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功力训练部分专用器械:
- 格式:doc
- 大小:19.97 KB
- 文档页数:11
武馆训练设备武馆训练设备是武术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可以帮助武术学员提升技能、增强体能和改善身体素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武馆训练设备以及它们的作用和用法。
首先,武馆中常见的训练设备之一是沙袋。
沙袋是一种用来练习拳击、踢腿等技术的训练器材,可以帮助武术学员提高力量和速度。
在使用沙袋时,学员可以通过练习不同的拳法和踢法来提升技术水平,同时也可以锻炼肌肉和身体协调性。
另外,对于初学者来说,沙袋还可以帮助他们磨练拳法和踢法,提高手脚的灵活性和准确度。
其次,武馆训练设备中常见的还有哑铃和杠铃。
哑铃和杠铃是用来进行力量训练的器材,可以帮助武术学员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通过哑铃和杠铃训练,学员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群,提升整体身体素质。
在使用哑铃和杠铃时,学员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重量和训练方式,同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避免受伤并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此外,武馆中常用的还有倒立器。
倒立器是一种用来进行倒立训练的设备,可以帮助武术学员增强脊椎肌肉力量,改善脊椎生理曲度,促进脊柱健康和身体平衡。
倒立训练有助于减轻腰椎和颈椎的压力,调节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腰背疼痛和颈肩僵硬等问题。
同时,倒立训练还可以锻炼学员的求生本能和平衡感,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总的来说,武馆训练设备在武术训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员全面提升技能、增强体能和改善身体素质。
不同的训练设备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用法,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训练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进行训练。
在进行训练时,学员需要注意安全和正确的姿势,避免受伤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通过持续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学员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武术水平,实现自我突破和进步。
希望本文介绍的武馆训练设备对您有所帮助。
黄龙脱甲鞭杆鞭杆,其实就是三尺多长的短棍(甘肃人一般叫“三尺五”),长短粗细因练习者之高矮胖瘦与膂力大小而定,通常用质地坚实、弹性较佳的白腊木制成。
在甘肃武山、甘谷、秦安等地,也有用产于当地的栒子木、六棱木、千层木、狗骨木等硬杂木制做鞭杆的习惯。
由于木质不同,材料各异,这些鞭杆在习练者手中便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与外观,既是武术器械,又是工艺精品,令人爱不释手。
当然,也有个别人用铜、铁、钢等金属制做鞭杆,以提高力量、增加功力。
鞭杆,是华夏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株珍贵奇葩,主要流传于西北甘肃与华北山西一带,尤以甘肃陇南地区与兰州地区最为盛行。
甘肃鞭杆套路繁多,技法丰富,有着一套十分完备科学的训练体系,光各种鞭杆套路就有百余种之多。
这种浩繁的鞭杆体系,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武术界素有“东枪西棍”之说。
黄龙脱甲鞭杆,简称黄龙鞭杆,是西北疯魔棍体系中比较古老的一套传统鞭杆。
此鞭杆由“哥老会”反清义士、甘肃庆阳人杨怀洲(1868-1940年)大师在清末(1892年后)避祸于兰州五泉山二郎岗世侄张新桥(1878-1947年)家后首次传予张新桥等人,张新桥后来又传其子张润恒、其侄张丙辰、弟子李永成等。
张丙辰、李永成二人合传李永成侄子李春钦,李春钦传五延龄,王延龄传车星辰,车星辰传山西万荣武银刚,现已传至第七代。
此鞭杆主要有劈、犁、攉、扎、扭、扣、飞、提、滚、拨、摞、搅、砸、搬、扫、卷、格、戳、挑、挂、撅、点、穿等多种技法。
