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DOC.doc
- 格式:doc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29
目录一、目的二、范围与条件三、职责与培训四、验证项目五、偏差六、结论与建议一、目的:1.1验证目的:通过培养基无菌生产工艺验证,证实无菌生产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二、验证范围和条件:2.1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冻干粉针生产线(激素)培养基无菌灌装。
2.2验证条件:培养基无菌灌装工艺验证是用与正常的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和操作方法,在其他各个系统(诸如公用系统、无菌环境保持系统、设备验证等)验证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方案必须在动力部门相关验证和冻干车间相关验证完成的条件下进行。
2.3 按照《培养基灌装SOP》,在各个系统验证完成后,开始进行培养基灌装工艺验证。
工艺流程图:2.4执行的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冻干车间工艺SOP、设备SOP、卫生SOP、物料SOP、基础SOP执行操作。
三、职责和培训:3.1 验证小组成员和职责:3.2 培训内容:3.2.1 培训目的: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质量保证系统,应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的人员完成各项操作,所有人员应明确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之相关的GMP原则,并接受良好的培训。
3.2.2人员培训:所有负责该验证操作的操作人员。
四、验证项目:4.1批的选择:冻干生产线的产品规格为,用7ml的西林瓶灌装2ml的培养基。
灌装大豆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TSB)3批,批号为201406211、201406231、201406251,灌装装量为2ml。
为确保冻干机A、B每台不少于40000支,灌装数量为8万支需16.8万ml大豆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灌装完毕后,先置23-28℃培养7天,再置30-35℃培养7天,每天观察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情况。
培养基灌装与培养基促生长试验同步进行。
4.2 抑菌作用的避免:培养基灌装使用促进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来挑战评估污染风险,因此抑菌因素应当在培养基灌装中予以考虑。
将培养基灌装的注射用水冷却至室温20-25℃配制,并在室温下保存培养基液体。
验证方案编码:STP-YZ-04702A A A A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方案项目名称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案日期1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进度计划3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目录验证方案审批表1. 验证目的2.适用范围3.职责4.有关背景资料5.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结果6.漏项与偏差7.审阅本验证方案,并确认验证结果8.验证总结9.SOP的修订10.再验证时间11 证明1.验证目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是用与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液体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无菌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证明在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线中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
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
同时评价生产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性。
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于2011年3月5-6日进行过三批培养基无菌灌装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
由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于2011年8-10进行了改造和验证,关键生产设备如超声波洗瓶机、隧道干燥杀菌机、安瓿拉丝灌封机也于2011年9月进行了改造和验证,为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故拟再次进行三批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生产验证,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职责3.1验证领导小组3.1.1负责验证方案会审3.1.2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3.1.3负责对验证方案修改稿的批准3.1.4负责验证报告审核、批准3.2 验证小组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审核。
3.2.2负责按验证方案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3.2.3负责组织、协调本验证方案的实施。
3.2.4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验证数据,起草验证报告(如方案执行有偏差,要完成OOS调查报告)。
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方案验证分类:工艺验证验证部门:冻干粉针剂车间甘肃大得利制药有限公司1.概述:为证明在确定的环境、工艺和操作下,生产过程能有效地防止微生物污染,使产品达到无菌要求,需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来验证所提供产品的无菌可靠性达到可接受的标准。
