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丘区铁路工程弃渣场分类及防护措施

山丘区铁路工程弃渣场分类及防护措施

山丘区铁路工程弃渣场分类及防护措施
山丘区铁路工程弃渣场分类及防护措施

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

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 《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补充规定 【颁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颁布日期】 19931127 【实施日期】 19931127 1993年1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章名】全文 一、关于审批权限问题 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二级乙、丙等以下中医医院审批按原要求执行。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我局将组织必要的抽查复核,抽查结果与原评审结论不符者,将通过复审重新判定其级别等次。 二、关于中医医院级别问题 1(卫生部综合医院与中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同步开展的省、市,应严格按照《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总则第二条的规定,中医医院的级别与同级综合医院相一致。 2(卫生部综合医院没有开展分级管理评审的省、市,中医医院的级别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中医区域规划,比照其他省市情况,合理确定中医医院的级别。 3(确实具备三级中医医院功能和承担三级中医医院工作任务的地市级中医医院,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卫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以进入三级,按三级中医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进行评审。 三、关于各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必备条件

为进一步强化中医医院分级管理的导向作用,各级甲等中医医院除总分达到 规定要求外,在第一评审周期,其门诊中医药治疗率应达到标准,病房中医药治 疗率的得分数分别不应低于应得分的75,。凡此两项指标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全 院总分超过900分以上,也不能评为甲等中医医 院。 以上要求是鉴于试评工作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标值,第二评审周期此标值将 上调。 四、门诊、住院病案检查评分问题 按新颁发的《中医病案书写规范》,我司已制定了新的中医门诊、住院病 案、住院记录的检查评分办法,自93年10月起一律按新制定的“ “中医医院住院病案检查评分方法” 中医医院门诊病案检查评分方法”、 、“中医医院住院记录检查评分方法”执行。(见《细则》5,12、5 ,13、5,14) 五、关于第一评审周期调整有关指标的说明 1(住院病案抽样方法 (1)在第一个评审周期内,只查最近一个年度的病案。要求检查的病案必须覆 盖四个季度。 (2)抽样的病案必须是原始记录,凡是经过重新整理加工的病案不能入选,如 检查时发现,要按有关要求扣分。 (3)各科疾病分析登记表改为按病人出院先后顺序登记。 (4)住院病案抽查的数量:三级医院抽查300份;二级医院抽查 200份。调整后 的各科抽查的病案数如下表:,,,,,,,,,,, ,,,,,,,,,,,, 科别三级医院二级医院,,,,,,,,,, ,,,,,,,,,,,,, 内科 100 80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一、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个人的防护采取分级防护原则。一般分为三级防护,一级防护针对门(急)诊医护人员;二级防护针对进入隔离留观室的工作人员;三级防护针对与病人密切接触、对病人实施特殊治疗的医护人员。下面以SARS为例,介绍医护人员的三级防护。(一)一级防护 1. 适用于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 2. 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或N95口罩)。 3. 每次接触病人后应立即洗手和消毒。手的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其他快速消毒剂(洗必泰、新洁尔灭、75%酒精等)搓揉1∽3分钟。 (二)二级防护 1.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等。 2. 进入隔离病房不须戴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或N95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潮湿时更换;戴手套、帽子、鞋套、穿隔离衣。 3.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洗手和消毒。手的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其他快速消毒剂(洗必泰、新洁尔灭、75%酒精等)搓揉1∽3分钟。