练习时把法多变,步法灵活,高低起伏,左右辗转,以身带杆,劲整力猛。
观之大开大合,起落急速,步活势烈,气势剽悍。
此鞭杆套路不长,短小精悍,布局合理,简洁明快,每招每势非打即防,毫无花法,是一套十分优秀的传统鞭杆套路。
现将其练用之法公诸武林,但求一引玉之砖足矣。
黄龙脱甲鞭杆口诀1.搬砸攉挑连环嘉,攉挑点扎换把砸。
扭扣飞提劈犁戳,滚格拨摞显神奇。
2.脱甲法,打得凶,劈砸搬挑梢把同。
上打雪花盖顶,下打枯树盘根。
中华武术的武器和器械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拳法、腿法和套路,还包含了独具特色的武器和器械。
这些武器和器械不仅在实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武术表演和训练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华武术武器。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太极剑、太极刀、双节棍、三节棍、九节鞭、大刀、双刀、长枪、短棍等。
这些武器各具特色,不仅有助于提高武术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还能够锻炼出武术者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素质。
太极剑是以太极拳的理论为基础,运用剑的特点练习而成的武器。
太极剑在动作上注重剑意的灵动和柔韧,提升了武术者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度。
太极刀则是中国传统的单手武器,与太极剑一样,动作流畅,内含丰富的太极拳理念。
双节棍在武术中较为常见,使用的动作独特多变,可以练习出极强的腕臂力量和灵活性。
三节棍则是三段相连的节棍,需要高超的技巧才能灵活运用,能够练习全身的力量和协调性。
九节鞭则是以柔为主,能锻炼出灵敏的手腕和协调的动作。
大刀和双刀在实战中非常实用,通过刀法的练习,武术者可以提高对抗敌人的能力,锻炼出勇猛果敢的品质。
长枪则是一种远程武器,需要注重战术和攻防的协调,能够提高武术者的冷静和应变能力。
短棍,则是一种灵活的武器,能够练习出快速反应和灵敏运动的技巧。
除了武器,中华武术还有许多特殊的器械,如练习桩、练字、铁腕套等。
练习桩是练习内力的一种器械,通过站桩可以提高武术者的体能和内力。
练字则是练习书法的一种器械,通过练习字体可以提高武术者的专注力和意志力。
铁腕套则是一种训练手腕力量和韧性的器械,通过练习可以提高武术者的手腕力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武器和器械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不仅可以提高武术者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出勇猛果敢、灵敏协调的品质。
武术者在练习武器和器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力量的控制,才能发挥出武器和器械的最大作用。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热爱中华武术,这种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全国武术锦标赛自选枪内容
全国武术锦标赛自选枪的内容可以多样化,以下是可能的自选枪项目:
1. 陈式太极枪:陈式太极拳的一种扩展武器,注重身法和技击中的力发。
2. 武术长枪:古代兵器之一,具有长杆和锋利的枪头,技击远距离敌人。
3. 南刀枪:主要特点是枪杆短而有弹性,可以迅速攻击和防御。
4. 铁牛角枪:源于古代少林寺武术,枪头呈牛角状,技击力量强劲。
5. 戟枪:古代兵器之一,由长枪和斧子组成,具有攻击和防御双重功能。
6. 钢叉枪:兵器长度适中,既可以近身战斗,也适合远距离技击。
7. 短枪:长度较短,注重迅速的攻击和防御。
8. 战戟:由长柄和宽大刀片组成的兵器,具有独特的攻击方式。
以上仅是一些可能的自选枪内容,实际比赛可能会根据不同赛
事和组别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参赛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技巧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自选枪项目参赛。
配合类拓展项目:齐眉棍作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形式,武术已经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和拓展项目来帮助自己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稳定。