这是GMP对非最终灭菌无菌冻干粉注射剂生产的基本要求,是无菌制剂工艺验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此试验不能对常规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是指由掌握了无菌操作的人员在一个有控制的环境中,利用适宜的设备系统,将经灭菌(或经除菌过滤)的无菌培养基灌装于事先灭菌的容器中,制成无菌药物的过程。
该验证是在与无菌灌装生产过程有关的其他验证如:洁净厂房、公用系统(工业用水系统等)、设备(包括蒸汽灭菌柜、隧道式干燥灭菌器等)等验证合格后,且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岗位SOP后进行的。
采用培养基代替药品进行无菌灌装对无菌工艺进行验证,即用经过湿热灭菌(除菌过滤)的液体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代替产品药液,进行无菌灌装、半加塞操作,灌装后的样品送入冻干箱内放置产品冻干程序所需时间,再进行压塞、轧盖,然后进行培养观察,以确认无菌灌装工艺的可靠性,以上整个操作过程应模拟正常的产品生产时的最差状态。
培养基灌装作为无菌灌装的模拟实验,可以直观、方便、准确地反映出无菌灌装过程的污染情况及问题。
2.目的:通过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来确认在冻干粉针剂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为今后对粉针车间进行冻干粉针剂灌装作业管理确定依据,即通过对经过培养的灌装样品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解读可以综合评估无菌工艺的可靠性,借以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被污染的概率,确保无菌产品的无菌性。
3.范围:此验证方案适用于粉针车间,非最终灭菌的无菌生产工艺模拟试验。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附录1:无菌药品生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无菌检查;GMP指南5.责任:质量部、生产部、质检科、粉针车间、设备部等部门负责本试验的执行、分析及报告。
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验证方案1.引言2.验证目标验证目标是确保培养基在灌装过程中的质量和完整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能符合要求。
(2)确保培养基在灌装过程中不受到污染,避免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3)确保培养基的容器和封闭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培养基。
(4)确保培养基的灌装工艺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包括速度、稳定性和灌装量的精度。
3.验证方法(1)实验室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对培养基的成分、pH值、微生物负荷、渗透压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灌装设备验证:验证培养基灌装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包括设备的灭菌能力、管道清洗和灭菌程序的有效性等。
(3)灌装过程模拟:使用类似的物料和操作条件,模拟培养基的灌装过程,包括培养基的灌装速度、灌装量的精度、容器封闭性的测试等。
4.验证参数(1)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能: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有机物、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等。
(2)培养基的pH值:测试培养基的初始pH值和在灌装过程中的pH值变化。
(3)培养基的微生物负荷:测试灌装前、灌装过程中和灌装后的培养基微生物负荷,包括总菌落数、细菌干扰菌和真菌的检测。
(4)培养基的渗透压:测试培养基的渗透压,在灌装过程中进行监测。
5.验证流程(1)准备灌装设备和培养基:准备灌装设备,包括容器、管道和灌装机等。
根据所需灌装量制备相应的培养基。
(2)实验室测试:对培养基的成分、pH值、微生物负荷、渗透压等进行实验室测试,确保符合要求。
(3)灌装设备验证:验证灌装设备的灭菌能力和管道清洗程序,确保设备的操作规程符合要求。
(4)灌装过程模拟:使用类似的物料和操作条件,模拟培养基的灌装过程。
进行实际灌装操作,包括灌装速度的控制、灌装量的精度和容器封闭性的测试等。
(5)验证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验证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验证结果的分析根据验证实验的结果,对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分发部门: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小组一、概述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版GMP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某某产品因无法进行F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1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确保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染风险的两项重要措施为:①人员的培训 ②无菌工艺验证。
按SFDA 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养基灌装验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
故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 本次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2 验证原理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
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