4. 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要戴防护眼镜。 (三)三级防护 1.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2. 除应采取二级防护外,还应当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二、个人防护措施 (一)洗手 洗手是预防感染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二)戴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污染物的操作必须戴手套,以减少皮肤直接接触的机会。 (三)口罩、、护目镜及面罩的应用 为了避免吸入气溶胶和防止患者的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入医务人员眼镜、口腔及鼻腔内,医务人员科戴口罩、面罩及护目镜。口罩应遮住口鼻部,且只能用一次,潮湿后隔离效果差,应及时更换;护目镜每次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 (四)穿隔离衣 在可能接触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渗出物时必须穿隔离衣;进入隔离室的所有人员也必须穿隔离衣。 穿清洁隔离衣的步骤:洗手—穿隔离衣并系好颈后带子及腰带—戴口罩—戴手套。脱清洁隔离衣的步骤:解开腰带—脱手套—洗手—脱口罩—解开颈后带子,并将污染面向里脱下,放入污衣袋内—洗手。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 1.—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2.—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3.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 4.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1.一般防护: 适用于普通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认真执行手卫生。 (3)工作时应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穿工作服。 2.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穿工作跟、隔离衣(一次性)、必要时戴乳胶季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 适用子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一次性)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 4.三级防护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医院感染暴发,你真的了解吗? 1. 专门针对医院感染暴发出台的规范指南有哪些? 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规范重点规范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及组织管理。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本人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本人所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铁路 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 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唯有和铁路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 得当、经济合理。根据有关规、规程对报告的本人写的要求,在不同的 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信息内容和侧重说明有所不同。现就如何本人 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如下说明:1、报告的本人制程序 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 场地质本人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本人写勘察调查结果。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人写工 作应遵循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出现明显常 会出现现场本人录与实验者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通常的本人制处理程序是: (1)外业和试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 随后即进行。首先资讯应检查诸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 否出全,同时可本人制测定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管理成本统计表和勘探 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本人录。这是项 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 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黏 土的,物理出来的塑性指数却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 务和技术要求;勘察场地的位置、形状、大本人;钻孔的布置本人和布 置方针,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 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

三级甲等医院评选标准

三级甲等医院评选标准 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而划分的医院等级之一。三级甲等医院在中国是国家特殊医院以外的最高等级的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九等”的划分等级 中最高的一级。考核的主要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民营医院也可以参与等级评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依照《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中的条例进行判定。 条件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甲等:按分等评分标准获得超过900分为甲等。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1989年11月29日) 一、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原则 对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是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医院分级管理的实质是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的原理,遵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规律与特点所实行的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医院的设置与分级,应在保证城乡医疗卫生网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原则下,由卫生行政部门按地方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来统一规划确定。 二、医院分级与分等 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包括100张。[作者注]下同)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注:实际执行中,一级医院不分甲、乙、丙三等。等的划分是按医院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能力等按1000分计分而划分出来的。)。 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 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建设成绩显著,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和技术设施等,按分等标准综合考核检查达900分及以上。 三级乙等医院 医院建设成绩尚好,其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技术水平、工作质量、技术设施等,按分等标准综合考核检查达750-899分。

(管理制度)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1989年11月29日卫生部发布) 第壹章总则 第壹条为改善和加强医疗卫生工作的宏观管理,调整和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体系,充分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更好地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立医院评审制度。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对医院实行分级管理。 第三条医院的设置和分级,应于保证城乡医疗卫生网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原则下,由卫生行政部门按地方政府“区域卫生规划”统壹规划确定。 第二章医院分级和分等

第四条医院按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壹、二、三级: 壹级医院:是直接向壹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壹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之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第五条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共三级10等。 第六条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壹、二、三级医院之间应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

第三章医院评审委员会 第七条医院评审委员会是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独立从事医院评审的专业性组织。 第八条医院评审委员会分为部级评审委员会、省级评审委员会、地(市)级评审委员会三级。 1.部级评审委员会,由卫生部组织,负责评审三级特等医院,制订和修订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及实施方案,且对地方各级评审结果进行必要的抽查复核。 2.省级评审委员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负责评审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包括计划单列市的二、三级医院)。 3.地(市)级评审委员会,由地(市)卫生局组织,负责评审壹级甲、乙、丙等医院。 各级评审委员会要定期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第九条评审委员会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聘请有经验的医院管理、医学教育、临床、

建设工程规范中英对照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 Filing and Arrangement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of Grain Storehouses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Unified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Composite Steel-Form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f Building Decoration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teel structures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industrial boiler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power convertor equipment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Erection works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Standard for hand-over test of electric equipment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施工及验收规范Erection works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bus-bar device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Erection works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high voltage appliance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water softening and demineralization 室外煤气热力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Code for seismic assessment of outdoor gas and heating engineering facilities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metallic pipeline engineering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precast concrete members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_ Code for planning of urban sewerage engineering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workshop for pig slaughter and segmentation 砌体工程检测技术标准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metallic pipeline engineering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desig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fire communication and command system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erection works of elevators 工业炉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brick works for industrial furnaces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surveying of subway and light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od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手术分级管理规章制度94959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一、手术的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医学管理 定义:本职业暴露的医学管理包括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职业安全知识及处理程序。 为了保护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安全,减少不规范的医疗操作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在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时,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应该坚持采取必要的防护,避免直接接触。 1、暴露部分的处理 医务人员的完整或有破损的皮肤或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溅到时,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水充分清洗被溅到的部位;如果暴露的部位是粘膜(如果结膜、口腔),那么应该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所暴露之处。当医务人员被可能带有血液的器械扎伤或割伤后,应该及时挤压受伤的局部,鼓励出血,同时在流水下,用肥皂清洗伤口,然后在受伤的局部涂上消毒药水。 2、报告 医护人员个人在作好暴露部位处理后,立即、主动向院感科报告,以便尽早征求专家对该次职业暴露的处理意见。报告的要点包括:暴露的日期及时间;暴露发生的过程;暴露的严重程度;暴露源病人的情况;暴露的工作人员身体状况。 3、评估 处理职业暴露的专业人员通过上述信息,明确了暴露的种类、体液类

