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课件 第三章 京津冀文化旅游区
- 格式:pptx
- 大小:14.59 MB
- 文档页数:30
《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项目三华北旅游区章节过关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皇家陵寝是 ( )A.明十三陵 B.明孝陵C.清东陵 D.清西陵【答案】A2.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是 ( )A.天津 B.秦皇岛C.青岛 D.大连【答案】A3.故宫里面,封建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场所是 ( )A.太和殿 B.中和殿C.保和殿 D.武英殿【答案】A4.有“京东第一山”之誉的是 ( )A.泰山 B.盘山C.华山 D.五台山【答案】B5.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吻实物位于 ( )A.恭王府 B.孔府C.独乐寺 D.避暑山庄【答案】C6.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新中国的摇篮”的是 ( ) A.太原 B.郑州C.济南 D.石家庄【答案】D7.被誉为“中国铁路心脏”的是 ( )A.太原 B.郑州C.济南 D.石家庄【答案】B8.有泉城之称的是 ( )A.太原 B.郑州C.济南 D.石家庄【答案】C9.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的是 ( )A.山海关 B.孔府C.大唐芙蓉园 D.避暑山庄【答案】D10.号称晋中第一名胜的是 ( )A.云冈石窟 B.恒山C.平遥古城 D.晋祠【答案】D11.有“华北屋脊”之称的是 ( )A.泰山 B.恒山C.华山 D.五台山【答案】D12.有“表里河山”美誉的是 ( )A.山东 B.河北C.河南 D.山西【答案】D13.被称作“燕赵之地”的是 ( )A.山东 B.河北C.河南 D.山西【答案】B14.有“中原”之称的是 ( )A.山东 B.河北C.河南 D.山西【答案】C15.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誉的是 ( )A.泰山 B.恒山C.华山 D.五台山【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关于颐和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B.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C.慈禧太后曾将光绪帝幽禁于颐和园玉澜堂D.谐趣园是仿照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答案】ABCD2.中国九大古都中位于河南的是( )A.北京 B.郑州 C.洛阳 D.开封 E.安阳【答案】BCDE3.下面景区中既是5A景区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嵩山少林景区 B.龙门石窟 C.云台山景区 D.殷墟【答案】ABD4.下面景区中既是5A景区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B.故宫 C.天坛 D.颐和园【答案】ABCD5.下列属于天津独具特色的美食是( )A.狗不理包子 B.天津茶汤C.耳朵眼炸糕 D.桂发祥麻花【答案】ABCD三、判断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1.颐和园万寿山前长728m的彩绘长廊,它是我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长廊。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课件教学课题与课时:旅游与旅游地理学(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着的大众化旅游活动及其为之服务的旅游地理学,从理论到实际有一个基本认识,并初步掌握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旅游地理的产生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旅游科学文化素质和旅游地理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旅游要素及其构成;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任务。
知识要点:(1)旅游及其要素构成;(2)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与方法;(3)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地域活动,涉及到地理学科的诸多领域,而旅游地理学又是伴随着近、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二者相辅相成。
一、旅游的科学概念旅游是分布于广阔地理环境中的一种新型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高级消费形式,是人们以旅行游览、观光购物、交流文化、体育锻炼、考察研究、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的异地暂时居留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地理现象。
随着“旅游”一词在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广泛出现,关于其科学概念也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旅游Tourism一词.最早以旅行与游览两层意思出现在英国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
但真正赋予其科学概念的是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HunzikerandKrapf,他们认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后改为不作主要居留,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活动后改为主要不从事赚钱活动”。
该定义20世纪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采用,并得到许多国家旅游专家的承认,故被称为“艾斯特”AIEST定义。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生活力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短期性、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