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次数按2010版GMP 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施,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二、验证目的1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用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2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相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3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 法规要求。
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1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厂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前某某品种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活动;2计划验证实施时间为2013年3月~4月连续三个批次。
四、验证小组和职责1 验证小组根据验证的内容和验证管理文件要求,成立验证小组,验证小组成员见下表,小组人员应在最终验证报告中签名确认。
分发部门: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小组一、概述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版GMP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某某产品因无法进行F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1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确保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染风险的两项重要措施为:①人员的培训②无菌工艺验证。
按SFDA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养基灌装验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
故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1 本次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2 验证原理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
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
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次数按2010版GMP 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施,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二、验证目的1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用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2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相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3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 法规要求。
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1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厂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前某某品种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活动;2计划验证实施时间为2013年3月~4月连续三个批次。
四、验证小组和职责 1 验证小组根据验证的内容和验证管理文件要求,成立验证小组,验证小组成员见下表,小组人员应在最终验证报告中签名确认。
在验证实施前,方案起草人应对所有相关参与人员进行验证方案的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并将记录附于验证报告后。
验证方案编码:STP-YZ-04702A A A A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方案项目名称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案日期1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进度计划3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目录验证方案审批表1. 验证目的2.适用范围3.职责4.有关背景资料5.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结果6.漏项与偏差7.审阅本验证方案,并确认验证结果8.验证总结9.SOP的修订10.再验证时间11 证明1.验证目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是用与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液体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无菌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证明在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线中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
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
同时评价生产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性。
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于2011年3月5-6日进行过三批培养基无菌灌装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