在这些运动和拓展项目中,齐眉棍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为流行的选择。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齐眉棍,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健康和幸福。
一、什么是齐眉棍齐眉棍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器械,通常用于练习棍术。
它的长度大约为1.3米,重约600克。
在武术中,齐眉棍通常被用来练习长拳和太极拳等各种套路和动作。
此外,齐眉棍也被广泛用于表演和比赛。
二、齐眉棍的好处1. 锻炼身体素质齐眉棍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自己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和姿势,这需要我们的身体能够快速适应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同时,齐眉棍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从而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
2. 提高专注力齐眉棍的练习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
当我们拿起齐眉棍时,需要聚精会神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器械本身和我们的身体上。
这可以帮助我们锻炼专注力和冷静思考能力,从而使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加高效和出色。
3. 减轻压力齐眉棍的练习还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和释放紧张情绪。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身心协同配合,集中精力,这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烦恼和忧虑,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轻松。
实际上,很多人发现齐眉棍练习可以带来类似冥想的效果,从而达到健康和平衡。
三、如何进行齐眉棍练习1. 学习基础技术齐眉棍的练习需要我们先学习一些基本的技术和姿势。
这包括正确的握棍方法、立正站姿和基本的运动技巧等。
在掌握了这些基础技术之后,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难度和挑战性。
2. 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在练习齐眉棍时,我们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练习。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棍法,同时提高练习效率。
3. 寻找合适的练习场所在练习齐眉棍之前,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所。
体育教学用武术器械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内涵。
在体育教学中,武术器械的运用为教学增添了丰富性和趣味性。
常见的体育教学用武术器械包括刀、剑、棍、枪等。
刀,以其刚猛有力的特点著称。
在教学中,使用的武术刀通常具有一定的重量和长度,适合初学者练习基本的刀法动作,如劈、砍、撩等。
剑,则以其轻盈灵活而受到喜爱。
剑身细长,剑法多变,如刺、点、挑等动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棍,是一种较为普及的武术器械。
它取材方便,使用简单。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棍法的练习,如扫、拨、戳等,可以增强学生的手臂力量和身体的平衡能力。
枪,素有“百兵之王”的美誉。
其长度较长,枪法复杂,如扎、挑、崩等动作,对学生的身体控制和力量运用要求较高。
在选择体育教学用武术器械时,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器械的材质应坚固耐用,同时避免过于锋利或尖锐,以防造成意外伤害。
例如,一些塑料或橡胶材质的武术器械,在保证一定硬度和质感的同时,降低了受伤的风险。
