鼻翼部位的黑褐色斑点,形态为针尖或米粒大小,有稀疏、有密集。
传统治疗方法如冷冻、化学剥脱等均属于非选择性的破坏黑素,不仅对操作者要求高,而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如亚洲人易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等[1]。
本文采用调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仪器对330例雀斑患者实施激光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就2007年5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门诊收治的330例雀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患者症状均发生于面部,且雀斑密度不同。
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305例;年龄最大患者51岁,最小患者9岁,本组中有部分患者接受过多个美容院的中药外洗护理,但效果不理想。
入组患者均经临床医师确诊并符合赵辩《皮肤病学》第三版的诊断标准[2],且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书。
妊娠期妇女、光敏性皮肤病患者、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癌患者和皮肤外伤者不在本次入组范围。
1.2 仪器选用本组患者激光治疗仪器选用美国科以人激光公司生产的四合一调Q开关钕钇铝石榴石又Nd-YAG激光仪,倍频532nm波长,光斑直径2.0~3.0mm可调,脉宽10~15ns,能量密度为2.0~3.0J/cm2可调,激光脉冲频率采用单发方式。
LovelyⅡ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作者:向芳刘光毓郑思念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02期[关键词]强脉冲光;雀斑;疗效;安全性;评价现代医学认为雀斑的本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
雀斑好发于面、颈等暴露部位,尤以中青年女性常见,日晒后颜色可加深、数目增多。
笔者所在的凉山地区日照辐射较强,曾有学者对凉山地区雀斑患病的基本情况做过调查,其结果显示雀斑患病率为27.4%[2]。
该病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对患者面部的美观,甚至会给患者的正常社交和生活造成心理障碍。
所以积极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笔者科室于2012年引进飞顿LovelyⅡ激光光子平台,在治疗雀斑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门诊2012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飞顿LovelyⅡ强脉冲光治疗的260例面部雀斑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女246例,男14例,年龄16~50岁,平均为28岁,40岁及以下的患者有242例,占93%。
Fitzpatrick 皮肤分型为Ⅲ~Ⅳ型。
病例排除怀孕或哺乳、面部有感染、近期暴晒史、光敏者,选择临床诊断明确,既往未做过化学剥脱和美白祛斑等治疗的患者。
以4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4周,所有病例均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并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
1.2 治疗方法1.2.1 仪器及治疗参数:LovelyⅡ强脉冲光(以色列飞顿公司生产),波长570nm,光斑16mm×40mm,设定脉宽10、12、15ms,能量密度14~17J/cm2。
1.2.2 操作方法: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评估患者,充分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建立治疗档案。
患者彻底清洁面部皮肤,用佳能数码相机在固定地方从不同角度拍照。
患者取平卧位,于面部均匀涂抹厚度2~3mm的冷凝胶。
医生根据患者肤色及雀斑的特点选择好治疗参数,均佩戴防护眼罩,治疗头接触凝胶后垂直皮肤发射,光斑逐个紧密排列,若治疗部位小,可采用防护板致使需要治疗的部位暴露即可。
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研究进展郭波;宋为民【摘要】雀斑是皮肤美容科临床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疾病,好发在面部,影响患者美观,严重者影响其生活质量.病理上示表皮基底层黑素增多而黑素细胞数目不增加,治疗目的是祛除黑素.传统治疗方法多样如冷冻、化学剥脱等,但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激光医学飞速发展,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研制出了各种治疗雀斑的激光或强脉冲光(IPL).对采用Q-开关技术的各种激光和IPL等在雀斑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进而提高对雀斑激光治疗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0(009)002【总页数】3页(P130-132)【关键词】雀斑;激光;Q-开关;强脉冲光;治疗【作者】郭波;宋为民【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4+3雀斑是常见于面部较小的黄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斑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有家族史[1],多于5岁左右出现,女多男少,青春后期最重,中年后逐渐减轻。