由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于2011年8-10进行了改造和验证,关键生产设备如超声波洗瓶机、隧道干燥杀菌机、安瓿拉丝灌封机也于2011年9月进行了改造和验证,为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故拟再次进行三批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生产验证,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职责3.1验证领导小组3.1.1负责验证方案会审3.1.2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3.1.3负责对验证方案修改稿的批准3.1.4负责验证报告审核、批准3.2 验证小组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审核。
3.2.2负责按验证方案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3.2.3负责组织、协调本验证方案的实施。
3.2.4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验证数据,起草验证报告(如方案执行有偏差,要完成OOS调查报告)。
⽆菌制剂(滴眼剂)培养基模拟灌装⼯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验证⼩组⼈员名单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案⽬录1 概述2 验证⽬的3 适⽤范围4 相关部门职责5 验证条件6 验证引⽤的⽂件7 培养基8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条件9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频率10培养基模拟灌装量和灌装数量的确定11培养基模拟灌装最差条件的设计12培养基配制和⽆菌灌装操作过程13 取样计划14试验样品的培养15 试验结果评价16环境监控和微⽣物限度控制17清场与清洁18培养基灌装过程监控记录19偏差调差20纠偏措施21异常情况处理程序22变更23拟定再验证周期24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附录附录1:⼈员培训附录2:系统验证及设备验证确认附录3:纯化⽔检验报告单附录4:注射⽤⽔检验报告单附录5:环境监测报告单附录6:胰酪胨⼤⾖⾁汤培养基适应性实验结果附录7:胰酪胨⼤⾖⾁汤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结果附录8:培养基及内包材确认附录9:最差条件确认附录10:内包材检验结果附录11:未参加培养灌装瓶原因说明附录12:培养基的培养观察记录附录13:培养基的培养阳性结果和培养基灌装失败情况说明附录14:培养基灌装过程中监控统计表附录15:灌装⽣产结束清洁记录附录16:质控过程监控产品基本信息:1 概述培养基模拟灌装主要⽤的是胰酪胨⼤⾖⾁汤培养基,适⽤于⿊龙江天龙药业江北新⼚滴眼剂车间⽣产线。
依据批准的滴眼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案,实施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评价⽆菌⽣产⼯艺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确认滴眼剂车间⽣产过程的可靠性,有效性。
本⽅案规定了滴眼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的验证⽅法和标准。
2 验证⽬的通过对滴眼剂灌装过程中采⽤与正常⽣产⼯艺相同的条件和操作⽅法(包括⽣产环境等),向8ml滴眼瓶内灌装经过除菌过滤的⽆菌培养基,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并对培养品观察、结果判定的验证,来确定滴眼剂车间⽣产⽆菌灌装⼯艺的⽆菌保证⽔平,判定⽆菌⽣产要素是否能够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以确认⽆菌⽣产⼯艺过程的可靠性。
无菌工艺验证养基模拟灌试验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on entstt1234无菌药品基本理念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和预定途的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
无菌特性组成无菌药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养基模灌装试验---用培养基作药品的替代品(Placebo)进行无菌模拟生产,对无菌工艺进行验证。
–培养基灌装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挑战性试验,因为几乎在所有情况下,微生物在培基中的繁殖和长要比在实际产品中更容易全面反映整个生产过程采用无菌工艺生产无菌产品的能力。
|各国药品法规要求的基本容。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U GMP Annex1 无菌药品产septic processing sho ld include a p ocess Validation of a|simulation test using a nutrient medium (media fill).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批量较小的品,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应至少等于产品的批量。
培养基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遵循以下要求:(1)灌装数量少于5000支时,不得检出污染品;(2)灌装量在5000至10000支:有1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行验证。
(3) 灌装数量超过10000支时:有1支污染,需调查;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再证。
(4)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进行调查。
注册申报要求工艺验证工作主要为培养基灌装验证试验。
灌装的批数、批量与合格标准见表1。