型和暴露的体液量、暴露源的现状、暴露者的易感性,评估该次暴露造成暴露者发生传播危险性的大小,作出暴露者是否有必要采取预防性用药的决定,以及使用基本或强化暴露后预防性治疗方案(PEP),具体用哪些药。 4、实施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PEP) 一旦决定实施PEP,原则上越早开始预防效果越好,最好在暴露后1-2小时之内开始。 5、随访 不论暴露者个人有否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PEP),院感科都应该对暴露者进行定期血清学随访。 6、咨询和健康教育 不管暴露者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PEP),院感科都应该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缓解其心理压力,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防止进一步播散。 二、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1、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①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②脱去手套手后立即洗手; ③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

岩土分类标准和地质勘察局部修订条文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局部修订条 文 一.《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 1、1.0.2 原条文(略) [补充说明]本条条文说明修改为:“本标准所涉及的是自然的、未经人工开采或加工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岩土”。删去“不包括人工开采的块石、料石,或经人工筛选的各种砂料、土料等,也不包括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 2 、4.1.5 一般土按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补充说明]新增条文 该条为本次修订新增加内容。岩土分类标准与路基填料在“一级定名”上进行了统一。 3、4.1.6 当碎石类土和砂类土中的黏性土含量超过25%时,应注意黏性土含量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补充说明]新增条文 4、4.2.1 土的颗粒分组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 土的颗粒分组

[补充说明]表中对圆砾(或角砾)与卵石(或碎石)之间的分界粒径进行了修订。 4、4.2.2 碎石类土根据土颗粒的形状和级配的划分,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 碎石类土的划分

[补充说明]本条根据修订的4.2.1条土颗粒粒组划分的情况,对卵石土(或碎石土)、粗圆砾土(或粗角砾土)、细圆砾土(或细角砾土)的定名做了相应的修改。 5、4.3.7条原“表4.3.7-1 多年冻土的分类”最后一栏“含土冻层”应改为“含土冰层”。 [补充说明]本条是对原条文的修改 根据冻土的名词术语,将“含土冻层”改为“含土冰层”。 6、附录A 路基填料分组 A.0.1 一般土作为路基填料时,可按土颗粒的粒径大小分为巨粒土、砂类土和细粒土。 A.0.2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A.0.2进行分组。 表A.0.2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

宠物诊疗机构分级管理办法(稿)