皮损好发于曝露部位,如面部,尤以鼻梁、两颊最常见,皮损直径多小于5mm,边缘清楚,孤立而互不融合,数目多少不一。
与日晒关系显著,夏季加重,冬季减轻。
组织病理示,表皮基底层细胞内黑素含量轻度至中度增多,而黑素细胞的数目并不增加。
由于好发于面部影响容貌美观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部分皮损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容易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各种压力[2]。
雀斑传统治疗方法有:冷冻、药物、化学剥脱和CO2激光等,这些技术属于非选择性的破坏黑素,对操作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存在较多的副反应,如亚洲人易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PIH)[3]等,同时面部雀斑的治疗及疗效评估方法还存在争议[4]。
鉴于此1983年Andersson和Parrish提出了选择性光热分离作用理论,即根据不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只要选择合适的激光参数(波长、脉冲持续时间、能量)就能保证在最有效治疗病变部位的同时,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
Q开关倍频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485例
雀斑是常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色素沉着病。
组织病理为皮损部位黑素细胞数目未见增多,黑素细胞胞体较大,树枝状突长而多,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增加,在基底部细胞内黑素颗粒数量亦增加[1]。
因影响容貌美,患者治疗心切。
2002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科室采用q开关倍频532nm、755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患者485例,疗效肯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85例均为我科门诊就诊的雀斑患者,其中女423例,男62例。
年龄12~46岁,平均为23岁,病程3~37年。
皮损主要分布于鼻部、额头、面颊部396例,散在分布于全面部者89例。
1.2 治疗设备和参数:激光治疗:①q开关medlite四波长美肤激光治疗仪,波长532nm,脉宽10ns,光斑直径2mm,频率2~5hz,能量密度
2.0~
3.0j/cm2;②凯黛乐激光治疗仪:波长755nm,光斑直径12mm,能量标准:±14%,冷冻dcd罐的脉宽30ms,延时20ms,能量密度16~24j/cm2。
强脉冲光治疗采用皇后强脉冲光子嫩肤仪(iplquantumsr),波长560~1200nm,光斑面积34mm×8mm,选择双脉冲,第一脉冲时间2.6~3.2ms,两个脉冲的延迟时间为20~30ms,能量密度23~28j/cm2。
2 治疗方法
2.1 方法:术前、术后拍照并存档,以备对照。
治疗前向患者告
知其术中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485例患者先用皇后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3周后进行第2次治疗,采用755nm激光,第3次进行755nm激光治疗;第4次做532nm激光治疗,第5次仍然进行532nm激光治疗。
总的治疗次数是1次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2次755nm激光治疗和2次532nm激光治疗,间隔每3周治疗1次,联合治疗5次。
2.1.1强脉冲光治疗:治疗前清洁患处皮肤,第1次先为患者做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患者与医护人员都需戴防护眼镜。
治疗前在患者耳前区皮肤做试验性治疗,在照射部位均匀涂上冷凝胶1~2mm厚,治疗头与皮肤轻微接触,设定治疗参数,治疗后等待2~5min观察皮肤对光的反应,以照射区皮肤轻微发红,轻度灼热感为好,调节合适的参数。
治疗时能量应从低到高增加,以患者感觉到皮肤微红、有轻度灼热感为适宜参数。
一般皮肤越黑,脉冲间隔时间越长,能量越小;皮肤越白,脉冲间隔时间越短,能量越大。
依次治疗全面部,治疗时应避开眼睑,尽量避免遗漏和重复。
治疗结束后,用清水清洗冷凝胶,全面部冷敷20min,结痂部位嘱患者保持干燥,使其自然脱落。
间隔3周后进行第2次治疗。
2.1.2 755nm激光治疗:第2次为患者做755nm激光治疗,治疗前清洁患处皮肤,患者及医护人员都必须戴防护眼镜。
治疗时依据患者皮肤深浅调整治疗参数,一般从低能量做起,肤色深的患者选择低能量,肤色浅的患者能量高出2~4j/cm2。
以患者有轻微针刺感为度,如无任何感觉可增加能量,治疗时光斑不重叠。
术后冰袋
冷敷治疗区30min,照射后皮肤均有轻度发红及轻微的烧灼感,并有可能出现毛囊性风团样疹,短时间内即可自行消失。
治疗3周后,进行下一次755nm激光治疗。
2.1.3 532nm激光治疗:间隔3周后为患者进行532nm激光治疗,患者与医护人员都需戴防护眼镜。
同样根据患者皮肤颜色深浅程度,选择合适的能量密度,垂直照射皮损,光斑重叠不超过10%,治疗后涂红霉素软膏,嘱患者避免沾水,外出时注意防晒,7~14天后痂皮自行脱落,间隔3周后进行下一次532nm激光治疗。
2.2 疗效判定标准:随访1~3个月,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于第5次治疗结束3周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及患者复诊时面部外观情况判定疗效。
痊愈:皮损基本消退>95%;显效:皮损颜色显著变淡或95%≥皮损面积消退>60%;有效:皮损颜色显著变淡或60%≥皮损面积消退>20%;无效:皮损颜色加深或消退<20%[2]。