|表1:培养基灌装试验的批量与判断合格的标准批量(瓶)3000允许染菌的数量(瓶)04750 6300 7760≤1 ≤2 ≤3相关指南文件PDA 关于培养基模拟灌装的技术报告–PDA Technical Report No.28,ProcessSimulation Testing for Sterile BulkPharmaceutical Chemicals,evisedSupplement2006–PDA Technical Report No.221996,ProcessSimulatio|n Testing for A eptically illedProducts)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1、试验涵盖范围拟必须包括 品成为无菌 骤(如转运, 灌装, 装载/卸载, 态后的所有的 菌生产工艺步 冻干, 加塞, 轧盖)模拟必须包括所有的无菌处 人员的干扰操作) (如灌装线的设置, 无菌 接, 培养基灌装研究不包括非无菌混合操作或产品的除菌工艺( 如无菌过滤)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可以与产品的制备/除菌工艺|采用不同的方式同的类型组灌装工艺不同的容器、密封方式由此选出多个在下的产品:容器的大小、开放或密封的灌装线的速度和干预涉及的操作人员数量方面能涵盖所其它相关产品计冻干, 贮存容器的形式、转移的方式推荐使用类似于矩阵式试验计,选择产品和工艺模拟灌装验的设计包装容器代表性选择:–对于规格、容器形状不同的灌装生产线,应对同大小、形状的容器进行评估。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目录1概述2验证目的3适用范围4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5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6编制依据7验证计划8风险评估分析9验证内容10验证结果的分析与评价11验证周期验证立项申请表立项部门申请日期年月日立项题目验证原因验证要求及目的:车间主任:日期:年月日生产技术部意见:部门负责人:日期:年月日工程部意见:部门负责人:日期:年月日品管部意见:部门负责人:日期:年月日验证小组意见:验证小组组长:日期:年月日备注验证方案会签审批表验证项目验证方案编号起草验证方案起草部门签名日期会签部门签名日期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技术部工程部品管部批准部门签名日期验证小组组长备注1、概述1.1 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 2 号生产线,按 GMP2010版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维生素C注射液( 5ml:0.5g )因无法进行 F0≥8 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 1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1.2 培养基灌装验证是用和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
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维生素 C 注射液( 5ml:0.5g )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3 验证次数按 2010 版 GMP附录 1 要求 , 因该生产线为新建设施,本次为规格为 5ml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2、验证目的2.1 证明无菌生产区的设计及其设备布局,环境及卫生状态、人员无菌操作等各方面因素均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
2.2 确定生产最差条件下仍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
2.3 通过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法规要求。
3、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灌装生产线(二线)正式投入使用前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验证。
4、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4.1 验证小组成员部门与职务验证分工签名日期生产副总验证小组组长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主任验证小组副组长品管部长组员工程部长组员QC组员QA组员机修工组员配剂操作工组员洗瓶操作工组员灌封操作工组员统计员组员4.2 职责验证小组:准备、检查和实施确认方案;设计、组织和协调验证试验;收集整理验证数据,偏差处理,编写确认报告;再验证周期的确定。
验证小组组长:组织编写验证方案 , 领导协调验证项目的实施 , 协调验证小组的工作 , 对验证过程的技术负责 , 审核批准验证方案、偏差及验证报告。
验证小组副组长:负责起草验证方案, 编写验证报告,负责协调确认方案的实施,相关操作规程的修订,协助收集整理验证数据,对偏差提出纠正措施建议。
品管部长:审核验证过程的检测数据,验证数据的可靠性,负责验证过程检验方法的确定及安排相关检验工作,负责签发检验报告。
QA:负责验证过程中取样、监控。
QC:负责微生物项目的检测。
机修工: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维修,参与验证模拟维修活动,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配剂操作工:负责配料操作和除菌过滤操作。
洗瓶操作工:负责洗瓶和安瓿灭菌操作。
灌封操作工:负责灌封操作。
统计员:负责验证所需物料的领取工作,负责验证资料、数据收集、记录、整理。
5、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5.1 确认相关文件资料序号文件名称编号结果01 人员进出 C 级洁净区净化更衣操作规程SOP-SC-WS3-00100 □有□无02 人员进出 A/B 级洁净区净化更衣操作规程SOP-SC-WS3-00200 □有□无03 物料、容器具进出 C 级洁净区净化操作规程SOP-SC-WS3-00300 □有□无04 物料、容器具进出 A/B 级洁净区净化操作规程SOP-SC-WS3-00400 □有□无06 针剂配剂岗位操作规程SOP-SC-3-0010007 安瓿理瓶岗位操作规程SOP-SC-3-0020008 安瓿清洗、干燥灭菌岗位操作规程SOP-SC-3-0030009 B 级区灌封岗位操作规程SOP-SC-3-0040010 灯检岗位操作规程SOP-SC-3-0080011 脉动真空灭菌柜的操作规程SOP-SB-3-0030012 配液罐操作规程SOP-SB-3-0050013 立式超声波洗瓶机操作规程SOP-SB-3-0070014 隧道式灭菌烘箱操作规程SOP-SB-3-0090015 立式灌装封口机操作规程SOP-SB-3-0110016 A/B 级、 C 