而且,器械的尺寸和重量也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身体条件。
对于小学生,应选择较小、较轻的器械,便于他们掌握和操作;而对于中学生或大学生,可以逐渐增加器械的难度和重量。
除了安全性,器械的质量也不容忽视。
优质的武术器械手感舒适,工艺精细,能够提升学生的使用体验,也更有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
此外,教学用武术器械的外观设计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色彩鲜艳、造型美观的器械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武术器械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每种器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的动作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作规范和安全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例如,在进行刀术教学时,教师先示范基本的刀法动作,如正劈刀、斜劈刀等,让学生观察动作的起止点、发力点和身体的配合。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个指导,确保每个学生的动作准确无误。
武术器材简介:武术器材,主要由古代兵器演化而来。
古代兵器除用于实战外,大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用于演练、防身或健身,特别是在火器出现以后,更是如此。
有些古代兵器,例如蒺藜等,因不便于演练而不能发展成武术器械。
相反,有些武术器械,如“峨嵋刺”等,只是为了充实演练内容,而采用了民间流传的器械。
武术器械分类一、长兵械1.朴刀 2.象鼻刀 3.双手带4.春秋大刀 5.长杆尖大刀 6.青龙偃月刀7.龙头状元刀 8.三尖两刃刀 9.乾坤日月刀10.枪 11.龙枪 12.凤枪13.拐枪 14.抓枪 15.线枪16.锥枪 17.棰枪 18.铁枪19.旗枪 20.梭枪 21.花枪22.拐刃枪 23.拐突枪 24.短刃枪25.短锥枪 26.单钩枪 27.双钩枪28.板门枪 29.鸦项枪 30.蒺藜枪31.九曲枪 32.三眼枪 33.雁翎枪34.虎牙枪 35.梨花枪 36.环子枪37.透甲枪 38.火焰枪 39.金钱枪40.蛇镰枪 41.铁构枪 42.欺胡大43.巴尔恰 44.留客住 45.竹条镖46.大鹏鸟枪 47.捣马突枪 48.十字镰枪49.太宁笔枪 50.苗族村枪 51.太极大枪52.伞头蛇尾枪 53.三尾短标枪 54.少林挠钩枪55.双头钩镰枪 56.蛇矛 57.双头蛇矛58.戈 59.少林戈 60.青龙戟61.三戈戟 62.九曲戟 63.典韦戟64.月葫戟 65.钩镰戟 66.方天画戟67.少林蛇尾戟 68.殳 69.战国殳70.少林殳 71.齐眉棍 72.夹刀棍73.连珠棍 74.梢子棍 75.两头梢子棍76.龙棒 77.杵棒 78.马棒79.抓子棒 80.狼牙棒 81.牛头杆棒82.拦马橛棒 83.带矛狼牙棒 84.武当玄武棒85.行者金箍棒 86.锚斧 87.月牙斧88.凤头斧 89.鱼尾斧 90.鳌头斧91.长柯斧 92.宣花斧 93.矬子斧94.车轮斧 95.钺 96.对钺97.套钺 98.铲钺 99.降魔钺100.月上钺 101.双手钺 102.马叉103.火叉 104.飞叉 105.叉杆106.苗叉 107.三头叉 108.龙须叉109.牛角叉 110.三股叉 111.四平叉112.五股钢叉 113.抱头钢叉 114.捻军铁叉115.少林独股叉 116.笔挝 117.鹰爪118.朝天爪 119.金龙抓 120.笔砚抓121.金瓜锤 122.悬星锤 123.朝鲜打糕槌124.燕子 125.燕咀 126.金牛127.雷震 128.阴阳 129.夜战130.风翅 131.九曲 132.五齿133.元宝铁 134.梅花镏金 135.风翅镏金136.燕翅镏金 137.齿翼月牙 138.九齿迎风139.沙氏燕子 140.长铲 141.月牙铲142.金钟铲 143.葫芦铲 144.凤翅铲145.槊 146.掌槊 147.禹王槊148.枣阳槊 149.混唐槊 150.护手槊151.少林长槊 152.响钯 153.拍钯154.六齿钯 155.七星钯 156.排耙木157.九齿钉钯 158.雁镰 159.手镰160.清代镰 161.少林长镰 162.劈水亮银錾163.少林劈雷錾 164.狼筅 165.牛角166.判官笔 167.齐头 168.铁莲花169.避云锄 170.日本 171.刺天皇172.朝天镫 173.八岔树 174.少林铁板175.天罡拦面叟 176.天荷凤尾镡 177.壬九夺命丧178.八能九环禅杖 179.双月捧镫状元笔 180.少林八宝避云伞 181.双棍 182.