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同时对患者定期随访,以了解复发情况。
3 结果
3.1 治疗结果:485例患者经过5次治疗,痊愈466例,显效17例,有效2例,痊愈率达96.2%,有效率100%。
其中有88例患者出现色素沉着,3~6个月后色素沉着自行消失。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无瘢痕形成,治疗后皮肤光老化的外观也出现了明显改善,毛孔缩小,皱纹减淡,皮肤纹理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病例随访半年后无复发。
3.2 不良反应: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红肿及灼痛感,经冷敷后缓解。
532nm激光治疗后88例(18.14%)发生色素沉着,未作特殊处理,3~6个月后色素沉着逐渐变淡并消退,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和瘢痕发生。
4 讨论
以往治疗雀斑多采用液氮冷冻、皮肤磨削术、多功能电离子、化学剥脱及co2激光等治疗方法,虽然有疗效,但易留下色素沉着或瘢痕等不足,影响美观。
随着激光技术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和发展,选择性作用理论的提出,对于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被临床应用得到证实[3]。
强脉冲光技术是一种非损伤性皮肤美容技术,特定光谱范围的强脉冲光能穿透皮肤,并被组织中的色素优先选择性吸收,在正常组织损伤较轻的前提下使色素细胞破坏分解,从而达到治疗色斑的目的。
它可以治疗多种皮肤色素性疾病,如雀斑[4],即560~1200nm 的宽光谱强脉冲光穿透皮肤被组织中的色素颗粒及团块优先吸收,由光能转化为热能,使色素颗粒破坏分解,部分表皮脱落,部分由吞噬细胞吞噬转运排出体外。
同时强脉冲光还可以作用皮肤胶原层,利用光热作用和光化学作用,使深层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重新排列组合,使皮肤恢复弹性,光泽度增加[5]。
使用ipl治疗时应注意从低能量开始逐渐升高,治疗后患者雀斑颜色较前变黑说明能量合适。
但因ipl是强光而不是激光,对色素较重的雀斑见效相对较慢,故我们将ipl与 532nm激光、755nm激光联合应用于雀斑
的治疗。
q开关532nm、755nm波长的激光可穿透整个表皮,并且易被黑素良好地吸收,调q技术可使激光仪在极短瞬间释放出峰值功率很高的能量,这样治疗中不会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框架可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在其后的炎症反应过程中,部分色素颗粒随表皮移行至体表被清除,大部分色素颗粒碎屑被巨噬细胞吞噬,经淋巴系统转运,被代谢排出体外。
而被清除了色素颗粒的细胞,可在较完整的细胞框架基础上很快修复。
q开关激光在去除色素的同时,也把瘢痕产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程度,是目前治疗皮肤色素性病变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方法[6],具有波长可选,光斑可调,能量密度可调,定位准确的特点,这样可准确地把握治疗量、治疗深度,不易损伤周围组织和深部正常组织。
采用q开关倍频激光532nm波长,对色素较重的雀斑及眼周或较分散的皮损进行点射治疗,应用强脉冲光及755nm激光对患者面部大面积进行照射,以治疗色素较淡、边界模糊的皮损[7]。
还可治疗患者本身存在的光老化现象,能使患者皮肤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重新排列和再生,恢复弹性,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少皱纹,缩小毛孔,皮肤变得光滑细嫩的治疗效果[8]。
q开关作后续治疗以抑制剩余黑素细胞的活性,提高雀斑的清除率。
三种方法联合治疗应用后不管对分散的皮损,还是色素密集而模糊的皮损,均可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治疗后应防止患者皮损复发,外出涂防晒霜,同时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 e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疗效并降低复发率。
本组资料表明,q开关倍频532nm、755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留瘢痕,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2.
[2]洪霞.lovelyⅱ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7):1133.
[3]刘科峰,王艳君,吴玉强.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403例[j3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6):670-671. [4]kawada a,shiraishi h,asai m,et al.clinical improvement of solar lentigines and ephelides with an intense puised light source [j].dermatol
surg,2002,28(6):504-508.
[5]赵小忠,纪彦林,宋彦哲,等.强脉冲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3,14(6):288-289.
[6]高天文,孙林潮.美容激光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1.
[7]曾维惠,耿松海,王永贤,等.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