宠物诊疗机构分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宠物诊疗机构管理,规范宠物诊疗行为,保障宠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宠物诊疗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诊疗活动的宠物诊疗机构,应纳入宠物医院分级管理,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获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宠物诊疗机构应到中国兽医协会进行登记。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宠物诊疗机构,是指以伴侣动物为主要诊疗对象的动物诊疗机构。 第五条农业部委托中国兽医协会负责全国宠物诊疗机构的分级管理工作。 中国兽医协会成立宠物诊疗机构等级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国宠物诊疗机构的等级评审工作和《宠物诊疗机构分级评审标准》的修订工作。 第六条中国兽医协会对参与分级的宠物诊疗机构实行分级管理。按照建设水平、诊疗水平和管理水平等将宠物诊疗机构划分为甲级一等宠物医院、甲级二等宠物医院、乙级一等宠物医院、乙级二等宠物医院和宠物诊所五个等级。 第二章等级评审 第七条宠物诊疗机构根据《宠物诊疗机构分级评审标准》自查后向中国兽医协会提出分级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宠物诊疗机构分级申请表; (二)动物诊疗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四)宠物诊疗机构室内平面图和科室布局图; (五)宠物诊疗机构院长(所长)的兽医专业学历证书; (六)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的执业资格证书、工作简历和聘用证明; (七)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规程的目录及文本; (八)医疗设备清单。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宠物诊疗机构分级申请,不予受理:(一)申请材料存在违法违规的; (二)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的; (三)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在规定期间内未补正的; (四)不予受理的其它情形。 第九条中国兽医协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决定受理的申请材料送至宠物诊疗机构等级评审委员会进行等级评审。 第十条等级评审委员会按照《宠物诊疗机构分级评审标准》对申请单位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审查,并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0个工作日内作出评审结论,报送中国兽医协会。 第十一条中国兽医协会自收到评审结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向申请单位出具评审结论。 第十二条申请单位应自收到评审结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兽医协会提出书面意见。对评审结论有异议的,可在1个月内向中国兽医协会申请复审,复审只限1次。 第十三条中国兽医协会对通过等级评审,且对评审结论无异议的宠物诊疗机构进行为期20日的网络公示。公示有异议的,由等级评审委员会组织复审,并于20个工作日内将复审结论报送中国兽医协会;公示无异议的,由中国兽医协会为其颁发全国统一格式的等级证书和牌匾。 第十四条中国兽医协会按年度公布获得等级证书的宠物诊疗机构名单,并报农业部备案。

中国医院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医院等级划分标准 一、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包括100张。)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经营的民办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二、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注意: 1、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实际执行中,一级医院不分甲、乙、丙三等。等的划分是按医院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能力等1000分计分而划分出来的。 2、还有一些私人诊所,或门诊。(三级特等医院的标准医院对建设成绩卓著。其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行列。部分专业能体现国际或当代医学发展水平,完全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的要求,另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a. 各临床学科综合水平在国内处领先地位,能接受其他三级医院的转诊。 b. 至少一个以上重点专科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具有一定影响。 c. 具有与世界卫生组织或国外学术机构合作的学术中心。 d. 在同一评审周期内,承担2-3项部级以上科研究项目,至少获一项二级以上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e. 能培训主治医师以上的进修人员,并具备培养博士和博士后的能力。 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新医改中强调了基层等社区医院的作用。同时完善了大医院技术指导小医院的制度。 三级特等和三级甲等是等级医院中最具权威的医院,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特等医院,像同仁,协和这样的大医院目前都还不是。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医保网上可以看到“医院等级”为“三级合格”的现象,原因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医院分一二三级,三级甲等是最好的医院,例如协和,同仁都是三甲.三级合格是医疗条件符合三级医院水准,但技术和设备有一定的不足,一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原则43202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隔离预防工作,控制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隔离预防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我院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根据不同服务场所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一、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二、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分诊台的护士可以不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三、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穿工作服、隔离衣、必要时穿鞋套。 4、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四、三级防护:适用于为传染病(含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对感染性病例进行有创操作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五、穿脱防护用品应遵循标准操作流程。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3、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六、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4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用。 4、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5、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院感部 2015年7月1日

3工程试验理论题库(单选题253题)

三、单选题(253题) 1.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中应力松弛性能试验期间,试样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士2℃内。试验标距长度不小于公称直径的( D )倍。 A 30 B 40 C 50 D 60 2. 铁路混凝土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C )之前不得受冻; A.60%; B.50%; C.40%; D. 30% 3.TB10424-2010规定混凝土中三氧化硫的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C)。A.1.0%; B.2.0%; C.4.0%; D. 5.0% 4.《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2005要求在混凝土搅拌站连续作业时,其配料精度总合格率不小于(D )。 A、60% B、70% C、80% D、90% 5.沥青针入度试验的标准试验条件是( B )。 温度1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 温度2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 温度15℃、荷重50g、贯入时间5s 温度25℃、荷重50g、贯入时间5s 6.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在温度为(C)℃,湿度为(C)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A、20±1℃,90 B、20±3℃,95 C、20±2℃,95 D、20±5℃,90 7.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中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直径下限,从14mm延伸至(C)。 A 8mm B 10mm C 12mm D 16mm 8.GB 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删除了(A)牌号和规格的钢筋。 A HPB235 B HRB335 C CRB335 D HPB300 9.TB/T2897-1998《铁路碎石道床底碴》中规定,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C)%。 A 10 B 8 C 12 D 14 10.用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时,如果标定的橡胶片滑动长度小于126mm,则测得的沥青路面的BPN值比实际值(A)。