连珠双棍 183.太极扎杆184.双头双枪 185.拦马双橛二、短兵械1.汉刀 2.苗刀 3.菜刀4.戒刀 5.鱼鳞刀 6.鬼头刀7.雁翎刀 8.砍马刀 9.龙鳞刀10.滚珠刀 11.鱼头刀 12.三环刀13.云头刀 14.柳叶刀 15.浪花刀16.太极刀 17.八卦刀 18.九环刀19.三环尖刀 20.五齿九环刀 21.金挝钜齿刀22.护手狼牙刀 23.侠家单剑刀 24.苗族尖刀25.壮族齿刀 26.景颇长刀 27.彝族短体插刀28.越剑 29.古龙剑 30.七星剑31.龙泉剑 32.鱼藏剑 33.蛇形剑34.彝族波形剑 35.镰斧 36.峨眉37.钩镶 38.少林金钩 39.铁鞭40.方节鞭 41.太师鞭 42.秦家鞭43.雷神鞭 44.蛇形鞭 45.尉迟恭鞭46.袖锏 47.龙头锏 48.狼牙锏49.混元锏 50.方楞铜锏 51.棒槌52.五星骨朵锤 53.蒺藜骨朵锤 54.鞭杆55.太极棒 56.柯藜棒 57.护手狼牙棒58.丁字拐 59.二字拐 60.刀枪拐61.上下拐 62.十字拐 63.孙膑拐64.钩镰拐 65.鸳鸯拐 66.少林牛头拐67.灵牙杖 68.达摩杖 69.少林龙头杖70.少林灵云杖 71.铁扇 72.天罡劈水扇73.武当太极金扇 74.草镰 75.镰76.鸡爪镰 77.并头镰 78.风车镰79.马牙刺 80.蜈蚣刺 81.乾坤圈82.跨虎篮 83.镏 84.马架85.板凳 86.铁笛 87.铁箫88.铁齿 89.铁镐 90.铁棱91.铁算盘 92.铁扫帚 93.铁如意94.铁琵琶 95.阴阳钟 96.量天尺97.龙头船 98.独脚铜人 99.吕祖金锥100.傣族铁齿 101.护身金佛 102.铜头铁身娃娃槊三、双兵械1.月牙刀 2.麟角刀 3.镔铁双刀4.别离双刀 5.蝴蝶双刀 6.鹿角双刀7.乾坤日月轮刀 8.双凤日月追魂刀 9.龙凤双剑10.四门九指剑 11.双马戟 12.回族双戟13.少林双戟 14.双斧 15.双板斧16.风头双斧 17.子午钺 18.护手钺19.金钱钺 20.双手钺 21.蛇形钺22.龙行双钺 23.子午鸳鸯钺 24.鸡爪鸳鸯钺25.少林护手双钺 26.八卦子午鸳鸯钺 27.八卦鸡爪鸳鸯钺28.梅花钩 29.蜈蚣钩 30.鹿角钩31.双镰钩 32.虎头双钩 33.凤翅双钩34.双鞭 35.双侠鞭 36.竹节双鞭37.清代双锏 38.少林双锏 39.凹面双锏40.布依双锏 41.立瓜锤 42.卧瓜锤43.雷公锤 44.螺丝锤 45.霸王锤46.卧瓜铜锤 47.护手六棱锤 48.八棱紫金锤49.武当双木槌 50.双挠爪 51.虎爪双抓52.少林追魂铲 53.武当自然双铲 54.京城荷叶双铲55.男女童子槊 56.苏勒拐 57.葫萍拐58.鸭子拐 59.双短拐 60.丁字双拐61.牛心双拐 62.孙膑双拐 63.浮萍双拐64.八角双拐 65.牛心里拐 66.少林转堂拐67.少林沉香拐 68.少林乾坤双杖 69.少林分水双錾70.双圈 71.袖圈 72.乌龟圈73.乌鳌圈 74.少林如意圈 75.日月乾坤圈76.日月风火圈 77.少林日月乾坤圈 78.双轮79.少林五行轮 80.风火双轮 81.火焰风火轮82.挎虎拦 83.跨虎双拦 84.手刺85.月牙刺 86.峨眉刺 87.三星刺88.双轮刺 89.鹿角刺 90.三星针91.八卦龙形针 92.高祖太阳针 93.判官双笔94.状元双笔 95.龙凤日月双笔 96.双手镰97.鸡爪镰 98.鸡刀镰 99.获手师100.双铁尺 101.少林双橛 102.羊角双橛103.太极图 104.九龙套 105.五合掌106.子午钉 107.金刚凿 108.日月牙109.日月魂 110.双钹 111.铁筷子112.点穴针 113.宫天梳 114.铁拳窝115.双迎刷 116.僧鞋 117.铁印118.鸳鸯手盔 119.少林宝镜 120.双钵121.日月双 122.闭血鸳鸯铎 123.闭血鸳鸯幡124.闭血鸳鸯 125.鸡爪阴阳锐 126.莲花夺命钎127.千里追凤鹤 128.护手双狼牙棒四、软兵械1.双头链子枪 2.链子剑 3.两节棍4.手梢子 5.三节棍 6.少林童子棍7.铁链夹棒 8.龙头杆棒 9.银丝鹿角棒10.独角椎 11.三仙叉 12.剑鞭13.三节鞭 14.九节鞭 15.筒子鞭16.虎尾鞭 17.赶山鞭 18.龙梢鞭19.西域鞭 20.蛇形软鞭 21.少林钩鱼鞭22.廿四节麒麟鞭 23.廿四节赫铃鞭 24.廿八节窜宫鞭25.卅六节天罡鞭 26.十三节蛇骨鞭 27.十三节麦骨响铃鞭28.大流星锤 29.双流星锤 30.亮银链子锤31.棱角流星 32.彝族流星 33.狼牙球34.锚抓 35.双飞抓 36.少林滚龙掌37.少林大铁锚 38.蛐蜒 39.梢锤四节40.爝 41.绳镖 42.双头镖43.绳索 44.山河带 45.蒙仙网46.串珠 47.拂尘 48.铁莲花49.血滴子 50.阴阳扁 51.龙须钩52.呜喽嘟 53.藏族白嘎五、暗兵械1.飞镖刀 2.单指剑 3.三指剑4.匕首 5.袖圈 6.飞叉7.飞铊 8.飞爪 9.鞭铊10.有尾飞铊 11.飞锤 12.双飞挝13.铁蛤蟆 14.铁蒺藜 15.铁鸳鸯16.梅花针 17.点穴钉 18.锥镖19.鸳鸯镖 20.燕子镖 21.柳叶镖22.金钱镖 23.蝙蝠镖 24.四刃镖25.旋风镖 26.雪花镖 27.枣仁镖28.三星镖 29.七星镖 30.八刺镖31.仁者镖 32.四尖四刃镖 33.少林亮银镖34.袖箭 35.袖内箭 36.梅花袖箭37.摔手箭 38.卖眉弩 39.少林低头弩40.点穴针 41.飞腿踢针 42.掌心雷43.四门张 44.铁橄榄 45.崩龙袖锤46.少林金钗 47.双头判官笔 48.飞蝗石49.布依飞石 50.游球 51.排鞋针52.铁弹弓六、御射兵械1.弓 2.弓袋 3.弩 4.三弓床弩5.弹弓 6.弹丸 7.矢8.箭桶 9.火龙出水 10.长牌11.藤牌 12.竹立牌 13.龙头盾牌14.狮头盾牌 15.虎头盾牌 16.少林盾牌以上内容由聚点帮定州武术器材整理提供!。