级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SOP-SC-WS3-0050017 A/B 级、 C 级洁净区容器具清洁灭菌操作规程SOP-SC-WS3-0060018 洁净区卫生洁具清洁消毒操作规程SOP-SC-WS1-0030019 A/B 级、 C级洁净工作服清洁消毒(灭菌)操作SOP-SC-WS3-00700 规程20 过滤器清洁灭菌操作规程SOP-SC-WS3-0080021 立式超声波洗瓶机清洁操作规程SOP-SB-WS3-0010022 隧道式灭菌烘箱清洁操作规程SOP-SB-WS3-0020023 立式灌装封口机清洁操作规程SOP-SB-WS3-0030024 脉动真空灭菌柜清洁操作规程SOP-SB-WS3-0040025 配液系统清洁灭菌操作规程SOP-SB-WS3-00500检查人日期5.2 培训确认□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有□无在进行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验证之前,方案起草者对所有执行本方案人员进行了培训,使每个参与方案的执行人员都理解方案内容,具备确认的前提条件。
培训结果统计表培训日期授课人组织部门培训地点培训内容组长生产副总合格□不合格□副组长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主任合格□不合格□品管部长合格□不合格□工程部长合格□不合格□QA 合格□不合格□组员QC 合格□不合格□统计员合格□不合格□机修工合格□不合格□岗位操作工合格□不合格□6、编制依据6.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 年修订)、《附录:无菌药品》6.2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6.3 《药品 GMP实施指南》(无菌药品)7、验证时间计划:年月日至年月日8、风险评估分析通过风险评估,确认本次验证活动需要验证的项目可严可风险风险描述能重测风险控制措施验证项目指性性性数环境达不到相关中高高高建立厂房清洁消毒规程培养基灌装全程对环境进生产要求定期环境监测行动态监测人员培训并更衣考核上所有相关人员,模拟生产人员造成污染中高高高岗,定期对进入无菌区人实际活动后取样,对最多员取样监控允许人数进行挑战验证灭菌后储存方式和相关验证操作与正常生产灭菌后的衣服,有效期,操作人员培训考一致,生产结束后对关键器具等发生二次低高高高核上岗,生产过程中进行表面取样,储存方式和有污染严格监控,生产结束后与效期在相关清洁灭菌验证产品接触表面取样中完成所有灭菌装载和参数须灭菌效果未达到低高中中经过验证,按经验证的操在设备验证中完成作方式灭菌配液 / 灌封超过低中低中工艺规程中明确规定时按照工艺规定工序最大时规定时限限间挑战进行验证过滤系统过滤后对除菌过滤器进在无菌过滤系统工艺验证低高高高行起泡点测试,使用前进中完成,并取过滤后的药有效性和污染行清洁和灭菌处理液进行无菌检查所有相关工具,记录等进取样工具,记录中低高高入无菌区随厂房消毒,临在消毒效果验证中完成等传入污染时需要的用 75%乙醇消毒清洁工具和清洁清洁工具需灭菌,清洁剂消毒剂使用带来低高高高消毒剂需除菌过滤后进的污染入无菌区灌封所用安瓿造低高高高工艺规程规定安瓿的成污染灭菌参数和暂存时间在工器具清洁消毒效果验证方案中完成在洗烘线验证中完成灭菌效果和单向流保护,动态监测灌封前区域,对灭菌后的安瓿进行取样生产过程中异常严格异常操作的要求,对模拟中控,倒瓶,倒液,中低中中于可能污染的药品报废操作造成的风险破瓶等情况进行挑战验证处理产品暴露时间过中低高低严格控制挑战工艺规程中允许长带来的风险允许的灌封速度的最慢速度进行灌封9、验证内容9.1 厂房设施、公用系统、关键设备的确认已经完成,并且合格。
厂房实施、公用系统、关键设备确认一览表序号验证项目确认结果1 纯化水系统确认合格□不合格□2 注射用水系统确认合格□不合格□3 厂房与设施( HVAC)系统确认合格□不合格□4 压缩空气系统确认合格□不合格□5 氮气系统确认合格□不合格□6 小容量注射剂过滤系统确认合格□不合格□7 配液系统确认合格□不合格□8 ASMR620-48隧道式灭菌烘箱确认合格□不合格□9 QCL120型立式超声波洗瓶机确认合格□不合格□10 AGF12立式灌装封口机确认合格□不合格□11 脉动真空灭菌柜确认合格□不合格□12 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程序确认合格□不合格□检查人日期第8页共28页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进入 A/B 洁净区人员已按更衣程序进行确认,并且严格按《人员进出A/B 级洁净区净化更衣操作规程》更衣,不会对洁净区及药品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消除了生产产品受更衣过程中人员所带来污染的风险,符合GMP 规范要求。
进入 A/B 洁净区人员资格确认姓名职位确认情况QA 合格□不合格□机修工合格□不合格□灌封操作工合格□不合格□灌封操作工合格□不合格□灌封操作工合格□不合格□确认人日期9.3 验证可接受标准9.3.1 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版》附录无菌药品第47 条相关规定: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当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批量较小的产品,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应当至少等于产品的批量。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灌装数量少于 5000 支时,不得检出污染品。
(二)灌装数量在 5000 至 10000 支时:有 1 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有 2 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三)灌装数量超过 10000 支时:有 1 支污染,需调查;有 2 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四)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当进行调查。
9.3.2 综合上述标准,本次验证数量定在8000-12000 支之间,灌装量为5ml,且其污染数不得超过 1 支。
9.4 验证活动准备工作9.4.1 培养基准备经确认合格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 (TSB)250g× 20 瓶,经湿热灭菌并用橡胶塞封口的无菌取样试管 9 支,接触碟 60 个,沉降菌培养皿 15 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各类菌种,经灭菌的具塞三角瓶 6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