2018年度医院等级医院评审考核奖惩l办法

*- 2018年医院二甲复评考核奖惩办法 二甲复评工作将是我院2018年工作中心,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行政效能,预防和纠正影响医院二甲复评工作的各项消极行为和不作为现象,确保各项评审工作任务顺利推进,最终促使我院顺利通过二甲复评工作,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考核奖惩办法。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奖励与问责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岗必有责,权责对等。对评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显著成绩的科室及个人予以嘉奖,对工作配合不力、责任心差、影响评审结果的科室及个人予以问责处罚。 (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严格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依据《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分级考核、奖惩兑现。 (三)每分必争,失分必罚。在医院组织的日常督导检查、各阶段大型自查、邀请院外专家督导检查以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等级评审检查活动中,因主观因素造成的失分,追究科室和当事人的全部责任;因客观因素造成的失分,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科室和当事人的部分责任。 二、考核程序 1、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评审办对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完善《任务分解表》,并根据评审工作推进时间节点,制订全院性月进度工作计划表。 2、各部门(科室)对照《任务分解表》和月进度工作计划表,制订本部门(科室)月工作任务计划表,交评审办备案。 3、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每月至少一次)组织专班根据《任务

*- 分解表》,结合月工作任务计划表对各部门(科室)进行现场检查评分(占比60%),评审办每周不定期进行督查(包括评审工作员工参与配合度、条款推进情况、持续改进结果、科室或部门的目标管理等等)并记录(占比40%)。 4、评审办将各科室(部门)的定期现场检查结果和不定期督查情况汇总进行评价并按百分制进行排序。 三、奖惩措施 (一)奖惩方式 1、奖励:分为通报表扬、颁发奖金、评优晋升优先等。 2、惩处(问责):分为警告、通报批评、扣罚工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降级、免职、撤职等。各类惩处兑现到科室层面,由科室根据相关人员责任大小(主要责任和管理责任),在科室内部绩效分配上执行和体现,分管院领导负管理连带责任。 3、执行程序:每月考核后由二甲办(质控办)将百分比考核结果及奖惩建议报医院“二甲”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执行。需要行政问责的由纪检监察室调查核实后,报院两委研究后进行行政问责。 (二)奖励措施 1、对每月综合考核得分80分以上的科室(部门)进行排名,第一名奖励10000元,第二名奖励6000元,第三名奖励3000元。给予分管领导适当奖励。 2、每月经院科两级督导员提名(每人最多提名1名),对表现优秀的员工10名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每人1000元的奖励。获得3次以上奖励的员工,年度评优授予“评审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3、科室奖励由科室(部门)由科室或部门负责人主持奖励分配,分配依据是员工参与二甲工作的积极性、贡献、加班情况、应知应会及其它工作完成情况,严格禁止平均分配。奖励分配结果报二甲办(质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暂行

河北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各级医院和医师的手术管理,规范各级医院开展手术的范围,明确各级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权限,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河北省医院管理评价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分级管理和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规范。 一、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一)甲类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二)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三)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四)丁类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任职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

岩土定名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一、土的分类 (一)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6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粗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细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5.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6.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8.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9.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10.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1.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2.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二)、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 (三)、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

——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 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50% 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 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 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 稍湿—天然含水率w<20% 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 饱和—天然含水率w>30% (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 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2.中密—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不剧烈,孔壁常有坍塌现象,需跟管钻进。 3.稍密—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剧烈,孔壁较易坍塌,需跟管钻进。 4.松散—钻进较容易,给进稍有震动,孔壁严重坍塌,必须跟管钻进。 (2)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 密实(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 注:无“松散”之描述法。 二、土类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一)黏性土、粉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1.土的名称: 黏土:塑性指数I p>17 粉质黏土:塑性指数10<I p≤17 粉土:塑性指数I p≤10,且粒径Φ>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的土)等; 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 3.黏性土的塑性状态、粉土的潮湿状态,成层性,质地强度: 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分为坚硬(液性指数I L≤0),硬塑(液性指数0<I L≤0.5),软塑(液性指数0.5<I L≤1),流塑 (液性指数I L>1); 粉土的潮湿程度分为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20%≤w ≤30%),饱和(w<30%);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密实(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 4.夹杂物:成分,含量百分比,粒径,形状等;无夹杂物则描述土质均一或质纯; 5.其它:如搓条,滑腻感,斑纹,干裂,虫孔,嗅味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