武术名词解释器械
器械是指在武术运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或武器,包括但不限于刀、枪、剑、棍、鞭、锏、锤、钯、槊、叉、戈、戟、钩、斧、钺、铲、挝、拐、鞭杆、圈、匕首、峨嵋刺、弓箭、弹弓、盾等。
武术器械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各具特色。
不同的器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情境。
在武术训练中,器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器械训练,可以提高武术爱好者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对器械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防护能力。
武术器械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现代,武术器械的训练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了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育运动。
中国传统武术功力训练部分专用器械:传统意义上的功力训练,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力做基础,不然,练习时会很费力的,我说的传统意义,并不是现在流行的那些个什么散打,拳击练习用沙包,速度球什么的,而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功力器械,具体有下面几种:1.练习前发力的挡板,就是靠墙埋一块一个高、厚度约在5公分的木板,离墙大约一横砖的距离,然后,用双手作虎扑式前发力,随着功力提高,板可能会变得有点软了,这时,就在板后加砖,日积月累,功力会大大提高的2.抖大杆,这是练习横发力的,大杆的长度最好在3-4米,粗约一握,白腊的最好,实在找不到的话,竹杆也能凑和着用3.揉球,球用石头的或者铁的都无所谓,大小在一个篮球左右吧,关键是揉的方式,把球摁在墙上用手控制着去揉,注意事项是那个“摁”字,别变成托着球了,那就不叫揉球了,那叫举重4.掷三角包,三角包最好是两个人一起,你扔过来,我扔过去,此功大长腰腿之力5.拧千斤棒,这个最简单了,一个长30公分,一握粗的短棒,居中钉一个钉子,在钉上拴一个尼龙绳,绳长比手臂前平举稍长,另一头系两块青砖或者哑铃,然后,双手前平举,慢慢将系绳子的短棒绞起,绳绞到头后,再慢慢往回绞,力尽为止,大长指掌功力以上几种,都是古传功力的练习方法,只需坚持数月,即可使自己的功力大长,但前提是,你要先掌握正确的发力方式,不然效果事倍而功半。
李连杰早期的功力训练:视频来自:新浪视频9传统武术基本功力训练之-----石锁练石锁是传统运动项目,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是古代习武之人以及军人锻炼臂、腕、腰、腿等部位力量的一种方法,后广泛流传于民间,玩石锁花样、技法很多,如推磨、招财进宝、猴子戴帽、喜鹊登梅、雪花盖顶、二郎担山等几十套,石锁表演讲究高、飘、正、稳、活,表演者的身形、步伐及腾挪、躲闪、抛接等技巧的掌握都非一日之功,多人表演时更要讲究默契配合。
视频来自:ku6视频武术的桩功中国武术讲究桩功,站桩的过程是求“形正、劲整的过程,也是增长力量、磨练意志的过程,还是逐渐学习和掌握拳术要领的过程。
所以初学时要多站桩,以便打下扎实的基础。
站桩也是练习内功的方法。
所谓内功就是练内的功夫,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的内功,内功是为自己拳种的技术服务的。
形意拳内功有一整套功法,通过内功的联系可以使技术更快地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内功的练习,可以使自己身体强壮,达到养身健身的目的。
只有有了强壮的身体,才能使武术技术更上一层楼。
长期练习内功能促进人境界的提高。
武术的桩功,既是筑基的功夫,又是登堂入室,步入高级阶段的高级功法。
练好武术,必须从桩功开始。
桩功就是向地下打桩筑基,也像栽树一样,可以落地生根。
中国人讲究天人台一,把自然界中的这现象,引用到武术练功当中,就把武术的基本功训练称作桩功。
从人体的健康保健角度看,腿是人体的根基,人老腿先老。
腿部的肌肉力量强壮,人的心肺功能也好,身体就强壮;反之,腿部力量不足,健康就没有保障。
所以,从健身角度看,桩功可以促进人体的气血循环,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从技击万面来讲,如果你脚下根基不稳,也很难取胜。
站桩能够增强腿部力量;同时也能够使内气下沉,落地生根,外力不容易打动自己。
还有,通过站桩,能够培养整力,上下贯通,能使力量从脚到手,一气贯通。
桩功不完全是练习外形的,它主要的是联系内气。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矛盾的,如果形向下,气就往上走;如果形向上,气就向下走。
通过站桩,可以把人的气息调动起来,让气进入丹田,进入各个脉络,达到周身上下畅通。
再有,站桩需要静,可以使人心绪平静,不再心浮气躁。
站桩开始的时候很烦躁,慢慢的气向下沉,肾水上升,水火既济,达到阴阳平衡。
另外,人一般动的时候多,静的时候少。
站桩则是一种反先天的运动——站立不动,神意内守。
通过静站,蓄养神意调动内气,达到阴阳平衡。
“大道源于返还”,这种反先天的运动,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对桩发的要求,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要求,但是,大体上讲,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比如马步桩、虚步桩、三体式、弓步桩,各种桩法外形都很相似。
这桩法,在外形上都是练习某一部分肌肉、筋骨的力量,比如马步桩是双腿屈膝下蹲,练习双腿的支撑力量;虚步桩重心落在后腿上,弓步桩向前弓出,联系单腿的力量。
锻炼的部位是不同的。
一般的养生桩则是稍微屈膝不能姿势太低,这样有利于健身养生。
当然,年轻人练习桩功,如果想出功夫,姿势是要低一些的。
各种桩法外形相似,但是里面的意念要求是不祥的,比如:有的是意守丹田,也有意守大小周天的,意守穴位的意守点的,意守线的。
虽然有诸多的不一样,但是,也有许多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松静、自然、意念专一。
比如:八卦掌和太极拳的桩法就不同,各式太极拳也有自己的桩法。
但是分析起来这些桩法都是有共同的地方的是大同小异。
再有,桩功有静桩和动桩之分。
太极拳和八卦掌本身就是种桩法。
因为它们在运动中都是很缓慢的是种动桩。
练习传统武术无论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都要求你在练拳的同时适当地打坐站桩,特别是太极拳和八卦掌更强调站桩,一般都要求站三年桩。
古人更是说不练套路只是站桩就可以生发出许多东西,达到养生养气的目的。
因此,不管练习什么,都要把桩功房子重要的位置,终身都要站桩。
站桩是越站越有味道,越站里面的感觉越多,越站身体素质越好,越站功夫上身越快。
因此,无论是健身还是技击都要好好站桩。
我们在站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周身放松,二是要入静,三是不能贪功。
如果不放松,不入静,浑身僵劲,胡思乱想,站桩就达不到好的效果,还会严生偏差,不利于健康。
还有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贪功,也就是在意念上过于执著,这样也会出现偏差。
人在放松入静的状态下,能分泌出有益的物质,调整人体阴阳的平衡。
所以站桩要求眉头展展展,膻中空空空,会阳松松松。
这几个部位是非常重要的,眉头放松,胸中空了,会阴穴通了,内气就能够上下贯通。
有时,在站桩中会出现些幻听、幻觉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要淡然处之,勿忘勿助,不能过分追求否则极易产生偏差。
站桩产生内气后,人体处于一种练功的状态,这时练习八卦掌和太极拳套路,感觉是完全不样的,有一种“阴阳合一法自然”的感觉。
通过站桩使人体阴阳平衡,这时人体的动作就非常协调,处于这种气功状态,平时不能做的动作这时都能够做到。
视频来自:56视频武术桩功,功以法致用,法以功为基:一、桩功的类别:中国传统武术中包含有丰富的桩功训练方法,桩功是一切武术的基础,在武术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太极拳中有浑圆桩,八卦掌有走盘桩,形意拳有三体式,大成拳有技击桩,戳脚翻子拳有骑龙步桩,北派少林拳法则有近三十种桩法练习,其中包括技击桩、养生桩、功法桩等三大类。
在这些桩法中,有静止桩功训练、活步桩功训练、动静互换桩功训练等。
二、桩功作用:1.技击桩的作用在于通过实战中各种静态和动态的技术姿势所形成的基本定式,在功架、意识、重心的作用下,寻求和提高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劲力,耐力与规范技术的结合,提高战术实践所必须具备的战术意识,呼吸、劲力、速度高度结合的肌冈力量和神经传导能力,即高度强化意、气、力在实战中的整体快速反应能力和战术攻防能力。
2.功法桩的作用在于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桩法,训练和提高武术的基本能力。
这些基本能力包括功架准确,神情专注,气息沉稳劲力顺达。
无论是静功还是动功形式的桩功训练,首先要求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形身法,要准确规范,通过桩功训练,逐步调整姿势,使技术水平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练功先入静,习拳先做人,在进行初期的桩功训练时,首先要通过功法桩的练习使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以平常、敬畏之心学习武功,建立良性的心理素质,使功力逐日提升。
功法中的气息练习,均与拳法中的浅呼吸方式相配合,在少林拳中,讲究“力从气中来,劲从腰马生,气自丹田吐,周身龙虎行”,这说明气息与意念的结合在功法桩基础训练中占有重要位置。
功法桩的训练形式各个拳种虽不相同,但均为习武者从动作生疏走向纯熟,从僵滞走向自然,从劲力相互制约走向相对轻松舒展的训练过程。
这一过程,传统拳法中称为换劲。
这桩功训练,为武术训练者奠定扎实的基础。
3.养生桩的训练,各个拳种虽侧重不同,但都为人的长寿健康创造了条件,它是涵养人体精气神,增强人体意气力,培养综合攻防实战能力,使体能消耗得到恢复的有效手段。
同时,养生桩功训练又可激发人体的生命潜能,提升荣养人体筋骨、内脏、气血经络的健康质量与康复的能力,有效激活人体的生命周期,为长寿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武术的桩法训练始终遵循着“功以法致用,法以功为基”的科学训练原则。
总之,桩功训练要做到认真求实,随时调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纯于自然,适度均衡.不求怪异,意气劲通。
浑圆桩功的讲解和练法视频来自:56视频9武术桩功的练习和注意事项“桩功”也写作“椿功”。
“桩(椿)”意为打入地中以用基础的木棍或石柱。
桩功是武术或气功用来整合意、气、势,增长内力,培养浑圆劲,稳固下盘,中定四方,从而达到强体健身、养生修性、锻炼技击能力为目的练功方法。
桩功练习的特点是,以相对单一和静定的姿态,通过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并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意念控制及呼吸配合来达到这练功目的。
由于武术流派或气功门派的传承不同,形成的桩功也不尽相同。
但也有拳家并不特别主张桩功,认为慢练拳架和姿势始终处在半蹲状态就是桩功,这些都可以自己的见解而选择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练桩功有它独到的益处,特别是它在“静定”中培百心宁体松,蕴育内气潜换,体味内外三合,培养内力,提高意识修为等都能起到好作用。
如“放松”是练太极拳的个难点,尤其是两膀和两胯,通过站桩可以得到较快体悟和改善。
站桩“静中寓动”的机能就是活桩,不是死桩。
再则“静定”中内含生机,能开发自身第六感冒的潜能,进而提高“见微而知著”的超前感知能力,如“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的听劲能力,通过桩功练习可得到较快的提高。
太极拳桩功常用的姿势是“无极桩”、“混元桩”、“虚步桩(也叫川步桩)”、“弓步桩”、“独立桩”。
站桩两腿屈膝即可,时间长短也没有特别规定,一般初练者以5分钟起头,可每天增加一两分钟加至一次站20分钟或1个小时,保持经常练习就可以了,再长就因人而异了。
另外太极拳每个动作的“过渡式”和“定式”也作为桩功练习,每一动作停留30秒左右再做下一式,练功效果也很好。
桩功有“养神”和“练神”两种基本练法,一般姿势相同,骨力有别,区别主要在于肌体“松”和“挣”的状态,比如以两手胸前圆抱的马步桩为例:顶虚悬,眼微合,心意空净(空静也是不思的意识),筋骨松蓬,肌肉舒展心身保持一段时间无欲无念的宁静守恒状态,可使血脉自然奋张、通体溶热、体力充盈精神具有超凡脱俗感。
这种状态称为“松桩,起“养神”功用。
“练神”是“挣桩”的练功状态,如接前式:先使心意开,依次顶头悬、沉尾闾、两臂筋骨圆撑、圆裆、腿裹、脚拧,使身体内外上下骨力渐挣开,有身备五弓同时张开而又同时合一感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